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1955-1997年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34例,就其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及体征多数国腹痛及腹块,腹块并有压痛者多的恶性,〈20岁及〉60岁发病者恶性多见,平均病程20.4个月,〈1年者多为恶性。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术前确诊率为41.8%,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48.5%,70.2%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2年7月经手术治疗11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5例(良性48例,恶性肿瘤47例);姑息性切除术15例;肿瘤探查和活检6例。4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1、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0.9%和23.4%;姑息性切除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0.0%和6.7%。结论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PRPT),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但不包括胰、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和大血管的肿瘤。PRPT发病率为2.3/10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5%。临床发病率虽低,但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与体征,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一、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PRPT因其肿瘤位置深,缺乏特有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只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压迫、阻塞或侵…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牛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6):367-36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解放军第91医院(山东,272000)牛强综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200433)华积德审校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retroperitonealtu-mors,PRT),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并需除外胰、肾...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医院自1978年对1996年18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99例,其中良性49例,恶性50例,均经组织病理证实,作者分析了腹膜后肿瘤在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手术等方面的特点,良性腹膜后肿瘤病程长(3~4个月)肿瘤小(直径12cm)症状轻,完整切除率高(83.7%),很少合并脏器切除(12.8%)术中平均失血少(平均640ml)而恶性肿瘤病程短(14.1个月)进展快,肿瘤较大(长径17.5cm),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于2000年至2009年间的2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经超声、CT、MRI等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肿瘤,29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10例,共随访18例,恶性肿瘤术后存活1年者6例,超过5年以上者0例;10例良性肿瘤患者存活至今。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认识,合理运用辅助检查手段及全肿瘤切除术是腹膜后肿瘤确诊及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中恶性肿瘤 6 2例 ,肿瘤完整切除率 5 9% ,合并脏器切除率 5 8.1% ;良性肿瘤 2 4例 ,肿瘤完整切除率 79.2 % ,合并脏器切除率 8.3%。重复手术 2 4.7%。结论 B型超声和CT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及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 ,复发性肿瘤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董春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3(4):248-25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与治疗董春生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30021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4月到1993年4月,2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就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4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7):553-554
回顾性分析14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中完整切除8例,包膜内切除1例,部分切除4例,仅取活检1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笔者的体会是: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切除困难.复发率高,预后差。提示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是改善腹膜后肿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38例经手术治疗的PRT患者,总结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类型、手术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27例,均经病理证实为PRT。肿瘤完整切除36例,姑息性切除1例,细针穿刺活检1例;合并脏器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11例;复发9例,复发后完整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例。随访时间为20~43个月,11例良性肿瘤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9%。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3.3%。结论: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合并脏器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时治疗本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结果:12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27~73岁,平均55岁。体检发现者3例,有腹部或腰部疼痛症状者6例,腹部包块者2例,下肢疼痛者1例。肿瘤最大径5~21cm,平均11cm,均行手术切除。手术时间120-360min,平均210min;失血200~1500ml,平均524ml,其中输血5例,占41%,输血4001000ml,平均600ml。同时切除右肾1例,右半结肠1例,无重大手术并发症。病理检查结果为脂肪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3例,神经纤维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随访8例,时间3~60个月,平均28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6、9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1例术后1.5年因肝、肺转移而死亡,2例术后3~12个月局部复发,无法手术切除,转行放、化疗。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软组织肉瘤术前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完整切除是其主要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1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诊断经病理证实。其中32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31例(96·88%);38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76·32%);1例交界性肿瘤行完整切除。良、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9%和20·80%。良、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再手术分别为4例(均完整切除)和13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5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误诊,由妇科发现后腹膜肿瘤而转我科。手术治疗142例(良性肿瘤79例,恶性肿瘤63例),其中完整切除124例(87.3%)。11例因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常以腹部肿块为首要表现,应用B型超声、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可初步诊断。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关键和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ԭ���Լ�״���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HPT临床多表现为骨骼及泌尿系疾病、血钙、尿钙、血清碱性磷酸酶、PTH升高,血磷降低,X线特征性改变有助于诊断。治疗采用低位衣领形切口及单侧小切口探查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PHPT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综合分析。B超可作为定位首选方法。对于定位准确的单发腺瘤,单侧小切口探查术创伤性小,是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分析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临床诊治结果,以提高对脾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天津肿瘤医院15年间收治的63例经病理证实的脾原发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3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单纯脾切除21例,脾+胰体尾切除27例,脾+胰体尾切除+其他脏器联合切除15例.良恶性之比为1∶2.原发性脾恶性肿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常见(39/42),恶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35.9%(15/42).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细针穿刺活检;良恶性鉴别可根据CT、血管造影;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和综合治疗是改善脾脏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治疗仍需规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病人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1例.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痛、上腹压痛、纳差、呕吐、黄疸、腰背痛、上腹肿块、发热、体重减轻等.5例合并胰胆管扩张,其中4例血清CA19-9轻度升高,其余肿瘤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3例行血β2-微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检查,均显示升高.1例行Whipple术,并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2例直接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4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其中2例术后行CHOP方案与美罗华化疗,1例仅行美罗华化疗,另1例未行化疗;1例仅行剖腹探查病灶活检术.结论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化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预后明显优于胰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95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结果95例原发小肠恶性肿瘤中以腺癌最常见,其次为问质瘤、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本组根治性(R0)切除率为61.1%(58/95),术前诊断率为61.1%(58/95),随访3~5年,平均存活期(32±15.7)个月。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CT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外科手术仍是唯一可获治愈的手段,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