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GSTT1、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发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解毒酶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结果: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率在鼻咽癌组分别为62.5%(50/80)和63.75%(51/80),对照组分别为44.44%(32/72)和40.27%(2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及GSTT1缺乏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结论:广西柳州地区鼻咽癌高发,当地人GSTM1和GSTT1缺失为遗传易感因素,联合环境致癌物作用,成为鼻咽癌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GSTM1基因多态与Hp感染的胃癌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胃腺癌患者Hp感染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空白基因型的关联,探讨Hp感染和GSTM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机制,采用多重PCR法检测56例胃腺癌患者的GSTM1基因型,并用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Hp抗体检测Hp感染。结果显示胃腺癌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66.07%,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 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67.57%,在Hp-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31.58%,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果表明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感染的胃腺癌患者中更常见,提示GTSM1缺乏可能提高了机体对Hp启动的胃癌发生过程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缺失与乳腺癌易患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 (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基因缺失与乳腺癌易患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多重 PCR)方法对 4 2例乳腺癌患者和 10 8例健康人外周血细胞进行 GSTM1 基因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 GSTM1 基因缺失率为 5 7.1% ,对照组为 4 8.1% ,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 =0 .98,P>0 .0 5 )。结论 :GSTM1 基因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STM1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 77例肺癌患者和1 0 7例健康对照人群中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GSTM1基因缺失的频率为 5 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缺失频率 42 .1 % (χ2 =4.81 1 ,P =0 .0 2 8) ,危险度分析得出OR =1 .93 8(95 % ) ,CI为 1 .0 70~ 3 .5 0 9。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GSTM1基因多态与肺癌及肠癌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汉人GSTM1多态性与肺癌及大肠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RCR检测GSTM1的基因型。结果:肠癌组GSTM1缺陷型为36.8%,肺癌组58.7,对照组为35.7%,肠癌组与对照组GSTM1基因多态2没有显著性差异,肺癌一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STM1基因缺陷是肺癌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胃腺癌患者Hp感染和谷胱甘肽 S 转移酶M1(GSTM1)空白基因型的关联 ,探讨Hp感染和GSTM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机制 ,采用多重PCR法检测 5 6例胃腺癌患者的GSTM1基因型 ,并用组织学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Hp抗体检测Hp感染。结果显示胃腺癌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 66.0 7% ,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 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 67.5 7% ,在Hp 胃腺癌患者中的频率为 3 1.5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结果表明GSTM1空白基因型在Hp感染的胃腺癌患者中更常见 ,提示GTSM1缺乏可能提高了机体对Hp启动的胃癌发生过程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广东汉人GSW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及大肠癌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检测GSTM1的基因型。结果:肠癌组GSTM1缺陷型为36.8%(n=19),肺癌组58.7%(n=46),对照组为35.7%(n=70)。肠癌组与对照组GSTM1基因多态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M1基因缺陷是肺癌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闫吉  田杰 《中外医疗》2014,(27):53-54
目的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的基因缺失,探讨其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关系。方法对10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和60例健康人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外周血的GSTM1基因;白内障患者组同时取白内障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进行GSTM1基因检测。结果白内障患者GSTM1基因缺失率达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4.8%,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GSTM1基因缺失率66.7%,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者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高于GSTM1基因携带者,提示GSTM1基因缺失很可能是老年人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前列腺癌风险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地区前列腺癌血标本81例,50岁以上对照组血标本90例,从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GSTM1及GSTT1无效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 GSTM1无效基因型在前列腺癌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 54.3%、44.4%,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197,OR=1.486,95%CI为0.813~2.718);GSTT1无效基因型在前列腺癌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53.1%和53.3%,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74 ,OR=0.99,95%CI为0.543~1.807);GSTM1无效基因型合并GSTT1无效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为30%.13.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34,OR=2.314,95%CI为1.054~5.076).结论 GSTM1无效基因型合并GSTT1无效基因型与重庆地区前列腺癌发病明显关联.GSTM1、GSTT1无效基因型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间无明显相关.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M1基因 ,并探讨 GST M1基因缺失 (无效基因型 )与喉癌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选择确诊的喉癌 4 2例 ,正常对照组 10 8例 ;取被检者外周静脉血白细胞 ,抽提制备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 ;选择优化后的 PCR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扩增 GSTM1,扩增后的基因产物用 2 %琼脂糖凝胶电泳 ,紫外线灯下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1)成功建立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GSTM1基因的方法。(2 )喉癌组 GST M1基因缺失率 (71.4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8.1% )显示两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 (χ2 =6 .6 1,P<0 .0 5 )。结论 :(1)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简单敏感 ,准确可靠的分析 GST M1基因多态性的方法。 (2 )该地区 GST M1基因缺失与喉癌的易患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11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STM1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其中的45例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进行GSTM1基因检测.结果 白内障组GSTM1基因缺失率为67.5%,对照组GSTM1基因缺失率为5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体上皮细胞中GSTM1基因缺失者25例,缺失率为55.6%;外周血细胞GSTM1基因缺失者26例,缺失率为5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GSTM1基因缺失有关, 该基因缺失可能是个体易患白内障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缺失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GSTM 1基因缺失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对皖南地区 88例汉族健康人和 32例胃癌患者的GSTM 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32例胃癌患者中GSTM1基因缺失者 2 5例 ,GSTM1 (- / - )基因型频率为 78.1 % ;88例健康人中GSTM1基因缺失者 50例 ,GSTM 1 (- / - )基因型频率为 56 .8%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4.55 ,P <0 .0 5)。结论 GSTM 1基因缺失与胃癌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体代谢亚硝胺的重要同功酶细胞色素P4502E1(CPY2E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分子流动病学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福建省胃癌主 长乐市91例原发性胃癌病例和94例人群对照的DNA进行CPY2E1基因型检测和分析。结果CPY2E1的C1/C2和C2/C3基因型在胃癌病例和对照中分别为36.26%和24.47%,Fisher‘s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胰腺癌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异常,研究胰腺癌基因组的纯合性缺失。方法应用高密度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检测17种胰腺癌细胞株基因组的纯合性缺失,并利用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PCR验证纯合性缺失位点。结果17种胰腺癌细胞基因组中,发现70个区域纯合性缺失,其中28个区域无已知基因,42个区域有基因。35个区域经过PCR验证,29个区域经证实为纯合性缺失,芯片的准确度为82.9%,其中最小缺失区域为6kb。结论应用高解析度的SNP基因芯片可以检测胰腺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精细的纯合性缺失位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白血病p16基因缺失的发生率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对48例初发的白血病患者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及外显子2,进行p16基因缺失研究。48例患者中有p16基因缺失者4例,分别为:M2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并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AL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淋变各1例。有p16缺失的4例患者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差,患者在短期内死亡。提示:p16基因缺失在部分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p16基因缺失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与突变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PCR方法扩增p16基因外显子1(E1)及外显子2(E2)、检测等位基因纯合子缺失;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纯度浓度;应用DNA测序方法分析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30例胃癌组织中E1、E2纯合性缺失分别为6例(20.0%)及3例(10.0%),9例标本中6例属于Ⅲ期低分化癌;所有标本未检出点突变. 结论 p16基因缺失是胃癌发生发展中一重要事件,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B基因(IL-1B)启动子区域-3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多态性在中国南方人群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初步探讨其各基因型与胃癌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85例胃癌患者与26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标本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取基因组DNA,IL-1RN基因型采用PCR方法直接确定。IL-1B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型。结果:IL-1RN基因有5种基因型,分别是1/1、1/2、1/3、1/4、2/2型,其频率在病例组中分别为81.9%、14.6%、7.0%、1.8%和1.1%。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81.6%、16.5%、0、0.8%和1.2%。各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IL-1B基因-31位点3种基因型C/C、C/T、T/T在胃癌病例组中频率分别为21.8%、48.6%和29.6%。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7.9%、48.8%和23.3%。与C/C型比较,携带T/T基因型者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63.3%(OR=1.633,95%CI=1.014~2.628)。这一危险性在高年龄组、男性、饮酒、HP感染阳性、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中更为显著。结论:IL-1B基因启动子区域-3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该人群胃癌易感性相关;未发现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皖南地区正常汉族人群谷胱甘肽 S转移酶M1基因的基因频率 ,分析该基因的遗传特征 ,探讨GSTM 1纯合缺失基因型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99例健康汉族人 ,3 8例肺癌患者及 8个家庭进行GSTM 1基因检测。结果 GSTM 1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皖南地区正常汉族人群组GSTM 1基因频率为 2 4.12 % ,GSTM1基因纯合缺失率为 5 7.5 % ,肺癌组GSTM 1基因纯合缺失率为 63 .2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 5 ,P =0 .13 ) ;按吸烟与否分层分析表明 ,在吸烟人群中 ,肺癌患者的该基因的纯合缺失率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199,P =0 .191)。结论 GSTM1基因的纯合缺失可能不是个体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