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欠佳。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延长或阻止白血病复发,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和预防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优势[1]。1传统单味中药治疗白血病1.1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味微苦、微甘,性凉;入心、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抗癌等功效[2]。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中医学属于髓劳、血证、症积等范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白血病情况作简单总结,探讨白血病治疗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现状与展望唐由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急性白血病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259.557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临床以高热、贫血、出血、浸润为特征(四大特点),属祖国医学的温病、急劳、热劳...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目前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和骨髓移植,但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却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然而中医药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优势,具有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历年来各位医家对急性白血病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该文通过对2001年至今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分别从病因病机、辩证要点及治疗原则和方法等方面对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综述,了解到了当今中医药在治疗该病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对中医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促进其凋亡或逆转耐药的研究和治疗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急性白血病中医病机证型治法、中医药缓解病势及治疗的临床体会,揭示中医药对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并发症的治疗及在缓解期的应用.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通过联合、足量、多靶向用药,可有效的逆转急性白血病的多药耐药,中医药在治疗发热、出血等并发症方面亦有较好效果,在缓解期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的延长缓解期、提高长期缓解率及治愈率.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是非常有效的,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8.
中医药在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的治疗中运用中医疗法,或辨证论治或专方专药,或中西医结合,配合化疗可起到增强细胞毒药物敏感性、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协助抗生素的应用控制因骨髓抑制导致的感染,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白血病之基本病因病理为正气之足,热毒侵袭,伤及营阴,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故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疗本病常用的治疗大法。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本病纯虚者少,蕴夹热毒者多,清热解热毒的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当参入基本方中为好。如大青叶、半枝莲、青黛、半边莲、蛇舌草、菝葜、蛇莓、山豆根等等。近来发现利湿类药中的猪警、生政仁。杏仁,以及仙鹤草、墓回头、紫草、灵芝等都有此等作用,可酌情选用。三气阴两座主症:乏力气短,腰酸膝软,自汗盗汗,反复低热,食少纳呆,皮肤时有紫…  相似文献   

11.
收集近20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176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频率分析法分析药物的使用比例、使用频率和剂量;用单指标和多指标的多因子线性逐步回归统计学方法,筛选决定单指标和多指标的主要药物,建立回归方程,预测复方的临床疗效。得出在173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统计出常用的20味中药的剂量区间;建立单指标和多指标的线性逐步回归方程,筛选出决定单指标和多指标中各指标的主要药物,并用单指标回归方程检验了176首处方的总有效率,其绝对误差在4%以内的有167首,占总处方的94.89%。提示活血理气类药物为最常用的药物;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复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疗法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经常承受着大负荷、超强度的体力训练,因此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疲劳的出现使肌内压增高,局部缺血,造成氧化代谢、H^+排出率与pH值降低,血乳酸增高,从而影响肌纤维神经传导速度和肌内收缩力量,减弱了肌肉保护能力。致使较多的冲击力传到骨骼上,故易导致疲劳骨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成绩,对运动员身心产生不必要的伤害。运动性疲劳消除手段的研究一直是竞技体育工作和运动医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失眠症的发病不断增加。临床上虽有不少治疗失眠症的安眠药,如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和思诺思等西药,但效果并不理想,且多有副作用和依赖性。笔者于2003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和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失眠专科门诊采用中药及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失眠症共295例,并作回顾性疗效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中西医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性。方法:内、儿科门诊患者308例。其中单纯西药治疗9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216例。治疗组运用北京儿童医院"腮腺炎合剂"。对照组运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6 d,腮腺肿大及肿胀消失5.3 d,发生伴发症4例,伴发症发生率为1.9%。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3.8 d,腮腺肿大及肿胀感消失平均8.2 d,发生伴发症8例,伴发症发生率为8.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具有治疗时间短、症状消失快、伴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及中医药有效防治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 c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治疗目标不再仅仅是暂时性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短期应用虽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但长期应用并不延长患者寿命,反使死亡率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CHF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已不再是CHF的禁忌药,长期应用可改善心室重构,增强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中医临床短期使用温阳益气药治疗CHF虽然可改善症状,但因这类药物能兴奋交感神经,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不利影响。除晚期需要特殊干预外,慢性心衰患者早期使用寒凉药性中药治疗可能更加有利;清热、养阴法可能对防治CHF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在清热养阴中药或复方中可能发掘出具有较好疗效和应用价值的抗CHF药物。  相似文献   

16.
王峰  潘立群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3):171-172,204
介绍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测方法,分析化疗、输血对肿瘤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增加肿瘤转移机会的机制。通过分析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作用机制,提出中医药治疗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骨关节炎(OA)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中药有效成分在OA防治方面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就中药有效成分防治O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临床应用不合理等。前者包括历史原因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后者包括中西药合用、剂量使用不规范以及方证药证不对应。我们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从药厂、医生以及政府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好药物制剂关;二是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是加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至血管壁间隙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必要步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是此过程早期重要的一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过程的重要分子基础[1].炎症的重要特征就是白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外敷治疗哮喘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敷贴后含药血清对抗由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chloride,Ach)引起的豚鼠体外螺旋气管条的收缩作用,来探讨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和预防机制,并对药物作用进行时效分析。方法:用Hutson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诱喘后中药敷贴组每日用中药敷贴60min;生理盐水敷贴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纱布敷贴,氨茶碱敷贴组用400mg/kg体质量剂量的氨茶碱溶液浸润纱布进行敷贴,两组敷贴方法同中药组;氨茶碱腹腔注射组按400mg/kg直接腹腔注射氨茶碱。正常对照组自然喂养7d,中药敷贴组分别敷药1、7和14d,生理盐水敷贴组、氨茶碱敷贴组和氨茶碱腹腔注射组治疗7d,末次给药1h后处死动物,取血清。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做血清对豚鼠体外气管条收缩影响的实验,分别计算收缩百分比。结果:中药敷贴治疗后的含药血清可对抗经过Ach处理后的豚鼠体外气管条的收缩,效果与氨茶碱腹腔注射作用等同。在一定时间内,体外气管条的收缩百分比随中药敷贴治疗天数的延长而减少,但治疗7~14d其作用趋于稳定。预先用含药血清处理豚鼠离体气管条,也能显著减轻Ach刺激引起的气管收缩。结论:对抗Ach而起到解痉作用是中药循经敷贴法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并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同时,中药循经敷贴法可能具有预防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