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 CO2 激光切骨炭化面对骨愈合的影响 ,手术造成新西兰大白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 A、B、C三组 ,A、B两组用 CO2 激光切骨 ;C组用线锯切骨 ,为对照组。 A组将宿主桡骨和移植骨的炭化面均用骨锉清除后 ,再将移植骨植入对侧骨缺损模型中 ;B组只将移植骨的炭化面清除后 ,植入对侧骨缺损模型中 ;C组用线锯切下的移植骨直接植入对侧骨缺损模型中 ,3组移植骨用髓内针固定后 ,用带血管蒂桡骨膜包绕 ,术后即摄 X线片 ,并于术后 4、8、16周摄 X线片和组织学检查 ,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显示 ,A组骨缺损模型愈合情况与 C组相近 ,优于 B组。表明 :1阻碍骨愈合程度与热影响面的平均宽度呈正比 ,并以最外层黄色膜处尤甚 ;2去除炭化面和同步移植带血管蒂桡骨膜即可有效消除炭化面对骨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骨愈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验证骨愈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骨愈组,金葡组,空白组,分别予以骨愈注射液,金葡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从骨痂X线评分,骨密度测定,生物力学测试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16天时,骨愈组骨愈合尚无明显优势;29天时,骨愈组和金葡组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骨愈注射液在骨折中后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加骨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骨愈丹促进实验性肾虚骨折愈合的生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愈丹对实验性肾虚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57只家兔造成桡骨中段0.7cm缺损后分成3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口服泼尼松片造成肾虚,空白组为非肾虚骨折模型,实验组口服骨愈丹。结果:对照组动物骨痂修复指标均低于空白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骨折修复骨痂的骨矿含量、骨密度、骨痂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骨愈丹可拮抗泼尼松对骨折修复的抑制作用,对肾虚骨折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骨折肢进行相应评分,考察接骨丹对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较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生骨颗粒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32只3月龄大鼠,全部手术制作左侧桡骨中段1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造模次日,用药组予益气生骨颗粒,12 g/(kg·d),分2次灌胃;模型组予白开水,2 mL/次,2次/d。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分批处死动物,取左侧(造模侧)骨痂先拍X线观察,然后再作组织学观察;右侧(健侧)尺骨行生物力学性能检验。结果:骨痂X线观察显示用药组在14、21 d骨痂量多、密度高且缺损基本填满,而模型组多个样本缺损尚未填满、骨痂量少、密度浅淡。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造模后7 d时,用药组与模型组均无血肿存在,成纤维细胞量很少;用药组骨痂在14、21、28 d均比模型组更成熟,表现为骨小梁排列更加规则。在21、28 d,骨性组织面积高于模型组(P0.05)。生物力学测试,健侧尺骨的载荷-位移曲线在第2周低于模型组,而在第1、3、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骨颗粒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表现为促进骨痂的生长,提高骨痂的钙化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考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在促进兔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日本大耳白兔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桡骨缺损造模后,实验组Ⅰ在缺损处植入菟丝子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物,实验组Ⅱ在缺损处植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模型组只造模不植入,分别在术后2、4、8周对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模型组行抗折力学测试及骨痂重量检测。结果:术后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抗折力学测试结果无差异(P〉0.05);术后2、4、8周,实验组Ⅰ与实验组Ⅱ之间的骨痂重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8周,实验组Ⅰ、实验组Ⅱ的骨痂重量均大于同期实验组Ⅱ(P〉0.01,P〉0.05)。结论:菟丝子多糖复合羟基磷灰石局部植入能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中药骨碎补提取液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的骨髓基质细胞,经过传代并经低浓度骨碎补提取液培养扩增后,与生物活性玻璃联合立体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后,植入兔桡骨缺损处,与生物活性玻璃、自体髂骨以及空白组进行对比,通过大体形态、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植入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兔桡骨缺损完全愈合,成骨效果与自体髂骨相似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经中药骨碎补提取液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生物活性玻璃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能很好完成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冲剂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复方冲剂组、伤科接骨片组和空白组,麻醉后于左前肢桡骨中段造成3mm~5mm骨折缺损模型,术后按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冲剂、伤科接骨片和蒸馏水灌胃,术后第10、20、30、40天分别做HE染色和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结果:血ALP和Ca水平及HE染色显示中药复方冲剂组的骨痂形成速度和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冲剂能够加快血肿机化的吸收和骨痂形成速度,调节血ALP和Ca水平,加速钙盐沉积,对骨折的愈合和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骨冲剂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各半,造成左桡骨中上段的骨折模型,术后第1天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中药组,并开始灌胃给药。术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40天每组处死4只兔子,取其左侧桡骨,拍X线片,测骨密度。取左上肢仔细剔除附着的肌肉等组织,保留骨膜及骨痂;以骨折间隙为中心两端各保留1 cm,投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脱钙,石蜡包埋,行HE染色。结果与其他2组比较,中药组骨折愈合情况较好。结论接骨冲剂能影响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钙在细胞内沉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理想的能够修复骨缺损的骨材料,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将其与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培养。造成兔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模型,分复合细胞组、单纯材料组、空白对照组。通过大体观察、放射学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去细胞牛松质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12周时缺损区完全被新骨代替,骨髓腔完全通畅,优于单纯材料组的修复效果,单纯材料组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去细胞牛松质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有可能成为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的成骨能力;方法:在成年兔双侧桡骨干中段骨缺损处分别植入无菌生理盐水和自体红骨髓;通过X线片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自体红骨髓的成骨过程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术后4及8周X线片结果提示:实验组新骨形成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红骨髓有一定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可加速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8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胫骨上1/3段占26.1%(6例),中1/3段占34.8%(8例),下1/3段占39.1%(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14~26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骨缺损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12.6周。结论: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固定可靠,骨缺损愈合率高,愈合周期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健骨冲剂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健骨冲剂短期预防性应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并试图揭示其机理。方法60只SD大鼠通过卵巢摘除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HAM)、模型组、健骨冲剂高、中、低剂量组和仙灵骨葆组,治疗1月后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测。结果:健骨冲剂组BV/TV、Tb、Th、骨小梁间距、节点数显著高于造模组,游离未端数显著少于后者;骨计量学指标低、高剂量组与仙灵骨葆无差别,中剂量组优于后者。结论:健骨冲剂短期预防应用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骨计量学指标:增加最终形成成骨量,改善骨小梁结构,提高骨形成速率的同时降低骨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15.
伤科接骨片对兔骨折骨痂骨矿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以兔作骨折模型,于造模物2.4周取骨痂,采用双能X线摄影吸收法进行分析检测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用药组骨痂骨矿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的骨矿含量和矿面积术后2周和4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痂矿化速率2周前用药组高于对照组,2周后用药组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用药组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对照验,结论:伤科接骨片可以促进实验性骨折骨痂的矿化,提高骨生物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跑步运动对去睾大鼠胫骨骨量和骨显微结构的影响和机制。方法:12周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AM)、去睾模型组(ORX)、去睾后低强度运动组(ORX+EX1)、去睾后中强度运动组(ORX+EX2)、去睾后高强度运动组(ORX+EX3)。12周后,处死取胫骨上端,做不脱钙骨切片,并测定骨形态计量学各骨量、骨结构、骨代谢参数。各组参数作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1)ORX组各参数与SHAM组比较显示:骨量降低(P<0.05),骨显微结构破坏(P<0.05),成骨减弱(P<0.05),破骨活跃(P<0.05)。(2)ORX+EX1和ORX+EX2组各参数与ORX组比较显示:骨量增加(P<0.05),骨显微结构改善(P<0.05),成骨活跃(P<0.05),破骨减弱(P<0.05)。(3)ORX+EX3组各参数与ORX组比较显示:骨量和骨显微结构均无明显改善(P>0.05),但成骨和破骨均活跃,骨转换加快(P<0.05)。结论:(1)雄性大鼠去睾后能引起骨量丢失及骨显微结构破坏。(2)低中强度的跑步运动对去睾大鼠不仅能增加骨量还能改善骨显微结构。(3)高强度跑步运动对去睾大鼠骨量丢失和骨显微结构破坏的改善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方法:本实验采用24只新西兰成熟白兔,每组各12只.治疗组,用金属重物由高处垂直坠落致兔胫骨中下段开放粉碎骨折,然后再截除1cm的碎骨,制成骨缺损的模型;对照组, 胫骨中下段用锯截除1cm胫骨,另行胫骨中上段截骨.二组均上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10天,骨折端开始延长,每天延长1mm.结果:二组骨缺损延长1cm,骨折均愈合,二组在X线照片、大体标本外观及病理切片观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骨缺损能通过原位骨延长治疗取得成功,这对临床治疗骨缺损提供多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用药意向将154例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医治疗; 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强骨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形成相关指标、临床疗效、骨吸收指标、骨密度情况、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骨密度、骨形成相关指标、骨吸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该方通过改善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能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影响家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步态测试系统分析动物患肢着地力;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记录动物骨折处软组织张力;X线摄片观察骨折线形成;骨病理切片观察骨折处骨组织结构。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可增加模型动物患肢着地力,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X射线扫描评分,促进骨折后新骨生长。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65例原发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整复固定后,测定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强骨胶囊每次1粒(18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迪巧维D钙咀嚼片每次2片(150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股骨颈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骨痂形成时间短、数量明显增加,骨皮质增厚;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4±2.5)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2.5±2.9)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骨密度治疗前(0.621±0.085)g/cm^2,治疗后(0.646±0.090)g/cm^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痂提早形成,增加骨痂生成的数量,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结构,减少外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