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费静霞  储兴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99-800
目的:调查老年期精神病人进食障碍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组方法,将老年期精神病人进食障碍分成生理因素引起,躯体疾病引起,精神疾病引起,药物副反应引起四大类。结果:65例老年期精神病人有进食障碍43例,占65.15%,其中生理因素引起13例,占30.23%,病理因素引起的9例,占20.93%,精神异常引起的17例,占39.53%,药物反应引起的4例,占9.3%。结论:对老年期精神病人的饮食护理是生活护理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营养素水平与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询问和查表法对156例肝硬化患者摄入营养素不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轻度营养不良者占32.7%(51/156),中度营养不良占38.5%(60/156),重度营养不良占28.8%(45/156)。3组3年病死率分别为31.4%(16/51)、35.0%(21/60)、55.6%(25/45)。重度营养不良病死率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者(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者之间病死充无差异(P  相似文献   

3.
35例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提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长期的进行怀营养不良。其中,中度营养不良者玷28%,轻度营养不良者占40.0%,仅31.4%营养良好。热量主不足者占77.2%,蛋白慑入不足者占57.1%,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摄入严重不足;血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显著下降。调查结果为指导血透患者合理饮食和正确性透析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秋婵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3):1070-1071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行为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39例精神病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意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139例中自杀行为56例,外走行为36例,伤人20例,毁物10例,噎食9例,跌倒8例,其中由精神症状引致的65例,占46.7%,环境因素引致的33例,占24.4%,管理不善引致的29例,占20.8%,药物因素引致的12例,占8.1%。结论:精神症状因素是引致精神病人发生意外行为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次之,再就是管理方面和药物因素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老年卧床管饲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住院的老年卧床管饲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方法:对78例管饲时间半年以上的卧床(年龄63~97岁)男性患者进行摄入量计算、人体测量和观察生化指标。结果:混合型营养不良患者合并肺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为89.5%,低蛋白血症型患者合并肺内感染占76.7%,而消瘦型营养不良患者合并肺内感染仅占10.3%。相关分析表明,混合型和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增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肺部感染的OR值为11.88。结论:年龄和肺部感染是老年卧床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肺部感染是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院住院精神病人406例常用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单一用药占58.16%,二联用药占37.03%,药物使用频度以氯氮平、氯丙嗪为主,舒必利使用频度日渐提高,抗胆碱药预防性应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惠城区、仲恺区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精神病人用药管理模式,为社区精神病人用药管理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 700例精神疾病的人员服药方式和药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服药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主动服药、被动服药、肌注药物;药物管理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管理、监护人管理、社区人员管理。调查结果采用例数和百分数的形式表达。结果口服用药为主的精神病人占98.51%(2 660/2 700),能主动服药的精神病人占35.55%;精神病人用药管理患者自己和家属共占99.7%(2 692/2 700);女性服药依从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该社区精神病人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用药管理主要依靠患者及其家属,女性服药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意外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改进防范措施。方法:对276例60岁以上住院精神病患所出现的意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76例老年精神病人中有40例出现意外,占住院总人数的14.49%,其中以药物所致的意外20例,占50%居首位,不慎滑倒12例,占30%,吸入性肺炎5例,占12.5%,起床碰伤3例,占7.5%。结论: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频度较高,跟老年病人的功能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体内代谢清除过程延长以及某些病房设施不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院住院精神病人406例常用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单一用药占58.16%,二联用药占37.03%,药物使用频度以氯氮平、氯丙嗪为主,舒必利使用频度日渐提高,抗胆碱药预防性应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孙远  罗炳华  刘成华  黄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407-407,403,408
目的:了解贵阳市住院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现状,探索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办法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2006年8月入院的l078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一般情况调查,统计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人来源、入住原因、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出院方式等,采用CCMD-Ⅲ诊断标准,并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人(1078例),占lO年来住院患者的比例为8.84%,其中男性(550例)稍高于女性(528例),平均年龄为37.7岁,由公安送入者占95%,救助站送入者占5%。入院原因依次为流浪街头、行为紊乱、伤人毁物、赤身裸体等。1078例经治疗1~2周后出院,出院方式几乎均为送交送入单位。所有病人中,合并躯体性疾病158例(占14.7%),诊断精神分裂症居多(718例,占67%),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应激障碍、癫痫等(360例,占33%)。所有病例均受到规范化培训的精神专科医疗救助,未出现任何医疗意外事故,并且探索出了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精神病人流浪街头,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及城市容貌,不但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而且给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在流浪精神病人救助过程中,遇到医疗、法律、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现行法规中难以找到解决依据。结论:加强对这些弱势群体管理,需政府、公安、司法、财政等多系统、多部门协同解决,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造福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精神卫生立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刘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56-95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历的方法登记32例死亡者各项资料和观察结果。结果: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住院2729例精神病人,死亡32例,占总住院人数的1.17%。其中,自杀9例,占死亡人数的28.1%;精神药物猝死10例,占死亡人数的31.5%;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5例,占死亡人数的11.6%;意外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自然死亡4例,占死亡人数的12.5%。结论:加强护理,防止自杀,注意合理用药,则可明显降低住院精神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取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病变区皮肤60例和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55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两者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对比其表达的差异。结果: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者阳性27例,占32.7%,对照组7例阳性表达,占12.73%,经统计学处理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 P<0.01)。结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皮肤存在着上皮细胞增值和分化异常,具有上皮代谢活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绍兴市区人群中各类精神随碍患病串及精神病人相关情况。方法:培训一级精防调查人员,采用“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精神病人情况调查表”,诊断标准根据CCMD—2—R,对市区231961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各类精神降碍的患病率为6.6‰。病种分布居前3位的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和老年性痴呆症。近半数精神病患无职业(占49%)。精神病人家庭经济困难、无就医能力占绝大多数。结论: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应列为防治的重点,老年性痴呆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有上升趋势。精神病人生活困难,无就医条件、缺乏有效监护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2例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38例,占52.77%;与病友和家庭闹矛盾12例,占16.67%;受病房环境影响6例,占8.33%;自知力缺失10例,占13.89%;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4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2例,占2.78%。结论:对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通过十年回顾性调查,分析了447例营养不良儿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儿营养不良疾病居整个儿科住院疾病的第七位,构成比为1.74%,其中1岁以内的营养不良儿占73.37%,447例营养不良儿中88.8%系农村人口,多产患儿占  相似文献   

16.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利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筛选老年营养不良住院患者并进行早期营养干预,评价其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0例住院患者进行MNA问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测。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可能营养不良出现率分别为20.6%、55.4%。营养良好者占2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显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0%、69%,MNA与体质指数、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1、0.195、0.282、0.32)。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建议应用MNA问卷进行营养筛查,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某社区高龄老年男性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并评估其营养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个社区的≥80岁男性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筛查出CKD患者,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评估其营养状况,并采用霍普金斯症状调查表(HSCL-10)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营养、心理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接受调查的436例高龄男性中,筛查出CKD患者164例(37.6%).1期占16.5%(27例),2期占25.0%(41例),3期占45.1%(3a期50例,占30.5%,3b期24例,占14.6%),4期占8.5%(14例),5期占4.9%(8例).②在高龄CKD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9.1%(15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占25.0%(41例),营养良好者占65.9%(108例);CKD1~5期患者伴有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4.8%(4例)、26.8%(1 1例)、32.0%(16例)、33.3%(8例)、9/14、8/8,MNA-SF营养评分随CKD的进展呈逐渐下降趋势(r=0.458,P<0.01).③CKD患者的HSCL-10评分随CKD的进展呈逐步升高趋势(r=-0.337,P<0.01).结论高龄老年男性CKD的患病率较高,以CKD 3期尤其是3a期多见.随着CKD的进展,高龄患者的营养状况逐渐下降,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护理对策,为今后提高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入院的215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年来所救助的流浪精神病人(215例)占同期住院精神病人(5535)的比例为4%,所有病人均受到规范的精神科医疗救助,未出现任何医疗意外及事故。结论:精神病人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由于救助的病人无病史和个人资料,背景复杂,精神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加大了护理难度,给精神病院增加了新的课题,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加强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治疗与护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区152例学龄前儿童营养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评价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方法:对芜湖市区152例2~6岁儿童身长和体重进行测量,以考普营养指数公式计算指数值,分组评价营养状况。对20例营养不良儿的疾病、生活习惯、心理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总体营养状况正常占36.84%,偏瘦率50.00%,总营养不良率13.16%。不同年龄组小儿营养状况差异有显著性(P<0.005),女孩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男孩(P<0.05))。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挑食、偏食、厌食、睡眠不足、性格和精神异常等因素与发病有一定联系。结论:与国内现行营养不良评价法比较,考普法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且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20.
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心理需求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范玉霞  梁家国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4):217-217,F00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心理需求。方法:自制心理需求调查表,对67例探视者进行调查。结果:对精神病知识较了解的3例(4.48%),一般了解的16例(23.88%),不了解的48例(71.64%);对精神病的预防、治疗、出院指导等迫切需要了解的61例(90.04%),不需要了解的6例(8.96%)。结论:加强住院精神病人探视者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