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滇黄精及其活性成分群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方法: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研究滇黄精不同提取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滇黄精及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小剂量的滇黄精总皂苷抑制率最明显,抑制率为34.2%;滇黄精生水提液次之,抑制率为27.7%;而其制水提液及其总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滇黄精总皂苷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为滇黄精降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影响,探讨其降血糖途径。方法:由大鼠分离小肠α-糖苷酶,以对硝基酚-α-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利用α-葡萄糖苷酶将其分解成pNP及葡萄糖,而pNP在碱性条件下显色的原理测定酶活力,以考察太子参均一多糖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太子参均一多糖HP_(0.5MSC-F)和HP_(H-1-2),浓度为400μmol/L时对大鼠小肠α-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9.00%和28.07%。结论:两种太子参均一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中提取分离多糖,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评价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经732阳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50%乙醇沉淀,得青钱柳叶多糖CP50。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法(HPGPC-MALLS)测定CP50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单糖组成。采用甲基化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CP50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PNPG法对CP50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CP5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9 000,由半乳糖醛酸(Gal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木糖(Xyl)、鼠李糖(Rha)和葡萄糖醛酸(Glc A)8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9.1∶25.6∶16.5∶9.3∶6.7∶6.1∶4.1∶2.6,分子中主要含有→4)GalA(1→、→4)Glc(1→和→4)Gal(1→糖苷键,在半乳糖的C6位存在分支结构。CP50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3μg/m L,远小于抗2型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193.6μg/m L),属于混合非竞争性抑制。结论 CP50单糖种类多、结构复杂,属于果胶类酸性多糖,且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甘小凤  韦国良  李婷婷  屈曾义  徐胜  何敏  范宝磊 《中草药》2019,50(20):4932-4941
目的探究单一酶法与复合酶法提取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多糖的最优条件;分析黄精九蒸九晒过程中多糖组分含量的变化,为黄精和其他中药材的炮制方法提供相应理论依据。方法响应面(RSM)优化酶法提取黄精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法和HPLC法对九蒸九晒的姜形黄精、蒸出液中的多糖进行分析,建立黄精古法炮制以及蒸出液的多糖特征图谱。比较不同酶对黄精中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单一酶中纤维素酶提取效果最好,4种复合酶中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结合提取效果最好;通过RSM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纤维素酶在酶解温度为51℃、酶的添加量为2%、酶解pH值为5.40的情况下,精制黄精多糖提取物中多糖总量为(675.34±0.10)mg/g;PMP-HPLC检测炮制过的4种黄精,均含有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其中鸡头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姜形黄精P.cyrtonema、竹节黄精P. odoratum多糖均以葡萄糖为主,马鞭黄精P. filipes多糖以甘露糖为主。随着姜形黄精被炮制次数的增加,各单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后趋于稳定,以甘露糖、半乳糖变化明显。蒸出液各单糖含量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其中甘露糖、葡萄糖的变化明显。结论研究表明纤维素酶参与的单一酶法和复合酶法提取黄精多糖,不仅可以提升黄精多糖的提取效率,也提高黄精多糖纯度;九蒸九晒会影响黄精中的多糖提取得率;PMP-HPLC特征图谱能够准确地表征黄精炮制过程中多糖含量的变化,可用于评价黄精及炮制药材的多糖组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乌头母根、子根、须根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乌头母根、子根、须根的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方法:分别以精制多糖测得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以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母根、子根、须根的多糖含量;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结果:乌头母根、子根、须根的多糖含量分别为22.0%,33.5%,6.1%;母根、子根、须根的多糖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另外含有少量的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子根中还含有甘露糖,须根中还含有甘露糖、鼠李糖、木糖.结论:多糖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更客观、准确;须根中多糖含量最低,且单糖组成与母根、子根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条件,对得到的单一多糖进行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并对其一级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制黄精经石油醚脱脂后,采用水提醇沉,DEAE-cellulose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色谱柱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气质联用测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种多糖(PSP-1-A),数均分子量为:1410,重均分子量(Mw)为:8640,分布宽度(Mw/Mn)为:6.12。单糖主要由半乳糖组成,另外含有少量葡萄糖(Glc)、鼠李糖(Rha)、木糖(Xyl)、阿拉伯糖(Ara)及甘露糖(Man),其摩尔比为93.8∶1.4∶1.3∶1.5∶1.1∶0.9。红外及核磁结构分析证明PSP-1-A是由β-1,4-半乳糖(gal)和β-T-半乳糖(gal)构成的线性多糖。结论:PSP-1-A是一种全新单糖组成的相对分子量均一的黄精多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朱砂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初步分析。方法采用DEAE-cellulose-52纤维素层析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GPC、GC-MS、1H NMR和13C 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得到两个主要多糖组分Z-C1和Z-C2,均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和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并都含有糖醛酸。Z-C1的数均相对分子量和重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5.46×103和9.47×103;Z-C2的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52×104和3.37×104。结论朱砂根多糖组分Z-C1和Z-C2都是由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和半乳糖等单糖和糖醛酸组成的酸性杂多糖,但单糖的摩尔比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芡茎多糖单糖组成及抗炎活性。方法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各组分分子量;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测定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考察芡茎多糖(EFPP)抗炎作用。结果从中纯化出EFPP1、EFPP2、EFPP3 3个组分多糖,其中EFPP1、EFPP2含有量较高;EFPP1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06∶9.544∶3.967∶9.131;EFPP2组分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13.69∶11.64∶18.14∶6.616;芡茎多糖(EFPP)能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有量。结论芡茎多糖是为非均一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甘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从甘草中提取分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将甘草水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测定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对活性最强的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与剩余水提物部分的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93%、83.02%、32.17%和10.79%,与综合水提取物的酶活性抑制率69.77%相比,乙酸乙酯部分的活性最强,而且乙酸乙酯部分表现为一种快速的剂量依赖性的竞争性抑制类型,其Ki=34μg/ml.结论:乙酸乙酯部分存在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对其作进一步分离可望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黄精炆制前后糖类成分变化差异探讨黄精炆制后“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V(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的总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黄精炆制前后游离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HPGPC-RI)法分析黄精炆制前后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PDA)法对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黄精炆制后,总多糖含量下降约60%;游离糖中蔗糖含量降低35%,果糖含量升高22倍,葡萄糖含量升高4.4倍;炆制后相对分子质量2个峰均降低1~5倍;黄精炆制前后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生黄精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10∶6∶25∶7∶1);炆制后物质的量比为7∶5∶1.7∶14∶1。结论 炆法炮制对黄精糖类成分影响较大,炆制后多糖发生水解及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黄精麻舌感消失,药效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市场上实际流通的商品胡桐泪药材中多糖的含量并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以多糖为指标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单糖组成;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总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以葡萄糖计,4批新式胡桐泪总多糖含量平均值为(7.36±1.74)%,6批老式胡桐泪总多糖含量平均值为(1.53±0.99)%;新式与老式胡桐泪总多糖的单糖组成相似,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还含有木糖、甘露糖、鼠李糖等,部分样品尚含有较高含量的葡萄糖;新旧类型样品总多糖在分子量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新式胡桐泪的总多糖含量平均值较老式高,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时,新式样品总体质量较老式更好;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12.
猴头菌丝体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猴头菌丝体的多糖类成分进行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方法:DEAE 纤维素、DEAE-Sephadex 柱分离,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测定纯度,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酶解、气相色谱及光谱分析等测定化学组成及结构。结果和结论:从猴头菌丝体中分离得到5 个多糖均一体,其主要成分HEPA1 分子量6 .2 ×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 33 .1∶1 .7∶1 .0 ;HEPA4 分子量2 .6 ×104 ,为杂多糖肽,肽部分由17 种氨基酸组成,占糖肽的3 .8 % ;HEPB2 分子量1 .2×104 ,为以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单糖组成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 50 .7∶2 .1∶1 .0∶2 .4 。各均一体单糖间的甙键构型均以α-甙键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测定多花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多花黄精多糖经提取后,用硫酸水解,用Carbo Pac PA1色谱柱(250 mm×4 mm,10.0μm)进行分离,采用梯度洗脱,HPAEC-PAD测定多花黄精多糖中单糖的组成。结果测得各单糖在1~100 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检出限为0.015~0.025 mg/L,RSD为1.35%~2.80%,加样回收率为88.36%~111.3%。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多花黄精多糖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组成。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多花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测定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7,(6)
目的:安徽霍山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地理分布的最北端,主产3种石斛: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其多糖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究同一特殊生境下3种石斛所含多糖在组成上的相似和差异。方法:实验以越冬茎条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分析多糖含量差异,利用HPSEC法分析分子量分布差异,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差异。结果: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其干重的(18.65±1.50)%、(11.32±1.30)%和(20.78±1.60)%;其多糖分子量呈连续分布状态,其中分子量介于50~200 kDa的高活性多糖在3种石斛多糖中的比例分别为:(16.38±1.40)%、(21.61±1.30)%和(14.19±1.50)%;3种石斛多糖水解产物中检出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半乳糖(Gal)、木糖(Xyl)、葡萄糖醛酸(GlcUA)、半乳糖醛酸(GalUA)、阿拉伯糖(Ara)共7种单糖,且都以甘露糖和葡萄糖为主要单糖组分,但铁皮石斛中的甘露糖和葡萄糖的相对峰面积比值最大。结论:同一生境下3种石斛所含多糖在含量、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上既存在共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实验探究了同一特殊生境下3种石斛多糖组分间的异同,其结果对石斛的鉴别和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婧  陶爱恩  杨燕  杨建波  晏仁义  段宝忠 《中草药》2021,52(16):4789-4796
目的分离纯化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中的均一多糖,并阐释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分级醇沉得滇黄精总多糖(PKS)的50%和70%醇沉部位,再经DEAE-琼脂糖凝胶FF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并利用柱前衍生化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总还原力实验、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50%和70%醇沉部位分离纯化得到3个均一多糖(PKS-1、PKS-2和PKS-3),其单糖组成均含有D-甘露糖、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阿拉伯糖和L-岩藻糖,其中PKS-1及PKS-3还分别含有D-核糖和L-鼠李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5 017.83、266 084.76和474 799.22;PKS、PKS-1和PKS-2的总还原能力、·OH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PKS PKS-2PKS-1。结论从滇黄精50%和70%醇沉部位分离到3个均一多糖,均为含有β构型的吡喃环酸性多糖,其单糖组成相似,PKS、PKS-1和PKS-2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滇黄精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及抗衰老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红毛五加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的单糖组成以及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方法:多糖经三氟醋酸水解后,采用糖腈乙酰酯气相色谱法,利用OV-1毛细管柱分析单糖组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法测定多糖中单糖的物质的量之比。结果:AHP-I含有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32:0.45:0.20:1.00:0.67;AHP-II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83:5.09:0.79:1.00:5.61;AHP-III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63:3.79:1.53:1.05:1.00:3.90。结论:红毛五加的三种多糖AHP-I、AHP-II和AHP-III均由多种单糖构成。OV-1型毛细管柱可用于红毛五加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9,(4)
目的:探讨白及碱提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纤维素阴离子琼脂糖凝胶柱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对白及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分别进行总糖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红外光谱、HPLC、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结果:从白及提纯得到5种分子量不同的白及多糖(BSPS)-Ⅰ~Ⅴ,分子量分别约为355.8、174.3、52.8、174.0、59.9 kDa;单糖组成摩尔比分别为BSPS-Ⅰ、Ⅲ:葡萄糖;BSPS-Ⅱ:甘露糖∶葡萄糖=1.05∶4.22;BSPS-Ⅳ: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59∶0.70∶0.38∶1.22∶1.93;BSPS-Ⅴ: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16∶1.93∶0.28∶0.21∶1.17∶1.50。结论:白及碱提多糖的单糖组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8.
史永恒  袁欣  党明  张晓双  刘继平  王斌 《中草药》2019,50(18):4378-4383
目的研究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氧苷,TSG)降血糖的靶点以及体内外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法考察TSG与糖尿病相关靶点的结合强弱,糖尿病相关靶点结构取自蛋白质数据库或文献;采用荧光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NBDG)和4-硝基苯基-α-D-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对TSG进行体外抑制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采用大鼠口服糖耐量实验及促尿糖实验对TSG进行体内活性测试。结果 TSG与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9.35和-5.44,接近阳性对照的-9.79和-5.58,表明TSG可能对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的具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显示,TSG在浓度为10μmol/L时对SGLT的抑制率为21.6%,在100μmol/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32.5%,大鼠体内实验显示TSG在120mg/kg时血糖抑制率为(9.3±1.0)%,尿糖量为(435.5±84.0)mg/kg,体现出一定的降血糖作用。结论 TSG体外具有抑制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体内具有较弱的降血糖和促尿糖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类具有双靶点抑制作用的降血糖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10味中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0味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较强的中药。方法:提取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以麦芽糖为底物,筛选10味中药水提取物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选择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药提取物,一次性灌胃后对餐后60min血糖的影响;以阿卡波糖(ACAR)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结果:赤芍、山茱萸和桑白皮3味中药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其中桑白皮抑制作用最强,当桑白皮浓度达到10mg/ml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已达80%,相当于浓度1mg/ml的ACAR的作用;3种中药体内实验结果表明,3者均可抑制大鼠一次性灌胃麦芽糖60min后血糖水平的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对血糖升高的抑制率以桑白皮组最高(62.09%),并且与ACAR(69.31%)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赤芍、山茱萸和桑白皮3味中药体内、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消渴丸中药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消渴丸中药成分对大鼠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是否有抑制作用,以探讨消渴丸中药成分的降糖作用机制.方法:用大鼠小肠上段提取α-葡萄糖苷酶,1∶5稀释使酶反应速度达到试剂盒测定要求.以10 g?L-1蔗糖作为底物,1 g?L-1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渴丸全药、消渴丸中药和格列本脲,37℃反应40 min后,在5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葡萄糖生成量并计算酶活性的抑制率来判断消渴丸中药成分对大鼠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阿卡波糖(1 g?L-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6.3%.消渴丸中药成分(2 -200 mg?L-1)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18.8% -35.7%).结论:消渴丸中药成分对大鼠小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