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及生脉与丹参注射液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术后炎症介质及肾功能的影响。将阻塞性黄疸与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4组,每组15例。黄疸对照组及无黄疸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生脉注射液(SM),生脉与丹参注射液(SS)合用的治疗阻塞性黄疸组,术后1-6d分别给予生脉及生脉与丹参合用。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L-6,IL-8),内皮素(ET)以及尿转铁蛋白(UTFR),尿白蛋白(UALB)和尿视黄醇(URBP)。结果 生脉注射液及生脉与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组术后7d与术后1d相比,LPS,IL-6,IL-8,TNF-α,UTFR,URBP,UALB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UALB,URBP与黄疸对照组术7d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生脉与丹参组术后7d与生脉组相比,ET,TNF-α,IL-6,URB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脉及生脉与丹参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浆LPS有拮抗作用,同时降低其它炎症介质水平,进而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生脉的丹参合用更优于生脉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阻黄)术后炎症介质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阻黄及非黄疸的肝外科患者分三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阻黄(OJ)组、非黄疸(NON-LJ)组及生脉注射液治疗阻黄组。动态观察血浆炎症介质内毒(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8(IL-6,IL-8)、内皮素(ET)以及肾脏功能指标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尿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生脉主射液治疗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IL-6、IL-8、ET、TNF-α、TFR、RBP、ALB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黄疸对照组在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阻黄患者术后LPs有拮抗作用,同时降低其它炎症介质水平,另外 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茂成  彭兵 《中国药业》2008,17(5):9-10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术后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dTNF-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IL-6,IL-8)及血管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另将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术后给予一般治疗的阻塞性黄疸组及复方丹参防治组,动态观察血浆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防治组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LPS,TNF-α,IL-6,IL-8,ET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LPS水平与阻塞性黄疸组在术后第7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同时可降低其他炎症介质水平,从而保护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丹参)、生脉注射液(生脉)及丹参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术后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阻塞性黄疸与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5组。黄疸对照组及无黄疸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3个治疗组在阻塞性黄疸术后1~6d,分别给予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8(IL—6,IL—8),内皮素(ET)以及尿转铁蛋白(UTFR),尿白蛋白(UALB)和尿视黄醇(URBP)。结果 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治疗组术后7d与术后1d相比,LPS,IL—6、8,ET,INFa,UTFR,URBP,UALB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UALB,URBP与黄疸对照组术后7d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和生脉合用组术后7d的ET,INFa,IL—6,UALB龙水平较丹参组明显降低,与生脉组相比ET,TNFa,IL—6,URB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丹参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浆LPS有拮抗作用,同时降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丹参和生脉合用优于单独应用丹参或生脉。  相似文献   

5.
王霞  张雪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05-2106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梗阻性黄疸患者及非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3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梗阻性黄疸组(OJ)、非黄疸组(Non-OJ)及生脉注射液防治梗阻性黄疸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防治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TFR、RBP、ALB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ALB与梗阻性黄疸组在术后7天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从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梗阻黄患及非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三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梗黄组(OJ)、非黄疸组(Non-OJ)及丹参防治梗黄组,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8(IL-6,IL-8)及内皮素(ET)以及尿转铁蛋白(TFR)、尿白蛋白(ALB)及视黄醇(RBP)的变化。结果:丹参防治组术后7天与术后1天相比,LPs,IL-6,IL-8,ET,TNF-a,TFR,RBP,ALB下降,低于或接爱术前水平,其中LPs,ALB与梗黄组在术后7天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梗黄患者术后内毒素有拮抗作用,同时降低其它炎症介质水平,从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谢梅  徐春红 《中国药业》2008,17(7):47-4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术后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阻塞性黄疸组及复方丹参防治组,另取15例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内毒素(LPS)、视黄醇(RBP)、尿转铁蛋白(TRF)及尿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与术后1d相比,复方丹参防治组术后7d的LPS,RBP,TFR,ALB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LPS和ALB与阻塞性黄疸组术后7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LPS有拮抗作用,可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抗内毒素治疗对内毒素(endotoxi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5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三组,在术前分别给予一般手术治疗(OJ组),口服胆盐(OJT1组)和静脉注射抗内毒素抗体(OJT2组)观察血浆内毒素(ET)、IL-6及IL-8含量变化.结果三组术前ET、IL-6和IL-8水平差异不显著;OJT1组和OJT2组用药后血浆ET水平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OJ组(P<0.01),术后进一步降低;IL-6在术后14d显著降低(P<0.01),IL-8在术后7 d降低(P<0.05).结论术前应用胆盐和抗内毒素抗体可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ET、IL-6及IL-8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炎患者围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胰腺炎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9名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6、IL-8、TNF—α及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术后4h、术后1d、2d及7d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6[(89.87±6.52)ng/L]、IL-8[(99.76±5.74)ng/L]、TNF—α[(40.56±3.67)ng/L]及CRP[(49.82±2.85)mg/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25、7.87、5.32、6.28,均P〈0.01),而术后4h、1d及2d各项指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术后7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炎患者术前血清IL-6、IL-8、TNF—α及CRP水平明显增高,至术后7d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性脾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击(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输血、抗休克的同时急诊手术治疗,治疗组还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8、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ALT、AST、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AST升高幅度明显较低(P〈0.05),恢复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IL-8、TNF—α水平升高幅度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创伤性脾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减轻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降钙素原(PCT)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ARDS患者炎性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 选择6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予以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滴,连用7 d;对照组(30例)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连用7 d.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7 d患者血清和BALF中PCT、TNF-α、IL-6、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BALP和血清中PCT显著高于正常.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和BALF中PCT显著性下降(t=2.882,t=2.657,均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IL-6和IL-8显著下降(t=2.686、2.654、2.893,均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研究组死亡8例,病死率为26.7%;对照组死亡10例,病死率为33.3%(x2=4.214,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RDS患者BALP和血清中PCT浓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抗炎、改善氧合的作用,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可应用于ARDS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18 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18 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 10 mg/d,共 7 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 18 例.采用 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 1、2、3、7、14 d血浆中 TNF-α、IL-6、IL-8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 1、2、3天激素组血浆 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 7、14 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6、IL-8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损伤早期血浆TNF-α、IL-6、IL-8显著升高无明显影响,但至恢复期使血浆TNF-α、IL-6、IL-8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松梅尔注射剂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将2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松梅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30例。2组患者常规使用吸氧、止痛、祛痰和预防感染等治疗,松梅尔治疗组加用松梅尔注射剂治疗14d。2组分别在治疗第1、7、14天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TNF-α、IL-6和IL-8浓度在所有时间段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在第7、14天显著高于松梅尔治疗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梅尔治疗组第1、7、14天的TNF-α、IL-6和IL-8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在第7、14天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1、14天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松梅尔注射剂能显著减轻多发肋骨骨折后的炎性反应,促进骨折愈合,对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研究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脂多糖(LPS)腹腔注射Wistar大鼠制备SIRS动物模型,观察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常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进行肝、肺及肾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参麦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均能明显降低LPS腹腔注射后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减轻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使SIRS大鼠48 h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参麦、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发挥抗SIRS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静滴,1次/d,连用14d。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素E_1干预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对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D二聚体(Ddimer)、血浆内皮素(ET)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PGE1对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形成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PGE1(8、24、72μ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NS。各组动物于术后6h、24h、10d、21d4个时间点取血,采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中GMP140、Ddimer的含量;采用平衡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球囊损伤模型组术后6h血浆GMP140、Ddimer含量明显升高(P<0.01),PGE1(8、24、72μg·kg-1)各组血浆GMPI40和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血浆ET含量6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10d降至正常。PGE1(24、72μg·kg-1)两组能明显降低6、24h血浆ET含量(P<0.01)。血管球囊损伤术后6h,模型组TNFα含量达高峰,而IL1β、IL6则在术后24h达高峰,PGE1各组均可在高峰时显著降低IL1β、IL6、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并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r=0.747,0.907,0.747)。结论PGE1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可降低GMP140、Ddimer及血浆中ET、血清中IL1β、IL6、TNF浕水平的作用,是其干预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