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 针对HBV核心启动子SP1位点,合成21mer硫代磷酸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及21mer无关对照寡核苷酸。采用LEISA,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了经寡核苷酸处理的HepG2.2.15细胞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HBsAg,HBeAg及HBV DNA水平。结果 TFO21组2.2.15细胞HBsAg及HBV DNA分泌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TF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抗CD28,CD80,CD2及CD58分别刺激健康人PBL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用FACS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印迹分析其TCRVβ120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健康人PBL作用肝癌细胞后CD3和CD8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分子无显著变化.健康人PBL分别加IL2,PHA,抗CD3和CD3+CD28,CD28+CD80,CD2+CD58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作用BEL7402后表达水平约13%~25%,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Ab共刺激的T细胞活化,TCR接受APC呈递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HBV/C区G87变异 (C区第 87位丝氨酸AGC 甘氨酸GGC)对HBeAg分泌的影响。构建HBV前C/C基因EB病毒表达载体 ,利用酶切位点消除法构建HBV/C区G87突变体 ,并转染HepG2细胞 ;采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法探讨变异株和野生株宿主细胞上清HBeAg分泌情况。最后构建了重组野生株和变异株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并在HepG2细胞表达HBeAg。ELISA结果显示 ,变异株宿主细胞上清HBeAgA值在接种 2 4、4 8、72、96和 12 0h明显低于野生株 (P <0 .0 0 1) ;SDS PAGE和Wester…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方法分别用以分析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BxAg和血清标本中的HBxAg、抗-HBx。发现HBxAg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72.7%,在肝炎后肝硬化(LC)中为92.6%,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在LC中检出率为47.8%。在CAH、慢性迁延性肝炎和LC的血清中HBxAg的阳性率分别为44.4%、66.6%和33.3%,与HBeAg的阳性率相似,而且在这些HBxAg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HBxAg的表达与HBV复制紧密相关,HBxAg可能是一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及方法 为探讨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HBV-CTL),根据HBcAg的HLA分子结合关键序列合成抗原多肽2段,分别与转铁蛋白(Tf),抗CD单克隆抗体(CD3mAb)和IL-2联合体外诱导HBV-CTL,应用^3H-TdR释放法分别测定HBV-CTL对HBVDNA转染的HepG2.2.15细胞特异性活性及无HBVDNA转染的HePG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HBV-CTL对HBVD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抗CD28 ,CD80 ,CD2 及CD58 分别刺激健康人PBLs 后作用肝癌细胞,对作用前后PBLs 的表型变化及TCRVβ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方法 用FACS 分析作用肝癌细胞前后PBLs 表型变化,并用RTPCRSouthern 印迹分析其TCR Vβ1 ~20 的表达水平及特征.结果 健康人PBLs 作用肝癌细胞后CD3 和CD8 分子表达比作用前明显增高,而CD4 分子无显著变化. 健康人PBLs 分别加IL2 , PHA, 抗 CD3 和 CD3 + CD28 , CD28 + CD80 ,CD2 + CD58 作用肝癌细胞(BEL7402) 前表达水平平均约5 % ,作用BEL7402 后表达水平约13 % ~25 % ,其特征为Vβ7增高.结论 在癌抗原的参与下,McAb 共刺激的T 细胞活化,TCR接受APC 提呈的相应抗原的刺激,具有该TCR 的淋巴细胞迅速增殖而成为针对抗原的T 细胞克隆,发挥其识别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AHB)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有生物活性的TGFβ1蛋白水平和HBX蛋白阳性率.方法AHB和CHB患者各24例,用Promega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GFβ1浓度,并用自产的抗HBX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血清中HBX蛋白的存在.结果AHB组和CHB组的TGFβ1水平(μg/L)分别为236±77和197±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34,P<001),但两组之间区别不大.血清中HBX阳性率AHB组为250%,CHB组达500%,HBX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15例中有10例(83%)TGFβ1血清水平高于中位值.结论AHB和CHB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明显升高,CHB组有半数患者血清呈HBX蛋白阳性,而这些HBX阳性患者中83%显示有较高的TGFβ1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ELISA及APAAP法分别检测了3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5例者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肝癌及HBV感染者(P〈0.01)。吕患者及HBV感染者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肝癌与HBV感染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BV感染者及肝癌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增强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上有重要作用,是肝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强抑制物但肝癌(HCC)患者肝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高.现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TGFβ1mRNA表达,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GFβRⅡ)的表达.方法HCC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TGFβ1mRNA.血清TGFβ1水平测定用Promega公司产的试剂盒.肝组织TGFβRⅡ表达的分析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CC患者20例PBMCTGFβ1mRNA用RTPCR检测阳性率达70%,对照组阴性.HCC患者40例血清TGFβ1水平(2758mg/L±81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827mg/L±372mg/L).原位杂交表明,TGFβRⅡ在HCC细胞的胞质中有弱表达.结论HCC患者TGFβ1基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显示表达增强.PBMC有可能代替肝组织用以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中国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区段变异特点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143例HBsAg阳性的HBV慢性感染者中X基因/BCP区的核苷酸(nt)1762碱基由A→T和1764碱基由G→A变异。结果在114份HBVDNA阳性血清中,37例感染BCP变异株,其中31例为慢性肝炎病例,6例为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AsI);其中41例HBeAg阳性AsI中仅2例检出,18例HBeAg阴性AsI中也有4例检出。HBeAg阳性的65例中,13例有BCP区变异,而HBeAg阴性的49例中,24例有BCP区变异(P<0.01)。结论错配PCR-RFLP检测这一对点突变,具有快速、简便、适用的优点;HBV毒株BCP变异可能与肝病变活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与HBV和HCV联合或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液制剂和血源乙肝疫苗原料血浆中的HBsAg和抗-HCV;并用5′非编码区的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BV-C/HGVRNA。结果 HBsAg和抗HCV均阴性血浆的GBV-C/HGVRNA阳性率为18.8%(15/80);HBsAg阳性而抗HCV阴性血浆的GBV-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屉对人白细胞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阐明我国常见的HBV/C变异对宿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携带野生型和变异型HBV/C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鉴定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检测HLA-1,HLA-DR在宿主细胞膜上的表达。结果 PCR和Wcstern blot分析能分别检测到目的DNA片段和HBcAg的表达,约100%的HepG  相似文献   

13.
反义乙肝病毒S基因真核载体构建及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反义RNA抗乙肝病毒(HBV)作用。方法:构建了正,反义HBVS基因重组EB病毒载体pMEP4s,pMEP4Sas,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载体DNA转染2.2.15细胞,潮霉素筛选1个月得到抗性细胞克隆,ELISA,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抗性细胞上清HBsAg,HBeAgHBVDNA水平,结果:转染后1,2月,反义载体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75%,51.6%,70%,4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了肝癌组织IGF-II及其受体(IGF-IIR)、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HBxAg)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IGF-II表达与细胞DNA倍体、S期的关系。结果显示:(1)IGF-II、IGF-IIR、HBxAg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阳性的癌组织阳性率均为93%(n=15),高于HBV标记阴性的癌组织(1/5)(P<0.05);(2)IGF-II阳性的癌组织DNA异倍体出现率为100%、S期比例为28.8±6.4%,高于IGF-II阴性的癌组织DNA异倍体出现率(60%)和S期比例(12.8±2.4%)(P<0.05);(3)肝癌组织IGF-II、IGF-IIR的表达与HBxAg表达一致。研究结果提示IGF-II可能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有某种作用,HBxAg可能是IGF-II基因的一种激活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患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 R T P C R 加 dotblot法测定血吸虫病患者 P B M C中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作比较,并研究了部分肝脏组织(肝癌患者16 例,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 5 例)中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与 P B M C中水平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中 H A、 L N、 Col ⅠⅤ和 P CⅢ水平,作为衡量肝纤维化活动与否的指标。结果: P B M C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n= 21,126±014),肝硬变患者组(n= 15,205±081)和肝癌患者组(n= 25,183±12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 16,062±040)( P< 005)。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又显著低于肝硬变患者组或肝癌患者组( P< 005),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肝组织与 P B M C内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H A、 Col Ⅳ和 L N 异常组的 T G F β1 m R N 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患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 R T P C R 加 dotblot法测定血吸虫病患者 P B M C中 T G Fβ1 m R N A 水平,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作比较,并研究了部分肝脏组织(肝癌患者16 例,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 5 例)中 T G Fβ1 m R N A 水平与 P B M C中水平的关系。同时,测定血清中 H A、 L N、 ColⅠⅤ和 P CⅢ水平,作为衡量肝纤维化活动与否的指标。结果: P B M C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n= 21,126±014),肝硬变患者组(n= 15,205±081)和肝癌患者组(n= 25,183±12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 16,062±040)( P< 005)。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组又显著低于肝硬变患者组或肝癌患者组( P< 005),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肝组织与 P B M C内 T G Fβ1 m R N A 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H A、 ColⅣ和 L N 异常组的 T G Fβ1 m R N 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结论: P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乳哺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BK-CMV,长约4.5kb,带有T_7公用序列。pCP10是pBR322EcoRI位点中插入双拷贝头尾相接的HBVayw亚型全基因HBVDNA重组质粒。PCR引物XI1:1428-1448nt5'CGT CCCGTC GGCGCTGAATCC3',XI_2:1672-1653nt5'AGTCCAAGAGTCCTCTTAAG3'。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出上海细胞所提供。将EcoRI酶切后回收的全基因HBV片段。在T_4DNA连接酶作用下,与EcoRI酶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IL-2及其受体角度探讨宫内感染HBV导致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22例HBV宫内感染儿童和15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在非特异性刺激(PHA)和特异性刺激(HBsAg)下的膜IL-2受体表达水平和IL-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HBsAg刺激情况下,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无反应组PBMC的IL-2膜受体表达水平低于有反应组和正常儿童组。在PHA或HBsAg刺激情况下,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无反应组PBMC细胞培养上清的IL-2水平低于有反应组和正常儿童组。结论IL-2分泌能力低下,以及IL-2膜受体表达不足可能是宫内感染HBV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IL2R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ELISA法动态检测113例乙型肝炎及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水平,另选31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以q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微机处理,POMS200版).结果各型乙型肝炎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1),其顺序依次为:HCC>CSH>CH(II)>LC>CH(II)>AH>CH(I)>NC.HCC组sIL2R均值达正常值的2倍以上,且与CH(I),CH(I),AH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及<005);CH(II)组显著高于CH(I)组(P<001).HBeAg阳性组及HBVDNA阳性组sIL2R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sIL2R是监测乙型肝炎病情、HBV复制及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一项敏感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用DNA重组技术构建HBV-S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电穿孔转染PA317后,筛选高表达克隆,用假病毒颗粒感染HepG2、P815和EL4细胞,分别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 HBsAg在上述细胞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表达,细胞上清液(48h)中HBsAg含量(吸光度值)分别为0.92、0.09和0.47。结论 逆转录病毒用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