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荧光偏振试验(FPA)是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本文旨在对FPA检测布鲁氏菌病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适应国际贸易对疫病检测方法发展的需要。方法 通过对FPA的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重复性、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重现性的测试,评估FPA作为检测方法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结果 FPA的分析敏感性高于RBT、SAT、CFT,低于iELISA、cELISA;FPA的分析特异性高于RBT、SAT、iELISA,与CFT、cELISA相当;FPA的重复性测试结果为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FPA的诊断特异性为99.1%(1119/1129),诊断敏感性为97%(34/35);FPA的重现性测试结果为10份测试样品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结论 本研究说明FPA用于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是有效、可靠的,方法简单、快速、通量大。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多聚酶区序列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6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且耐药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P基因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 63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51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rtM204V/I变异46例(73.0%),rtL180M变异25例(39.7%),rtV173L/M变异5例(7.9%),rtQ214E变异1例(1.6%),rtS213T变异2例(2.%)12,rtV207L/M/I变异2例(3.2%),rtA181T变异3例(4.8%),rtT184I/S/M变异1例(1.6%).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耐药检测除HBV多聚酶区常见的rtLl80M和rtM204V/I位点变异外,还应考虑其他位点的耐药变异.  相似文献   

3.
脑神经细胞膜脂流动性的荧光偏振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鼠大脑神经细胞为实验材料,探索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完整神经细胞的膜脂流动性、荧光探针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标记的实验条件。适合条件为DPH浓度2×10-6mol/L,细胞浓度1×1010个/L,标记温度25℃,时间30min。本文还对无血清体外培养的人胚大脑神经细胞的膜脂流动性进行了初步动态观察,发现神经细胞在培养至3、6、9和12天时,膜脂流动性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雷敏 《中国保健》2008,16(14):705-706
近几年应用拉米夫定针对HBV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作用对HBV抑制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随服药时间的延长,易出现HBV基因组P区中高度保守的YMDD功能区发生变异,而产生对拉米夫定的耐药作用.本文以Roche Light Cycler Tm杂交双探针技术为基础的核酸扩增(PCR)荧光方法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YMDD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单标记延伸(OLE)结合荧光偏振技术(FP)快速检测B型流感By和Bv亚系的新方法。方法从GenBank下载By和Bv血凝素(HA)基因各50条序列,通过MEGA软件进行分析,利用PrimerPremier5.0设计B型流感病毒亚系特异性引物和单标记延伸引物,RT-PCR扩增目的片段,用OLE引物添加亚系特异性荧光标记的双脱氧核糖核苷酸,建立单碱基延伸终止荧光偏振检测方法。结果RT-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分别为349、397和713bp。OLEsense引物检测Bv亚系双脱氧三磷酸胸苷(ddTTP)的FP值高于双脱氧三磷酸胞苷(ddCTP)的FP值(P〈0.01)。而By亚系则正好相反,ddCTP的FP值高于ddTTP(P〈0.01);OLEanti—sense引物检测Bv亚系和By亚系ddGTP和ddATP的FP值均差别不大(均P〉0.05)。Bv样品毒株ddTYP的FP值均值为(159±10)mp,与Bv参照株(162mp)相近;By样品毒株ddCTP的FP值均值为(163±10)mp,与By参照株(165mp)相近。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判读结果直观明确、检测费用低,适合于流感监测实验室对流感病毒的快速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对12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 DNA荧光定量PCR分析,HBV 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变化。结论:HBbAg和HBV DNA有明显的相关,抗—HBe、抗HBc阳性者病毒末完全停止复制,只是复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肝患者HBVDNA含量及HBV DNA阳性患者用药前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荧光PCR扩增病毒核酸免疫技术定量检测6018例血清标本的HBVDNA含量。结果荧光定量PCR的特点与定性PCR主要区别在于荧光PCR即时反映扩增过程,采用内标法全封闭减少污染,高灵敏的自动化仪器对荧光的收集和分析能达到对原始模板量定量检测。结论用此方法可较准确及时地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并对HBVDNA阳性病人用药前后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可准确判断HBV感染者拉米付定耐药状况的YMDD突变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UniArray技术建立YMDD检测体系和试剂盒,对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设立了3个检测位点,内参照、YIDD和YVDD,并确立其反应体系和3个反应体系的相互关系,在大量临床实验基础上,以血清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确立了以△Ct≤3为本法阳性判断标准。按此标准,临床检测HBV灵敏度为3.9×104copies/ml,人群检测灵敏度为96.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6%,CV%为0.58%~4.16%,完全能达到测序的检测水平。结论建立了UniArray技术检测HBV拉米付定耐药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与测序结果有非常高的符合率,且能反映比测序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PCR检测HBV与ELISA检测HBV M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ELISA法,对323例HBV感染者进行HBV DNA和HBV M检测。结果 HBsAg、HBeAg、HBcAb或HBsAg、HBeAg阳性者,其HBV DNA阳性率及病毒含量高于其它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时荧光PCR法和HBV M检测法各有其不同的临床意义,二者不可替代,互相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吡嗪酰胺(PZA)分离株PncA基因突变情况,从而探讨其水平与结核病的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技术,以Pnc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突变发生率最高的47位(Thr→Ala)(PncA139)和85位(Leu→Pro)(PncA254)设计探针,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建立标准曲线。并用于检测临床105份标本(TB-DNA>103)pncA基因突变表达量。结果①63例PncA139点突变表达量>102,占60%;②31例PncA254点突变表达量>102,占30%;③PncA139位突变表达量>103的患者同时也出现PncA254位突变表现,且TB-DNA表达量均>106;④PncA139位突变的高拷贝组与低拷贝组突变率比较χ2为50.44,85位点χ2为20.97,P值均<0.005,比较差异亦有明显统计意义。结论 TB-DNA高拷贝且PncA基因突变是临床结核病患者病情反复,以致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各组HBVDNA>1.00ⅹ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快速特异的HBV基因变异检测技术及变异株的酶切位点分析。方法 对酪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VDD)及酪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IDD)变异病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在HBV感染的病例中,不仅检出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到YIDD/YVDD变异,还存在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LLLL)到亮氨酸、蛋氨酸、亮氨、亮氨酸(LMLL)变异,天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DLHD)到天冬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DMHD)变异及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谷氨酸(LLAQ)到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谷氨酸(LMAQ)变异。酶切位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变异株存在不同的限制性酶切位点。结论 提示这些变异位点均在“ATG”(M)蛋氨酸密码子尚需进一步探讨研究。YVDD、YIDD、LMAQ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乙型肝炎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两组,各15例,对照组仪器采用RLC480仪检测,观察组仪器采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通过对患者HBV DNA水平的测定,对比分析不同仪器检测的结果.结果:RLC...  相似文献   

14.
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以了解该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将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应用于10倍梯度稀释的HBV DNA参比品的定量检测,并与Taqman荧光定量法作比较;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49份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Taqman荧光定量法可检测出104拷贝/mL的HBV DNA参比品,测得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阳性率为63.27%(31/49),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9.60×106±19.54拷贝/mL;而PCR芯片法可测出103拷贝/mL HBV DNA参比品,测得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的阳性率为77.55%(38/49),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6.95×106±15.43拷贝/m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检测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而定量PCR一微流芯片法的敏感性更高,尤其适合于低病毒载量检测及患者抗病毒药物选择和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简单、快速地提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能应用于定量PCR测定的方法. 方法使用碱裂解法、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同时提取血清HBV-DNA,比较荧光定量PCR测定的重复性和测定值的差异. 结果碱裂解法所得HBV-DNA量高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P<0.05),并且碱裂解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好于酚氯仿法和煮沸裂解法(CV分别为0.21,0.28和0.33). 结论碱裂解法提取HBV-DNA简单、快速,适用于HBV-DNA荧光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感染HBV饮服人群的HBVDNA ,研究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 ,探讨其传染性 ,为修订有关法规提供依据。 方法 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 ,用赖氏法检测AL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M ,聚合酶联反应 -微孔杂交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对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性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在 4110 5名饮食服务人员中检出HBsAg阳性 14 82人 ,阳性率 3 .61%。在HBsAg <1:5 12、ALT <40、且HBeAg阴性的90 0人中检出HBVDNA阳性者 3 12人 ,阳性率 3 4.67%。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为 86.49% ,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 64 .3 8% ,相对危险性 6.5 8。HBVDNA阳性者的家庭成员HBV感染呈家庭聚集性。 结论 血清学检验结果同时表现为HBsAg <1:5 12、ALT <40、HBeAg阴性、但HBVDNA阳性的在岗饮食服务人员是HBV的危险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PCR技术检测了14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1例HBsAg携带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基因含量。结果显示123例乙型肝炎患者及31例HBsAg携带者血清HBVDNA基因含量范围在101至109拷贝/微升,17例其它类型肝炎及30例健康正常人均未检出HBVDNA;与定性PCR及分子斑点杂交检测比较,定量PCR的灵敏度更高。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定量PCR技术,可用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IgM(HBc IgM)和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的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1093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根据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ALT值。结果各组ALT>60U/L(异常)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HBc IgM阳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147例,占53.85%(147/273);B组(HBc IgM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04例,占42.28%(104/246);C组(HBc IgM、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抗体阴性或阳性)6例,占20.69%(6/29);D组(HBc IgM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e抗体阴性或阳性)125例,占22.94%(125/545)。A组与B组、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亦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 DNA阳性患者中的HBc IgM阳性且HBsAg阳性者较HBc IgM阴性者或HBsAg阴性者AL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HBV-DNA、HBeAg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5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HBV-L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HBV DNA载量,比较分析三者间的阳性率及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36例慢性HBV感染者中,HBV-LP阳性率为84.36%,较HBV-DNA阳性率72.01%与HBeAg阳性率54.44%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LP与HBV-DNA和HBeAg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8.19%、64.48%,HBV-LP与HBV-DNA和HBeAg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3.43%、94.86%;HBV-LP表达与HBV-DNA和HBeAg之间均显著关联(χ2=101.67,χ2=6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LP是反映HBV感染者体内复制程度的良好血清免疫学指标,血清中HBV-LP与HBV-DN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特别是可作为HBeAg阴性患者检测病毒复制及预后判断的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HBV DNA C区序列中核心启动子(BCP)双突变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针技术进行双突变的检测,首先根据双突变的序列设计FAM荧光标记的TaqMan MGB探针和配套的引物,对标准阳性对照和标准阴性对照进行扩增检测,确定灵敏度和特异性,然后对临床HBV DNA阳性血清进行扩增检测,并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验证所建立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该方法检测出HBVDNA BCP双突变序列的灵敏度为3&#215;10^0拷贝/ml的模板,并且可以稳定地从1&#215;10^3拷贝/ml标准阴性对照中检测出1&#215;10^1拷贝/ml的标准阳性对照。结论该技术适用于临床检测血清中HBV DNA C区BCP双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