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是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症。昏迷是指急性脑损伤早期的不睁眼、无睡眠一觉醒周期之昏迷,一般在一个月内出现自动的无目标的周期性睁眼,脑电图见睡眠一觉醒周期(开始极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人清醒时的意识清晰水平由正常的大脑皮质、脑干和丘脑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来维持。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昏迷的命名甚多且乱,1993年美国神经病学会伦理问题委员会建议昏迷只用三个名称:昏迷、植物状态和闭锁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纺锤波昏迷是意识障碍患者的一种临床一脑电的表现形式,与中脑水平的网状上行激活通路损伤有关,随着病情的变化,纺锤波昏迷脑电类型也会发生改变。我们通过持续脑电监测观察到1例纺锤波昏迷患者脑电的变化及其与意识水平变化的关系,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会芹  邢泽民 《医学信息》2006,19(8):1442-1443
低血糖反应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如出汗、心悸、神经质、颤抖、无力、饥饿等,但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以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如嗜睡、神志恍惚、昏迷等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5.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如果抢救不及时会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如何做到及时、准确的抢救患者,特别是在社区医院,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就我院发生的一例昏迷患者的急诊急救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1966年Brain首先报道了桥本脑病(Hsshimoto’s encepphalopathy,HE)。当时定义的桥本脑病是一种与桥本甲状腺炎有关的复发或进展性脑病,以患者血清和/或脑脊液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为其显著特征。临床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的脑卒中样短暂性意识障碍,逐渐进展的痴呆、精神失常和昏迷。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P),又称肝性昏迷,是由严重急慢性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病症[1]。原发  相似文献   

8.
昏迷是指由于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或大脑皮层神经元广泛受损引起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反应的一种意识障碍。随着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以及为了最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对昏迷患者进行早期、客观、准确的预后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对于昏迷患者的预后经常采用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干反射、疼痛刺激反应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等,但临床检查判断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率欠佳[1,2],眼部水肿、气管插管及麻醉药物的持续作用等因素均可影响GCS评分。影像学检查虽然可对病因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却不能反映病变区的功能障碍,因此难以作为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丽娟  高秀清 《医学信息》2007,20(4):694-695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映,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动态脑电图加刺激对昏迷病人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其反应性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EEG加刺激(疼痛、呼唤)对58例昏迷病人进行24h连续监测,观察脑波的动态变化。结果:纺锤波昏迷和可变化的慢波(0、8)昏迷对刺激反应相对敏感,预后较好。无反应的慢波型(θ、δ或单一慢波)昏迷和8波昏迷,预后较差;α波、平坦波、暴发-抑制波型昏迷,对刺激无反应,死亡率为100%。周期性放电型昏迷,即使能存活下来,也留有严重的后遗症。24hEEG监测加上对刺激反应的观察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EEG检查。结论:利用EEG加刺激的方法,对昏迷的病人进行监测,可提高对预后及脑死亡的正确判断率。  相似文献   

11.
引起真性低血糖的原因很多,一些疾病如肝脏疾病、胰岛素瘤、尿毒症、甲减、新生儿低血糖症等,一些降糖药如消渴丸、磺脲类降糖药等,某些抗生素如加替沙星等,都可能引起血糖低于1mmol/L。另外,饮酒、功能性低血糖]也能导致严重低血糖。实验室检测血糖在2.8mmol/L以下(随机血糖)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症。低血糖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出汗、饥饿、乏力、手抖、视物不清、面色苍白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头痛、定向力障碍、癫痫、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死亡。部分患者可无先兆直接进入昏迷状态。一般认为低血糖超过6h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转性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对不同原因昏迷患者预后判定的作用,以及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关系。方法:对40例昏迷患者进行AEEG、BAEP、SEP检测。按GCS昏迷评分分为3~5分组和6~8分组,并分析其与电生理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40例昏迷患者预后意识恢复伴或不伴有残疾者21例,持续植物状态者7例,死亡12例。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神经电生理检测异常级别愈高,临床死亡率也越高,相互之间呈平行关系。结论:临床把GCS评分与AEEG、BAEP、SEP检测有效地结合,能够为昏迷患者预后判定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3.
意识障碍脑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朦胧、混浊及昏迷,是脑功能降低的表现,多数表现为广泛性大慢波,一般波幅甚高,其慢波周期长短与意识程度相关、即意识障碍越重,慢波周期越长,且波幅下降,甚至成为平坦波型,但少数可表现为特殊波形之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对通过脑电图了解昏迷病人的脑功能情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昏迷病人的脑电图改变比较多样,这对于了解是否昏迷、昏迷程度及预后、部分昏迷的原因和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我院2001~2003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5例昏迷病人的43份动态描记时间为1~12h的脑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其与病因、  相似文献   

15.
各种原因导致重症昏迷患者日益增多,而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的预后转归更多的依赖于主观性的量表评定,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fMRI、PET静态评估的敏感性低也逐渐体现出来,对重症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目前医疗条件改善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重症昏迷患者能够快速有效的介入治疗,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患者意识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醒脑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性昏迷的疗效和最佳用药剂量。方法 以腹腔注射方法给予颅脑昏迷大鼠模型醒脑注射液。结果 各实验组大鼠的成活率和意识恢复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醒脑注射液对颅脑外伤性昏迷有显著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轻型脑炎综合征24例报告周漓1张文渊1顾仕琼2余本英3冯世权4在临床上,当病人急性出现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高热和(或)意识障碍以至昏迷时,易考虑脑炎之诊断。但症状轻微者,如头昏、头痛、疲倦、乏力、咽痛、恶心等,易误诊为“感冒”。现将1996年元月至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意识障碍患儿临床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52例意识障碍患儿进行EEG描记,同时进行感觉刺激观察EEG的反应并与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52例患儿EEG全部异常。其中α-昏迷型1例,呈弥漫性8~11Hz中高波幅α频率波;β-昏迷型1例,呈弥漫性13~20Hz低中波幅β波,外界刺激无反应;θ-昏迷型18例,呈弥漫性20~280μV的θ波;争昏迷型16例,呈弥漫性高波幅δ波;伴有癎样放电者6例,在慢波背景上不同区域出现癎样发作波;纺锤波昏迷2例,为20~150μV的纺锤波,以中央、顶区为主;低电压倾向8例,呈低波幅慢活动。临床结局:临床痊愈38例,遗留后遗症11例,死亡3例。结论:EEG描记可以了解昏迷病人脑功能受损情况,为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外伤病人意识状况与脑电活动慢波频域的关系。方法:对44例脑外伤病人意识状态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在伤后不同时期作三次脑电地形图(BEAM)的相关分析。结果:GCS评分越低,脑电活动频域就低,GCS评分越高,脑电活动频域就高,两者关系密切。结论:BEAM是及时评估病情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度苯海拉明中毒1例某女,30岁。于1994—11—29日15:00时因家庭矛盾,一次性口服苯海拉明片2400mg。3h后被送解放军35医院,神志清,给予洗胃,补液及利尿,于19:30时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张口呼吸及四肢抽搐,急转我院。入院时BP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