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麻风畸残防治及康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中英麻风康复合作项目的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神经损害 198例麻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入选对象建立康复个案 ,采用个别与分散集合的方式 ,由专业人员对每例患者进行示范辅导 ,讲解眼手足自我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每人发 1册《眼手足自我护理图解》,并提供必要的保护器具 (防护线、目镜、眼罩、手套、小圆镜等 )和药品 (眼药水、眼药膏、凡士林等 )。以红眼、视力、皲裂、溃疡、骨缺失等作为效果评价指标。从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7月 ,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的随访表随访 ,每 6个月随访评价 1次。在随访中 ,有 5例死亡 ,完成全程观察者 193例。结果 :观察结束时红眼眼数、手足皲裂数、手溃疡数、足溃疡数分别比基础记录时下降了 2 0 .4 %、10 0 %、81.8%和 2 5 .5 %。视力和骨缺失未发生变化 ;15 6例足麻木患者使用了防护鞋。观察结束时皲裂数和溃疡数分别比基础记录时下降了 94 .9%和35 .5 %。骨缺失分数保持不变。结论 :眼手足自我护理对预防麻风畸残发生和加重有一定的效果 ,患者易于接受 ,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使用防护鞋既能预防麻风患者足底溃疡的发生和复发 ,又能对足底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畸残的预防 (POD)是麻风防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应与消灭麻风病的工作同步进行。基于这一认识 ,广西麻风进入低流行阶段后 ,在防治对策上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 ,即在搞好麻风查治工作的同时 ,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麻风康复上来 ,特别是在POD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由本所疫情室提供 ,为全区 14个地市上报的统计报表以及疫情监测系统数据库的数据。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防残工作前后麻风畸残比、新发病人畸残比、复发病人畸残比的变化 ,评估防残措施的效果。2 措施及效…  相似文献   

6.
张德品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2):294-294,296
对滨海县现存的222例麻风患者进行畸残调查,发现畸残170人,男女间畸残率有显著差异,畸残随年龄和病期而增加,规则治疗和化疗畸残发生率较低,畸残率以多菌型为高,Ⅱ级畸残占62.9,畸残部位为多发性,爪形指,猿掌,垂足,兔眼,视力减退多见。多  相似文献   

7.
陈唯娃 《中国热带医学》2004,4(4):591-591,608
目的:分析通过特别护理、安全生活及体育疗法对74例麻风手、足畸残者感觉恢复和溃疡痊愈的效果。方法:对74例麻风手、足畸残者通过辅导护理、安全及体育疗法等知识,以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结果:1年后Ⅰ级手及足畸残者感觉恢复各为3只,部分恢复分别为2只和6只,手部溃疡痊愈1只,手部有效率为14.3%(6/42),足部为14.8%(9/61);对18例(21处)足底溃疡的预防效果较显著,有效率为47.6%(10/21)。Ⅱ~Ⅲ级畸残未见加重。结论:对麻风畸残者进行预防性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防止Ⅰ级畸残的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麻风畸残患者的自我护理效果。方法 经过培训的医务工作者教6442例麻风畸残者做眼手足的自我护理,免费提供防护器材,连续观察随访3年。结果 3年坚持自我护理的患者占72.52%;红眼减少76.82%,手部、足部皲裂分别减少93.61%和90.68%,足部溃疡减少48.34%,手部、足部的骨缺失数无明显增加。结论 麻风畸残患者坚持自我护理和简单的防护措施可以防止或减少眼手足畸残的加重及继发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方法:以该地区2004~2014年发现的14例麻风病新发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防治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结果:影响患者防治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干预措施,矫治患者畸残情况,恢复受损器官功能,其心理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提高麻风及畸残患者防治的依从性,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麻风畸残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自我护理预防畸残和阻止畸残加重 ,是目前乃至今后麻风防治的重要任务 [1 ] 。1 996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我院对 1 6 8例住院麻风畸残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培训和督导实施 ,已连续观察 3年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较年轻的、生活能自理并愿意积极配合的住院畸残者 1 6 8例作为自我护理对象。男 1 1 3例 ,女 5 5例 ,I级畸残 38例 (2 2 .6 % ) ,II级以上畸残 1 30例 (77.4 % ) ;共有 335个畸残部位 ,其中 :眼残疾 5 4只 (视力损害 30只 ,红眼 2 4只 ) ,手畸残…  相似文献   

11.
麻风畸残愈后11例足底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8年5月,我县皮防站和县人民医院、解放军三O三医院进行技术协作,成立了麻风畸残康复医疗组,对全县现存的208例麻风畸残愈者的11例21处足底溃疡进行了系统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8年5月,通过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考核组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麻风病康复手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年龄<63岁,麻风病所致的19例畸残病人,其中脚底溃疡9例,小腿巨大溃疡1例,兔眼2例,脱眉4例,拇指Z形指2例,爪形手1例,分别施行脚底溃疡清创带皮瓣转移术,脚底溃疡清创术,小腿大面积植皮术,兔眼矫正术,双侧血管皮瓣植眉术,拇指Z形指矫正术,小指、无名指爪形手矫正术;结果 脚底溃疡清创带皮瓣转移术及脚底溃疡清创术后效果>80%,小腿大面积植皮术后皮瓣存活面积约70%,兔眼矫正术后效果100%,双侧血管皮瓣植眉术后效果100%,拇指Z形指矫正术后功能恢复80%,小指、无名指爪形手矫正术后功能恢复80%以上,痊愈率63.2%,显效率95%,总有效率100%;结论 麻风病畸残康复手术对促进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的功能及美观,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陆远和  袁林  吴兵 《四川医学》2008,29(3):354-355
目的 为了解麻风患者畸残的主要原因,探索预防和降低畸残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资料来源于各县保存的个案病例和凉山州疾控中心数据库,分别与患者及家属、当地医生座谈并填写调查表.结果 ①麻风患者因诊断延误,原发病和麻风反应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是畸残的主要原因,平均延误4.92年,最长12年.52.94%是医疗原因(多次误诊和麻风反应处理不当),47.06%是患者自身延误.其中13.73%不知道自己得了麻风病;17.65%的人怕暴露病情而拒绝就医;7.84%的患者是因为贫困和交通困难而延误诊断.②先后有36例(70.59%)发生过麻风反应,大多数(90.20%)在诊断前已发生畸残.③当地村民(89.18%)和医生(15.79%)对麻风患者存在严重的歧视和恐惧心理.结论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提高麻风病诊断水平和健康教育技能,长期深入开展大众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临沭县是山东省麻风病高流行区之一,自1955年开展防治工作以来,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839例,目前尚有存活病人319例,Ⅱ级以上畸残219例,占68.65%。在英国麻风救济会的援助下,临沭县作为麻风畸残康复项目试点县,于2000年4月开展眼手足自我护理、防护鞋、复杂性溃疡防治、假肢安装等康复项目,经过了卫生部专家组的考核验收,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海门地区麻风病畸残情况,为康复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对全市范围内存活麻风病人及治愈才135例逐个进行畸残调查。结果Ⅱ级以上畸残87例,麻风畸残好地的,手,足,眼,面等部位的畸残率分别为50.37%,42.96%,27.41%和6.67%,畸残以爪形手,营养性溃疡,垂足,趾吸收,兔眼等多见,分析认为,对麻风病人早期发现,早期规则联合化疗,是降低麻风畸残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对麻风治愈畸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麻风治愈畸残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风护理,研究组予以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畸残改善率、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第1年、第2年的畸残总改善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四川省麻风相对高流行区域成立麻风畸残者社区自我护理小组(Self-Care Group SCG),以社区为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促进畸残康复和心理健康。方法 SCG小组定期集会召集成员开展自我护理,医务人员指导自我护理技巧,鼓励成员每天在家开展自我护理。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使用访谈和问卷方式收集数据,SCL-90心理评分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SCG研究后1年,成员足底溃疡95%好转,50%溃疡痊愈,无新溃疡发生,外伤减少,手足干燥情况均改善,形成自我保护意识;SCG成员心理状态好转,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情绪方面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G以社区为基本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共同促进畸残预防和心理健康。SCG应在四川省麻风畸残康复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1073例中,男753例,女320例;汉族1044例,少数民族29例;农民461例,工人214例,学生及干部、渔民等398例;多菌型585例,少菌型488例;家庭内传染107例;家庭外传染128例;传染方式不明者838例;门诊发现405例,线索查发现284例,自报及普查等发现384例;发病年龄0~14岁187例,15—26岁546例;30—49岁281例,50岁以上59例;畸残721例;治愈889例;复发6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麻风病患者畸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赣州市皮肤病医院126例新发现麻风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是否发生畸残分为畸残组和非畸残组,2组分别有患者35例、9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麻风病患者发生畸残的危险因素。结果 18个县市区中,宁都县麻风病发病率最高,有18例(14.29%);赣县区和于都区麻风病患者畸残率最高,各有6例(46.15%);2010—2020年间,2010年麻风检出率最高,为21.43%,同年麻风病患者致残率为40.74%,之后每年的麻风患者占比以及畸残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方式、延迟期、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是麻风病患者发生畸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赣州市近10年间,宁都县麻风病发病率最高,赣县区麻风致畸残率最高;导致畸残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感染方式、延迟期、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疾病防控中心可根据此特点跟踪调查发病率、致畸残率较高人群,整体提高该地区麻风病防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