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因发现下腹肿物1月入院.妇科检查:已婚经产外阴,于子宫后方触及一肿物,7 cm×6 cm×5 cm,质中等硬,余正常.B超检查:子宫右后方占位.手术探查:腹腔内游离黑色血性腹水1 000ml,左附件正常,右卵巢肿物8 cm×8cm×6 cm,表面有2 cm破口,大网膜、腹膜、膀胱前脂肪内均见大小不同结节.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高血压病6年,肝区不适2个月于2006-08-16入院。全身CT示:肝右叶占位病变,约9cm×6cm×3cm,其它脏器包括肾上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肝右叶占位。嗜铬细胞瘤?肝血管瘤?于入院后第4天手术。术中于肝右后叶下段见8cm×6cm×4cm大小椭圆形肿物,略膨出肝表面,张力高。当将肝右叶游离至下腔静脉右侧后见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并深入肝右叶实质内。送检肝组织一块9·5cm×7cm×2·5cm,一侧切缘见大径3·5cm金黄色肿物,无包膜,界图1限清楚,切质软。另送检(右侧)肾上腺组织一块6cm×2cm×1cm,切面黄色,略呈结节状,质软。光镜所…  相似文献   

3.
邢菊 《医药世界》2010,(10):1231-1231
1病历摘要 女,32岁。无停经史,以腹痛伴发热5d就诊。超声所见:子宫前位,大小约5.1cm×5.2cm×4.4cm,宫颈前后径3.4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0.8cm,宫内见一节育器回声位置居中。右卵巢大小为3.0cm×2.0cm,左附件区可见一低回声区,类圆形,张力较小,壁略厚,内透声欠佳。左卵巢显示欠清。  相似文献   

4.
马平 《河北医药》2009,31(22):3113-3113
患者,女,26岁,主因阴道淋漓出血1个月、发现盆腔肿物3d入院。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中等。孕1产1。生命体征正常,无多毛等男性体征。妇科检查:经产外阴,阴道畅,内有少量暗红血迹。宫颈光,后穹窿空虚,无触痛。子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无压痛。于子宫左前方触及一约5cm×4cm×4cm大小实性肿物,活动,边界清,无压痛。右附件区未触及异常。B型超声(B超)提示: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左侧实性包块。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无腹水,子宫、右附件、左输卵管未见异常,左卵巢肿瘤5cm×4cm×4cm,实性,表面光滑,界清,肿物实体淡黄色,似神经组织,有包膜。  相似文献   

5.
肾癌对侧肾上腺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4岁.1周前因"尿频、排尿困难"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11月17日收住院.平素体健.超声示:左肾形态失常,于中下级见一10.1 cm×8.3 cm实性肿物,回声内见散在液性暗区;右肾上腺区见4.5 cm×4.6 cm实性肿物;右肾上极实质内见1.9 cm×1.9 cm无回声区.IVP检查提示: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侧肿物内均见星点状彩色血流频谱信号,考虑左肾实性肿物-左癌、右肾上腺癌、右肾囊肿.其他检查:胸片、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肾上腺皮髓质功能检测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妇科体检时发现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就诊。询问病史,述月经不规则2年余,有痛经史,行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腔占位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标本巨检:子宫体积13cm×9cm×5cm大小,官腔后壁见一体积5cm×5cm×2cm大小的息肉状物,切面灰红色,息肉下方肌层内见一体积6.0cm×5.Ocm×2.5cm大小的灰白色结节状肿物,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腺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5 8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 8年 ,以宫颈癌入院。患者无停经史 ,8年来 ,性生活时及其后有不规则阴道出血 ,量少于月经量 ,近半年来加重就诊。妇科检查 :阴道少许血迹 ,宫颈口处见菜花样膜状肿物 ,4cm× 3cm× 2cm大小 ,质地软 ,触血阳性。向宫颈管内深入 ,子宫如妊娠 5 0多天大小 ,质地软 ,活动好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B超检查 :子宫内膜厚 1 3cm ,疑为子宫内膜癌。行宫颈口处活组织检查 ,并诊断性刮宫术 ,因宫腔内壁滑 ,未刮出组织物 ,病理报告为宫颈息肉可疑。复查B超子宫内膜厚 1 3cm ,再次诊刮见宫颈光滑 ,颈口松可容指 ,宫腔内滑…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6岁,10年前发现右阴囊内肿物,黄豆粒大小,后期肿物进行性增大,1年来明显增大至核桃大小,未伴特殊不适。查:右侧阴囊内睾丸下方附睾尾位置可扪及一肿物,约3cm×3cm×3cm,圆形,质偏硬,边界清,活动可,似与阴囊内容物相连,局部皮温不高;右侧睾丸质地、形态、大小正常。左睾丸、附睾未见异常,输精管光滑不增粗。超声检查:阴囊内右附睾尾部位探及一实性团块,大小为3.2cm×3.1cm×2.3cm,呈椭圆形,边界清,有包膜,切面回声呈旋涡状,边缘见少许血流信号,团块上方与右附睾头体相连:右附睾头体、右睾丸、左睾丸、附睾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未见异常;双侧精索未见异常回声。诊断:右附睾尾部实性包块,考虑良性肿物,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因右腹部隐痛、不适1月余,于2005-05-19入院。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4cm×4cm肿物。结肠镜检查:见升结肠隆起型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中分化管状腺癌。B超示肝脏右叶低回声肿物,直径约1·0cm,提示肝囊肿。肝功能正常,CEA6·2μg/L,AFP<20μg/L。临床诊断:结肠腺癌伴肝转移。于同年06-02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及部分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右叶表面有淡黄色质硬结节。病理检查:升结肠距回盲瓣2cm处见隆起型肿物7cm×5cm×1·5cm。镜检:中分化管状腺癌。肝标本一块10cm×7cm×4cm,肝表面见一淡黄色结节,呈瘢痕样;体积1·2cm×1c…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5岁.无月经来潮,周期性腹痛2~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体格检查:肛门指诊:盆腔内子宫发育小,大小约4 cm×3 cm,其下方可触及囊性包块,大小约8 cm×6 cm,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 cm×4 cm,压痛(+),不活动.超声所见:盆腔内子宫前位,大小4.5 cm×3.8 cm,宫腔分离,内见不规则暗区,范围2.5 cm×1.7 cm,沿宫颈下方可见7.7 cm×7.0 cm无回声包块,内见点状回声.  相似文献   

11.
于晓霞 《医药世界》2009,(12):826-826
对我院腹膜后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病理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6岁。因发现右下腹无痛性包块半个月于2009-08-02入院。X线示:右下腹见一约12cm×10cm肿物,界限不清,可见钙化斑。于2009-08-05行手术切除术,术中所见:右腹膜后见一12cm×10cm×6cm肿物,界限不清,呈浸润性生长,累及骨盆,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术后送病理检查。大体:碎块状组织一堆,总体积10cm×8cm×6cm,组织切面灰白色、灰褐色,质地中等,可见胶冻样黏液样物及囊性变,部分区域切质硬,有沙砾感。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性 ,4 8岁。起病缓 ,3个月前自己发现右下腹有一肿物 ,约鸡蛋大小 ,无疼痛及压痛 ,未引起重视。近来自觉肿物逐渐增大 ,故来我院就诊。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无病征 ,肝脾未触及 ,腹平软。右下腹靠近髂前可触及一肿物约 10 .0 cm× 5 .0 cm,光滑质地软 ,稍有活动 ,局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 :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B超所见 :右下腹靠近髂前可见一肿物约 10 .0 cm× 4 .8cm,壁光滑 ,内呈密集的点片状回声伴有无回声区。分布不均匀。中心部回声稍强 ,周边略低 ,肿物后方见明显增强效应。B超诊断 :右下腹腔混合…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因鼻腔肿物2年于2006年9月12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右鼻腔内肿物,触疼,冷风刺激时疼痛加重,时有鼻塞,以左侧为重。检查见右鼻腔内侧壁0.5cm×0.4cm大小肿物,质地硬,活动度差,鼻中隔左偏曲。遂行右鼻前庭肿物切除术+鼻中隔左偏曲矫正术。  相似文献   

14.
1 病情简介 患者,女,56岁,于2011年1月因“便前下腹痛”至某院妇科就诊(就诊前曾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结肠炎”,行静脉输液抗炎治疗),行彩超提示:右附件区囊性回声,约5.2×4.6×3.5Cm,界清,透声好,内见条状分隔.CT提示:右侧附件区囊性占位.诊刮病理提示:血块及分泌状态子宫内膜.诊断:腹痛待诊:附件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治疗,未行其他诊疗.患者口服药物后症状无改善,于2011年4月17日在另一医院就诊,B超提示:下腹部囊实性占位,范围18.5×9.9×17.6cm,MR提示:下腹腔囊实性异常信号占位,提示卵巢肿瘤,考虑黏液性囊腺癌,不除外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于2011年4月19日手术,术中发现右卵巢一20×30crn囊实性肿物,乙状结肠上段5×4cm大小肿物,行卵巢肿瘤切除术+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1.“乙状结肠”溃疡性中分化腺癌;2.右侧卵巢中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5.
精囊囊肿临床少见,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对本病认识的提高,报告逐渐增多。我科于1990年7月与1996年3月分别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例1 47岁。因血精1年,伴尿急、尿频、尿痛20天于1990年7月入院。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上方约1cm处触及一约5cm×6cm大小肿物,上界触不清,质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度不大,无压痛。前列腺约3cm×2.5cm大小,中间沟存在,无明显结节。精液红细胞( )。尿常规、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示右肾缺如,膀胱区后壁偏右侧有一5cm×5cm肿物。膀胱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静脉尿路造影(IVU)右肾不显影。精囊造影示右侧精囊上移,可见一5cm×5cm阴影。诊断为右侧精囊囊肿。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切口,纵形切开膀胱三角区及后壁约6cm,显露双侧精囊,发现右精囊内下方与射精管间有一囊性肿物,约5cm×4cm×4cm大小,前壁与两侧壁与周围粘连较紧。囊内壁尚光滑。无肿物,囊液为陈旧性血液约30ml。病理报告为:精囊囊肿,囊液内查见精子。  相似文献   

16.
患者,32岁,住院号350552,因查体发现阴道长瘤5+a,性交不适1a,于1 999年5月30日入院.5+a前查体发现阴道右侧壁囊肿4cm×4cm×3cm,予以穿刺放液后囊肿内注入无水酒精,未再诊治.近1年自觉性感不快伴性交时肛门坠胀感.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右侧壁中段突起明显,粘膜皱襞变浅,宫颈不能暴露.触诊示阴道右侧壁10cm×8cm囊性肿物,张力较大,边界清,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差.宫颈可触及,光滑,双合诊子宫双附件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主诉拟以“持续咽部不适伴颈部肿物半年”就诊。查体:胸锁乳突肌背侧可及多发肿物,质软,多个肿物融合,边界不清。 B型超声示:双侧淋巴结呈串珠样改变,最大约5.0cm ×2.5cm ×2.0cm,髓质血流丰富,可见无回声区,占瘤体85%,内可见光带分隔,诊断:双颈部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双侧)。颈部CT提示:双侧颈动脉鞘内低回声病灶,性质待定,结核不排除,建议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活组织检查,术中所见:多发淋巴结肿大,位于胸锁乳突肌侧缘,颈总动脉旁,相当于颈部淋巴结Ⅲ区位置,呈囊性变,淋巴结囊液抽取物似巧克力样为棕褐色,病理镜下:(1)囊性为主,囊性区呈粉红色异染物质,免疫学证实,甲状腺球蛋白为囊液主要成份,浓度不均匀,内有肿瘤组织,呈出血,液化坏死。(2)实性区可见真性分支乳头状结构,淋巴细胞包绕。术后病理:(甲状腺左叶)甲状腺组织见乳头癌成份,(甲状腺右叶及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小3.5cm ×2.2cm,内见甲状腺旁腺组织,右颈部甲状腺清扫物内见淋巴结(6/15)见癌转移,左侧清扫物,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5/10)。诊断为:(1)甲状腺乳头状癌;(2)双侧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转移。病理证实后,全麻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并行按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规范,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1个月后行对侧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高辉  陈广瑜  魏乔红  焦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0):F0003-F0003
患者,男,76岁.以“发现阴囊双侧肿物5年余”入院,双侧肿物逐渐增大,以左侧为著,阴囊坠胀感明显。查:心肺腹(-),阴囊双侧肿大,阴囊左侧可触及-囊性肿物,大小约5cm×5cm×4cm不能触及左侧睾丸,透光试验(+),囊肿背侧,左附睾部位可触到大小约10cm×6cm×4cm的囊肿,无压痛,左侧附睾触诊不满意。右睾丸背侧附睾头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cm×3cm×2cm的囊肿。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主因停经44d,下腹不适1d于2006年4月24日下午3:2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1d,末次月经2006年3月11日停经40d出现恶心,无呕吐。因下腹部不适1d于2006年4月24日就诊于外院。行B超示:子宫6.2cm&#215;5.2cm&#215;4.2cm,内膜厚2.6cm,内见1.1cm&#215;l.1cm低回声区,子宫右侧附件区见-0.9cm&#215;0.6cm囊性区(宫外孕不除外,间质部妊娠?),左卵巢区见2.0cm&#215;1.9cm囊性区域(左卵巢囊性变)。  相似文献   

20.
子宫囊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38岁。因子宫囊肿术后 8个月、复发5个月要求再次手术入院。8个月前,患者在外院诊断为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囊肿位于宫体,给予吸除囊液、切除囊壁。术后3个月,B超检查发现子宫体上又有-6.1cm×3.2cm囊肿。妇科检查:于子宫体前壁近膀胱处可触有-5cm×4cm包块,质偏软,与宫体关系密切,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及压痛。经术前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略大,前壁近底部有-6cm×5cm×4cm囊性物向外突起,色肉红,质软,大网膜与子宫后壁及囊肿底部轻微粘连,双侧附件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