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和α-内收蛋白基因(ADD1)CA60W多态性在中国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CHD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早发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GNB3基因C825T和ADDl基因G460W多态性。结果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CHD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D1基因CA60W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TT基因型者早发CHD的相对危险度增加(T等位基因:OR=1.8,95%CI为1.117~3.040,P=0.017;TT 基因型:OR=2.4,95%CI为1.312~4.254,P=0.004)。进一步的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同时具有GNB3 825TF基因型和ADD1 460WW基因型者比单独有825TT基因型者有较高的早发CHD的危险(OR=6.1;95%CI 1.316~27.945,P=0.02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CHD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在早发CHD患者中GNB3 825TT基因型和ADD1 460WW基因型相互有一定影  相似文献   

2.
间隙连接蛋白37基因C1019T多态性和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间隙连接蛋白37(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分析10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绞痛57例,心肌梗塞49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和38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异常者(对照组)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将冠心病组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在心肌梗塞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中,connexin37C1019T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在心肌梗塞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9.0%,30.6%,20.4%,在对照组中为15.8%,42.1%,42.1%,有明显差异(P=0.004);C等位基因(CC+CT)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1.5%:40.7%,P=0.024)。在性别亚分组分析比较中,男性人群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心肌梗塞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56.0%:16.7%,P=0.0014,C等位基因频率:66.7%:40.0%,P=0.043),而女性心肌梗塞组中未发现上述明显差异。另外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比较中也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皖北地区汉族男性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与心肌梗塞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与早发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重测序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19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和316例对照者进行检测,分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三种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在早发冠心病组分布频率分别为48.0%,43.2%和8.8%,在对照组分别为43.7%,44.6%和11.7%,两组间的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T等位基因在早发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4%和34.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68)。按性别进行亚组分析,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早发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EG基因-3600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发病可能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早发冠心病(病例组)92例,对照组94例,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IL-10-1082A/G,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819T/C,TT、TC、CC基因型频率及T、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和-819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G蛋白β3亚单位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9例,正常对照组378例,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型.结果 (1)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43.5%,与其他人种的该基因频率显著不同.(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TT基因型携带率明显升高(P<0.01),TT基因型携带者与CT型携带者比较,其致高血压的比数比(OR值)为2.5(P<0.01);TT型与CC型比,其OR值为2.4(P<0.01);等位基因T与C比较,致高血压的OR值为1.5(P<0.05).(3)GNB3不同基因型间的血压水平比较,收缩压CT和TT携带者与CC携带者比较均增高(P<0.05和P<0.01),TT携带者与CT携带者比较亦有升高(P<0.01),舒张压TT携带者比CC携带者增高(P<0.05),而CT携带者与CC携带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T携带者与CT携带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P<0.01和P<0.05).结论 GNB3 825T基因型可作为早期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α C-889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C889T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82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造影结果阳性,126例)和对照组(造影结果阴性,156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IL1αC889T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IL1αC889T在该研究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基因型为CC78.7%,CT20.6%,TT0.7%,等位基因为C502(89.0%),T62(11.0%)。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冠心病组CT/TT基因型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28.6%15.4%,χ2=7.24,P<0.01)。IL1αC889T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未见明显相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无关。结论中国人群中存在着IL1αC889T的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蛋白β3亚基(GNB3)C825T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组为肥胖专科门诊中随机选取161例超重或单纯性肥胖患者,并于温州市中心血站随机选取313名体重正常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PCR-RFLP检测基因型。结果(1)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0.428,与其他人种的基因频率显著不同。(2)超重及单纯性肥胖组的TT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增加(P〈0.01),TT/CT导致肥胖的比数比(OR值)为2.9(95%可信区间1.8-4.7,P〈0.01);TT/CC致肥胖的OR值为2.7(95%CI 1.5—4.7,P〈0.01);TT基因型分布按体重指数(BMI,kg/m^2)分组后,正常体重(18≤BMI〈23)、超重(23≤BMI〈25)、Ⅰ度肥胖(25≤BMI〈30)和Ⅱ度肥胖(BMI≥30)4组均显著高于低体重(BMI〈18组,P〈0.05或P〈0.01);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Ⅱ度肥胖组高于超重组(P〈0.01)。(3)同组男女间比较GNB3 C825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NB3 C825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种族差异,温州地区汉族人群GNB3 825T等位基因频率为0.428,GNB3 825T等位基因与超重及单纯性肥胖呈正相关。GNB3 825T基因型可作为早期预测单纯性肥胖的遗传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为胃癌(包括胃体癌及胃窦癌)患者159例,对照组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16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VEGF-460C/T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46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2%、35.2%、61.6%,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8.0%、48.2%、43.8%,基因型在两组分布显著不同(χ2=11.454,P=0.003)。TT纯合子在胃癌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T型患胃癌风险是CC型的3.58倍[OR=0.279,95%可信区间(CI):0.095~0.817],是CT型的1.9倍[OR=0.52,95%CI:0.329~0.824]。进一步分析表明携带T等位基因患胃癌的相对危险度是携带C等位基因的1.8倍[OR=0.55,95%CI:0.387~0.792]。基因型分布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 VEGF-460C/T基因多态性T等位基因可作为胃癌易感性的预测指标,但不能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方法:将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组20例、兼肝气郁结证组24例和非肝气郁结证组52例,筛选与人体情绪调节相关的基因位点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5-HTTLPR)重复序列、色氨酸羟化酶(TPH)A218C、G蛋白β3亚单位(GNB3)C825T位点,观察其基因多态性与肝气郁结证的相关性,为肝气郁结证的基因特征研究提供依据。结果:5-HTTLPR的S等位基因或L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PH A218C中肝气郁结证组患者CC基因型占45.00%(9/20)、C等位基因频率占67.50%(27/40),明显高于非肝气郁结证组的14.0%(7/50)和43.00%(43/1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而GNB3 C825T中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在肝气郁结证组患者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5.00%(3/20)、42.50%(17/40),明显低于非肝气郁结证组的44.00%(22/50)和66.00%(66/1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PHA218C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及GNB3 C825T T等位基因可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气郁结证的易感基因,TPH A218C的A等位基因及GNB3C825T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基因;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该证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ADD-1基因和GNB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ADD-1基因和GNB3基因多态性与深圳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高血压组97例,非高血压组87例。用MS-PCR和PCR-RFLP方法分别检测ADD-1基因G460T基因型及GNB3基因T825C基因型。结果①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ADD-1基因型分别为GG0.237/0.241、GT0.505/0.460、TT0.258/0.2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G等位基因频率为0.490/0.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4);②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GNB3基因型分别为TT0.258/0.161、TC0.484/0.529、CC0.258/0.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T等位基因频率为0.5/0.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③联合基因分析高血压组TT CC联合基因型者显著少于非高血压组(P=0.043)。结论在深圳地区人群中,未发现ADD-1基因多态及GNB3基因多态与高血压相关,但两基因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患者G蛋白β3基因C825T和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 (EH)患者G蛋白 β3亚单位基因 (GNB3)C82 5T多态性和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 ,探讨EH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EH患者 112例 ,对照组 112例。取血标本提取DNA ,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 ,用限制性内切酶 (BanⅡ、BseDI)酶切PCR产物用于基因分型。结果 EH患者GNB3C82 5T基因型分布 (基因型频率CC =0 34,CT =0 5 3 ,TT =0 1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基因型频率CC =0 5 9,CT =0 36 ,TT =0 0 5。χ2 =6 9,P <0 0 5 ) ;82 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CC纯合子比较有较高的患EH的危险 (OR =2 2 ,95 %CI1 1~ 4 6 )。eNOS各基因型在EH的分布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GNB3 82 5T等位基因与EH关联最密切。结论GNB3基因C82 5T多态性的 82 5T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遗传危险因子。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在EH发病中不起直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长寿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检测百岁组(年龄不小于100岁)65例和长寿组(90-99岁)100例老人GNB3基因825位点的基因型,对照组112例(年龄不超过70岁自然死亡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 百岁组和对照组GNB3 825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1,P<0.0001).其中百岁组CC基因型的频率为60.0%,对照组为36.6%(OR 2.60;95%CI 1.39-4.89).结论 本研究初步表明,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个体寿命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应考虑长寿是年龄依赖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平均年龄(67.52±3.53)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组(100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100例)。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3组MTHFR C677T基因型,同时检测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cy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组MTHFR C677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7.0%、50.0%和23.0%,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0%和48.0%。冠心病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2.0%、55.0%和33.0%,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5%和60.5%。对照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0%、45.0%和15.0%,C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2.5%和37.5%。冠心病组TT型基因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组患者TT型Hcy水平高于CC型和C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遗传风险因子,T等位基因可能为该病的风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69C/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特以及其与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1例蒙古族冠心病病人和102名正常对照组ABCA1基因相应片段的多态性。结果 ABCA1基因69C/T 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相对危险度分析TT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OR=2.698,95%CI为1.408~5.170,P0.05,说明TT基因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ABCA1基因69C/T TT、TC、CC三种基因各基因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A1基因69C/T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冠心病病人的遗传易感性相关,TT基因型病人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检测224例宁夏回族人群(冠心病组107例,对照组117例)MTHF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回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T CC,CT,TT 3种基因型分布(χ2=5.523,P=0.063)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0.000,P=0.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无相关.  相似文献   

16.
G蛋白β_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影响缬沙坦的降压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缬沙坦的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47例健康人(对照组)和321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其中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缬沙坦4周。结果高血压组G蛋白β3亚单位C825T多态性中基因型频率(CC28.7%、CT 52.0%、TT 19.3%)、等位基因频率(C 54.7%、T 45.3%)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 27.2%、CT 46.9%、TT25.9%)、等位基因频率(C 50.7%、T 49.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缬沙坦对CT[(18.29±11.17)mm Hg,1 mm Hg=0.133 kPa]、TT[(25.63±22.68)mm Hg]、CT+TT[(19.25±13.20)mm Hg]基因型患者降低收缩压的作用强于CC基因型[(11.33±9.15)mm Hg,P<0.05];对CT[(15.03±9.35)mm Hg]、CT+TT[(14.50±9.23)mm Hg]基因型患者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CC基因型[(8.81±5.60)mm Hg,P<0.05]。结论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缬沙坦的降压疗效相关,而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基(G 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和有高血压病史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10名40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和92例原发性高血压、80例有高血压史的脑梗死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进行检测,记录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并测定体质指数、腰臀比、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空腹血糖浓度。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3组人群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在有高血压史的脑梗死患者中CC、CT和TT等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57%和20%,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分别为33%、42%和25%,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26%、54%和20%,无显著差异(x2=4.030,P=0.402);3组人群中825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9%、40%和47%,无显著差异(x2=0.367,P=0.83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优势比(odds ratio,OR)10.81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645 ~ 44.136,P=0.000]、TG( OR 5.453,95% CI 1.662~17.881,P=0.005)、HDL-C(OR0.181,95%CI 0.041~0.795,P=0.027)、血糖(OR2.386,95% CI 1.062 ~5.363,P=0.035)、糖尿病(OR7.156,95%CI1.271~40.291,P=0.026)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NB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未进入模型。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和原发性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中C1562T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和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T、CT TT基因型频率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或0.01),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1).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1562T等位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2(LGALS2)基因变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惟患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248例ACS组患者、21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和138例对照组患者检测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基因型、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定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积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血浆淋巴毒素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探索基因型变异与ACS风险、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积分和3个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 TT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73,P<0.01)、T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6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T TT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T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管病变支数频率和狭窄程度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01).基因型变异与炎性细胞因子: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浆淋巴毒素α、C反应蛋白、血管黏附分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变异对ACS易患风险、血管病变程度和炎症级联反应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收集探讨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与中国人EH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30日。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后,对纳入文献按NOS进行质量评价,然后采用Stata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EH患者5054例,对照人群55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与中国人EH发病风险间无统计学差异[TT vs.CC:(OR=1.13,95%CI:0.89~1.43,P=0.33);TT vs.CT+CC:(OR=1.04,95%CI:0.86~1.26,P=0.70);CT vs.CC:(OR=1.08,95%CI:0.98~1.19,P=0.11);TT+CT vs.CC:(OR=1.11,95%CI:0.96~1.29,P=0.15);T vs.C:(OR=1.06,95%CI:0.95~1.20,P=0.3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中国人群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与EH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