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胃镜检查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经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分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寒)、胃络瘀血、胃阴不足5证型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5.39%。提示:以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胃镜检查确定证型治疗慢性胃炎较单一中医辨证施治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利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分型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热炽盛型、肝胃气滞型、瘀阻胃络型、胃阴亏虚型)的诊治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通过健脾和中、清脾泻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治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4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肝胃不和型、脾虚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益气清燥扶胃汤治疗慢性胃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义 《陕西中医》2003,24(11):998-999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自拟益气清燥扶胃汤 (太子参、白芍、丹参、沙参、黄芪、茯苓等 )治疗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湿胃燥证候者 45例。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8%。提示 :本方治疗慢性胃炎、证属脾湿胃燥型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通过中医辩证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并观察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脾胃湿热型有效率91.7%,肝脾不和型有效率83.3%,胃络瘀血型有效率87.5%,脾胃虚寒型有效率92.9%,胃阴亏虚型有效率90%,总有效率87.5%。提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可观,与西医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肝胃气滞型27例,肝胃郁热型26例,瘀阻胃络型21例,胃阴不足型21例,脾胃虚寒型25例,根据以上患者不同证候特征,予以相应的中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肝胃气滞型总有效患者25例,占92.6%;肝胃郁热型总有效患者23例,占88.5%;瘀阻胃络型总有效患者18例,占85.7%;胃阴不足型总有效患者19例,占90.5%;脾胃虚寒型总有效患者23例,占92.0%。各型总有效患者108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病痛,避免恶变,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2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消化内科门诊222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确定各中医证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2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胃不和型占46.85%、脾胃湿热型占16.22%、脾虚气滞型占15.32%、脾胃虚弱型占12.61%、胃阴不足型占5.41%、胃络瘀阻型占3.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男性患者以肝胃不和型与脾胃湿热型的出现率为最多,女性患者则以肝胃不和型的出现率为最多;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平均年龄和病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人群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2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湿热质患者发病后易患脾胃湿热型,气郁质发病后易患肝胃不和型,阳虚质发病后易患脾胃虚弱型。结论:本研究从体质与证型角度启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应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通过对患者体质的干预和调整,提高中医药疗效,减少复发,并达到对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贵兰  李习鹏 《中医杂志》2007,48(2):138-139,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5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脾虚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挟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3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脾胃湿热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辨证治疗.结果: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 ;有效6例,占10.7% ;无效4例,占7.14% ,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胃贴联合毫火针或毫针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脾胃贴+毫针治疗,研究组予以脾胃贴+毫火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治疗8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症状明显缓解,中医症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状态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脾胃贴联合毫火针治疗能有效缓解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科学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对慢性胃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有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案。结果:112例慢性胃炎治疗2~3个疗程后,91例痊愈,15例好转,6例未愈。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通过健脾和中、调气和胃、清脾泻热、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消除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李轲老师诊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并加以分析总结,指导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方法:对李轲老师诊治慢性胃炎的病案进行归纳与总结,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结果:李轲老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可分为胃虚致病、湿阻致病、气滞致病、瘀阻致病4种;证型分别为脾胃虚弱、肝胃气滞、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临床上以中医为主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李轲老师对慢性胃炎认识充分,辨证准确,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逆散合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阻滞型Hp阳性相关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Hp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二陈平胃散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Hp阳性相关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修复胃黏膜病变,降低Hp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湛江地区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76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确定其中医证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6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脾胃虚寒型(39.5%),肝胃不和型(33.3%),脾胃气虚型(15.2%),脾胃湿热型(9.1%),胃阴不足型(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患者以脾胃虚寒型为最多,女性患者则以肝胃不和型为最多;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平均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湛江地区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14例慢性胃炎患者,回顾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相关情况。结果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胃阴不足型、脾虚气滞型,在不同体质中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了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基础上,对患者体质进行干预可更好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胃痛、嗳气、痞满等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治疗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寒型的效果好于瘀滞伤胃型病例(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的疗效较显著,特别是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寒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消萎汤联合清热和胃方对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健脾消萎汤联合清热和胃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病理评分、Hp感染根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主症、次症评分,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芍温胆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qd),治疗组加用柴芍温胆汤,疗程1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芍温胆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继红 《四川中医》2005,23(1):53-54
目的 :观察中药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 90例患者按中医临床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 4型 ,治疗 8周为 1个疗程 ,其中 6 2例应用疏肝和胃汤治疗为观察组 ,并设 2 8例应用三九胃泰胶囊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32 %和 71 4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各证型之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说明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适宜于各型的治疗 ,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