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正常分娩的100例新生儿,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脐部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记录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情况、是否出现脐炎等,将两组新生儿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短于对照组,有1例新生儿脐部出血、2例出现脐炎,对照组中有7例新生儿脐部出血,9例新生儿出现脐炎,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脐部护理干预会有不同的护理效果,其中,二次断脐能够有效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减少脐部出血,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脐部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分娩的16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二次断脐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8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各个时段脐带脱落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脐炎发生率和脐出血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醇联合二次断脐可有效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炎和脐部出血,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5年4—10月,笔者观察了健婴宝胎毒清Ⅰ型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正常分娩,Apgar评分10分,体质量2 500~3 950 g的新生儿56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80例,男168例,女112例;对照组280例,男135例,女145例。2组均为纯母乳喂养,母婴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1·2方法试验组:常规断脐后即将健婴宝胎毒清Ⅰ型药芯对准脐眼敷好固定,每日更换1次;对照组:按医院常规处理。1·3临床观察项目①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颜面、颈部、躯干、四肢及巩膜的黄染情况,并记录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准确了解新生儿出现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生肌膏在二次断脐中的运用临床效果。方法:将6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二次断脐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窝,研究组患儿在覆盖前加用复方生肌膏。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结果:二次断脐1天后研究组新生儿脐部渗血、潮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1);断脐1周后研究组新生儿脐部红肿和脓性分泌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脐部干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二次断脐后运用复方生肌膏可以减少脐部出血、促进断面的干燥和愈合,有效预防新生儿脐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二次剪脐处理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适当时间为新生儿行二次剪脐的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正确评估和护理,我院860例新生儿出生至出院无一例因脐部原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收到满意效果。结论:选择适当时间为新生儿再次剪脐,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脐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新生儿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脐部改良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出血的情况、脐炎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出血发生率、脐炎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62%)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出生后肚脐用纱块覆盖,出生48 h左右于常规消毒下剪掉肚脐残端,每日沐浴后仍用75%乙醇消毒1次,不包裹肚脐,更有利于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以及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经临床观察 ,及早剪掉脐部多余部分 ,及时清除分泌物 ,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 ,可减少脐炎的生发。这对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感染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出生新生儿 4 93例 ,均为足月儿 ,Apgar评分 5分钟≥ 8分 ,体质量≥19 50 g。经统计仅有 2 3例新生儿脐部有轻微炎症 ,由19 98年的 9.5%降至现在的 4 .7% ,脱脐时间由原来的3~ 7天提前到现在的 3~ 5天。2 护理措施2 .1 断脐方法 :新生儿生后用脐带夹 ,紧贴脐轮 ,紧扣脐带 ,以不夹住皮肤为宜 ,沿脐夹上沿剪断脐带。用2 %碘酊消毒断面 ,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产科新生儿109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4例。A组采用传统断脐; B组采用脐纱囊护理; C组采用剪除残留脐带法。观察3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C组脐带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脐炎发生率低; B组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纱囊护理、剪除残留脐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脐部早期愈合,减少脐炎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二次断脐的优点。方法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二次断脐。结果二次断脐能促进脐带残端早日愈合。结论通过二次断脐,能够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早日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 ,多因娩出时断脐或生后脐部护理不当 ,招致污染而引起。表现为脐部红肿有渗出液 ,或有脓性分泌物 ,常有臭味。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腹膜炎等。我们在护理新生儿的实践中 ,应用青霉素粉剂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0例新生儿脐炎中男性 8例 ,女性 1 2例 ;其中新生儿脐炎 8例 ,新生儿败血症 5例 ,新生儿感染 7例 ,均有脐部炎症。治疗方法75%酒精消毒脐部后 ,再用 0 .9%生理盐水擦洗患处 ,然后撒布青霉素粉剂 ,用无菌敷料包扎 ,每日 1次。治疗效果2 0例经青霉素粉剂治疗均获痊愈。其中仅脐部有…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是脐出血、脐炎、脐肉芽肿, 严重可合并全身感染. 为保障新生儿健康, 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采取出生时正确断脐, 严密观察, 做好脐部日常护理, 保持局部干燥, 并对脐部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科护理新生儿1500例, 无1例发生脐炎、脐部严重感染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356例中的38例(1.61%)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是病原微生物侵入的特殊门户。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引起脐部感染、出血及自然脱落时间延长,脐部易渗液且有异味。二次断脐有效预防以上异常现象,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深受家长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和实际操作,认为对出生后三天以内的新生儿实行二次断脐,既减少了产妇的住院时间,也减轻了传统的脐带自然脱落给产妇增加的恐惧和麻烦,并有效地切断了新生儿脐部感染,从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我们的共对1950例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处理,具体操作规程和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东莞市黄江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择取30例危重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新生儿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组15例新生儿采用脐静脉置管术,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置管时间比对照组短,体质量增加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观察组新生儿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8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应用脐静脉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使静脉输液治疗时间缩短,还可以使治疗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扁桃体切除术后发生出血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9例患者经及时止血处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扁桃体术后出血因素较多,及时发现、尽快止血是治疗及护理的关键,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围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 ,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 6 6 %~87 5 % [1] 。笔者对本院 2 98例新生儿脐部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脐部护理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在我站出生的母婴同室新生儿 2 98例 ,均系足月儿 ,无宫内感染 ,Apgar评分在 8分以上 ,体质量 >2 30 0g。经统计有 2 1例新生儿脐部有轻微炎症 (脐部有少许溢液、潮湿 ,伴有脐轮微红 )。1 2 方法1 2 1 生后断脐方法 出生后 1~ 2min用 5 %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根部及周围 ,在距脐根 0 .1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卡孕栓与缩宫素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的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卡孕栓进行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9%和3.1%(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8%和15.6%(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止血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胃管置管方法与护理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本院接收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发际-剑突"测量法,观察组给予"印堂穴-脐"测量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置管以后抽出胃液27例,占总体的38.57%;观察组新生儿置管以后抽出胃液62例,占总体的88.57%,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支管以后胃液抽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洗胃以后,观察组恶心2例(4%),呕吐2例(4%),窒息0例(0%),对照组恶心19例(38%),呕吐11例(22%),窒息3例(6%),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以及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印堂穴-脐"胃管置管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包扎方法.方法:选取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例,A组采用棉布制成的丁字形脐包包扎:B组采用纱块包扎24小时后暴露疗法;C组采用纱块包扎24小时后用一次性脐贴.观察比较三组新生儿脐部残端干燥时间、二次断脐后创面愈合情况和脐周皮肤情况.结果:A组丁字形脐包包扎脐部残端干燥时间、二次断脐后创面愈合情况和脐周皮肤情况明显优B组和C组.结论:新生儿脐部采用棉布制成的丁字形脐包包扎方法脐部愈合有促进作用,有效预防新生儿脐部延期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