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抽查同期住院分娩的54例糖耐量正常孕妇作为对照,分析两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APTT、FIB水平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LT、P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对GDM血栓前状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5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孕妇不同妊娠期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进行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FIB呈上升趋势;观察组PT和APT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PT与APTT呈下降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TT水平差异不大,观察组不同妊娠期血浆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可对妊娠孕妇的凝血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掌握其高凝状态,为孕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哮喘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40例哮喘病人的凝血4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哮喘组病人的APT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I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间TT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哮喘血瘀证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哮喘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40例哮喘病人的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病人的APT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FIB、P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TT值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治疗哮喘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研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住院肝硬化患者和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合格者,肝硬化组患者和健康体检合格组人员分别为60例,利用法国Stago血凝仪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合格组人员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PT、APTT、TT指标明显比健康体检合格者高,而FIB明显低于健康体检合格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验结果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对监测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为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乙肝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肝硬化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例,B级25例,C级13例。选择同期入院的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7mL,注入浓度为109mmol/L枸椽酸钠0.3mL抗凝,3 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后应用日本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PT、APTT、TT均较高,而肝硬化组FIB较低,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级APTT、TT、FIB均高于B级,PT低于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级APTT、TT、PT均低于C级,FIB高于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T、TT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而FIB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且其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关系密切,凝血四项检测对判断肝硬化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凝血功能的特点及凝血指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体检者共140例,7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为Graves病,作为观察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FT3、FT4明显更高,TSH明显更低,FIB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T更长,APTT、TT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FIB均与FT3、FT4低度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与健康者相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P均<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生产的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早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不显著;中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值差异显著;晚期妊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差异显著.结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对预防产妇意外、血栓形成和防止DIC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产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132例自愿产前检查的孕产妇分娩前后进行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指标:D一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测定,与未孕健康妇女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一二聚体阳性32例,FDP阳性30例;分别占24.24%、22.73%;产后72小时各指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凝四项前后联合检测能较全面反映孕产妇纤溶和凝血之间的平衡状态,对预防和治疗孕产妇因血栓性疾病出血、妊高症而带来的危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D–D)与凝血四项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54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辉县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将其列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凝血四项及血浆D–D水平的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D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凝血四项指标方面,观察组APTT、TT、PT均长于对照组,血浆D–D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是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加强对肝硬化患者血浆D–D与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能够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预测,对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等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改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凝血纤溶紊乱功能的情况。方法:给予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检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并与单纯介入治疗的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10例健康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有好转(P<0.01或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无好转(P>0.05);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T、APTT、TT和FIB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T、APTT、TT和FIB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有好转(P<0.05),对照组uPA水平有好转(P<0.01);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患者Ps、vWF和PAI水平已经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5),对照组Ps、vWF、uPA和PAI水平均未达到正常组的平均水平(P<0.01或P<0.05)。结论:中药可改善介入治疗HCC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紊乱,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穴位电刺激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四项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经穴位电刺激治疗方法。分别在入院第2天,术后24 h,48 h,7 d晨7点的静脉血液抽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DD,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治疗组PT,APTT,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时治疗组中ATP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治疗组PT,APTT,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D-D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 d时治疗组大腿周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经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伤复原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骨折端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元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以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骨伤复原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骨折愈合情况(桡骨短缩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FIB、D–二聚体水平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FIB、D–二聚体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桡骨短缩距离、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伤复原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促进骨折端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用治疗甲亢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碳酸锂联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实验组加用甲亢灵胶囊治疗。结果:实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甲亢可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魏博  杜烨  沈晶晶 《新中医》2020,52(2):64-67
目的:观察分析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临床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B、PT、TT、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IB、PT、TT、APTT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FMA、MBI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脑心通胶囊与常规西药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被蝮蛇咬伤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53例被蝮毒蛇咬伤患者,在被毒蛇咬伤后就诊未治疗前,采集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DD)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并与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蝮蛇咬伤组PT、APTT、TT、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及FI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被蝮蛇咬伤后,检测患者DD及常规凝血指标,可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压的动态监测及其昼夜节律的变化,将229例原发性高血压(FH)患者分为杓型组55例、非杓型组56例、深杓型组58例、反杓型组60例,均检测Hcy、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对不同分组EH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杓型组血浆Hcy、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高于杓型组(P均<0.01),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杓型组及反杓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的PT、APTT、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H患者存在高凝状态,Hcy亦明显增高,反杓型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传统的血液指标PT、APTT、TT不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凝血状态的敏感指标,为高血压患者需合理用药而有效地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其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测定6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与40例非肝硬化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PT、APTT、FIB、TT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的PT、APTT、FIB、TT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较对照组PT、APTT、TT均有明显延长,FIB有显著下降(P均〈0.01);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B→C顺序,PT、APTT、TT逐渐延长,FIB值逐渐下降,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凝血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且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凝血障碍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