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血和尿中铅水平,分析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9—2010年在辽宁省东部、西部和中部抽取2105名6~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分别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和尿液中铅水平,并分析年龄、性别和区域对血和尿中铅水平的影响。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全血中铅的几何均数为29.04μg/L,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5.11、24.33μg/L(Z=-18.5,P0.01),东、中、西部人群分别为30.59、27.27和29.43μg/L(χ2=21.58,P0.01),吸烟和不吸烟人群分别为42.28、27.46μg/L(Z=-11.52,P0.01),饮酒和不饮酒人群分别为40.39、27.89μg/L(Z=-8.82,P0.01);一般人群尿铅的几何均数为3.22μg/L,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37、3.08μg/L(Z=-1.96,P=0.05);东、中、西部人群分别为3.21、2.22和4.74μg/L(χ2=297.71,P0.01)。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铅和尿铅水平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并与吸烟和饮酒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血和尿中镉水平,分析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9—2010年在辽宁省东部、西部和中部抽取2105名6~60岁人群为调查对象,分别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和尿液中镉水平,并分析年龄、性别和区域对血和尿中镉水平的影响。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全血中镉的几何均数为0.45μg/L;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58、0.35μg/L(Z=-6.32,P0.01);东、中、西部人群分别为0.41、0.31和0.77μg/L(χ2=160.63,P0.01);吸烟和不吸烟人群分别为3.7、0.31μg/L(Z=-20.95,P0.01);饮酒和不饮酒人群分别为2.25、0.36μg/L(Z=-13.52,P0.01)。一般人群尿镉几何均数为0.44μg/L;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46、0.43μg/L(Z=-1.88,P0.05);东、中、西部人群分别为0.38、0.40和0.56μg/L(χ2=61.72,P0.01);吸烟和不吸烟人群分别为0.60、0.41μg/L(Z=-5.82,P0.01);饮酒和不饮酒人群分别为0.64、0.41μg/L(Z=-5.73,P0.01)。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镉和尿镉水平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并与吸烟和饮酒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尿中铜、锌水平,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将辽宁省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辽宁省东、中、西部抽取1691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尿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中铜、锌含量,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一般人群尿中铜、锌的分布水平。结果调查对象尿铜几何均数(95%CI)为10.59μg/L,中位数(P50)为10.70μg/L;男性尿铜几何均数显著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尿铜几何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7~20岁年龄组尿铜最高,21~30岁年龄组尿铜最低;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尿铜几何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10.69、8.71和12.73μg/L;吸烟与饮酒特征中人群尿铜几何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锌95%CI为77.26μg/L,P50为85.09μg/L;男性尿锌几何均数显著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尿锌几何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2岁年龄组尿锌最高,31~45岁年龄组尿锌最低;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尿锌几何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与饮酒特征中人群尿锌几何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尿中铜、锌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区域特征中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我国农村非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在非环境镉污染区随机选择各性别及各个年龄段的非镉职业暴露人群2548人(男性1290人,女性1258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随机尿样,检测尿镉及尿肌酐(Cr)含量,剔除尿肌酐浓度0.3 g/L以及3 g/L的调查对象,分析尿镉的影响因素,按第95百分位数计算人群经肌酐校正后的尿镉正常值范围。结果尿镉随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经统计学分析,30岁以上人群的尿镉显著高于30岁以下人群,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者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1)。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吸烟、年龄和性别仍对尿镉水平有显著性影响(P0.01),回归方程为尿镉(肌酐校正)=0.854+0.325×吸烟+0.111×年龄段-0.305×性别(F=367.69,P0.01)。但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0350,即尿镉的变异中可用性别、年龄和吸烟来解释的百分比只有3.50%。分性别和是否吸烟,按照30岁和≥30岁两个年龄段分析人群的尿镉上限值,≥30岁女性吸烟者的95%上限值(13.47μg/g Cr)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上限值(6μg/g Cr);≥30岁男性吸烟者和≥30岁女性的95%尿镉上限值均超出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中的尿镉限值(5μg/g Cr)。结论非环境镉污染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背景值6μg/g Cr,但是对于30岁以上吸烟女性的尿镉限值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血中镓、铟、铊水平,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将辽宁省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从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抽取2105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血样进行镓、铟、铊含量的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一般人群血液中镓、铟、铊的分布水平。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血中镓、铟、铊几何均数均小于检出限。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中镓、铟、铊几何均数均小于检出限,与全国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辽宁省一般人群全血和尿液中砷水平的分布,并分析其流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在辽宁省东、中、西部3个城市的区县中,抽取2 105名6~60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尿样品采集和问卷调查。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砷水平,分析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生活方式中砷水平分布情况。结果调查对象血砷几何均数为3.68μg/L,95%CI为3.55~3.80μg/L,男性血砷几何均数(3.90μg/L)高于女性(3.46μg/L)(P0.01)。各年龄组血砷的几何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46~60岁年龄组血砷最高(为5.07μg/L),17~20岁年龄组血砷最低(为2.19μg/L)。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砷几何均数分别为5.06、2.67和3.15μg/L(P0.01)。调查对象尿砷几何均数为21.27μg/L,95%CI为20.37~22.25μg/L。男性尿砷几何均数(22.76μg/L)显著高于女性(19.85μg/L)(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尿砷几何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3~16岁年龄组尿砷最低(为14.97μg/L),31~45岁年龄组尿砷最高(为32.04μg/L);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尿砷几何均数分别为25.81、17.34和21.40μg/L(P0.01)。在吸烟、饮酒和摄食海鲜人群中血砷、尿砷均增高(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血砷水平与尿砷水平呈正相关(r=0.189,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血砷几何均数(3.68μg/L)高于全国一般人群(2.33μg/L)(P0.01);辽宁省尿砷几何均数(21.27μg/L)高于全国(13.72μg/L)(P0.01)。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砷和尿砷水平在性别、年龄、区域和生活方式特征中均存在差异。辽宁省一般人群血砷和尿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  相似文献   

7.
Zhang W  Yao D  Feng J  Zeng D  Fan D  Shang Q 《卫生研究》2011,40(3):342-344
目的针对贵州赫章县多年矿山开采重金属污染地区开展人体铊含量特征调查。方法在开采污染最严重的妈姑镇和未曾有过开采的撒拉溪镇随机选取45岁以上村民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村民的尿液进行铊含量检测。结果妈姑镇人群尿铊含量高于撒拉溪镇,女性尿铊含量高于男性,两地区人群尿铊多数在正常人尿铊的生物接触上限值内。结论调查地区村民没有慢性铊接触中毒,妈姑镇45岁以上女性非职业人群尿铊95%上限为8μg/gCr,其余45岁以上非职业人群尿铊95%上限为5μg/gCr。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国农村土壤镉高背景地区非镉职业暴露人群尿镉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在非环境镉污染区选择土壤镉高背景区,随机选择各性别及各个年龄段的非镉暴露人群1134人(男性519人,女性615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随机尿样,检测尿镉及尿肌酐(Cr)含量,剔除Cr浓度0.3 g/L以及3 g/L的调查对象,分析尿镉的影响因素,按95%分位数计算人群经肌酐校正后的尿镉正常值范围。结果女性的尿镉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吸烟者尿镉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P0.05),但P95值相差不大。无论男女,尿镉均值及P95均在15~30岁之间出现低谷,而在15岁以前以及30岁以后出现较高的尿镉负荷。按照15~30岁以及15和≥30岁两个年龄段分析不同性别人群的尿镉上限值,15和≥30岁女性的尿镉均值(4.18μg/gCr)及上限值(12.24μg/gCr)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的均值(4μg/gCr)及上限值(9μg/gCr);此外,所调查人群的95%尿镉上限值均超出了我国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GBZ 17—2002)中的尿镉限值(5μg/gCr)。结论在土壤镉高背景地区,男性尿镉的95%正常值范围9μg/gCr,女性尿镉的95%正常值范围13μg/gCr。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3年后沿岸某村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以及居民重金属铊含量水平,评估当地居民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选择2013年发生铊污染事件的某河流沿岸某村作为污染区,选择该河流污染段上游沿岸的1个自然村作为对照区。采集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及(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井水、土壤、食物及尿液铊含量水平。结果污染区井水铊含量(M=0.290μg/L)高于对照区(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1,P<0.01),污染区井水铊合格率(24.6%)低于对照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1);污染区土壤铊含量(M=0.755 mg/kg)高于对照区(M=0.595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污染区食物铊含量(M=1.861μg/kg)高于对照区(M=0.250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P<0.01);污染区人群尿铊含量(G=0.70μg/g肌酐)与对照区(G=0.67μg/g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结论污染区人群存在一定水平的铊暴露,但人群尿铊水平与对照区人群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血和尿中锰水平,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将辽宁省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抽取了3个城市的2105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和尿液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血样和尿样进行锰含量的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一般人群血和尿中锰的分布水平。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锰几何均数为6.64μg/L,男性和女性血锰几何均数分别为6.08μg/L、7.07μg/L、(Z=-3.97,P0.01);尿锰几何均数为0.49μg/L,男性和女性尿锰几何均数分别为0.53μg/L、0.46μg/L(Z=-1.70,P0.05)。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中锰水平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尿中锰水平存在地区差异,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45~50岁北京市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与碘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在北京市4个区的体检中心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 041名45~50岁正常体检人群,问卷调查人口学信息及甲状腺结节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收集晨尿测定尿碘含量,B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情况。结果共收集调查对象1 041人,总人群尿碘为1.3~2 660.4μg/L,中位数为143.3μg/L,男性尿碘中位数(154.2μg/L)高于女性(127.3μg/L),郊区(158.8μg/L)高于城区(11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超共检出有甲状腺结节者366人(甲状腺结节组),占35.2%,女性检出率(43.9%)高于男性(28.2%);甲状腺结节组尿碘中位数为134.9μg/L,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145.8μg/L,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903)和遗传因素(OR=2.300)为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45~50岁居民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范围,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与碘摄入量的不足或过量无统计学意义,其危险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和掌握杭州市人群碘营养现况,指导市民科学补碘,优化杭州市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在全市范围内12个区、县(市)各随机抽取3个调查点,各调查点随机抽取100户居民,采集家庭盐样及尿样进行盐碘和尿碘的检测。采用硫代硫酸钠法测定盐碘;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尿碘。结果全市共检测盐碘3 604份,盐碘中位数为29.60mg/kg,碘盐覆盖率为95.73%,碘盐合格率为97.42%,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26%;尿样12 805份,尿碘中位数为175.00μg/L,其中城区、郊区和农村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2.00μg/L、168.00μg/L和194.81μg/L,农村高于城区及郊区(χ2=209.746 3,P<0.000 1);男性尿碘中位数为182.00μg/L高于女性的168.62μg/L(χ2=12.6402,P=0.005 5);8岁以下、8~10岁儿童、育龄妇女和成人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9.13μg/L、174.73μg/L、177.54μg/L和174.00μg/L,8岁以下尿碘水平高于其他三组人群(χ2=12.640 2,P=0.0055)。结论目前杭州市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随着本市碘缺乏病的趋向消除,继续保持并优化杭州市人群碘营养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辽宁省3个不同地区抽取3个代表性城市的2 105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和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血液和尿液样品分别进行硒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硒几何均数为210.57μg/L,男性和女性血硒几何均数分别为215.18、205.98μg/L(Z=—4.54,P<0.01);尿硒几何均数为6.58μg/L,男性和女性尿硒几何均数分别为7.94、5.44μg/L(Z=—8.87,P<0.01)。提示辽宁省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的一般人群血硒和尿硒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体检和就诊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2-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或体检且均完成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人群为调查对象。对1 053名10~60岁合肥地区常住居民中体检或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尿碘、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调查对象的甲状腺进行检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甲状腺结节患病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人群尿碘中位数为183.6μg/L,女性(193.4μg/L)高于男性(17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区居民尿碘中位数(188.5μg/L)高于县区(179.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结节组尿碘中位数(196.7μg/L)高于无甲状腺结节组(172.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患者与非甲状腺结节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分别为12.93%和1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肥市区及3县居民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24.98%,其中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36.72%)高于男性(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X~2趋势=45.16,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组和无甲状腺结节组居民的尿碘水平与FT3、FT4、TSH、TPOAb和TGAb之间均无相关性(甲状腺结节组r值分别为0.068,0.068,0.067,0.062和0.162;无甲状腺结节组r值分别为1.413,0.109,0.029,0.042和0.0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08,95%CI:1.03~1.09)、高龄(OR=1.36,95%CI:1.10~1.32)和甲状腺疾病家族史(OR=1.64,95%CI:1.21~2.02)为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论合肥地区体检和就诊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对女性、高龄、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人群应加强甲状腺结节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辽宁省一般人群血中铜、锌水平的分布,并分析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在辽宁省东、中、西部3个城市的区县中,抽取了2 105名6~60岁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液样品采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品中铜、锌水平,分析探讨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以及生活方式中铜、锌水平分布情况。结果调查对象血铜几何均数为783μg/L,95%CI为775~791μg/L,P5、P50和P95分别为555、785和1 059μg/L。男性血铜几何均数(778μg/L)低于女性(788μg/L)(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血铜几何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2岁年龄组血铜最高(为853μg/L),13~16岁年龄组血铜最低(为649μg/L);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铜几何均数分别为706、852和83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吸烟与饮酒特征中人群血铜几何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血锌几何均数为4 158μg/L,95%CI为4 115~4 201μg/L,P5、P50和P95分别为2 657、4 243和5 931μg/L。男性血锌几何均数(4 258μg/L)显著高于女性(4 058μg/L)(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血锌几何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6~12岁年龄组血锌最低(为3 574μg/L),31~45岁年龄组血锌最高(为4 593μg/L);辽宁省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锌几何均数分别为4 315、3 811和4 28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和饮酒人群血锌高于不吸烟、不饮酒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铜几何均数(783μg/L)低于全国一般人群血铜(795μg/L)(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锌几何均数(4 158μg/L)高于全国一般人群血锌(3 996μg/L)(P0.01)。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血液中铜、锌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区域特征中均存在差异。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铜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人群,而辽宁省血锌水平显著高于全国一般人群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2010年辽宁省一般人群全血和尿液中铬水平(以下简称血铬、尿铬),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9—2010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辽宁省内东、中、西部3个城市抽取2 105名6~60岁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分别采集2 105份静脉抗凝血和1 691份尿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铬、尿铬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区域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铬几何均数为0.53μg/L,中位数为0.3μg/L,P95为2.92μg/L;男性和女性几何均数分别为0.49、0.58μg/L(P0.01);6~12、13~16、17~20、21~30、31~45、46~60岁年龄组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38、0.57、0.66、0.55、0.57和0.52μg/L(P0.01);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32、1.23、0.42μg/L(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尿铬几何均数低于检出限0.42μg/L,对不同特征中尿铬高于检出限人数分布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地域人群尿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辽宁省血铬、尿铬水平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血铬、尿铬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铬的生物监测、鉴别排除职业禁忌症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2015至2016年,在广西各地区按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采集尿相对密度合格且资料信息齐全的尿样,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进行尿汞含量测定。共采集广西14个地市共1 533份正常人尿样,相对密度合格尿样1 417份,尿汞正常值单侧估计95%上限为2.90μg/L。经常摄食海鲜的人群尿汞P50(1.36μg/L)高于不摄食海鲜人群P50(0.70μg/L)(Z=-9.306,P0.01);经常使用美白产品的人群尿汞P50(0.38μg/L)低于不使用美白产品人群的尿汞P50(0.81μg/L)(Z=-3.1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西正常人群尿汞参考值0.10~2.90μg/L,不同地区尿汞水平存在差异,与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和评估秀洲区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为科学补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秀洲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尿碘检测、甲状腺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 人群尿碘中位数213.43 μg/L,尿碘水平<100μg/L占3.61%~40.63%;>200μg/L的为23.44%~ 79.52%;结节型甲状腺肿大率20.64%,结节型甲肿率随年龄上升而增高(P<0.01);结节型甲肿率女性是男性的1.58倍(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86%,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女性是男性的1.38倍,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40岁以上高于40岁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碘营养水平甲状腺异常和功能性甲状腺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秀洲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大多处于适宜至过量的水平,结节型甲肿率高于内陆适碘地区平均水平,且与年龄、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辽宁省一般人群尿中2,5-己二酮水平,分析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将辽宁省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2010年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抽取1373名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尿液样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阱二级质谱法对尿中2,5-己二酮的含量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一般人群尿中2,5-己二酮的分布水平。结果辽宁省一般人群尿中2,5-己二酮几何均数为0.18μg/L,男性和女性尿中2,5-己二酮几何均数分别为0.19μg/L、0.18μg/L(Z=-2.87,P0.01)。结论辽宁省一般人群尿中2,5-己二酮水平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天津地区人群盐碘摄入情况与碘营养状况,于2015年分层抽取天津市7个区42个监测点18岁以上居民共计407人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人群尿碘水平、盐碘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人群尿碘中位数为113.06μg/L,男性、女性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24.03μg/L、107.53μg/L。人群尿碘100~300μg/L的比例仅为49.9%,300μg/L的比例为5.2%,100μg/L的比例为45.0%。老年组尿碘100μg/L的比例达到55.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2)。碘盐覆盖率为79.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7%。食用非碘盐组尿碘100μg/L的比例为60.6%(P=0.005)。调查人群尿碘水平随盐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P=0.000)。碘盐摄入达标(6 g/d)人群仅占28.1%,其尿碘100μg/L的比例达到48.9%。提示本次调查人群碘营养水平处于碘适宜范围,应继续宣传推广科学食用加碘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