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象补藏"及时补防治观(包括:一年四季月末一十八日脾主令之时"以枢调枢"、一日之丑辰未戌时脾土的欲解及欲剧时的"以时调衡"),对"四象脾土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这一观点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脾胃论》指出:1)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2)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由后天八卦的对应关系可建立四象脾“土”即四象启、承之“土”模型:艮土、巽土、坤土、乾土。其中寅、巳、申、亥为启土,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辰、未、戌、丑为承土,即“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所对应之土。提示脾胃作为枢机在四时六气更替中发挥启、承之枢转作用时的不同状态有其独特的模型特点。人体脏腑气血的升降出入是维系生命活动之关键,而枢机体现的是脏腑间生克制衡关系,枢机不利则疾病丛生。多年来,我们应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在四时六气中脾胃枢机主令阶段平和性经络红外热像图出现几率会明显增加,而病变经络的失衡状态在此阶段也会得到一定的纠正而趋向相对平衡。因而,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故对四象启、承之“土”在四时六气中“以枢调枢”和五脏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藏象理论"以象测藏""取象比类"及"五行制化"的认识,我们提出"以象补藏"的观点,以"五行互藏"理论为指导,对中医外治疗法的五行"象"属性(金、木、水、火、土)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五行藏象系列疗法。基于前期对四象脾土模型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针对四时六气脾胃枢机主事阶段不同体质状态人群的五行偏颇,依据"五行之人应五象疗法"的原则,选择相应方案实施治疗,达到"以象补藏"和五脏防治疾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倡导中医治未病建设近十年来,对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论、技术、模式等方面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迄今为止仍缺乏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创新及有效的运行模式。本文基于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认识与实践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了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涵盖了"四象脾土四时和五脏治未病理论构建"等八个方面内涵,该模式在当今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园园  谢胜 《陕西中医》2019,(3):378-380
三九治疗作为传统特色的治疗项目,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内涵,且治疗手段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作用。我们在治未病实践中基于对"九"之象数理、"四象脾土"、"枢机"等认识基础上,提出"乾土建中三九治疗",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理论方法的构建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医科学思维的指导,依据"脏气法时,应时而调"的原则,重视后天脾胃枢机和四时调五脏,赋予三九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与肺、肾、心三脏失调相关。六经辨证包含脏腑、经络、时空等概念,以六经辨病乃执万病之牛耳。六经病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六经"开阖枢",重视脾主四维枢机、少阳阳枢、少阴阴枢对六经"开阖枢"影响。临证当以六经"开阖枢"枢机,和脾胃枢机、肝肺枢机、肺肾枢机、心肾枢机,即以枢调枢,天地和而泰,则胃食管反流病自愈。本文从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以枢调枢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论治。  相似文献   

7.
"一气周流"理论的提出源于《黄帝内经》,是黄元御的主要学术思想.黄元御认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脾胃为人体调节人体气机的枢纽,脾气健运,则全身气血生化得当;肝、肾、心、肺均以脾胃为中心,脾升胃降,驱动着肝肾之左升、心肺之右降,从而形成周流不息的运动状态.升阳益胃汤可调理中焦脾胃功能,其组方当中蕴含"一气周流"理论,符...  相似文献   

8.
正哮喘是一种以哮鸣气喘为特征的常见肺系疾病,病位在肺、脾、肾。朝医学少阴人脏局为肾大脾小,本文从八辨证角度分析朝医少阴人哮喘之病因、病机、治疗相关内容。四象医学亦源于《黄帝内经》而发于《伤寒论》,是对中  相似文献   

9.
黄文政教授在治疗肾脏病方面非常注重疏利少阳。在中医"少阳主枢"、"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肾脏疾病的关键病机。黄教授将少阳三焦这种整体疏导调节作用称之为"三焦网络调节机能":心之行血,肝之疏泄,肺之敷布,脾之运化,肾之蒸腾气化,正常水液代谢,血液运行无不依赖少阳三焦这种网络调节机能,若少阳三焦枢机不利,则气化功能受阻,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脏腑升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输布、排泄不利,清浊不分,水液潴留,精微物质外泄,血运迟缓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在治疗中应重点发挥少阳三焦的整体疏导调节作用,通过疏利少阳三焦,使气机得以枢转,脏腑功能得以协调,从而恢复人体内环境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肾病从脾论治探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铭  李宁 《西部中医药》2009,22(12):39-40
<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症,乃脾、肺、肾3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由此可知.脾在津液代谢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肺肾在调整津液代谢中的地位脾脏难以代之,但脾脏的地位肺肾更难以相抵.现就脾在肾病中的重要意义做一探骊,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中华民族传统中医理论"阴阳五行"推广深化为"阴阳六行"。以中西文化交融和哲学理论的辩证指导为契机,从形态学入手,把病作为认识单元,在天、地、人统一的大系统中把握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是将五行"木、火、土、金、水"推广为六行"木、火、土、金、水、气",其对应的脏腑相应发生变化,"肝、心、脾、肺、肾"对应"肝、心、胰、脾、肾、肺",六腑也相应改变;二是将中医三焦学说与西医解剖的淋巴学说相对应,其中,上焦对应膈以上淋巴系统,中焦对应膈以下至盆腔以上淋巴系统,下焦对应盆腔以下淋巴系统,使中西医二者的相似相容点较为完美地接轨,在相互促进中深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2.
杨洪涛教授秉承《黄帝内经》"少阳属肾,上连于肺,故将两脏"的经典理论,认为少阳枢机功能对于肾之气化,肺之宣肃,以至一身气、火、水的升降出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杨洪涛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宗"肾疏宁疏利少阳"之旨,在小柴胡汤基础上配伍补益脾肾、清热祛痰化瘀中药,取效显著。杨洪涛教授取小蓟、白茅根性凉濡润,入血分而止血之效,凡因热而出现血尿者常用此二药凉血而止血,同时配合地榆、侧柏叶等其他凉血药物,加强柴胡、黄芩疏理中焦热邪之效,临证为防凉血药有凉血留瘀之弊,常采用温性的活血化瘀药蒲黄炭、三七佐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认为先后天之本——脾肾虚损(阳气不足)、枢机不利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机,并贯穿于糖尿病之始终。临床治疗糖尿病不能拘泥于养阴清热之陈规,当以温补脾肾之阳(气)、和畅枢机为基本大法,视病情或单用或合用,灵活变通,有的放矢。在治疗过程中要以注意顾护患者先后天之"两本",方达到"治病必求于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四象医学”是朝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古时代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先生根据《灵枢·通天篇》五态人论,取其太少阴阳人,舍其和平人,把人分成太少阴阳四象创立的。李济马先生在他的著书《东医寿世保元》中指出:“人有千态万象,但总归纳为四个不同之象”,“天禀脏理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李济马先生以“四维之四象”结构,提出了“药乃局限于人”的崭新观点,即有机体对药物的选择,一些药物对一些人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些人不仅不起治疗作用反…  相似文献   

15.
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反复感冒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检索近年文献发现,当前临床治疗反复感冒多从虚立论,责之肺脾肾三脏不足使卫气不和、无以卫外引发。路志正教授注重从脾胃论治本证,认为土不生金非皆因虚,亦可由中焦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枢机不利所致。对青壮年之本证患者,更应注意有否脾胃不和的情况。饮食不节,上中焦郁热,炅则腠理开;脾胃寒湿,与外界风寒同气相求,以内外相引;情志不畅,木郁克土,脾运失健,不能散精于肺。此三种情况皆可导致反复感冒。最后附验案2则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朝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认为"四情"为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本文结合朝医四象体质学,阐述情志与脏腑的关系。说明情志因素主要导致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根据四象人的不同体质而针对性采取治疗措施,恢复脏腑功能,是朝医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对"五行"的理解当与"天地"连为一体,将"天地"纳入到五行范畴之中,可以更好地突出"尚土"观念中"土"的重要性,体现脾土在五脏中的重要位置,为临床确立充养脾土"后天之本"的养生法则、运用脾胃理论治疗和预防五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揭示了五行之间"四行主土"的非常生、常克模式在机体脏腑间的作用机制,一方面说明在生理情况下,机体脾胃之气的升降与自然界四时的更替变化相呼应,因此重视四时春、夏、秋、冬对脾胃之气升降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在病理情况下,四脏功能异常都会影响脾土的运化功能,所以在治疗脏病的时候要时时注意顾护脾土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一、脾肾生理撮要脾者,仓禀之官,五行中属土。土主载物、化物,为万物之母。故常以主运化概其脾之功能。脾能将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通过脏腑分工合作,变生为气、血、精、津液,而气、血、精、津液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故又称“脾为后天之本。”肾者,作强之官,五行归属水。水为天一之源、就下、闭藏是其特性。故常以主藏精概其肾之功能。肾精化生元阴元阳,古人认为,肾之元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肾之元阳生脾土,脾土生肺金。四脏之于肾,犹枝叶之出于根也,肾为脏腑阴阳之本。此外,肾精繁衍后代,主生殖。综其肾之能,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一种临床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朝医四象人天禀脏局大小各不相同,是人体的生理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偏大之脏功能愈强,偏小之脏功能更弱,影响肺、脾、肝、肾生理功能,水谷之温、热、寒、凉四气代谢异常,"四大营卫物质"生成与循环障碍,进而脏腑的阴阳平衡失调,日久则产生"伏痰"。每因感受外邪、接触异物、情志过激、饮食不节、或运动过度等触动"伏痰",肺气上逆致痰随气升,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而发为本病。本文通过四象人的脏器大小及脏局阴阳特点,分析相应体质哮喘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