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黏蛋白(MUC1、MUC2、MUC5AC、MUC6)在不同结肠息肉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黏蛋白的表达对结肠息肉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石家庄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患者120例,根据组织病理诊断分为3组:增生性息肉组患者40例,管状腺瘤组患者40例,绒毛状腺瘤组患者40例。取患者息肉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病理组织中MUC1、MUC2、MUC5AC、MUC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结肠黏膜中,MUC1、MUC5AC、MUC6均未表达,而检测到MUC2阳性表达。在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中观察到MUC1和MUC6的高表达阳性率,而在增生性息肉中未检测到MUC1和MUC6的阳性表达;MUC2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其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MUC5AC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均有表达,且增生性息肉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腺瘤性息肉。结论 MUC1、MUC2、MUC5AC、MUC6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性与增加的结肠息肉中黏膜或肌层黏膜侵袭风险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结肠息肉发展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肿瘤相关糖蛋白-72(TAG-72)抗原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TAG-72抗原在221例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其中癌旁正常结肠黏膜32例、结肠增生性息肉24例、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5例、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结肠管状腺癌各45例.结果 TAG-72抗原在正常结肠黏膜、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2%、29.17%、53.33%、88.89%、100%.正常组与息肉组间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腺癌组抗原表达率显著高于前两组(P<0. 05);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腺癌组的抗原表达明显增高,但两组间表达差异不显著(P>0. 05).结论 TAG-72在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结肠癌中表达增高.由于TAG-72在结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其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结肠腺癌和监测腺瘤癌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钙黏蛋白(P-ca)、上皮性钙黏附因子(E-ca)、β-连环蛋白(β-ca)在结肠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增生性息肉组、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各40例,同期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正常黏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P-ca、E-ca及β-c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ca、E-ca及β-c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结肠息肉组织中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上,且随病情进展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0.05);E-ca阳性表达于细胞膜上,且随着病情进展阳性表达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β-ca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于细胞膜上,在结肠息肉组织中出现细胞质或细胞核异位表达,且随病情进展细胞质或细胞核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P0.05)。结论 P-ca、β-ca在结肠息肉中上调表达,E-ca下调表达,三者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及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潘菊花 《系统医学》2022,(16):116-119
目的 归纳总结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经内镜结肠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后不同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接受经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治疗的105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根据是否出现结肠息肉复发情况划分观察组(治疗后复发,52例)与对照组(治疗后未复发,53例),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嗜好等一般资料,息肉数量、直径、位置及组织病理情况,归纳总结影响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结肠息肉复发患者男性占82.69%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60岁以上患者占76.92%、烟酒不良嗜好患者占78.8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6、9.853、26.952,P<0.05)。另外,观察组复发患者中,息肉直径超过2 cm、息肉数量超过3个、腺瘤性息肉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息肉位置占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g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男性、60岁以上、烟酒不良嗜好、息肉直径超过2 cm、息肉数量超过3个、腺瘤性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及癌变组织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3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30例非腺瘤性息肉、60例腺瘤性息肉及30例肠癌组织中PTEN、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PTEN在正常肠黏膜、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肠黏膜和非腺瘤性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正常肠黏膜、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中直径≥1 cm者PTEN阳性率低于直径1 cm者,绒毛状腺瘤PTEN阳性率低于管状腺瘤,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组织PTEN阳性率低于早期腺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中直径≥1 cm者COX-2阳性率高于直径1 cm者,绒毛状腺瘤COX-2阳性率高于管状腺瘤,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的组织COX-2阳性率高于早期腺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和肠癌组织PTEN和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和COX-2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并起重要负协同作用;联合检测或可预测腺瘤癌变,对腺瘤癌变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与结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评价其在结肠息肉筛查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194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结肠息肉组,另选择同期100例经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G-17水平及G-17阳性率,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诊断结肠息肉的最佳界值。再对结肠息肉组进行亚组分析,观察血清G-17水平与结肠息肉病理类型、发生部位及数量的关系。结果结肠息肉组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7.513,P=0.000),G-17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1.424,P=0.000)。ROC曲线显示,G-17诊断结肠息肉的最佳界值为15.16 pmol/L,诊断敏感性为61.7%、特异性为81.2%。结肠息肉组亚组分析显示,恶性程度较高的腺瘤性息肉亚组与炎性、增生性、混合性息肉亚组相比,G-17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s炎性息肉亚组:t=3.265,P=0.002;vs增生性息肉亚组:t=2.210,P=0.039;vs混合性息肉亚组:t=2.122,P=0.034);但息肉发生部位、息肉数量与G-17水平无关。结论血清G-17可能与结肠息肉的发生及病理类型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测和筛查结肠息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结肠癌和60例结肠腺瘤患者血清样本和组织标本,分为结肠癌组和结肠腺瘤组,同一结肠癌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正常组。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健康组收集血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血清IGF-1水平,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以及微淋巴管密度(LMVD)值,并分析其与结肠癌病理特征关系以及相互间关系。结果结肠癌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和健康组;结肠癌组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以及LMVD值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和癌旁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GF-1水平,组织中VEGF-C、VEGFR-3表达水平以及LMVD值均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性别、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与VEGF-C、VEGFR-3及LMVD均呈正相关(r=0.68,r=0.66,r=0.55,P<0.05),VEGF-C和VEGFR-3与LMVD均呈正相关(r=0.60,r=0.62,P<0.05)。结论结肠癌血清IGF-1水平与组织VEGF-C、VEGFR-3阳性表达均明显上调,共同参与微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结转移,促进结肠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KCβ1、PKCβ2和P53在结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腺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应组织及瘤周正常结肠黏膜进行PKCβ1、PKCβ2和P53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KCβ1表达在结肠癌与腺瘤和正常黏膜差异显著,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递减;PKCβ2在三者的表达率均低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53主要表达于中低分化的结肠癌及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且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腺瘤,正常黏膜不表达P53。结论PKCβ1可能与结肠黏膜上皮增生有关,可能参与了结肠的癌变过程,并可能在癌变早期发生改变;P53在判断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ivi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ivin、HIF-1α蛋白在3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30例结直肠腺瘤,3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Livin、HIF-1α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黏膜组织(P<0.05).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黏膜组织Livin、HIF-1α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ivin、HIF-1α在结肠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卫东  张搏  张亚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2):2820-2821,2823
目的探讨果蝇zesle基因增强子2(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正常结肠黏膜、腺瘤组织与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H2、Ki-67在20例正常结肠黏膜、25例腺瘤组织及64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EZH2在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3%,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1.3%,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化程度等无关。Ki-67的表达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无关。在结肠癌组织中,EZH2与Ki-67呈正相关,r=0.78。结论 EZH2和Ki-67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判定结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Livin、Caspase-3在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ivin、Caspase-3在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0例结肠癌和结肠正常黏膜、50例结肠腺瘤进行Livin、Caspase-3检测。结果结肠癌组织中Ijvin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黏膜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明显低于结肠腺瘤和结肠正常黏膜组织(P〈0.05)。结腺瘤和结肠正常黏膜组织Livin、Caspase-3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vin、Caspase-3在结肠癌中的发生及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无症状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观察息肉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解放军第三○五医院行纤维结肠镜的355例无症状体检者病历资料,其中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160例。相关指标分析包括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分别比较息肉组与健康对照组、不同数量息肉组、不同部位息肉组、不同大小息肉组及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组间各指标水平的情况。结果 息肉组的TG、SUA指标水平皆高于对照组(t=2. 387,P 0. 05; t=2. 101,P 0. 05),息肉组的HDL-C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t=2. 221,P 0. 05);近端结肠息肉组的LDL-C指标水平高于远端结肠+直肠息肉组(t=2. 071,P 0. 05);大息肉组的TC、LDL-C指标水平皆高于小息肉组(t=2. 059,P 0. 05; t=2. 518,P 0. 05);非腺瘤性息肉组的TG、SUA指标水平皆高于腺瘤性息肉组(t=2. 001,P 0. 05; t=2. 341,P 0. 05);各组间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水平升高,近端结肠息肉、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黏膜 TFF3蛋白表达及 TFF3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自然复健组和四君子汤组,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回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 TFF3mRNA。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脾虚各组大鼠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TFF3mRNA 降低。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大鼠肠黏膜 TFF3蛋白表达,TFF3mRNA 明显上调,优于自然复健组(P <0.01)。结论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可增强 TFF3mRNA 与蛋白的表达,促进受损肠黏膜的重建与修复,增强肠黏膜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腺癌组织中Bmi-1和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7例结肠癌、4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mi-1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Bmi-1蛋白在结肠腺癌、不典型增生及结肠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1%、52.5%和20%;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5%、47.5%和16%,两者在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肿瘤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两者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9,P<0.05)。结论:Bmi-1和MMP-9蛋白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结肠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两者对结肠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12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104例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croRNA-126的表达(共104对)。应用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microRNA-126细胞系,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microRNA-12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0.63±0.1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8±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61,P0.01)。结肠癌组织中microRNA-126表达阳性率(61.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08,P0.05)。microRNA-126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细胞迁移数(11.26±4.85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264.37±32.1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18,P0.01)。无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中,转染组细胞迁移数(83.75±13.74个)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339.64±26.3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82,P0.01)。microRNA-126可以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及其侵袭转移。结论 microRNA-126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年龄、发病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老年病区近6年来电子结肠镜检出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60岁以上)与中青年组(60岁以下)结肠息肉的特点,分析结肠息肉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年龄、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5 291例受检者中共检出结肠息肉1 570例,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占37.5%,有大便习惯改变者51.7%,有腹痛者21.3%.老年组结肠息肉的患病率(37.3%)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2.7%),P<0.05,两组中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息肉(P<0.01),而且老年组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65.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42.8%),P<0.01.两组左半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右半结肠(P<0.01).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患者78.4%伴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大便习惯改变及腹痛等临床表现.老年人结肠息肉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且以腺瘤性息肉为多发,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结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息肉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9年8月该院接受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35例。依据结肠镜结果,将患者分为结肠息肉组(119例)和对照组(116例)。统计分析各组Hp感染率。结果 左半结肠息肉组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腺瘤性息肉组和增生性息肉组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亚组组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胃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p感染可促进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发展。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相关。对于感染Hp的结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患者,建议立即进行息肉切除术。结肠息肉的存在与胃息肉的存在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作为结肠癌癌前病变的结肠腺瘤性息肉(CAP)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特征。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CAP组)30例和无腺瘤息肉的健康个体(HC组)30名。通过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收集CAP患者的腺瘤组织和健康志愿者(HC)的肠黏膜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序列测定,实验结果使用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进行比较法分析。结果CAP患者的腺瘤组织中肠道菌群α多样性高于健康肠黏膜组织(Chao指数、Ace指数P<0.01)。门水平分析中,CAP组中拟杆菌门(FC=0.38)的丰度显著降低(P<0.01);属水平分析中,拟杆菌属(FC=0.32)、埃希菌属(FC=0.57)、瘤胃球菌属(FC=0.42)、Blautia(FC=0.27)、Dorea(FC=0.57)在CAP组中丰度降低(P<0.05);假单胞菌属(FC=2.43)、乳球菌(FC=2.84)、土芽孢杆菌属(FC=2.07)和不动杆菌属(FC=2.36)丰度升高(P<0.05)。结论与HC肠黏膜组织相比,CAP患者腺瘤组织中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表明腺瘤性息肉患者黏膜中菌群存在失衡现象。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LivinmRNA在64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及12例正常黏膜中表达量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1)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Livin少量表达在腺泡的底部,而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呈全层上皮高表达,但两者在Livin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肠腺瘤与正常黏膜相比较,Livin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大肠癌组织中,LivinmRNA在直肠癌组中表达高于结肠癌组(P=0.001),Livin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结论 (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作用。(2)Livin基因在直肠癌中表达更高,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b(e IF3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一院的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标本45例为研究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两组e IF3b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恶性分子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中e IF3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44%(38/45),对照组中仅有6例出现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5.00%(6/40),研究组e IF3b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01,P0.05);e IF3b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χ2=8.101、6.430、10.361,P0.05),而与其他指标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e IF3b表达异常增高可能调控了结肠癌发生作用机制,在结肠癌转移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