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中远期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同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12月,收集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左室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体系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16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MD=4.00,95%CI:1.87~6.12)、术后12个月以上LVEF (MD=5.28,95%CI:2.53~8.03)、术后12个月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MD=-0.89,95%CI:-1.56~-0.22)、术后12月左室收缩末体积(MD=-5.24,95%CI:-9.53~-0.96)、术后12月Tei指数(MD=-0.42,95%CI:-0.18~-0.05)、术后QRS时限(SMD=-1.16,95%CI:-1.64~-0.68)方面右室间隔起搏均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在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内径(MD=-0.52,95%CI:-1.91~0.87)、术后12个月左室舒张末体积(MD=-1.43,95%CI:-3.72~0.8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起搏对左室功能影响较小;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样本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进行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吴宾  孙述昱  樊苗苗  袁铭  易甫 《心脏杂志》2018,30(1):103-106
右室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接近希氏束,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理论上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和保护左心功能,但临床研究却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将RVSP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选择适宜的起搏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PubMed、EMbase,同时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3月,收集右室间隔部(RVS)起搏对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RCT,包括20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左室射血分数:RVS起搏在3个月和18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53,95%CI:1.02~6.04];[WMD=7.44,95%CI:5.46~9.42]。②QRS波时限:RVS起搏在术后即时和3个月的QRS波时限均小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7.7,95%CI:-34.24~-21.15];[WMD=-17.02,95%CI:-24.14~-9.90]。③起搏参数:术后3个月时RVS起搏的起搏阈值与RVA起搏无差别。RVS起搏的感知阈值和阻抗均低于RVA起搏。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能给患者带来良好的近生理状态的双心室电传导,并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右室间隔部有望成为首选的心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4.
冯霞  崔俊玉 《心脏杂志》2010,22(4):581-583
目的: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的稳定性及对比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22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RVS组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均高于RVA组,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QRS波群宽度较RVA组小(P0.05);RVS组X线曝光时间较RVA组长(P0.05);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RV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较RVA组明显提高,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VS起搏安全、有效,RVS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RVA组。  相似文献   

5.
起搏器心室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然而大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双腔起搏器/右心室心尖部(DDD/R)起搏与单腔心室起搏器(VVI/R)相比不能减少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与心尖起搏密切相关。因此,右室间隔部起搏应运而生,因其可获得接近心脏生理性激动顺序,在血流动力学、心电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上有一定优势,然而在一些长期和短期的随访研究中发现,间隔部的起搏对已有左室功能损伤的患者较有利,对左室功能正常患者作用不明显,而且主动电极有心脏穿孔和冠状动脉损伤的潜在风险。因此,应综合权衡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状态以及预计达到的结果选择生理性起搏位点,以降低起搏器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中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总体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正> 安装心室按需型起搏器,起搏电极一般放置于右室心尖部,在此部位起搏阈值低,易固定。我们遇到一例患者在起搏器安装过程中,心尖部起搏始终达不到理想要求,最后将起搏导管电极放置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位,起搏良好。报道如下。患者女性,68岁。因胸闷、心悸、发作性晕厥住院。查心率最慢达35次/分,律整,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心界不大。X线胸片正侧斜位心外形均正常。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逸搏心律。静脉给予异丙基肾上腺素维持心率同时安装VVI型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起搏诱发的心室不同步收缩对于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65例置入双腔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在心室节律全部为起搏节律或室上性节律状态下行常规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右室完全起搏模式下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58±0.07 vs 0.61±0.01,P<0.001),左室6节段收缩期平均速度下降(4.0±1.5cm/s vs 4.7±1.6cm/s,P<0.001),心室收缩同步性下降(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37.5±12.5ms vs 23.7±10.2ms,P<0.001),心室同步性恶化程度与收缩功能恶化中度相关(r=0.37,P<0.05)。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致左室收缩不同步及左室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分别行右心室高位室间隔部起搏及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治疗,于术前1d、术后6个月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血浆脑钠肽(BNP)检查。结果: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QRS波时限增宽程度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出量(SV)降低程度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BNP增加程度小。结论:右心室高位室间隔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使血流动力学更接近生理状态,是更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了窦性心动过缓或三度房室阻滞患者进行右室间隔(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组给予右室间隔部起搏,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RS波时限(QRSd)、收缩达峰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左室的收缩功能影响较小,缩短了左室不同部位收缩达峰值时间,减小了QRSd宽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在单、双腔起搏器患者中,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可增加心房颤动(房颤)和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率,正在探讨右室的其他部位起搏(间隔部或流出道)是否可改变这种现象.在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CRT)的患者中,右室间隔部起搏(RVS)是否比RVA优越,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RVA和RVS在CRT的疗效中是否不同,并探讨RVS是否适用于CRT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电-机械同步性、起搏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永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根据起搏部位分为LBBP组和RVSP组。比较两组起搏前后QRS波时限变化,起搏术前/术中、术后1及6个月、1年起搏参数(阈值、阻抗)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入选136例,其中LBBP组74例,RVSP组62例。LBBP组QRS波时限术前、术后无差异[(112.7±20.8)ms vs (114.9±10.9)ms,P>0.05],RVSP组术后QRS波明显延长[(142.0±14.9)ms vs (111.1±22.3)ms,P<0.01],术后RVSP组较LBBP组时限明显延长(P<0.01)。两组的阈值、阻抗在术后1个月较术中明显下降(P<0.01),后达到稳定,且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LBBP组术后6个月及1年LVEDD、LAD较术前降低,LVEF较术前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置人心脏起搏器的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差异,评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36例,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以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中远期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显示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优于RVA起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右室间隔起搏(RVS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 RVAP)对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CAVB) 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因C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 其中45例行RVSP术(RVSP组),42例行RVAP术(RVAP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6、12和18个月,患者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加速度指数(ACI)进行检查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随访, 79例完成18个月随访。术后RVAP组QRS波时限较RVSP组明显增宽(P<0.05),术后12个月RVAP组LVEF、SV、ACI均较RVSP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8个月RVAP组LVEDD较RVSP组明显增大(P<0.05),RVAP组CI均较RVSP组降低,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RVSP较RVAP有利于CAVB患者心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2例高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n=43)和RVA起搏组(B组,n=39),以术前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是否>32.6ms对两组患者进行亚组分组,Ts-SD>32.6ms者为A1亚组与B1亚组,Ts-SD≤32.6ms为A2亚组与B2亚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左室容积(LVEDV)、收缩末左室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集组织多普勒图像(TDI)进行脱机分析,测量主动脉瓣射血前时间(APET)、肺动脉瓣射血前时间(PPET)、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和Ts-SD。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IVMD均较术前增加;两组Ts-SD与术前比无差异。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同步性好的A2、B2亚组术后Ts-SD升高;术前同步性差的A1亚组术后Ts-SD降低。术后6个月两组LVEDV、LVESV及LVEF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组间比较亦无差异。结论RVOT和RVA起搏短期内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重构均无影响,术前收缩不同步者可从RVOT起搏中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6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3830组(n=23)和5076组(n=23),3830组心室使用3830导线,5076组心室使用5076导线。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1、3个月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3830组手术时间略长于5076组[(64.6±3.5)min vs(58.3±4.2)min,P〈0.05],但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与5076组相比,3830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参数无差异。结论 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具有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的77例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40例)和RVA起搏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8个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随访。同时运用起搏器程控仪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18个月的起搏房室间期、心室起搏比例等起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均无显著差别(P<0.05),△HRVS起搏组的△QRSd、△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起搏相关参数没有明显差别,△QRSd、△LRVPE...  相似文献   

19.
韦彩雯  毛家亮  何奔  郝静 《心脏杂志》2009,21(4):528-530
目的 比较右室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室间隔部起搏组(n=98例)和右室心尖起搏组(n=8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8个月心脏彩超的变化。 结果 间隔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显著提高 [(66±8)% vs (69±9)%,P<0.01],心搏出量(SV)较术前显著提高[(83±15)ml vs (87±12)ml,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未达显著水平[(52±5)mm vs (51±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无明显变化[(31±5)mm vs (31±5)mm],而心尖组LVEF显著降低[(68±7)% vs (63±8)%,P<0.01],SV显著减少了7 ml[(87±16)ml vs (80±10)ml,P<0.01],LVEDD显著增大3 mm[(50±6)mm vs (53±7)mm,P<0.01],LVESD显著增大 [(30±5)mm vs (32±6)mm,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同期比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LVEF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室间隔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利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