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水痘性疼痛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丹"、"蜘蛛疮"等,临床表现为群集成簇性丘疱疹、水疱,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累累如串珠,有明显神经痛。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经火盛,肝郁化火,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外感毒邪郁于皮肤或湿热内蕴于腠理、闭阻肌肤而发;病久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稽留不去,余毒未清,导致肌肤营卫壅滞,气血凝结阻于经络,不通则痛。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临床报道很多,一  相似文献   

2.
刘汉平 《陕西中医》2003,24(9):F003-F003,854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发病原因归结为风、湿、热 ,与肝、脾诸脏有关。病机可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 ,或因脾湿郁久 ,湿热内蕴 ,外受毒邪而诱发。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 ,阻遏经络 ,气血不通 ,症见灼热疼痛 ;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 ;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故肝胆  相似文献   

3.
徐淮 《光明中医》2010,25(7):1262-1262
<正>带状疱疹,中医称"蛇盘疮"、"缠腰火毒"。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内伤,致肝经湿热蕴结,或脾湿郁久化火热,兼感外界毒邪,蕴积肌肤所发。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红斑成簇水疱群,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伴有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文 《北京中医药》2007,26(12):813-815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损伤脾气,脾失健运,饮食失调,导致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化热化火循经外发,湿热毒火外伤于肌肤而致[1].初起多为湿热困阻于肌肤;中期为湿毒火盛,灼伤肌肤;晚期为火热伤阴,经络阻滞,余毒未尽.故在治疗上应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疱疹发病的特点及患者个体因素综合考虑.近年来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慧文 《北京中医》2007,26(12):813-815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损伤脾气,脾失健运,饮食失调,导致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化热化火循经外发,湿热毒火外伤于肌肤而致。初起多为湿热困阻于肌肤;中期为湿毒火盛,灼伤肌肤;晚期为火热伤阴,经络阻滞,余毒未尽。故在治疗上应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疱疹发病的特点及患者个体因素综合考虑。近年来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及脊神经后根,引起该神经感受区内疼痛,同时,在相应的皮肤表面产生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丘疱疹,以水泡多见。该病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1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医宗金鉴》),此症俗名“蛇串疮”、“蛇丹”。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泡大小不等,溃烂流水,较干者多疼。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则属中医的“蛇丹愈后痛”范畴。1.1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经火盛,肝郁化火,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外感毒邪郁于皮肤或湿热内蕴于腠理、闭阻肌肤而发;病久正虚无力驱邪外出,邪毒稽留不去,余毒未清,导致肌肤营卫壅滞,气血凝结阻于经络,不通则痛。1.2中医辨证分型1.2.1肝胆热盛型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1.2.2脾经湿热型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带状疱疹经验。方法:以医案的形式阐述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为毒、火、湿、热郁阻经络,外攻肌肤;肝气郁结,肝经火毒蕴积皮肤;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老年体弱,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以正虚血瘀兼夹湿邪为患。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泄火利湿,疏肝健脾,通络止痛。结论: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的病位在心、肝、脾三经,发病与湿、热、火、毒、瘀有关。其致病原因由湿热火毒之邪,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而成,日久可损及气阴。初期多为湿热所困,或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后期多因湿热毒邪损及阴血,经络瘀阻失养。临床辨证可分为:肝郁化火型、脾湿内蕴型、气滞血瘀型、火热伤阴型、气血两虚型。准确掌握各型辨证要点,临证加减,可达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耿贤华  彭越  彭建中 《光明中医》2021,36(4):638-640
火郁证外感六淫邪气,或内滞之气、血、痰、饮、湿、食阻滞气机,致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机体产生怫郁,气血循行滞阻,郁内不宣,邪气不得泄越,郁而生热化火,蕴蓄于里致成火郁证.带状疱疹又名蛇串疮、蛇窠疮、缠腰火丹、火带疮,具有火郁证的临床表现,符合火郁证病机,宗火郁证辨治此病,以升降散为主方,据病因、兼邪、临证表现、患病部位之不...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的心理护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而发病.祖国医学认为,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诱之外,气血瘀阻而发病.毒火稽留于血分--红斑;湿热困于肝脾--水疱;气血阻于经络--疼痛.对特殊类型带状疱疹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肝经郁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兼外感湿毒、热邪,以至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致气血凝滞而发为疱疹。湿热毒邪阻遏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因此患者都有剧烈疼痛。笔者近3年来运用梅花针叩刺局部加拔罐为主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肝经郁火或脾经湿热内蕴,兼外感湿毒、热邪,以至引动肝火,湿热蕴蒸,浸淫肌肤、脉络,致气血凝滞而发为疱疹。湿热毒邪阻遏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因此患者都有剧烈疼痛。笔者近3年来运用梅花针叩刺局部加拔罐为主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带状疱疹是皮肤病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属于中医学的"疮疡"类疾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该病病状主要为身体一侧出现大面积的皮肤损伤,且皮肤损伤的条纹呈带状分布,常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并伴有神经痛。其病因多由于肝经郁火,脾经内湿致湿热内蕴,又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阻于脉络,浸淫肌肤,气血痹塞不通,也有因气滞血瘀或阴虚火旺日久,郁火内生不得疏泄外发而成。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  相似文献   

14.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概括了火郁为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火"包括外感六淫中的"火邪""暑邪"及风、寒、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后转化形成的"内火".五脏气机、阴阳失调可致内生之火,如过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之物、或多食温补之品易形成脾胃内热或内火;或寒湿痰等阴邪内蕴日久易形成伏火;或肾阴亏虚、肾精不足可致妄动之相火等.正如刘完素所言,"六气皆从火化……五志所伤皆化为热"[1].  相似文献   

15.
丹毒的病机,外因火毒(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内因素体火旺,血分有热,两热相并郁于肌肤,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治疗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清热解毒,疏经活血,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称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等,究其发病原因系火热湿毒浸淫肌肤,留滞经脉,郁于皮肤,不得疏滞而致.我们采用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60例,并与外敷中药"二味拔毒散"疗法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晖 《山西中医》2004,20(1):54-5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人体后引起的皮肤感染,中医属于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病范畴。此病多发于夏秋当令之季,以成年患者居多,其病机多为肝经郁热或脾经湿蕴兼感火热毒邪,导致湿热蕴结肌肤,气血凝滞,阻滞经络,壅塞不通而发为疼痛和疱疹。目前西医多使用抗病毒、止痛治疗,疗程较长且易伴随副作用。近年来临床广泛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简便而效捷,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带状疱疹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为感受湿热毒邪、郁滞肌肤而发。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综述如下。1内治法韩平[1]自拟除湿补气活血汤(茯苓15g,泽泻  相似文献   

19.
<正>缠腰火丹即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学亦称"聚星障"、"蜘蛛疮",多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蕴结,兼感毒邪而致湿热毒蕴积肌肤而生,是一种在皮肤上簇集水疱沿身体一侧带状分布,伴痛如火燎如针刺为主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见老年人、体  相似文献   

20.
三又神经痛的发病无外乎内因、外因.内因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使气郁、火郁、湿阻、痰壅、风动之变由生,致邪阻经络或上犯清窍,则壅遏为痛;亦可因肝肾阴虚或脾虚血亏、脉络失荣、不荣则痛.外因多为风邪挟寒、热、湿诸邪,侵犯经脉,阻遏脉络,不通则痛.中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治疗方法众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