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均在24 h内)患者为观察组(不稳定斑块组48例,稳定斑块组39例,无斑块组23例),110例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80例AC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86例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性质,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结果两组hs-CRP浓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组中正常8例,增厚15例,生成斑块57例,3组患者hs-CRP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两两比较各组患者hs-CRP水平间差异亦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颈动脉斑块生成者中稳定斑块者与不稳定斑块者hs-CRP间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车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4):3507-3509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收治的7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内膜正常组16例,内膜增厚组27例及斑块形成组33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Hcy、hs-CRP及Cys C水平,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研究组IMT值,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Hcy、hs-CRP及Cys C水平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显著高于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IMT和斑块形成组IMT均与Hcy、hs-CRP及Cys 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y、hs-CRP及Cys C均与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关,是判断病情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青年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近年来受到关注.研究证实,Hcy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4],本研究通过对23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cy...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后期(perimenopause)指开始发生内分泌、生物与临床类似绝经的表现至停经后的12个月。近来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IGT)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而IGT在围绝经期人群中是否有类似的作用却鲜有报道。本次研究对象为停经后12个月内的妇女(以下简称围绝经后期)。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对比分析了糖耐量异常组和正常糖耐量(NGT)组双侧颈部动脉形态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探讨IGT对围绝经后期人群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围绝经后期…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清hs-CRP水平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关系及其在脑梗死发病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脑梗死患者130例,对照组85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对照1组)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对照2组)53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血管内膜斑块;于发病24h内采血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同时作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血脂等项目检测。结果:观察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54%、59.38%、32.08%,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检出的粥样硬化斑块灶,观察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分别有80.30%、83.33%、100%位于颈总动脉部位,其中位于动脉分叉处的发生率分别为73.48%、83.33%、96.55%。hs-CRP观察组与对照1组、2组分别为(13.06±1.14)mg/L、(5.60±1.97)mg/L、(4.18±0.96)mg/L,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观察组分别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13,P=0.000);两个对照组之间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颈动脉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0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50例和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增厚组30例,选择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IMT、CysC、HbA1c水平,并分析CysC、HbA1c与颈动脉异常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CysC、HbA1c水平均高于IMT增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HbA1c水平与IMT均呈正相关(r>0,P<0.05);CysC、Hb A1c指标下IMT诊断异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968、0.939,且CysC指标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优于HbA1c。结论血清CysC、HbA1c与颈动脉异常密切相关,可反映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且CysC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9.
正痴呆是指慢性获得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亦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1]报道,血管危险因素与AD有关,脑血管的多种危险因素可能促进了AD的发生。血脂代谢紊乱、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1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81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14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9.78±5.21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3.33 μmol/L(P<0.001)。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Hcy水平分别为10.24±3.33,15.20±2.99,17.03±1.85,25.44±4.24,19.65±4.74及18.31±3.67 μmol/L,除内膜增厚组与硬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率分别为16.4%,53.7%,87.1%,95.7%,83.1%和77.3%,脑梗死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y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降低血清Hcy浓度,可能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肪肝和正常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本院体检者6 671例,年龄22~86岁,将观察人群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成6个年龄组,≤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将人群分为脂肪肝与正常肝两部分人群,分别统计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结果所有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6.7%(2 483/6 671),男、女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46.3%(1 680/6 671)、25.6%(803/3 140),性别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正常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5.5%(881/2 483)、23.5%(984/4 188),>30岁以后各组人群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P<0.0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30岁之前仅检测到脂肪肝、30岁以后颈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发病,脂肪肝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肝人群,对脂肪肝的早期防治,可以间接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糖、血脂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该院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增厚组和斑块组,每组各40例,比较3组血糖、血脂、血清MFG-E8和其他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血清MFG-E8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增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MFG-E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增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FG-E8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FPG、TC、LDL-C、TNF-α和hs-CRP呈负相关(P0.05),与TG和IL-10呈正相关(P0.05),与HDL-C无相关性(r=0.105,P=0.255)。结论血清MFG-E8可作为评估CAS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情况.根据IMT值将选取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21例(糖尿病组),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21例(中膜增厚组),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20例(斑块组);另选健康查体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 MMP-2、TIMP-1及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 MMP-2、hs-CRP水平升高,TIMP-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中膜增厚组 MMP-2、hs-CRP水平升高,TIMP-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 MMP-2、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中膜增厚组,TIMP-1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中膜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 MMP-2、hs-CRP升高及TIMP-1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与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66),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硬化大小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颈动脉粥样内中膜增厚组(n=46)、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n=320),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和稳定性程度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46)、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85),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按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n=331)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按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血症组(n=66)、高尿酸血症组(n=385),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间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的联系,稳定颈动脉斑块和无颈动脉斑块的颈动脉样硬化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优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采用高分辨磁共振(HRMR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老年脑梗死及其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4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以同期42例存在CAS斑块的非脑梗死患者为非脑梗死组,另选4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MRI检测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斑块稳定性,测量斑块厚度(PT)、管腔面积(LA)、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管壁标准化指数(NWI)和管腔狭窄程度(L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对象血清Hcy、MMP-9和hs-CRP水平。ROC分析血清Hcy、MMP-9和hs-CRP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CAS斑块特征与血清Hcy、CRP和MMP-9间的关系。 结果脑梗死患者不稳定型斑块所占比例为63.38%,明显高于非脑梗死患者的2.94%(P<0.05);PT、TVA、WA、NWI、LS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LA明显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组血清Hcy、CRP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非脑梗死组血清Hcy、CRP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CRP、MMP-9及其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780、0.752、0.730和0.859(P<0.05)。斑块稳定性、PT、WA、NWI、LS均与血清Hcy、CRP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LA与血清Hcy、CRP和MMP-9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CAS斑块的HRMRI特征与老年脑梗死的发生及其血清Hcy、hs-CRP和MMP-9水平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 892例健康体检人员行双侧颈动脉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脂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间血脂水平比较:LDL-C在30~79岁、TC在30~59岁、TG在40~59岁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HDL-C在40~49岁年龄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低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对照组间不同水平血脂构成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体检人员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有关联,积极降低血脂尤其是L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90例冠心病(CHD)患者的颈动脉,其中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表明,各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均显著增高,其中心脏梗死病组伴有明显的颈内动脉血流参数异常。2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越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越高,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者全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均大于4。颈动脉管腔狭窄大于50%者占二分之一,单支冠状动脉病变者颈动脉管腔狭窄无一例大于50%。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刘红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04-420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0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用Gensini方法计算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AS的程度也越重,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