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时限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指导临床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及管理,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资料,28周前确诊为44例(A组),28周之后确诊32例(B组),通过饮食加运动疗法及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A组剖宫产率、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死胎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论:GDM的确诊时限十分重要,如在28周之前确诊,系统正规管理,母婴结局良好,反之GDM患者孕期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增加,围产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式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ART受孕双胎妊娠386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1 053例,其中AR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87例(ART组),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178例(自然受孕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RT受孕双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RT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高龄孕妇(年龄≥35岁)占比、初产妇占比、定期产前检查完成率、剖宫产率、早产、前置胎盘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低于自然受孕组,ART组新生儿分娩孕周低于自然受孕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双胎妊娠孕妇合并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转新生儿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孕妇,ART受孕双胎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的风险更高,但由于其更注重孕期产检及保健,且多选择剖宫产分娩,ART受孕双胎妊娠合并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与自然受孕双胎子痫前期孕妇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膳食与运动管理在超重和肥胖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建档保健且孕前体质指数(BMI)≥24 kg/m2单胎孕妇12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孕期宣教,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指导,包括膳食运动管理,分娩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及流产率,死胎、早产儿、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身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肥胖与妊娠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早产儿、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孕期增重小于对照组(P0. 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肥胖与低体质量出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呈正相关性(P0. 05)。结论膳食与运动管理用于超重和肥胖孕妇中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孕期轻度缺铁性贫血对双胎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2017年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孕早期轻度贫血(90 g/L≤血红蛋白110 g/L)与非贫血(血红蛋白≥110 g/L)孕妇的母儿结局。结果共纳入704例双胎孕妇,其中203例(28.8%)早孕期出现轻度贫血。早孕期轻度贫血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5/203,7.4%)低于非贫血组(68/501,13.6%)(P0.05);两组其他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情况和围产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轻度缺铁性贫血的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下降,同时并未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风险。因此,双胎妊娠早孕期轻度缺铁性贫血可能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保护因素,无须对所有双胎孕妇尤其是非贫血孕妇进行常规补充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孕妇保健联合孕妇课堂健康教育在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Apgar评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固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3 120例为研究对象,经入院检查,其中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7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高龄孕妇早期检查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452例)和对照组(2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检查及健康知识普及,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期保健及孕妇课堂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晚期流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围生期感染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大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难产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早期对高龄孕妇进行孕期保健联合孕妇课堂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可明显改善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生儿Apgar评分,有助于母婴分娩结局安全及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GDM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分娩或产前检查的2 069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孕前BMI大小分为A组(BMI18. 5 kg/m2)、B组(18. 5 kg/m~2≤BMI≤24. 0 kg/m~2)、C组(BMI24. 0 kg/m~2) 3组。对3组孕妇妊娠期内体重增长及GDM发病进行观察统计,并对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观察的2 069例孕妇中有197例出现GDM,发病率为9. 52%。且3组孕妇GDM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即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小,初步表明孕妇GDM的发病率随着孕前BMI的增加而升高。(2) A、B、C 3组孕妇中体重增长≤9 kg GDM发病率显著低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提示孕期体重增加会增加孕妇GDM。(3) A组孕妇低体重胎儿、流产率高于B组、C组,B组孕妇正常产率高于A组、C组,C组孕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A组、B组,且各组中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妇孕前高BMI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显著增加孕妇GDM的发病和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因此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可降低孕妇GDM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使得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分娩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跟踪测评孕妇孕早期体质指数(BMI)和围生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分析其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方案完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产检的孕早期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将高BMI组设为A组、正常BMI组设为B组及低BMI组设为C组,每组各40例。制定围生期体质量监测方案,根据入组时体质量和分娩前体质量计算围生期体质量增加值。所有孕妇均严格实施孕期保健检查,遵医选择分娩方式;观察3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和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再按照围生期体质量增加值将体质量增加量高组设为甲组(47例)、体质量增加正常组设为乙组(41例)及体质量增加不足组设为丙组(32例);比较3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分析孕早期BMI和围生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对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孕妇围生期体质量增加量[(18.25±1.18)kg]高于B组[(17.34±1.12)kg]和C组[(16.79±1.03)kg]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1,P0.05);B组和C组孕妇体质量增加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56,P0.05)。A组孕妇孕期并发症率(20.00%)高于B组(10.00%)和C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5);B组和C组孕妇孕期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8,P0.05)。甲组孕妇孕期并发症率(23.40%)高于乙组(7.32%)和丙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7,P0.05);乙组和丙组孕妇孕期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8,P0.05)。A组孕妇剖宫产率(45.00%)和产钳助产率(17.50%)高于B组(37.50%、12.50%)和C组(37.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2,P0.05);B组和C组孕妇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332,P0.05)。甲组孕妇剖宫产率(51.06%)和产钳助产率(14.89%)高于乙组(36.58%、12.20%)和丙组(34.38%、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02,P0.05);乙组和丙组孕妇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995,P0.05)。A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率(32.50%)高于B组(17.50%)和C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0,P0.05);B组和C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6,P0.05)。甲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率(29.79%)高于乙组(17.07%)和丙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P0.05);乙组和丙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9,P0.05)。结论孕早期BMI和围生期体质量增加量超出正常范围均可能增加孕期并发症和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重视孕早期BMI和围生期体质量控制,有利于母儿健康和孕期安全,应引起孕妇、家属及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剩余羊水量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PPROM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膜早破后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A组(55例,AFI≤5.0 cm)、B组(45例,AFI5.0 cm),对比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状况。结果 A组的剖宫产率高于B组(P0.05),正常产率低于B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率、羊水胎粪污染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潜伏期48 h所占比例高于B组(P0.05),潜伏期48 h~7 d、潜伏期7 d所占比例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 PPROM孕妇剩余羊水量羊水指数AFI≤5.0 cm母婴不良结局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孕妇的临床预后特点及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8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75例先天性心脏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孕妇入院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别纳入Ⅰ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总结临床处理体会。结果Ⅱ级组孕周小于Ⅰ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心衰发生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高于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Ⅲ~Ⅳ级组孕周小于Ⅱ级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心衰发生率高于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Ⅲ~Ⅳ级组围生儿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低于Ⅰ级组、Ⅱ级组,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FGR)率及死亡率均高于Ⅰ级组、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孕妇的母婴结局与孕妇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Ⅰ~Ⅱ级孕妇母婴结局普遍良好,临床处理应尽可能维持孕产妇心功能在Ⅰ~Ⅱ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异常对妊娠并发症及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1月于该院住院分娩的169例单胎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脐血流消失或反流37例(C组),脐血流脐动脉血流指数(S/D)比值≥3. 0者63例(B组),脐血流S/D比值3. 0者69例(A组),分析脐血流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分娩方式、发病孕周、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产妇羊水污染、HELLP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C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围生儿转儿科出院率显著低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脐血流消失或反流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易发生不良围产结局,应加强孕期监护,积极防治,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衣原体属感染孕妇在孕期不同时间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衣原体属感染孕妇188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口服为主的治疗方案。根据阿奇霉素应用时间,将患者划分为3组,A组(54例)均于孕13+6周接受治疗,B组(74例)均于孕14~27+6周接受治疗,C组(60例)均于孕≥28周接受治疗,对比3组妊娠并发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活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14 d内均痊愈。A组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少于B、C组,A组胎盘前置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流产或引产、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A组产褥感染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治疗妊娠期衣原体属感染,且在孕早期开展治疗,可有效改善母婴妊娠结局,临床需重视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期系统化管理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在妇保科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的GDM孕妇作为管理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GDM但未接受孕期系统化管理的6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GDM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管理组的GDM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饮食控制率、定期血糖监测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的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实施孕期系统化管理,可提高GDM知识和遵医行为,加强定期血糖监测,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孕妇足月分娩结局的影响,并分析抗生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397例孕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B族链球菌检测,记录B族链球菌阳性率、B族链球菌阴性率、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397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阳性占14. 36%,B族链球菌阴性占85. 64%。不同年龄、产次、流产史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与B族链球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B族链球菌阳性A组(接受抗生素治疗)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B组(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阳性A组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A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B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阳性A组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可对孕妇分娩结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及时采取针对性抗生素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利于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个体化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合理的孕期营养体重管理模式。方法以2008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1860例孕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管理组1060例和对照组800例,管理组进行个体化的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对照组常规给予产前检查及围生期保健,对比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孕妇、胎儿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577,P〈0.05);管理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28.02%,低于对照组的37.75%(χ^2=4.18,P〈0.05);管理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7.45%,低于对照组26.38%(χ^2=4.02,P〈0.05)。结论孕妇孕期进行个体化的营养体重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发生率,降低孕妇本身、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可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结合拉玛泽减痛分娩(简称减痛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母婴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在该院产科检查并分娩且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420例,均行孕期体重管理,依据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以及是否进行减痛法练习分为四组:A组125例,孕28周起坚持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1.5~16.0kg;B组135例,未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1.5~16.0 kg;C组65例,孕28周起坚持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6.0 kg;D组95例,未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6.0 kg,比较四组母婴结局。结果:A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与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阴道分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Ⅰ度会阴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体重管理良好的基础上联合减痛法,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保护会阴,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补充微量元素及叶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33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补充微量元素及叶酸的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A组孕妇106例,在妊娠前补充微量元素和叶酸而在妊娠早期未补充,补充时间3个月;B组孕妇117例,在妊娠早期补充微量元素和叶酸而在妊娠前未补充,补充时间3个月;C组孕妇112例,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均补充微量元素和叶酸,妊娠前与妊娠早期的补充时间均3个月。结果 3组孕妇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顺产率、助产率、剖宫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顺产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顺产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助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身高、头围、胸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身高、头围、胸围显著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新生儿身高、头围、胸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规范化补充微量元素及叶酸可以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并改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母婴结局,改善围产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68例住院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出生孕周及体质量,将新生儿分为早产低体质量组(118例)、足月低体质量组(36例)及对照组(114例,足月正常体质量组)。比较3组孕妇的一般特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3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剖宫产率、肌酐、尿素氮、B/C、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轻度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早产低体质量组与足月低体质量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足月低体质量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尿素氮、B/C、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早产低体质量组与对照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收缩压、舒张压、剖宫产率、肌酐、尿素氮、B/C、尿酸、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子宫体炎发生率、1 min Apgar评分、轻度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因素较多,低出生体质量对母儿都存在危害,尤其是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危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江亚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52-5053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16例初产妇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高危妊娠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降低剖宫产率、高危妊娠发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期瑜伽训练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比较72例参加孕期瑜伽训练(观察组)和同期100例未参加瑜伽训练(对照组)孕妇的妊娠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期增重、焦虑和(或)抑郁心理、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发病率、剖宫产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瑜伽训练能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剖宫产率,但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胖孕妇孕期体脂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将165例给予体脂控制的肥胖孕妇设为观察组,135例常规诊疗和护理的肥胖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脂率、生化指标、GDM发生率、孕妇妊娠结局、胎儿结局。结果:孕34周时,观察组的体脂率(31.2±4.2%)低于对照组(32.5±3.6%)(P0.01),对照组TG、TC水平高于观察组,GDM发生率(27.4%)高于观察组(13.9%)(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发生两组无差异(P0.05);对照组早产、剖宫产率以及巨大儿、胎儿窘迫率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死胎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肥胖孕妇孕期体脂控制,能够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改善母婴结局,临床可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