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泌体是一种能够稳定存在于多种体液中的囊泡结构,参与许多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信号调节,其携带的微小RNA(miRNA)和蛋白质等在很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与多种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受到广泛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具有侵袭性强、病变广泛和易复发等特点的疾病,外泌体作为重要的信号调节器与EMs的血管生成、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有关,在EMs的发生发展、继发病变和恶变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现就外泌体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EM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近年来在EMT中研究的热点,MSC以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外泌体是细胞产生的囊泡,作为MSC旁分泌所产生的生物因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交流间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发现在EMT中会发生MSC的募集现象,而MSC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可发挥类似于MSC的功能,二者在EMT的雌孕激素失衡、调节EMT血管生成、免疫活动及异位细胞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望应用于疾病诊断及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exosomes)是在环境刺激或细胞活化时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直径30~100 nm的纳米级囊泡,可将所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转移到邻近或远处的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免疫监督、炎症反应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分泌产生,目前已在多种体液中如唾液、尿液、腹水、胸水等中提取到外泌体。而对于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肿瘤、免疫调节、血液类疾病的关系,在妇科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也主要是关于妇科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已在子宫内膜中成功提取到外泌体,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来源的外泌体在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exosomes)是在环境刺激或细胞活化时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直径30~100 nm的纳米级囊泡,可将所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转移到邻近或远处的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免疫监督、炎症反应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分泌产生,目前已在多种体液中如唾液、尿液、腹水、胸水等中提取到外泌体。而对于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肿瘤、免疫调节、血液类疾病的关系,在妇科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也主要是关于妇科肿瘤的研究。近年来已在子宫内膜中成功提取到外泌体,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来源的外泌体在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虽非恶性肿瘤,但却是一种持续性活跃的疾病,在绝经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1980年在美国成立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会(World Endometriosis Soci—ety),并先后召开了7次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交流讨论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诊断、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免疫学说是关注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趋化、黏附、侵入、血管形成及异位内膜生长等多个重要环节,其异常表达通过促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引发盆腹腔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一步紊乱,导致疾病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免疫学说是关注的热点。近年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趋化、黏附、侵入、血管形成及异位内膜生长等多个重要环节,其异常表达通过促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引发盆腹腔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进一步紊乱,导致疾病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其特征为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定植和生长,病因不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闭合环状非编码RNA,研究证实circRNA具备编码蛋白质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与微小RNA(mi...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标志物,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外泌体是近年多种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功能多变,越来越多地进入肿瘤研究领域。外泌体可来源于多种细胞和体液,通过运载多种蛋白、脂质、mRNA及miRNA片段等生物学功能物质,介导细胞-细胞间信息交流,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由于肿瘤相关外泌体可表达特异性抗原,这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就外泌体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确切、更全面揭示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多因素疾病,至今病因不明。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存在干/祖细胞,包括胚胎残留干细胞或骨髓来源干细胞,这些干/祖细胞介导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寻找特异性干细胞标记物以分离并鉴定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并提出了EMs的干细胞起源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异常分化增殖可能导致EMs发生。各种来源的干细胞是"种子",而逆流经血、雌激素治疗及局部微环境是"土壤",只要局部组织同时存在"种子"和"土壤",EMs就会发生。这一学说为EMs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候选基因cofilin的表达在EMT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35例经病理证实为EMT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增殖期17例,分泌期18例;轻度组(Ⅰ、Ⅱ期)18例,重度组(Ⅲ、Ⅳ期)17例]为研究组,以同期16例非EMT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为正常对照组(增殖期7例,分泌期9例).应用原住杂交方法检测cofilin的表达,并对各组内膜中cofilin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在位内膜cofilin表达水平(2.2569±1.000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25±0.7549)(P<0.01);研究组中EMT异位内膜cofilin表达水平(4.2274±1.2091)明显高于EMT在位内膜(2.2569±1.0005)(P<0.01);研究组中EMT重度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cofilin表达水平(分别为2.6941±0.9517及4.5965±1.0353)高于轻度组(分别为1.8439±0.8809及3.8789±1.2846)(P<0.01).对照组内膜组织和研究组中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分泌期与增殖期cofili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患者在位内膜中cofilin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plastin(T亚型及L亚型)的表达在内异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07年5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内异症患者(36例,研究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和非内异症、证实盆腔结构正常的妇女(22例,对照组)在位内膜中T-plastin及L-plastin的mRNA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月经周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中T-plastin的表达水平(0.1519±0.0267)与正常在位内膜(0.1535±0.02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两者中T-plasti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在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中(0.1153±0.0151)的表达(P<0.01);研究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L-plastin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610±0.0126和0.1869±0.0268)显著高于对照组(0.1396±0.0088)(P<0.01),且异位内膜中显著高于在位内膜中(P<0.01)。(2)在研究组及对照组中,增殖期与分泌期T-plastin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陈华清  何福仙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5):350-352,355,i0001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其相应的在位内膜(研究组)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uPA、uPAR、PAI-1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uPA的表达分别为0.198、0.112、0.079;uPAR的表达分别为0.162、0.119、0.076;PAI-1的表达分别为0.230、0.158、0.080;异位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位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增殖期还是分泌期,异位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的表达均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P<0.05,P<0.01),在位内膜中uPA、uPAR、PAI-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uPA、uPAR、PAI-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TERT在EM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EMs患者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TERT的表达情况,应用显微镜及相关软件评估hTERT在EMs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随着月经周期变化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hTERT表达与CA125、月经周期、r-AFs分期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EMs异位内膜病灶处hT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P0.05);EMs在位内膜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正常内膜和EMs在位内膜中,月经周期变化对hTERT的表达无明显影响。EMs病灶处hTERT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CA125水平呈正相关(r=0.367,P0.05),而与月经周期、r-AFs分期和年龄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TERT在EMs中异常表达,表明hTERT在EMs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是多因素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着分离并界定出人类子宫内膜干/祖细胞,且这些干细胞可能定位于基底层的间质中。目前仍未找到独特的鉴定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标志物。子宫内膜可能存在至少两种干细胞,包括子宫来源或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其可经逆流的经血或经循环迁移至异地,并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形成EMs病灶,这表明EMs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16.
Dai L  Di 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4):304-306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1993年,miRNA首次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被发现[1],现已证实,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是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其参与调节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2].最新的研究表明,miRNA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手段和结果之一,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内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3].本文就其相关内容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RE)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累及直肠壁,在直肠壁内非癌性生长,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影响,产生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经期便血等临床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常有因RE误诊为直肠癌而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报道。我院自1994年~2004年共收治了12例RE,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在外生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居首,植木资料为74.20%,单侧受累占25.80%,双侧受累者占67.08%;三木资料为80%,其中形成巧克力囊肿的占60~30%;中村资料为77.5%,形成巧克力囊肿的占81.5%。可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高,双侧受累的多,囊性变的多。其发病率之所以高,以综合性学说加以解释,第一是经输卵管直接移植说,卵管伞与卵巢密切,经血逆流直接移植到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和midkine(MK)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5例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研究组)以及25例非EMs妇女子宫内膜(对照组)为样本,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TN、MK mRNA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在位内膜中PTN和MK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内膜PTN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s在位内膜中PTN、MK mRNA表达与内异症的临床期别呈正相关。无论增殖期或分泌期,EMs在位内膜中PTN、MK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PTN和MK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