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子痫前期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一种特发疾病,其病情变化快,发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子痫、早产、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高,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致滋养细胞受损、侵蚀不良,胎盘浅着床,合体滋养细胞缺血、缺氧,炎性因子、促凝物质释放,使血压升高、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血液早期处于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阿司匹林是产科常用的两种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由于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的凝血状态存在差异,这两种药物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其在子痫前期防治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ho激酶Ⅱ(Rho-associatedProteinKinaseⅡ,ROCKⅡ)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分布和表达及与滋养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子痫前期(轻、重度)孕妇和15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ROCKⅡ的分布和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三组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ROCKⅡ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滋养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以滋养细胞表达为主。子痫前期重度和轻度组以及正常妊娠组ROCKⅡ的免疫组化积分分别为(4.53±0.58)、(3.18±0.59)和(2.06±0.63),P<0.01。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滋养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均存在凋亡,以滋养细胞凋亡为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凋亡(0.28±0.03)%显著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0.22±0.04)%,子痫前期轻度组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0.16±0.05)%(P<0.01)。滋养细胞ROCKⅡ表达和滋养细胞凋亡具有相关性(r=0.96,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Rho激酶Ⅱ的高表达可能与其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子痫前期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预后重要原因之一,为多因素致病,促凝和抗凝机制的失衡是某些病例发病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与早发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液处于凝血和抗凝系统平衡的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特别是早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衡,凝血系统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失衡的PTS为抗凝治疗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孕妇胎盘组织中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的检测,探讨ADAM10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组)和3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ADAM10 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ADAM10蛋白的表达。结果ADAM10表达于胎盘组织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子痫前期组中ADAM10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DAM10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叶酸、体质指数(BMI)及凝血指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86例)和正常孕妇(55例),分析孕前BMI、妊娠早期(孕周11~12周)叶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与子痫前期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叶酸、凝血指标PT、APTT水平降低,而孕前BMI和FIB升高(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叶酸、孕前BMI及凝血指标联合检测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置信区间为0.778~0.905);与良好妊娠结局组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叶酸水平降低,FIB升高(P 0.05),而两组孕前BMI、PT、AP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妊娠早期叶酸、凝血指标(PT、APTT、FIB)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可评估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正>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液处于凝血和抗凝系统平衡的血栓前状态(PTS)。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特别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衡,凝血系统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失衡的PTS,为抗凝治疗提供了依据。近年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LMWH)在子痫前期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LMWH,可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免疫失调有一定的关系。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使滋养细胞侵袭性下降,子宫螺旋小动脉的“重铸障碍”,导致病理性胎盘形成;自身免疫异常如抗磷脂抗体通过干扰依赖磷脂的各种凝血与抗凝血因子的功能,使凝血功能紊乱,胎盘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量的下降。子痫前期的早期干预措施包括:对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妊娠中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妊娠早期和中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各种免疫治疗和抗氧化治疗的效果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的表达及与子痫前期发病和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例子痫前期孕妇和27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HIF-1α、ADM的表达;同时分析子痫前期、正常妊娠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HIF-1α蛋白及ADM蛋白主要表达在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及少量胞核中。子痫前期组胎盘中HIF-1α、ADM蛋白及HIF-1α、ADM mRNA表达均强于正常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2)子痫前期组胎盘HIF-1α、ADM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26,P<0.01);ADM mRNA的表达水平与平均动脉压(r=0.662,P<0.01)、孕妇并发症(r=0.365,P<...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相关蛋白A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胎盘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对妊娠12~16周产科门诊建册并规律产检的正常单胎孕妇2025例进行研究,首次就诊时抽取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清中的PAPP-A,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发展及分娩情况。对于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者产时收集其胎盘组织,用HE染色后观察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生情况及绒毛间质纤维化和绒毛血管病变情况。并随机抽取正常孕妇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结果纳入研究的孕妇2025例,剔除不符合要求病例后,共1862例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8例,需34周前终止妊娠的早发型子痫前期34例,34周后终止妊娠的晚发型子痫前期53例,正常孕妇1687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外周血PAPP-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PAP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胎盘病理改变率与对照组比较,总病理改变率3组与对照...  相似文献   

10.
子痫前期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病的二阶段学说是该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滋养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细胞间的融合作用,是其发挥侵袭功能的前提。众多分子可影响滋养细胞的功能,大量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存在联系,但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着重讨论表观遗传学中组蛋白修饰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研究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38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8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及22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中PDGF-A的表达.结果 (1)PDGF-A的表达部位:PDGF-A主要在胎盘滋养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表达.(2)胎盘滋养细胞PDGF-A的表达:子痫前期组胎盘滋养细胞PDGF-A的阳性表达率为63%(24/38),正常妊娠组为32%(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DGF-A的表达:子痫前期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DGF-A的阳性表达率为68%(26/38),正常妊娠组为27%(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患者PDGF-A的表达: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PDGF-A的阳性表达率为39%(7/18),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PDGF-A的阳性率为85%(17/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DGF-A的高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对滋养-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侵袭力改变及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剖宫产孕妇10例(正常对照组),子痫前期患者20例(子痫前期组).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孕早期细胞滋养细胞(CTB),胰酶消化法培养正常妊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后建立滋养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并分别加入正常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患者静脉血清培养24小时;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学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滋养细胞MMP-2、MMP-9mRNA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杀相关因子(Fas)mRNA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共培养体系的细胞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MP-2、MMP-9和Fas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子痫前期血清可能通过降调细胞滋养细胞MMP-2、MMP-9表达而影响滋养-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且其滋养-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的内皮细胞Fas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内皮细胞凋亡下降有关.提示滋养细胞MMP-2、MMP-9、Fas/Fasl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以及青心酮(DHAP)治疗子痫前期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正常孕妇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以及青心酮干预的滋养细胞中HO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孕妇组比较,子痫前期组胎盘中HO-1、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青心酮能上调滋养细胞中HO-1mRNA的表达水平(P〈0.05),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O-1、2表达降低,可能系子痫前期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青心酮能够上调滋养细胞中HO-1基因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改善HO—CO系统防治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抑凋亡基因survivin和livin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表达,研究滋养细胞凋亡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其中子痫前期20例、子痫4例、正常晚期妊娠20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1)survivin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在子痫前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晚期妊娠(P<0.05),随病情加重表达降低;(2)livin主要在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在子痫前期、子痫组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P<0.05);(3)子痫前期、子痫中survivin和livin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survivin、livi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者无相关性(r=0.142,P=0.298,P>0.05)。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pm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研究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解释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主要侧重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就其在妊娠相关疾病如妊娠合并感染、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研究进展作综述。关键词蛋白质组学技术妊娠合并感染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16.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和RT-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孕妇(正常组)及2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1)两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均有松弛素受体LGR7表达,主要定位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细胞膜上,在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水平.(2)正常组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蛋白的表达水平为0.912±0.003,子痫前期组为0.625±0.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正常组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LGR7 mRNA表达水平为0.776±0.021,子痫前期组为0.393±0.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松弛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雌激素受体α(ERα)在子痫前期胎盘和正常胎盘中组织细胞的定位,探讨ERα与子痫前期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正常足月妊娠胎盘组织和33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ERα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的ERα均呈阳性表达,子痫前期组的ERα在胎盘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质内或细胞核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定位于胎盘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绒毛间质纤维组织成纤维细胞的ERα作为实现雌激素功能的介导中枢,可能通过调控雌激素的作用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RAGE)表达与子病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分娩的1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2例正常足月孕妇(正常对照组).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1)HMGB1蛋白定位及分布:正常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无或仅有极少量HMGB1弱阳性细胞,主要见于滋养细胞层、单核巨噬细胞、蜕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绒毛间质细胞,HMGB1在胞质内呈弥漫性分布,并呈略高于背景的淡棕黄色;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MGB1阳性细胞分布与正常对照组一致,但HMGB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染色强度也明显增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HMGB1主要分布于细胞滋养细胞,细胞核内可见深棕色染色,核膜皱缩.(2)RAGE蛋白定位及分布:正常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无或仅有极少量RAGE弱阳性细胞,RAGE主要见于合体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和(或)细胞质内呈略高于背景的淡棕黄色染色;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RAGE阳性细胞分布与正常对照组一致,但RAGE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染色强度也明显增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RAGE主要见于滋养细胞层,细胞呈RAGE强阳性表达.(3)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为73%(11/1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为64%(14/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AGE蛋白阳性表达率: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为80%(12/1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为82%(18/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的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HMGB1和RAGE在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部位不同,可能与不同临床类型的子痫前期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降钙素受体刺激肽-3(CRSP-3)的表达与正常妊娠者之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住院分娩的5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25例)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CRSP-3的表达定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CRSP-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和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中均表达CRSP-3。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RSP-3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均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RS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虽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CRSP-3表达略高于轻度子痫前期,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RSP-3上调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但是与疾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联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连接(SP)法及RT-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12例轻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及22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 (1)3组孕妇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胞质内脂联素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且各组内胎盘母面及子面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30 984±14 604)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58 360±8910)及正常妊娠组(53 246±17 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妊娠足月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38 890±20 386)与未足月者(29 319±89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脂联素mRNA的表达.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1.0±0.2)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2.9±0.8)及正常妊娠组(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下降导致其蛋白表达水平也下降,提示脂联素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