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子痫前期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一种特发疾病,其病情变化快,发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子痫、早产、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高,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致滋养细胞受损、侵蚀不良,胎盘浅着床,合体滋养细胞缺血、缺氧,炎性因子、促凝物质释放,使血压升高、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血液早期处于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阿司匹林是产科常用的两种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由于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的凝血状态存在差异,这两种药物在子痫前期中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其在子痫前期防治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子痫前期综合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预后重要原因之一,为多因素致病,促凝和抗凝机制的失衡是某些病例发病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与早发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液处于凝血和抗凝系统平衡的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特别是早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衡,凝血系统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失衡的PTS为抗凝治疗提供了理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可改善胎盘微循环,预防胎盘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国内外指南普遍推荐妊娠早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LDA)能够预防子痫前期(PE),特别是早产型PE(37孕周分娩),但对小于胎龄儿(SGA)、流产、死胎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具备安全抗凝血的作用,但在预防PE、SGA、死胎、流产方面的作用微小或无作用,妊娠期长期应用均不增加胎盘早剥和产前产后出血的风险。本文综述指南推荐的PE危险因素以及早期筛查模型,讨论LDA和LMWH应用的理论依据以及两者预防效益的研究进展,帮助产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LDA和LMWH的使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子痫前期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Elabela是一种新发现的Apelin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Elabela和Apelin共有少量的类似序列,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参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胎儿发育异常和肿瘤等.与APJ的第一个配体Ape...  相似文献   

5.
子痫前期是起源于胎盘功能障碍的全身炎性多系统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一种抗衰老、抗氧化应激、抗炎、诱导细胞凋亡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天然多酚化合物.研究表明,白藜芦醇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抵抗炎症,调节血管功能,促进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免疫功能等在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一、病例摘要患者,女,31岁,孕0产0。体检发现CA125升高于2019年1月29日入院。2016年底体检发现CA125升高(具体数值不详)。2017年1月因便血于外院行肠镜示距肛缘8 cm肿物,病理为低分化腺癌,盆腔核磁考虑直肠癌(T3N2)。2017年1-2月于外院行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OLFOX方案)化疗2个周期。2017年3月于外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反折处,与子宫关系密切,右侧髂总血管下方及髂血管分叉处4 cm质硬结节。行髂血管区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为淋巴组织增生,偶见脉管内可疑癌栓。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标准肝素经裂解产生的分子量较小的肝素片段产物。LMWH与肝素相比,具有皮下注射吸收率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少及副作用小等优势,近年已逐渐取代肝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导致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复发性流产等并发症。LMWH能有效改善机体血栓前状态,从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子痫前期(PE)为妊娠期特有的多器官受损疾病,是目前导致母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相关治疗方案已制定,但由于PE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妊娠结局常有发生。因此,探讨此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sFlt-1在PE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证实,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参与此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文通过综述sFlt-1在PE中的研究进展,以对这一新的学说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危及母儿健康,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是一类RNA的总称,它们通过结合同一种miRNA实现自身间的相互调控并且参与靶基因表达的调控。近期研究发现,ceRNA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将就ceRNA的特征和作用方式及其与子痫前期的关联进行总结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全身多脏器损伤。由于其病因不明,除终止妊娠之外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因此,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还未得到具体的阐述,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甲基化的研究,为子痫前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异常的全基因组甲基化以及Cp G岛甲基化与子痫前期中许多重要功能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推测其间接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综述基因DNA甲基化在该疾病发生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免疫因素可能是导致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原因,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在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孕妇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等均有差异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存在新的TLRs配体以及调控机制,参与诱发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及诱导滋养细胞凋亡,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是胎盘的核心作用不可忽视。最近研究表明,Apelin、ELABELA及其共受体APJ在胎盘形成、血管发育及血管张力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Apelin、ELABELA分子及其共受体APJ的研究起源、结构、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做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军  刘志超  朱大伟  李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1):832-835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母儿健康。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在子痫前期的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孕前筛查子痫前期高危人群,评估预测发病风险,及时判断和治疗做为基本干预措施已引起关注。通过孕前教育提高孕妇对子痫前期的自我早期识别;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平衡膳食、体质量管理和适度运动以维持健康的孕期过程;适量补充营养素,钙、铁、镁、锌、硒、叶酸和维生素C、D、E等可保持营养充足;降压治疗、抗凝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已应用到临床,可能对预防子痫前期发生发展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将国际指南中证据充分的建议进行总结,尽管干预措施在子痫前期中作用的认可度尚待提高,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多维度的尝试有探索的必要。寻求和应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任务艰巨,亟需更多的研究发现和证实。  相似文献   

14.
肝素主要包括两类: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 肝素(UFH)。 LMWH 是 UFH 裂解后制成的、分子质 量相对较低的肝素的统称,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血栓治 疗。 由于其妊娠期安全性,LMWH 在产科被广泛关 注,且应用在一些产科疾病的治疗中,但疗效存在争议。 本文就 LMWH 在产科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重度子痫前期是危害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常伴有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有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能从多方面对抗重度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早期的干预治疗,对降低母儿并发症及延缓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在产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建华教授 妊娠妇女随孕周增加,其高凝状况逐渐递增。这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浓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血液中促凝物质增加(如肝素酶)等因素有关,但仍然定义为生理性高凝。少数妇女妊娠期间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系统出现异常,发生病理性高凝,即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继续发展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17.
胚胎着床失败是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导致着床失败的因素很多,近年血栓前状态成为反复着床失败病因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血栓前状态与反复着床失败的关系,以及低分子肝素在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反复着床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仍不确定。因此,我们对相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流产患者需全面筛查病因,对因治疗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主要应用于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防治。文章重点讨论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与监测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重度子痫前期62例分为3组:A组(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d;B组(小剂量组),加用低分子肝素2500U/d;C组,常规治疗组。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变化判断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纳入研究时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加用低分子肝素组(A、B两组)的临床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C组)(13·43±2·75,11·95±3·46vs9·43±3·81(P<0·05));A组的平均得分高于B组,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3组孕妇的肝肾功能、胎儿宫内状况、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改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对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流产患者需全面筛查病因,对因治疗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低分子肝素主要应用于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防治。文章重点讨论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与监测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