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动机性访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动机性访谈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佳的比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动机性访可有效提高出院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75例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通过电话、入户或门诊随访完成自编《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分析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依从率仅为61. 1%(107/175例);影响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缺乏疾病相关知识(OR=2. 319,95%CI:1. 56~3. 07)、药物不良反应(OR=6. 209,95%CI:4. 768~7. 650)、药物种类(OR=1. 931,95%CI:1. 257~2. 605)、对医师的信任较差(OR=2. 855,95%CI:1. 908~3. 801)、门诊不定期复诊(OR=3. 300,95%CI:2. 181~4. 419)及缺乏家庭支持(OR=4. 319,95%CI:2. 935~5. 703)等(P 0. 05或P 0. 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药物不良反应、不定期复诊、缺乏家庭支持等影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方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住院的1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以动机性访谈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采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调查、MBI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1个月,康复锻炼依从性和M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实验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BMI评分均髙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知情同意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知情同意干预能否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方法 选择部分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 0例 ,男、女各 6 0例 ,研究组病人除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在康复期过程中再接受知情同意干预。评定工具为自行设计知情同意问卷及病人治疗依从性问卷各 1份 ,经信度、效度测定r>0 .77。结果 研究组病人经知情同意干预后 ,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三项内容 (治疗、检查、护理依从性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知情同意干预能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 ,对预防复发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TC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TC模式治疗和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间进行TC模式治疗和管理(观察组)与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间进行传统精神科护理(对照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迟滞、抑郁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C模式治疗和管理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生存能力,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经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研究。对象 为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在本院治疗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经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疗效达临床痊愈或显著进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分≤ 2 0分、出院后回归社会≥ 6个月者。共 2 19例符合标准。其中服用利培酮 110例 ,服用氯氮平 10 9例。两组共有 15例 (6 8%)脱落 (利培酮组有 8例因经济困难 ,氯…  相似文献   

8.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年分别各评定1次. 结果:两组BPRS、ITAQ、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均以干预组显著较好. 结论:认知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出院重性抑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唐山市第五医院住院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的144例患者.在出院时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对自己服用抗抑郁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抗抑郁药物的态度、对医生交流风格的评价等,在患者出院后第4、8、16周使用Morisky问卷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探讨上述各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预测作用.结果 144例患者16周后的完全依从率为36.1%.完全依从组与部分依从组在年龄、婚姻状况、家属对患者服药的态度、是否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知道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态度、医生交流风格评价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是否为完全依从作为因变量,将以上项目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抗抑郁药态度及是否知道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2个变量进入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2.323,1.205.结论 出院后重性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对抗抑郁药的态度和抗抑郁药知识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出院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6例按出院顺序交替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及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子社区管理,观察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服药依从性量表在入组时和1年后分别进行测评,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经电子社区管理1年后,研究组SCL-90各项评分(t=2.31~5.72)、MRSS各项评分(t=2.19~5.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12.67,P0.01),复发率(28.43%)低于对照组(42.30%)(χ2=4.33,P0.05)。结论:电子社区管理能显著提高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疏导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疏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疏导组和单纯药物组。疏导组采用药物合并心理疏导疗法,药物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疗程60天。在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及治疗结束时,分别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心理疏导合并药物组SANS及NOSIE减分值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疏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13.
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一种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迁延性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医疗得以奏效的前提条件,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病情转归的决定条件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动机访谈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治疗技术,它的优势在于整合了各类咨询理论和技术,在行为改变方面有突出功效。动机访谈主要借鉴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通过改变来访者内在的动机以达到分阶段改变其行为的目的;同时借鉴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认知失调理论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引发来访者自主改变行为的要求。在访谈过程中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效能,以自我决定论的相关思想巩固治疗效果。动机访谈不但在个体行为矫治方面效果显著,亦有可能推广到团体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封闭病房无烟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封闭病房进行无烟化管理后,进行一个月的临床观察,用护士观察量表和汉米顿焦虑量表观察疗效,并与有烟化封闭管理的病房进行对照。结果无烟化管理的病房护士观察量表和汉米顿焦虑量表评分均分减分率与有烟化管理病房的减分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封闭病房实行无烟化管理有利于病房的管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一种社区干预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白银市抽取20个社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生活在社区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实际完成研究的例数分别为90例和84例。对研究组给予社区管理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原有的个案管理的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月末和干预6月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SD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ANSS总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DL的组间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DSS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个案管理比较,社区干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部分残留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8.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 探索影响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详细询问和评定 7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并收集其社会经济、家庭、临床和治疗资料 ,以单因素法及逐步多元回归法分析患者的依从性和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全样本的依从性类别分布为 :完全依从 5 2 8% ,部分依从 34 7% ,不依从 12 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影响治疗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为 :副反应、病情和就医条件。结论 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应引起更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利培酮使用状况及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对128例经利培酮治疗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每1~2个月门诊随访一次,视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共随访三年。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结果 共有90例患者完成了3年的随访观察,其中30例患者利培酮治疗3年。对维持治疗效果良好中断治疗的因素有多种。结论 利培酮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中断治疗易复发或加重,应针对相关原因和问题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探索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73例精神分裂症虱急性症状已控制,但仍存在意志缺乏、情感淡漠、思维迟缓、生活疏懒、焦虑、抑郁、对前途人信心、自知力缺失患者分为二组,运用森田疗法进行为期十二周的对照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辣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木田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