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间质瘤(GIST)是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提出的病理学概念,属于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上皮源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2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超声内镜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被公认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内镜检查能够对胃间质瘤进行诊断,并与其他上消化道病变进行鉴别,能对其侵袭危险度进行评估,对内镜下治疗间质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病理证实恶性GST者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是GST预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2 cm的GST指南建议手术切除,以往外科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标准术式,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其R0切除率与常规外科开腹手术切...  相似文献   

4.
对51例胃间质瘤(GST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查发现CD117阳性47例(92.2%),CD34阳性36例(66.7%).平滑肌抗体(SMA)阳性12例(23.5%),S100阳性7例(13.7%)。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53.8%)及潜在恶性GSTs的5年生存率(61.1%)较良性GSTs的5年生存率(90.7%)低(P〈0.05)。肿瘤完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72.4%)较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41.9%)高(P〈0.05)。表明免疫组化指标CD117和CD34的检测有助于GSTs的诊断正确率。手术的关键是切除范围要完全。  相似文献   

5.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过去受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近来随着免疫组化开展,判定GSTs可能源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1],这些肿瘤绝大部分较少有结构蛋白表达,肌动蛋白阴性或仅局灶阳性,而且,电镜中亦很少见到肌丝,因此并不属于真性平滑肌肿瘤。目前临床上对GSTs认识还不够,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治进展作一综述。1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GSTs在美国每年确诊的新发病例约150例,年发生率为0·07每10万人,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对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腹腔镜下成功切除23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40~1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4.5 h,48 h拔除胃管。住院时间为3~9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无死亡及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o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间叶源性肿瘤的18%,占消化道肿瘤的1%。由未分化或多潜能分化的梭型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恶性潜能,其对传统放疗及化疗敏感性均较差,且早期不易被诊断。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良,以手术治疗为主,靶向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已推出,下面就治疗方法的研究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李春平  黄家良  李晓华 《山东医药》2010,50(18):105-105
2004年1月-2008年5月,我们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胃问质瘤(GIST)1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壁、肠系膜、网膜或腹膜后腔。1983年,Mazur和Clark[1]利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间质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观察,提出了GIST的概念。近年来,对GIST的发生机制、组织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生主要与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下游信号异常激活有关。伊马替尼(imatinib)靶向作用于KIT和PDGFRα治疗转移性和复发性GIST患者已取得确定疗效。但多数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耐药现象。索拉替尼(sunitinib)、达沙替尼(dasatinib)等多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将给耐药GIST患者带来希望。最近研究发现,除KIT、PDGFR突变引起的信号转导外,还存在其他促使GIST细胞增殖的旁路途径,如AXL、IGFR等,它们可能与肿瘤的演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隋翔宇  胡三元 《山东医药》2015,(12):106-108
胃肠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尽管病理检查是确诊GIST的惟一方法,但对大多数可切除的原发局限性GIST,术前不推荐常规活检。外科手术仍然是GIST的惟一治愈方法。对局限性可切除、复发转移GIST,手术仍能使患者获益。基因检测不仅对确诊GIST非常重要,且有助于判断靶向药物治疗反应及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上腹痛5年,黑便10余天”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阵发性上腹部钝痛,无放射性,与进食排便无关,无恶心呕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未予系统性诊治。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呕血3小时于98年9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然呕吐鲜红色胃内容物两次,共约1000 ml,有血块,伴头晕、心悸,未解大便。患者96年曾突然呕血入住本院,胃镜诊断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入院体查:T3.65℃,R20次/分,P100次/分,Bp14/8KPa。贫血貌,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及腹部未见异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62岁,因"腹胀1个月余"入院。查体:T:36.1℃,BP:128/75 mm Hg(1 mm Hg=0.133 k Pa),神志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心肺听诊(-),腹部稍彭隆,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腹壁浅静脉无扩张,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腹部可扪及一巨大肿块,约25 cm×20 cm×15 cm大小,质硬,边界清,肿块中央有轻度压痛,活动度较差。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胃间质瘤临床诊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过去受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曾被误诊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近来随着免疫组化开展,判定GSTs可能源自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这些肿瘤绝大部分较少有结构蛋白表达,肌动蛋白阴性或仅局灶阳性,而且.电镜中亦很少见到肌丝,因此并不属于真性平滑肌肿瘤。目前临床上对GSTs认识还不够,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白光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EUS)下可见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团块,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及病理检查有利于术前诊断。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近年来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了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多种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该文就近年来内镜在诊断及治疗胃间质瘤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大多数GISTs的生长由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突变所致.GISTs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ICCs、microRNAs(miRNAs)、信号通路、DNA甲基化以及Kit或PDGFRα基因突变等因素.此外,本文还详尽阐述了GISTs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内镜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以及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GIMT)。以前许多混杂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上皮样肿瘤被误认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983年Mazur和Clark通过对以往的消化道问叶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这组肿瘤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类似未分化的幼稚问充质细胞,首先提出GIST的概念。近年国内外许多回顾性研究发现,既往病理学诊断为“平滑肌瘤”的病例,经病理切片的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其中许多属于问质瘤。  相似文献   

20.
李文帅  刘杰 《胃肠病学》2014,(4):248-251
KIT和PDGFRA基因突变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的靶点。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GIST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且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推广以及疾病本身的基因突变,药物耐药率逐渐提高而影响疗效,因此突变也可作为GIST预后评价的指标。在临床实践中,伊马替尼通常作为GIST的一线用药,舒尼替尼作为伊马替尼失败的二线药物。本文就GIST靶向治疗的药物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