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入前向运动精子数对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UI的不孕症夫妇137对,共216个周期,按宫腔内注入的前向运动精子数(Processed to-tal motile sperm count,PTMS)分为4组:A组≤3×106,B组(3~10)×106,C组(10~20)×106,D组〉20×106,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结果本组资料IUI总的妊娠率为10.19%,A组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和C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注入PTMS在(3~20)×106范围内可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率,适宜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PTMS≤3×106时,建议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 (Intrauterineinsemination ,IUI)治疗单纯男性因素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单纯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者 881例按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分为 3组 :①A组 :2 81例 ;②B组 :2 90例 ;③C组 :310例。A组女性自然周期的卵泡成熟后采用IUI治疗 ;B组女性采用超促排卵 (Controlledovarianhyperstimulation ,COH)治疗 ,卵泡成熟后采用IUI治疗 ;C组女性采用COH治疗 ,卵泡成熟后指导性生活。结果 :A组妊娠者 130例 ,妊娠率为4 6 .3% ;B组妊娠者 134例 ,妊娠率为 4 6 .2 % ;C组妊娠者 5例 ,妊娠率为 1.6 %。临床妊娠率比较 ,A组与B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组、B组与C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对单纯男性因素引起的不孕可采用IUI治疗 ,COH治疗不会提高男性因素不孕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在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157例38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157例386个周期的IUI治疗,共妊娠52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3.5%.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以及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的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妊娠率.IU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不孕症的助孕技术,促排卵周期IUI妊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中心202个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202个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30%,B组:30%≥DFI>20%,C组:DFI≤20%,比较三组妊娠率.[结果]DFI>30%的为5周期,妊娠数为0,周期妊娠率为0;30%≥DFI>20%的为62个周期,妊娠数为6,周期妊娠率为9.68%;20%≥DFI的为135个周期,妊娠数为23,周期妊娠率为17.04% ;B组、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但C组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DFI(14.01±11.28)%显著低于非妊娠组精液DFI为(18.25±13.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子DNA的完整性与IUI结局密切相关;DFI可作为预测IUI结局、评价男性不育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冲  董利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557-156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联合宫腔搔刮术用于反复种植失败不孕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西安汉城妇产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2例反复种植失败并行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54例。A组采取宫腔镜检查联合宫腔搔刮术,B组采取单纯宫腔搔刮术,C组未行其他特殊干预。比较3组移植胚胎情况;比较3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对A组按照宫颈检查结果分为宫腔正常组与宫腔异常组,比较两组IVF-ET结局。结果 A、B、C三组移植周期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优质胚胎数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C组(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证实A组54例患者中宫腔正常者25例,29例患者检出异常病变,宫腔异常检出率53.70%(29/54)。宫腔正常组与宫腔异常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宫腔搔刮术用于反复种植失败不孕患者有利于检出宫腔微小病变、改善内膜形态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对宫腔正常者,宫腔镜检查也可形成一定的机械性损伤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可在反复种植失败不孕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前后各精液参数与男性因素不孕者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男性精液异常的不孕夫妇所进行的128个IUI周期,统计妊娠组(16个周期)和非妊娠组(112个周期)的各精液参数,探讨优化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和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总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精子正常形态率大于或等于4%时,精液常规参数与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IU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各精液参数均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完成促排卵周期IUI的200例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临床妊娠结局;自制调查问卷,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分析促排卵周期IUI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促排卵周期IUI后妊娠失败,妊娠失败率为75.50%。肥胖、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焦虑/抑郁均是促排卵周期IUI后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OR 0,P 0.05)。结论促排卵周期IUI后患者妊娠失败风险高,可能与肥胖、EMs、焦虑/抑郁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及时评估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实施干预,提高IUI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生殖中心接收的首次IVF-ET新鲜胚胎移植3119个移植周期资料,以胚胎移植管顶端距子宫底的距离分为A、B、C、D、E 5组,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结果 A、B、C、D、E 5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分别为36.74%、35.32%、33.03%、30.45%和38.55%,A、B、E组之间,C组和D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种植率和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移植管距子宫底的距离没有关系,种植率可能与胚胎质量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助孕技术对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不明不孕(UI)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6年4月我院诊断为UI并采用助孕技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原发性UI47例(A组),继发性UI43例(B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了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体外受精(IVF)治疗。结果:两组IUI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A组20.4%,B组23.2%。促排卵周期方案中的CC/HMG/HCG IUI和HMG/HCG IUI方案的妊娠率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和CC IUI;第2和第3个IUI周期的妊娠率显著高于第1周期;≥4个周期的IUI均无妊娠。在IVF中,A组的取消周期数、临床妊娠率、获卵数、受精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低于B组,受精率<30%的周期数显著高于B组。在B组中,IUI和IVF治疗中各出现一例异位妊娠。结论:促排卵 IUI能纠正部分UI患者的轻微病因,是UI的首选治疗方法。原发性UI患者行IVF时,卵子不受精或受精率明显下降的风险明显高于继发性UI;继发性UI的病因可能与输卵管功能和/或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年龄对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方法我院生殖医学科2008年12月~2011年1月行AID的患者599例,共计1100个周期,按女方年龄(岁)由小到大分为A组(≤25)、B组(26~30)、C组(31~35)、D组(36~40)及E组(>40)共5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以及各年龄组间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1)各组周期妊娠率和流产率分别为A组32.1%(107/333)、10.3%(11/107),B组31.6%(97/405)、13.4%(13/97),C组18.7%(49/262)、12.2%(6/49),D组14.9%(13/87)、30.8%(4/13),E组7.7%(1/13),0%(0/1);(2)各组自然周期占比依次为71.2%、66.2%、67.9%、56.3%、46.3%;促排卵周期占比依次为28.8%、33.8%、32.1%、43.7%、53.7%;(3)相同年龄组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之间AID的周期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C组和D组促排卵周期流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D患者无论是自然周期还是促排卵周期,30岁以上者周期妊娠率开始降低,流产率明显增加,因排卵异常使用促排卵药物比例增加,35岁以后尤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磺酸溴隐亭、促性腺激素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接受治疗的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促排卵方案,B组采用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A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泌乳素、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泌乳素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B组改善幅度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排卵率、妊娠率稍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流产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溴隐亭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不孕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妊娠结局较好,降低流产率,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禁欲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535例男性的精液根据取卵日的禁欲时间随机分成A、B、C、D 4组。记录和分析使用各组别的精子进行IVF-ET后的结局。结果在女方年龄、不孕年限、超排卵长方案使用促性腺流毒(Gn)时间和总量以及获卵数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2年收集到的A、B、C、D 4组的例数分别为29、159、278、69个。经统计学分析,4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各组间二者比较除B组显著高于C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妊娠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中流产率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率各组间两两比较C组显著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禁欲时间长短不影响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和卵裂率,禁欲6~7d的男性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处理用于IVF-ET后其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其他禁欲时间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不孕妇女的年龄和基础FSH水平对夫精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岁组、≥35岁组患者促排卵周期周期数、妊娠率、流产率,自然周周期数、流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IU/L组、≥10 IU/L组患者促排卵周期流产率、自然周期流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基础FSH升高的不孕妇女,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明显较低,流产率较高,促排卵无法改善高龄、高FSH患者的人工授精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接受夫精IUI治疗的249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主要分析采用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同一月经周期行IUI的次数,注射绒促性素当日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厚度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249例不孕患者共接受285个周期IUI治疗,有78例成功妊娠,周期妊娠率为27.4%(78/285),临床累计妊娠率31.3%(78/249).治疗前不能正常排卵的患者分别采用氯米芬方案与尿促性素方案促排卵,两组的周期妊娠率相当;同一月经周期,接受1次IUI治疗的效果与2次IUI效果相当.注射绒促性素当日的宫内膜形态为A型、厚度为8~13 mm、卵泡直径在18~22 mm的患者周期妊娠率均相对较高.结论:注射绒促性素当日B超检查,子宫内膜为A型、子宫内膜厚度为8~13 mm、卵泡直径为18~22 mm者行IUI最适宜,周期妊娠率较高.建议每个月经周期在注射人绒促性素后24小时做1次IUI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局的影响,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84个IUI治疗周期,分别采用自然周期、氯米芬、氯米芬+尿促性腺激素、来曲唑、来曲唑+尿促性腺激素、尿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组、不同促排卵方案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自然周期组妊娠率为9.33%,促排卵周期组妊娠率为13.27%,促排卵组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促排卵组之间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人工受精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促排卵方案之间IUI治疗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过程中男性相关因素对妊娠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IUI治疗不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排除女方因素和双方因素所导致的219周期不育IUI的资料,统计分析其中男性相关因素(如年龄、学历、不育年限以及精子形态正常率、精液处理前后前向运动精子数等)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共行IUI治疗219周期,妊娠23例,周期妊娠率为10.5%。随着男方年龄增长,拥有正常精子形态的人群比例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年龄组妊娠成功率低于其他组(P<0.05),高学历组妊娠成功率也较其他组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方不育年限各分组中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形态率正常组的妊娠率稍高于异常组,IUI妊娠率随着精液处理前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数的增加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方年龄对正常精子形态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男方学历、不育年限、处理前后的前向精子总数以及精子形态学等对IUI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女方因素对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女方不同病因行IVF-ET治疗的345个周期资料.根据女方致不孕的主要因素分为:A、B、C、D 4组.A组:盆腔及输卵管因素共203个周期;B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瘤共62个周期;C组:排卵障碍共35个周期;D组:原因不明不孕共45个周期.比较4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宫外孕率.结果 各组间卵裂率、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精率C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01),临床妊娠率B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流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宫外孕率A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在IVF-ET治疗之前应针对女方病因行预防性治疗以改善IVF-E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氯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来曲唑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来曲唑5 mg·d-1.第4-8天口服治疗;B组采用来曲唑2.5 mg·d-1,第4-8天口服,第9天开始注射尿促性素75 U·d-1;C组采用第5天开始注射尿促性素75 U·d-1.比较3组优势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A、B组间有排卵周期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及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优势卵泡数及E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排卵率、妊娠率比较:A组为85.2%和48.1%,B组为88.0%和48.0%,C组为58.3%和33.3%,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及来曲唑加尿促性素可以作为氯米芬抵抗的促排卵药,可以提高妊娠率,而单独使用尿促性素使优势卵泡过多,周期放弃率高,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82例取卵年龄40岁以上的不孕患者,共进行354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式分为自然周期组(131个周期)、激素替代周期组(206个周期)和促排卵周期组(17个周期),根据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时期分为D3-FET组(18个周期)、D4-FET组(294个周期)和D5-FET组(42个周期);根据不同来源囊胚移植分为囊胚复苏后移植组(16个周期)和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组(26个周期)。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282例患者冻融胚胎复苏后共进行354个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移植胚胎数(2.03±0.50)个,临床妊娠率19.77%,胚胎种植率11.84%,流产率48.57%,活产率9.60%,异位妊娠发生率2.86%;自然周期组、激素替代周期组和促排周期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FET组平均移植胚胎数[(1.81±0.40)个]低于D3-FET组[(2.01±0.77)个]和D4-FET组[(2.06±0.56)个],临床妊娠率(33.33%)和胚胎种植率(23.68%)高于D3-FET组(11.11%、5.56%)和D4-FET组(18.37%、10.73%)(P<0.05),D3-FET组与D4-F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组临床妊娠率(34.61%)与囊胚复苏后移植组(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岁以上不孕妇女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将胚胎培养至囊胚阶段移植可增加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囊胚形态学评分在冻融囊胚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FET)周期中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结局产生的影响,为评估囊胚移植手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行FET的患者共计2576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囊胚内细胞团(ICM)及滋养细胞层(TE)评分为标准进行分组:A组(移植≥4AA级别囊胚)108周期,B组(移植4-6AB, 4-6BA级别囊胚)370个周期,C组(移植4-6BB,4-6CA级别囊胚)1170个周期,D组(4-6BC,4-6CB,4-6CC级别囊胚)共928个周期,对不同组别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四组患者的女方年龄、BMI、不孕年限、卵巢基础储备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超促排周期促性腺激素总量及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冻融囊胚移植手术后妊娠结局比较:A组冻融囊胚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高于B、C、D组,B组高于C组和D组(P<0.05), A组和B组间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