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CT灌注成像(CTPI)影像学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风通脉汤治疗。治疗3周后,采用CTPI影像学方法检测梗死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检测血浆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梗死区CBV、CB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梗死区MTT值及血栓相关因子明显降低(P0.05),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能够通过改善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灌注,降低血栓相关因子,减轻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化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行CT灌注成像及NIHSS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及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梗死中心CBV、CBF增加,MTT缩短,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梗死周围区域CBV均增加,治疗组较明显;治疗组梗死周围CBF增加,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组梗死周围MTT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梗死中心及梗死周围的r CBV、r CBF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且治疗组梗死周围r CBV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通络汤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使梗塞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改善,且对梗死周围组织的作用强于梗死中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蛭龙溶栓汤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者脑代谢产物影响,并采用磁共振波谱(MRS)定量分析进行疗效评价。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蛭龙溶栓汤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磁共振波谱定量检测脑梗死组织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及乳酸(Lac)的含量,计算出Cho/Cr、NAA/Cr和Lac/Cr比值;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AA/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 05),观察组患者NAA/Cr和Lac/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且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Hcy、VWF和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均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NIHSS积分和B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蛭龙溶栓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梗死周围区脑细胞的代谢,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挽救缺血半暗带,降低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并减轻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临床方面研究中风口服液对脑梗死(中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的方法,将6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风口服液)31例和对照组(消栓口服液)30例,实验前后评定神经功能以观察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作用.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风口服液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优于消栓口服液.  相似文献   

5.
朱丹丹 《河南中医》2022,42(2):297-300
目的:观察芪蛭消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芪蛭消栓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消栓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予常规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HSS)评估神经功能状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O、E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 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65.9%(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可有效调节PAT、NO等有关因子的生成,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匮通脉方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50例溶栓时间窗外6~72 h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调脂、调控血压和血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匮通脉方(黄芪、全瓜蒌、薤白、益母草、丹参、山楂、制半夏),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脑梗死中心区域CBV、CBF均较治疗前增加,MTT较治疗前缩短,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脑梗死周围区域CBV、CBF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脑梗死中心和周围区域的r CBV、r CB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金匮通脉方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脑梗死中心及其周围区域组织灌注,尤其对梗死周围组织灌注的改善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CT灌注情况、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CT灌注成像指标、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Vp、Vm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DVp、DVm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Vp、Vm高于对照组(P0.01,P0.05),DVp、DVm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后CBF、CBV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增高(P0.05,P0.01),MTT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CBF、CB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F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水平及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有助于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中风通脉汤对微小RNA-155(miR-155)的调控作用,及对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联合中风通脉汤。治疗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表达率;RT-PCR检测miR-155,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0、TNF-α、IL-6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检测血浆HCY、VWF和GMP-140等血栓相关因子水平;采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中风通脉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iR-155、Foxp3 mRNA表达水平和IL-10、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Hcy、VWF和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NIHSS积分和BI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00%vs 82.50%,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miR-155,进而调节Treg增殖,调节IL-10、TNF-α、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风通脉汤对血栓和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中风通脉汤。对两组治疗前后以下指标进行检测:(1)神经损伤相关因子: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多胺氧化酶(PA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2)血栓相关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3)血流动力学: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4)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GF-1、PAO、H-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cy、VWF、GMP-140血栓相关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Vp、V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风通脉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神经损伤相关因子和血栓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益气祛浊方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丘脑脑梗死疗效及对脑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丘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益气祛浊汤治疗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头部CT容积灌注成像结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65/70),高于对照组的75.6%(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梗死中心及梗死周围的CBV、CBF、rCBV、rCBF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8/70)、15.7%(11/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溶栓时间窗外的急性丘脑脑梗死患者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同时,辅以自拟益气祛浊汤治疗有助于改善梗死中心及周围区域的组织灌注,从而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入院时及治疗14 d后,均应用磁共振PWI序列,观测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r CBV、r CBF、TTP、MTT。比较治疗前两组灌注参数,比较治疗后两组灌注参数,同一组比较治疗前后的灌注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脑梗死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836、0. 714、0. 733、0. 802)。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 007、000,P=000、002); r TTP、r MT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P=0. 009、0. 02,P=0. 01、0. 037)。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6、0. 84、0. 675、0. 79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0. 285、0. 651、0. 78)。治疗后,两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较治疗前均进一步降低(P=0. 034、0. 031,P=0. 033、0. 05)。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比较无显著差异(0. 59、0. 751)。治疗后对照组r MTT、r TTP进一步延长(P=0. 000、000),而观察组r MTT、r TTP无明显延长(P=0. 123,0. 078)。治疗后观察组r MTT、r TTP较对照组延长较少(P=0. 05,0. 04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梗死区及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不能改善梗死区的灌注情况,但能减轻脑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区域组织灌注情况、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梗死中心区域及周边CTPI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BV及CB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MT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结论应用灯盏花素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区域及周边区域组织灌注,治疗效果确切,预后佳,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中VEGF、Ang-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及阿斯匹林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通窍化栓汤治疗,疗程15天。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及血清中Ang-1、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NF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NFD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增高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ng-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P<0.01,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化栓汤可调节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ng-1、VEGF的含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中风解毒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设阴性对照组,中风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大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中风解毒方能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补阳还五汤作用相似。提示中风解毒方能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莹  何银辉  许永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63-1064
目的观察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将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血栓通,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入院前后CT扫描梗死灶体积,治疗后第1、7、14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停药后2周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Barthel指数评分及sICAM-1水平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sICAM-1水平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梗死灶体积缩小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疗效,并能降低患者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t-PA,PAI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通窍化栓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 mg,tid;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血栓通注射液0.3 g,gtt,q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加通窍化栓汤100 mL,口服,tid,疗程15 d。观察临床疗效、t-PA以及PAI活性的变化及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PA及PAI都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t-PA,PAI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NF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通窍化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升高血浆t-PA、降低PAI水平,调节血浆纤溶系统功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通窍活血汤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9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通窍活血汤治疗,治疗7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元醒脑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处理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复元醒脑汤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风类症评分、D-二聚体检测、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最大血块强度MA、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血栓弹力心电图(TEG)各指标、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元醒脑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复元醒脑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平衡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