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9)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基因的检测是肺癌靶向治疗的重要基石。目前临床中主要针对肺癌组织、脱落细胞以及液态活检标本开展检测工作,此外尿液标本近期也展现出良好的检测效率。针对上述标本,临床中开展多种检测技术,如以特定靶点为目的的技术,包括数字PCR、楔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等;以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技术,包括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Sanger测序等,这些技术在特定的标本类型和检测目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新兴的技术,如拉曼光谱,也在临床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致癌驱动因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广泛应用于肺癌治疗中,特别是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与标准化疗相比,EGFR-TKI单药治疗已获得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而EGFR-TKI在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及晚期一线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中的疗效尚未明确,获得性耐药成为了限制其疗效的主要问题。分子靶向治疗是驱动基因指导下的治疗,开启了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与“精准”治疗时代。本文就EGFR-TKI治疗NSCLC的临床价值及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收治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女,65岁,无吸烟史,无肿瘤家族史。因右下肺癌术后13年余,来院复查入院。胸部增强CT示:两肺多发恶性肿瘤,左肺上叶最大层面约3.6cm×3.2cm,右肺最大层面约5.9c m×3.5c m,左侧第1 2肋膨胀性骨质破坏。头颅增强M R I示:双侧颞叶异常强化灶,大小约0.5 cm×0.5 cm,考虑转移。左肺穿刺病理:(左)肺非小细胞癌,倾向腺癌。免疫组织化学:CK7(+),napsin-A(+),TTF-1(+),p40(-),p63(-),Ki-67(5%+)。基因检测:EGFRE19del突变。一线予吉非替尼片(易瑞沙)靶向治疗,治疗后肺部病灶明显缩小,颅内病灶消失。16个月左右后疾病进展,进展后血液EGFRT790M突变检测阳性,使用甲磺酸奥西替尼片(泰瑞沙)治疗,疾病持续缓解中。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用微分离富集肿瘤细胞,采用QIAGEN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及DNA测序技术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4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有22例(51.2%)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其中13例为外显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昆明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ncers,NSCLC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点及与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昆明地区173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第18~21号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结果 173例NSCLCs共检测EGFR突变38.7%(67/173),其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突变总数的58.2% (39/67)和25.4% (17/67);腺癌和腺鳞癌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1% (64/145)和60%(3/5);无吸烟史EGFR突变率51.1%(48/94)显著高于有吸烟史患者24.1%(19/79),P<0.05;女性EGFR突变率分别为49.4% (44/89)显著高于男性27.4% (23/84),P<0.05. 结论 云南昆明地区NSCLCs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以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点突变为主,多见于女性、无吸烟史、腺癌和腺鳞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常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晚期EGFR常见突变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吉非替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尿蛋白、高血压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3.2个月(95%CI:0.840~4.187),观察组中位PFS为18.3个月(95%CI:0.916~5.624),观察组中位PF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吉非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EGFR常见突变NSCLC患者疗效优... 相似文献
8.
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长、肿瘤浸润转移和细胞凋亡抑制相关,在NSCLC中突变率为46%。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NSCLCL患者检测EGFR基因,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应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的治疗,可较传统化疗方案延长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和总生存(OS)时间。EGFR基因检测以组织作为金标准,但鉴于组织固有异质性及有创性,多种液体活检标本也可辅助用于EGFR基因状态的检测。该文将对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检测过程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液滴式数字PCR(ddPCR)法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探讨试剂盒的性能、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ddPCR法在外周血ctD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标准突变比例的模拟cfDNA样本ddPCR法对试剂检测限、准确性、特异性、精密度、抗干扰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及评价;使用ddPCR法检测262例NSCLC患者外周血ctDNA,随机选取30例样本同时进行Super-ARMS法检测,并从方法学标准化和检测结果准确性两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测试剂在检测限以上的准确性、特异性均为100%,定量精密度(突变比例对数的绝对值变异系数CV)5%,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各主要参数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均符合要求;Super-ARMS和ddPCR法同步检测30例NSCLC患者外周血ctDNA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3,P=0.000)。结论 ddPCR法灵敏度高,可绝对定量,是血液检测的有效的方法,但其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较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环节,故而检测方法标准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按照EGFR基因突变类型分为EGFR野生型及突变型,并观察分析EGFR靶向药物治疗不同类型NSCLC的效果。结果 EGFR突变型患者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EGFR突变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野生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12%,而突变型患者不良事件为65.38%,突变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 EGFR靶向药物治疗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通常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影响身体健康的并发症多,对放、化疗耐受性较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由于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使得这一群体从中获益。本文就EGFR的致癌作用以及EGFR拮抗剂抗癌作用机制、临床有效性、疗效反应预测及对文献报道的在老人年NSCLC临床应用疗效、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肺癌微小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评价微小标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3年95例NSCLC患者98份微小标本;用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基因突变,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 ADx-ARMS法突变总检出率为51.0%(50/98),PCR-Sanger测序法突变总检出率为25.3%(24/95)。突变多见于女性(65.1%)、非吸烟(64.0%)、腺癌(51.9%)患者。EGFR-TKI疗效研究结果表明,ADx-ARMS法和PCR-Sanger测序法检测结果均为野生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0个月,明显短于两种方法检测均为突变型和仅ADx-ARMS法检测为突变型患者的9.1个月和10.0个月(P0.01)。结论对于难以获得手术切除标本的患者,微小标本可作为其进行EGFR突变检测的适用材料;ADx-ARMS法较PCR-Sanger测序法更适用于微小标本的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3.
14.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液体活检具有快捷、无创、可重复等传统组织活检不具备的优点,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诊疗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简述液体活检在肺癌筛查、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以及耐药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液体活检技术面临的挑战:需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参考区间,增加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推动其实现临床转化,进行简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内蒙古包头地区506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该突变与患者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506例NSCLC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197例,总体突变率为38.93%,突变发生以单一位点为主,在总体突变中占92.39%(182/197),共检出EGFR基因第18~21号4个外显子上7个位点的突变,其中突变率发生最高的2个为21-L858R和19-del位点,分别占总体突变的38.07%(75/197)和30.96%(61/197);检出两位点发生突变者14例,占总体突变的7.11%(14/197),其中19-del+20-T790M位点突变6例、21-L858R+20-T790M位点突变5例;发现1例三位点突变者,为20-Ins+20-T790M+21-L861Q;男性患者的突变率明显低于女性(32.87%vs 47.00%,χ~2=10.412,P0.05);病理类型为腺癌患者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42.20%vs 18.57%,χ~2=14.166,P0.05)。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以单一位点为主,且存在2个以上多位点同时突变的个体;可作为指导NSCLC患者使用抗EGFR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与相应的肿瘤组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外周血游离DNA检测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和术前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所有扩增标本均经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 32份外周血标本中,共检测到13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40.6%,肿瘤组织中有16份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达50.0%,外周血和肿瘤组织EGFR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份,两者突变一致性达到8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游离DNA代替肿瘤组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具有可行性,为无法取得肿瘤组织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快捷、简便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子靶向治疗与EGFR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WHO统计,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男性和女性的第一癌症杀手,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肺癌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年发病率为35/10万人。早期肺癌往往缺乏明显症状,60%~85%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使用常规化疗只能略微改善症状而无法获得长期疗效。吉非替尼(Gefitinib)起初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阻滞剂用于化疗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姑息治疗,它对一小部分NSCLC患者有快速、显著的疗效。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绝大部分存在内皮生长因子(EGF)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类型、突变率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78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发生率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共有27例发生EGFR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4.6%。其中,第18、19、20、21号外显子突变率分别2.6%(2/78),12.8%(10/78),3.9%(3/78),14.1%(11/78)。一例既有21号外显子突变,又有20号外显子突变,其中,19号外显子的突变均为第746~750密码子的碱基缺失,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L858R为主,且19号外显子的突变率与21号外显子的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EGFR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不吸烟者显著高于吸烟者,腺癌患者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5),而EGFR基因的突变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地区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以19、21号外显子为主,常见于女性、不吸烟、腺癌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免疫组化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FR表达,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研究EGFR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130例NSCLC中有38例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9.2%。EGFR阳性率为67.7%。EGFR表达与基因突变无关(P〉0.05),结论EGFR免疫组化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不能作为筛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NSCLC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