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改变,探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280例及紫癜性肾炎患儿68例,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及NK细胞群细胞数量,分析其比例,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及晨尿(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水平。结果与过敏性紫癜组相比,紫癜性肾炎组患儿尿肌酐显著降低,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下降明显,尤其是CD3~+、CD4~+及CD19~+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CD16~+CD56~+NK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3~+、CD8~+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19~+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h/T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功能都有损伤,但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损伤更加严重,表现为以CD8~+为代表的细胞毒性损伤及补体消耗、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9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予以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皮疹、腹痛、紫癜、血尿、便血消退时间,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皮疹、腹痛、紫癜、血尿、便血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予以免疫球蛋白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皮疹消退时间及康复进程,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改变,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280例,同时随机收集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群及NK细胞群的变化,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紫癜患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CD19~+B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19~+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增高(P0.05),CD16+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其余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及补体C3水平明显增高(P0.05),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细胞免疫和NK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功能下调。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新生儿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记录其在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LAB)]、肠黏膜屏障功能[D-乳酸、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含量]。结果 治疗1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LAB、双歧杆菌、CD3+、CD4+、CD4+/CD8+、Ig A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 05),D-乳酸、DAO、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 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46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记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另选取50例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记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微量免疫比浊法对3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CD4~+/CD8~+及CD16~+CD56~+)、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进行检测。试验组A组和试验B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变化。将试验A组患儿依据预后效果分为2个亚组,对比其免疫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试验A组和试验B组CD8~+、CD19~+、IgA、IgG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间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治疗后CD8~+、CD19~+、IgA、IgG及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A组和试验B组间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共有34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80.95%;预后良好组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均远远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CD19~+、IgA、IgG及IgM水平均远远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均发生明显异常,可为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72-3974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肠道菌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儿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两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及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FN-γ、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4、IL-10、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湿疹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小复发风险,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D3~+、CD4~+、CD8~+、CD4~+/CD8~+比值,探讨其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37例(A组),非细菌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3例(B组),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PCT质量浓度、CD3~+、CD4~+、CD8~+及CD4~+/CD8~+,分析其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性。结果A组PCT值、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B组,而B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B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CD8~+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水平与CD3~+和CD4~+水平呈负相关(r=-0.56,r=-0.71,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r=0.66,P<0.05)。结论血清PCT和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作为快速准确早期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否为细菌感染的新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免疫球蛋白1(IgA1)与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HSP患儿110例,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空腹抽取所有儿童的肘部静脉血5ml,检测血清sST、IgA1水平与T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儿童,CD8~+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的IgA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33(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白介素-21(IL-2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与健康儿童无差异(P0.05),观察组儿童的sST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D3~+、CD4~+、CD4~+/CD8~+、IgA1、s ST2/IL-33与HSP的发生有关。以CD4~+/CD8~+、IgA1、sST2/IL-33为自变量,以是否为HSP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IgA1、sST2/IL-33是HS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D4~+/CD8~+、IgA1、sST2/IL-33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0.763、0.77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9.49%,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sST2/IL-33、IgA1与T细胞亚群在诊断HSP患儿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诊断率,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剑敏  姜林林  高原  马展  张泓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391-3394,3398
目的 研究外周血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及低糖化免疫球蛋白A1(Gd-IgA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4例HSP患儿(HSP组)及50例同龄健康儿童(健康组)纳为研究对象,根据HSP患儿肾脏损伤情况将其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组)与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检测并比较HSPN组、NHSPN组及健康组儿童外周血免疫细胞(CD3+、CD4+、CD8+、CD4+/CD8+、CD19+、CD16+/CD56+)、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及血清Gd-IgA1水平,并检测3组研究对象肾功能指标,分析血清Gd-IgA1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SPN组与NHSPN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CD16+/CD56+水平均较健康组显著下降(P<0.05),CD8+及CD19+水平较健康组显著上升(P<0.05),HSPN组与NHSPN组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M及补体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及NHSPN组IgA、补体C3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HSPN组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NHSPN组(P<0.05),HSPN组IgG水平明显低于NHSPN组与健康组,NHSPN组与健康组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与NHSPN组血清Gd-IgA1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HSPN组血清Gd-IgA1水平显著高于NHSPN组(P<0.05);比较3组肾功能相关指标发现,HSPN组肾小球滤过率(GRF)水平显著低于NHSPN组与健康组(P<0.05),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高于NHSPN组与健康组(P<0.05),NHSPN组与健康组Cr、BUN及GR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SPN组患者血清Gd-IgA1水平与GRF水平及Cr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功能亢进;HSPN患儿补体C3水平及血清Gd-IgA1水平均上升,检测Gd-IgA1水平在辅助诊断HSP患儿肾脏病变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治疗。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外周血CD19~+B、CD20~+B、CD4~+T、CD8~+T、CD4~+/CD8~+、IgA、IgM、IgG表达水平。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时热性惊厥发作情况。结果:薄芝糖肽治疗后,治疗组CD19~+B、CD20~+B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CD4~+/CD8~+比例明显升高,CD8~+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同时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以上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结束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芝糖肽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的免疫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同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在实验组中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20例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 25 000 U/d(补充组),未补充维生素A的患者则作为未补充组(2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维生素A,免疫球蛋白IgA、IgG、IgM,CD3~+、CD3~+CD4~+、CD3~+CD8~+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并分析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对照组(0.23±0.08μmol/L vs.0.31±0.10μmol/L,P0.05)。实验组血清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87±0.37 vs.1.32±0.30 g/L,6.63±1.21 vs.7.75±1.08 g/L,P0.05),实验组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37.20±3.13%vs.41.23±3.54%,1.73±0.11vs.1.92±0.13,P0.05),两组血清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未补充组相比,补充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血清维生素A、IgA、IgG水平以及CD3~+CD4~+T细胞亚群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提升,并且,其血清维生素A、IgA、IgG和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显著高于未补充组(0.29±0.09μmol/L vs.0.22±0.07μmol/L,1.22±0.29 g/L vs.0.86±0.34 g/L,7.31±1.00 g/L vs.6.55±1.11 g/L,1.88±0.13 vs.1.71±0.10,P0.05)。结论维生素A缺乏是导致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之一,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在HSP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51例HSP患儿急性期和40例健康查体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和NK细胞(CD16++CD56+)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儿童比较,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8+及NK细胞(CD16++CD56+)数量明显减低(P0.01),CD8+和CD19+细胞比率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对HSP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诊治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86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匹多莫德联合泼尼松可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及免疫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道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字表法分为EN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PN组(早期肠外营养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于营养支持7d后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包括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的改善情况;于术前及营养支持治疗5d及7d后给予乳果糖10g和甘露醇5g口服,观察乳果糖排除率/甘露醇排除率(L/M)。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D4~+、CD4~+/CD8~+、CD3~+、CD8~+、IgG、IgM、IgA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营养支持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均明显上升,CD3~+、CD8~+有所下降。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及IgG、IgM、IgA水平高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及7d后,EN组患者L/M比值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肠道细胞免疫功能较快恢复,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及肠道屏障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对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儿症状、肠道功能及血清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等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型AP患儿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症状反复比例、住院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及时间、体质量情况,禁食5d的比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水平,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TRF、PA、血红蛋白(Hb)和血清清蛋白(ALB)水平,16SrDNA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D-L、DAO、LPS、RBP、TRF、PA、ALB水平、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天数、腹痛天数、皮疹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时间、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和体质量降低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DAO和LPS水平均降低,观察组D-L和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RBP、TRF、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B/E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较单独强化营养更能改善腹型AP患儿症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炎宁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肠道微生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98例腹泻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予以肠炎宁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异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对照组,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PGE2)及生长抑素(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炎宁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及益生菌制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30例NEC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并分析两组儿童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患儿分为A组及B组;A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奥曲肽治疗,B组患儿仅采用奥曲肽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的肠道细菌优势菌属条带相似度接近100%。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呈下降趋势。经1周治疗,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A、B两组患儿的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真杆菌菌落数均有所升高(P0.05),且A组患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真杆菌菌落数明显高于B组。结论 NEC患儿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呈下降趋势,可通过采用益生菌制剂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ench-schonlein purpura,HSP)急性期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期HSP患儿46例(HSP组)以及健康对照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25^+及B细胞CD19^+、CD19^+CD23^+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IL-4浓度。结果 HSP组CD3^+、CD3^+CD4^+、CD4^+/CD8^+、CD4^+CD25^+较对照组降低(P<0.01),CD3^+CD8^+较对照组升高(P>0.05)。HSP组B细胞CD19^+、CD19^+CD23^+及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存在Th1/Th2失衡,Th2优势活化;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低下;CD3^+、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紊乱及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和对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凝血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关节疼痛、便血缓解、腹痛缓解以及紫癜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FIB低于对照组,PT及APTT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IL-10、IL-6、TNF-α低于对照组,免疫指标CD4~+、CD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CD4~+/CD8~+、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血液灌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更佳,能使患儿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中是否存在IgA1的异常糖基化.方法 对20例健康患儿(对照组)和20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组),分别进行蚕豆凝集素(VVL)亲和ELIsA检测,观察VVL与血清IgA1的结合力,间接反映血清IgA1糖基化程度,结合力增高说明IgA1存在异常糖基化.结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为(0.35±0.06)U,对照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为(0.12±0.07)U,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异常糖基化的IgA1明显高于正常组(t=3.658,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存在异常IgA1糖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