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66名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NF-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各项指标,另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广泛性焦虑评分(GAD-7)、状态焦虑评分(SAI)及特质焦虑评分(TAI)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RP、IL-1α、IL-6、IL-12、INF-γ、GM-CSF水平与GAD-7、SAI、T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RP、IL-1α、IL-6、IL-12、INF-γ、GM-CSF与GAD-7、SAI、T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9~0.711、0.283~0.533、0.357~0.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相对于正常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高,且炎症因子水平上升与焦虑障碍严重程度相关,因此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预警分级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7—2013-07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抽签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干预组实施早期预警干预,对照组不实施早期预警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和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脉搏氧饱和度、氧摄取率等脑氧代谢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脑氧摄取率、脑氧含量较对照自显著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的IL-1β、IL-6、CRP、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早期预警分级干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能及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能力,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对病情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9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NIHSS评分变化,并与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梗死灶体积将患者分为大型(>10 cm 3)、中型(5~10cm 3)和小型(<5cm3)共3个亚组,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IL-6 、TNF-α和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项炎性因子和NIHSS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NIHSS评分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情评价和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10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并给予舍曲林进行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以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后抑郁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帮助患者提升神经及运动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对男性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5—2014-05我院收治的男性脑梗死患者72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内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3例男性为对照组。观察2组男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及发病恢复期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hs-CRP)、雌激素的含量变化,并研究其含量对患者体内血小板、白细胞、LDL、HDL、三酰甘油含量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卒中康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TREA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得分的影响。结果急性期IL-6含量和雌激素含量分别与白细胞计数、GCS评分、NIHSS评分、STREAM评分呈相关,恢复期IL-6含量和雌激素含量分别与STREAM评分、NIHSS评分呈相关。急性期hs-CRP含量与白细胞计数、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GCS评分、STREAM评分、NIHSS评分呈相关,恢复期患者体内hs-CRP与STREAM评分、NIHSS评分呈相关。结论 IL-6参与炎性反应,且患者体内hs-CRP含量越高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将越重,而雌激素对男性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68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舍曲林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柴胡龙牡汤,疗程6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HAMD评分、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显著大于对照组(76.5%)(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6周HAMD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4-02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溶酶原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前I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19.7±4.8)ng/L、TNF-α(16.2±5.3)mg/L、hs-CRP(3.2±1.1)mg/L、PAI-1(2.1±0.2)ng/mL较对照组(33.5±5.4)ng/L、(35.4±7.2)、mg/L(5.7±2.4)mg/L、(2.3±0.3)ng/mL显著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对降低炎性因子效果有显著差异,直接影响2组疗效,观察组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5.93%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炎性因子1L-6、TNF-α、hs-CRP和PAI-1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ACI患者80例,根据乱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对照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Barthel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50%(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P<0.05); 治疗24 h后、治疗7、14 d后2组患者的NF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24 h后、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14 d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IL-6、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降低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4例癫癎发作期患者、31例治疗稳定期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5例对照者(正常儿童)血清IL-2、IL-6、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癫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组高于稳定组(P<0.01)。结论癫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细胞因子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癎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1( IL- 1)、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40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和4周后外周血hs-CRP、IL- 1 IL- 6和TNF-α水平,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2和4周时外周血hs-CRP、IL- 1 和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FMA、MBI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hs-CRP、IL- 1 、IL- 6 和TNF-α水平,并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癫痫与炎性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和炎性因子在癫痫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炎性因子的调控可能成为难治性癫痫治疗的新靶点。此文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几种关键的炎性因子与癫痫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尼麦角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37%,较对照组的70.73%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尼麦角林联合帕罗西汀及心理干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105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微波治疗联合心理行为干预,观察组53例增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自然杀伤T细胞(NKTs)、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与对照组的7.6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负性情绪,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提升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反应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6-07收治的59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阿曲库铵、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常规麻醉诱导,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白细胞介素-10(IL-10)、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脑氧含量(CjvO_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O_2),并统计预后良好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8、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jvO_2高于对照组,D(a-jv)O_2及CE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3.33%,高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脑氧代谢状态,预后良好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MMP-2、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62)给予常规西医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TNF-α、IL-6、MMP-2、MMP-9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四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能够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后抑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脑梗死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脑梗死对照组及28例脑梗死后抑郁组患者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 脑梗死后抑郁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抑郁组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抑郁组.结论 IL-2、IL-6和TNF-α可能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对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经颈动脉彩色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沙利度胺50mg·d-1,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mg·d-1,同时,均予生活方式干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并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斑块积分改变。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IMT、斑块积分治疗后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中29.6%不稳定斑块转变为稳定斑块;血脂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能通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而非降脂效应抑制AS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王星  隗麟懿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4):424-426+460
目的 探究外侧裂-岛叶入路对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颞叶皮层手术入路,观察组85例患者采用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血肿清除率; 治疗3、7和14 d后用NIHSS评分和GCS评分评价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 治疗14 d后检测患者血清中CRP、TNF-α、IL-6及IL-8水平; 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90 d后随访,比较2组的长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组患者发病90 d后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侧裂-岛叶入路可改善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有效改善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的炎性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按认知功能评分量表将观察组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重度认知障碍组(2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精神正常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炎性分子水平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的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持续操作、言语记忆、迷宫及总成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炎性分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认知障碍程度的加深,炎性因子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与各炎性因子呈明显正相关,且与IL-6相关系数最高(r=0.7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IL-6、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上升,均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炎性因子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对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脑脊液对照组为10例外科手术患者,血清对照组为试剂盒提供正常的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结果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脑脊液和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年龄、体重、病程、PANSS总分及其分量表分等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NF-α水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均存在细胞免疫障碍,但未发现其与临床症状相关,血清TNF-α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