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许妍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新发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的水平,以及25-(OH)D_3与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南京市中医院住院的T2DM新发患者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留取血清及血浆标本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清25-(OH)D_3水平。比较两组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25-(OH)D_3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5-(OH)D_3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血脂、HbA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25-(OH)D_3水平、HOMA-β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T2DM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FBG、HbA1c、HOMA-I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0.34,-0.23,P0.05),与HOMA-β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新发T2DM患者较对照组存在25-(OH)D_3水平低下,且血清25-(OH)D_3水平的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serum 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及颈动脉斑块间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272例,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根据血清25(OH)D_3水平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10.1μg/L)75例、Q2组(10.1~12.7μg/L)67例、Q3组(12.7~18.1μg/L)65例和Q4组(18.1μg/L)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CIMT和颈动脉斑块,分为斑块组166例和无斑块组106例。比较不同血清25(OH)D_3水平4组C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比较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MT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Q1组和Q2组CIMT[(1.08±0.13)、(1.05±0.11)mm]高于Q3组和Q4组[(0.91±0.15)、(0.82±0.13)mm](P0.05),Q4组颈动脉斑块率(40.0%)低于Q1组(69.3%)、Q2组(68.7%)和Q3组(64.6%)(P0.05);斑块组血清25(OH)D_3水平[(11.64±10.91)μg/L]低于无斑块组[(17.81±6.50)μg/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与CIMT呈负相关(r=-0.384,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与CIMT独立相关(β=-0.2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水平增高是颈动脉斑块的保护因素(OR=0.86,95%CI:0.84~0.90,P=0.002)。结论 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可能促进CIMT增加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血脂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该院收治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全部纳入研究的患者根据年龄分组可见,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均超过正常身高体质量标准,且3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不足,血脂相关各项指标均明显超过正常值范围;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充足组(26例)、不足组(36例)及缺乏组(38例)。3组患者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清蛋白(ALB)水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前清蛋白(PA)水平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同时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体内TG、LDL-C、HDL-C等血脂相关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提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效补充血清25-羟维生素D对临床治疗及降低血脂水平有一定影响,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胰岛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T2DM 患者19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根据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值是否低于37.5 nmol/L ,分为低25‐OH‐D3亚组(LVD 组,n =80)及非25‐OH‐D3组(NLVD组,n =110)。测定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LVD组的HOMA‐β显著低于NLVD组( P<0.05),FPG及HbA1c值较后者有上升趋势。相关分析提示25‐OH‐D3与H O M A‐β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25‐OH‐D3水平较健康人群低下,且与胰岛分泌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0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四肢神经肌电图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PN组)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其中NDPN组173例,DPN组157例,分别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尿酸、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旁腺激素(PTH)、纤维蛋白原(FIB)、空腹C肽(FC)、血钙/磷等指标,并测量比较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依照结果判断2组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析25-羟维生素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年龄、病程及HbA1c均显著高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3,P0.05);DPN组FC、25-羟维生素D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P0.05)。DPN组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均显著低于N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24,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水平与DPN的发病病程呈负相关(r=-0.465,P0.05);与HbA1c呈负相关(r=-0.678,P0.05);与正中神经MCV及SCV、腓总神经MCV、腓浅神经SCV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0、0.362、0.596、0.523,P0.05);与年龄、血脂及其他指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HbA1c、25-羟维生素D是合并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羟维生素DPN的保护因素之一。结论 25-羟维生素D、DPN患者的病程和HbA1c相关,25-羟维生素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DPN起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白蛋白肌肝比值(UACR)、C肽(C-P)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3例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Vit D3)、CHOL、TG、HDL、LDL、UACR、C-P和Hb A1c等指标;并根据患者血清Vit D3水平进行分组,Vit D315 ng/ml为重度缺乏组,15 ng/mlVit D320 ng/ml为轻度缺乏组,Vit D320 ng/ml为相对正常组。结果组间比较显示血清Vit D3水平与CHOL、TG、HDL、LDL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CR和Hb A1c呈负相关,与C肽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C肽、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白蛋白肌肝比值联合检测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为指导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控、评估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PAD)的关系.方法:入选105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PAD组(49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PAD)组(5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C(HbA1c)、C反应蛋白(CRP)等血液生化指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的浓度,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血管检查.结果:T2DM组患者血清25(OH)D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T2DM患者中PAD组25(OH)D3浓度明显低于Non-P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D与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BMI、HbA1c、CRP、LDL-C呈正相关(r=0.56=0.16,均P< 0.05),与25(OH)D3呈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与25(OH)D3浓度具有独立相关性(β=-0.37,P<0.01).结论:血清25(OH)D3浓度与T2DM患者PAD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病情评估与血糖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以体检中心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含量为17.02±0.51ng/ml低于健康体对照组的23.48±0.6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负相关(r=-0.541,P=0.000),与全部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663,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含量低于健康体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即2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3水平与血糖控制有关,这对指导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南方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的浓度,探讨25(OH)D3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25 (OH) D3浓度,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 D3浓度较低,但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两组人群男、女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为(23.10±1.59) μg/L,对照组(23.11 ±1.65) μg/L(t =0.064,P=0.949).T2DM组男、女性患者血清25 (OH) D3浓度分别为(23.22±1.54)、(22.95±1.65) μg/L(t=0.209,P>0.05).对照组男、女研究对象血清25(OH)D3浓度分别为(23.03±1.73)、(23.18±1.59) μg/L(t =0.436,P>0.05);(2)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在T2DM组比较高,但两组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8.0%与94.8%,2.0%与5.2%;x2=2.034,P=0.154); (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 D3与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r=-0.218,P<0.01).结论 (1)南方地区健康人群和T2DM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低下,且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比例达90%以上;(2)甘油三酯是T2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骨代谢指标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患者一般资料并检测患者生化指标、25-(OH)D及骨代谢指标,并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或(和)糖尿病肾病(DN)分为微血管病变组和非微血管病变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和N-端骨钙素(N-MID)]相关性。 结果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71例,女115例;年龄(65.9±12.0)岁;维生素D不足者251例(87.76%),维生素D正常者35例(12.24%);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125例(43.71%),无微血管病变患者161例(56.29%)。维生素D不足组女性比例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FINS)等均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血管病变组患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维生素D正常患者血清β-CTX显著低于维生素D不足患者(P<0.05),而维生素D正常患者与维生素D不足患者PINP、N-MI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β-CTX呈负相关(r=-0.536,P<0.05),而与PINP、N-MID表达无相关性(r=-0.087,0.064,均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不足较为严重,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骨代谢情况有关,改善患者维生素D不足可能对患者疾病进展及骨代谢状况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 H )D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 T ),将118例新诊断T2DM 患者分为非颈动脉粥样硬化(NCAS )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组。比较两组患者25(OH)D以及其它生化指标的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C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组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CAS组,而其25(OH)D水平低于NC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相关分析显示CIMT 与年龄、2hPG、HbA1c、LDL‐C、CRP呈正相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hPG、LDL‐C、CRP和25(O H )D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5(O H )D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新诊断T2DM患者CA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了解维生素D在糖尿病控制方面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VD)缺乏组和VD非缺乏组。分析25(OH)D的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VD缺乏组和VD非缺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吸烟年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缺乏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VD非缺乏组高(P<0.05)。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中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C肽、白蛋白、TC、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缺乏组血清肌酐、空腹C肽、TG、VLDL高于VD非缺乏组(P<0.05)。VD缺乏组25(OH)D、Hb、eGFR明显低于VD非缺乏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25(OH)D与患者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与eGFR及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或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尤...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的改变及其对糖代谢与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OH)D]的改变及其对糖代谢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8例,以25(OH)D为50 nmol/L为临界值进行分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 (OH)D<50 nmol/L] 192例及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25 (OH)D为50 ~ 70nmol/L]66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患者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取腰椎Total值、股骨颈Neck和Total值为判定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程度,收集分析患者糖代谢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57例,占22.1%.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的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8±1.09)、(3.77±1.21)年,(6.42±1.30)、(5.79±1.08) mU/L、(2.35±0.54)、(1.85±0.41),t值分别为4.849、3.871、2.705,P均<0.05],而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相对不足组的甲状旁腺激素、腰椎Total值、股骨颈Neck值、股骨颈Tota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51±7.59)、(32.02±6.89) ng/L,(0.87±0.14)、(0.99±0.12) g/cm2,(0.70±0.10)、(0.79±0.11)g/cm2,(0.84±0.14)、(0.97±0.15) g/cm2,t值分别为2.008、2.799、2.564、2.340,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的水平将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及骨密度水平,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检测,并对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D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嗅觉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未服药患者60例,采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辅助诊断卡(金帕默)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测试,使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第28项评估患者主观嗅觉变化,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反映患者维生素D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3]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10月重度、中度、轻度哮喘患者各13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5名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25(OH)D3和肺功能指标的检测,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 FEV1% pred 分别为(86.62±10.80)%、(67.23±11.30)%和(31.26±12.8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对照组与轻度、中度和重度支气管哮喘组25(OH)D3分别为(17.28±7.12)、(14.33±6.82)、(10.28±5.51)、(5.68±3.26)μg/ 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y)与肺功能(x)呈直线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y =-0.0115+0.167x。结论维生素 D 缺乏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及病情程度相关,补充维生素 D 也应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768-277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3(25-OHD3)缺乏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25-OHD3,根据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25-OHD3缺乏,50nmol/L)32例和对照组(25-OHD3正常,≥50nmol/L)3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BMD)的表达差异。结果两组FBG、2h-FB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BALP、N-MI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流失指标PT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腰椎L2-4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5-OHD3缺乏会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减弱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虽对骨形成影响较小,但会增加骨流失量,导致骨代谢紊乱和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护理研究》2020,(6)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VD_3]浓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医院855名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体检数据,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时间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不足率,探讨护理人员的血清25-(OH)VD_3浓度影响因素及定期体检对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的影响。[结果]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为(16. 43±5. 91)ng/mL,不足率为75. 32%,缺乏率为44. 80%。不同年龄及工作时间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F=5. 031,P0. 001;工作时间:F=4. 611,P=0. 010),不同年龄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不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395,P=0. 00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7岁护理人员25-(OH)VD_3浓度不足发生风险是≥39岁护理人员的1. 919倍,是28~31岁护理人员的1. 855倍。定期体检使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不足率和缺乏率分别由82. 5%和69. 4%下降为72. 5%和44.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足率:χ2=38. 408,P0. 001;缺乏率:χ2=19. 355,P0. 001)。[结论]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略高于同年龄其他人群。≤27岁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不足率高于其他年龄护理人员,定期体检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护理人员血清25-(OH)VD_3浓度不足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65岁及以上的脑卒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 D3]浓度与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数据中年龄≥65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数据,根据患者健康问卷-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PHQ-9)测评结果评估抑郁状态,据此分为非抑郁组和抑郁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25(OH)D3浓度与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年龄≥65岁的脑卒中患者600例,其中76例(12.67%)纳入抑郁组。抑郁组患者的年龄和血清25(OH)D3浓度低于非抑郁组(均P<0.05),婚姻状况为结婚或同居的比例高于非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浓度升高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917, 95%CI0.844~0.997, P...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1例,并分别按血糖控制情况和年龄分组: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7%为分界点为血糖控制良好组(Hb A1c≤7%)35例与血糖控制不良组(Hb A1c﹥7%)46例;按年龄分为〈45岁17例、45~60岁30例、﹥60岁34例分为三组。以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81例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11.66±6.90)ng/ml较对照组(14.69±3.54)ng/ml明显下降(P〈0.05);血糖控制不良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9.44±4.19)ng/ml低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14.59±8.56)ng/ml(P〈0.05);年龄〈45岁、45~60岁、﹥60岁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5.75±10.54)、(10.96±4.42)和(10.24±5.77)ng/ml,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年龄大、血糖控制差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