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体外循环下行CABG对患者心肌和肾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50例)和体外循环组(50例)分别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出现多种不同术式以满足临床上的各种需求,其最终目的都是重新恢复远端缺血心肌的血运。血运重建越来越呈现出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多种技术交叉的趋势,从而更好的缓解心绞痛症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目前心脏外科领域除了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外,还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自从1962年,首次采用体外循环下行(off-pump)PCNBG治疗多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以来,CABG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最有效手段[1]。随着技术的提高,由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逐步发展到现在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无论是体  相似文献   

4.
李培杰  刘鲁祁 《山东医药》2005,45(33):63-63
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非体外循环下旁路移植术(OPCAB)的基础.如何做好体外循环下CABG的心肌保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尤其是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CABG(OPCABG)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代表术式之一〔1〕。OPCABG不仅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伤,且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冠心病患者接受〔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单一高手术量心脏外科中心,有经验术者行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近期安全性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 075例在阜外医院由有经验术者(既往CABG完成超过100例)完...  相似文献   

7.
正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已经历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冠状动脉外科技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切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向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方向发展;九十年代开展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和机器人辅助全腔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ECAB)。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PCI)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单纯球囊成形术(PTCA),发展到金属裸支架(BMS)、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CABG组和OPCAB组,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旁路移植支数、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CABG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长于OPCAB组,旁路移植支数、住院费用多于OPCAB组(P0.05)。结论与CABG相比,OPCAB临床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老年患者的CABG将越来越多.本文报道1993年3月至2004年2月39例老年患者施行CABG及其围术期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入(OPCAB)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的微创技术.OPCAB手术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避免了体外循环所带来的肺、脑、肾和血液的损害,心脏的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较轻,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用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等特点[1].  相似文献   

11.
高龄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附3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特点.方法 对近8年来32例75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行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占12%),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置换3例(占9%).结果 32例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无院内死亡,平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2 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 d,术后住院时间18 d,术后引流量831 ml.共有29例次术后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20例随访3~88个月,晚期死亡3例(占9%),其中因心脏病死亡2例(占6%).结论 高龄冠心病病人只要一般情况好,无严重肺、肝、肾和脑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为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 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有40余年的历史,手术例数逐年增长,2016年已达到47 207例[1-2]。CABG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日益增多,CABG术后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  相似文献   

14.
心脏外科手术后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最具破坏性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常用手术.文章对CABG和PCI后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32例冠心病人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心率控制于50—70次/min,平均动脉压大于60mmHg。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改用体外循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创伤小,病人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对麻醉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ABG)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75岁以上老年患者,Off-pump CABG组(10例);On-pump CABG组(49例)。结果:Off-pump组手术时间、引流量600mL、呼吸机辅助时间20h、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36h指标均少于或低于On-pump组(P0.05,或P0.01)。On-pump组死亡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Off-pump组无死亡。结论:对75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可行的。2组比较,Off-pump组手术有时间短、引流量少、呼吸机辅助时间短及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中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20年06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ABG患者的完整住院资料.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与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老年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入选2016年至2018年于我院适合接受MIDCAB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72例为MIDCAB组,另外同期不宜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择期体外循环CABG的96例多支病变患者为CABG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随访2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MIDCAB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CABG组(83.3%比67.7%,P=0.022);与CABG组比较,MIDCAB组左前降支近端病变(61.5%比34.7%)、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比例(57.3%比34.7%)显著减少(P均0.01),两组其余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2年,两组全因死亡率以及MACCE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冠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中期疗效无显著差异,推荐对适宜患者进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高及其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同时,老年患者较低的生理功能储备且多合并伴随疾病使这类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在此类患者中,不使用体外循环且避免过多主动脉操作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患者能否从中获益更多?既往的报道显示,高风险人群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能获益更多。本文旨在对老年患者的两种手术方式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20.
《内科》2016,(6)
目的观察老年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肾功能变化,为预防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肾功能受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老年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移植血管数、肝素用量、鱼精蛋白用量、异体血浆用量和异体红细胞悬液用量,观察比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血液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肝素、鱼精蛋白、异体血浆及异体红细胞悬液用量大于观察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血中尿素氮水平在术后3 d之内均逐渐升高,而肌酐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术后逐渐升高,观察组患者肌酐清除比对照组快。结论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较体外循环CABG患者快,对肾脏损伤小。但基于本研究样本较小等原因,这两种术式的优劣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