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术后再狭窄率及支架内血栓风险显著下降,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但是为了保持狭窄动脉的通畅,血管内不得不置入永久支架;永久支架置入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区域血管生理功能的部分丧失都是无法避免的陷阱。生物可吸收支架仅仅提供暂时的血管管腔支撑随之便逐渐消失,目前市场已经有多种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在进行临床评估及临床前期评估,其中两种已获得了欧盟认证,一种已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本文旨在对目前主要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主要代表的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PCI术使用的支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已从最早的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DES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治疗的选择之一被写入了《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相似文献   

3.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tent , BRS)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最新技术成果,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本文就主要的几种生物可吸收支架做一汇总并就其研究、应用进展及推广所面临的难点等做一综述,以期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形成了从生活方式的改善到理想化的药物治疗,再到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优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心脏支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0余年来,支架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广泛使用的过程,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1])。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四次技术革命1977年Gruentzig教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相似文献   

5.
<正> 冠心病患者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种。其中PCI能够疏通冠状动脉管腔、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微创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救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PCI使用的支架以永久性支架为主,包括金属裸支架及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DES)。但它们都没有从根  相似文献   

6.
已有系列临床研究证实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药物洗脱支架相比,BVS的优点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但在减少支架内血栓方面并无优势,可能与不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支架厚度及支架扩张不全有关。该文主要介绍BVS中应用经验较多的Absorb支架。  相似文献   

7.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已成为冠心病介入领域的一个难题。ISR首选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DCB)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但两者均存在着各自的局限,且再次发生ISR的风险仍会很高。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 old,BRS)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变革,或许能给ISR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将主要介绍ISR病变的治疗现状、BRS在ISR病变中的应用探索、腔内影像学技术指导BRS治疗ISR病变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
支架置入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冠心病治疗手段,可成功恢复血管血运,但再狭窄一直影响着远期效果,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是主要原因。药物洗脱支架预防再狭窄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晚期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过度导致的再狭窄,与支架涂层药物对正常内皮细胞的非特异性抑制导致的晚期血栓形成,是支架置入术面临的主要矛盾。生物可吸收支架,包括可吸收聚合物支架以及可吸收金属支架,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一种创新型支架产品,由于其植入后可完全吸收,进而可恢复血管正常生理功能,被誉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革命”。在上市之初便被寄予厚望,然而先前的临床效用结果并未达到其预期。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数据为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总结既往研究经验,并就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研发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冠状血管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正>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977年Gruntzig发明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人们希望有一种冠状动脉支架,既可以有像药物洗脱支架一样的低再狭窄率,同时又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生物可吸收支架目前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目前临床上研究的可吸收支架主要有2种:即多聚合物型可吸收支架和可吸收  相似文献   

12.
<正>晚期支架失败制约了金属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远期疗效,潜在原因在于完成抑制血管弹性回缩和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的功能后,支架继续在血管内存在已无必要;相反,永久存在的金属支架可能有诱发炎症反应、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支架断裂等风险,还可能影响血管正常舒缩功能。因此,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的理念应运而生,被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I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7-10。同时查阅会议摘要和相关网站,收集已公布随访数据的有关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的有效性终点和安全性终点为靶病变失败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6 721例患者,其中BVS组3 670例,EES组3 051例。随访时间为6~36个月。Meta分析结果:BVS组靶病变失败(RR=1.31,95%CI:1.08~1.58,P=0.005)、支架内血栓形成(RR=2.89,CI:1.85~4.53,P0.0001)、缺血驱动靶病变血运重建(RR=1.44,95%CI:1.12~1.86,P=0.005)、靶血管心肌梗死(RR=1.74,95%CI:1.33~2.27,P0.0001)及所有心肌梗死(RR=1.49,95%CI:1.16~1.91,P=0.002)均高于EES组;全因死亡(RR=0.87,95%CI:0.57~1.33,P=0.520),心原性死亡(RR=0.78,95%CI:0.54~1.11,P=0.160)及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RR=1.10,95%CI:0.95~1.27,P=0.21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I中BVS与EES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较低。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更长时间的、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论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依据,比较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并追踪获取文献,查询时间从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共纳入7项对比BVS及EES的RCT,随访时间从9个月~3年,共5546例患者,其中BVS组3241例、EES组23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BVS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OR=1.55,95%CI:1.22~1.96,P=0.0003)、靶血管心肌梗死(OR=1.73,95%CI:1.32~2.27,P0.0001)、支架内血栓(OR=3.62,95%CI:2.12~6.18,P0.0001)的风险高于应用EES患者,但在全因死亡(P=0.1)、心源性死亡(P=0.42)、所有血运重建(P=0.10)、靶病变血运重建(P=0.06)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各项复合终点的对比中,BVS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OR=1.37,P=0.0003)、面向患者的复合终点(OR=1.21,P=0.005)、面向装置的复合终点(OR=1.41,P=0.002)、靶病变失败(OR=1.44,P0.0001)的发生率均高于EES组。结论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中,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优于EES。临床应用BVS应当更加谨慎,在新一代BVS投入应用之前,现行的治疗方案仍需大量的、更长时间的随访来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极大推动了心脏病学的发展[1-4],近40年经历了数次跨越式发展。1977年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由Gruentzig教授完成,10年后,Sigwart教授于1986年完成了世界首例冠脉支架置入术,随后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等相继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发现,药物支架存在增加患者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  相似文献   

16.
<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常见病变,占PCI总量的15%~20%~([1])。但由于其存在边支易闭塞、手术技术难度大、再狭窄风险高等问题,使之成为PCI最具挑战的病变之一。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主要选择,但DES也并非完美,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的热衷,即期待它能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BRS的两个重要特点是既要保留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物理和生物学优势,同时还要具有支架框架和涂层材料随时定期降解吸收的作用。理论上讲,BRS的优势应包括支架结构材料的降解吸收可使血管张力得到完全恢复、避免长期双抗血小板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DES)三代介入技术的发展,虽然DES大幅降低了PCI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但患者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依然存在。近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实践探索,生物可吸收支架(BRS)应运而生,其在扩张狭窄血管和释放抗增殖药物后,可逐渐降解并被完全吸收,使血管恢复到自然功能状态,已成为PCI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检索、分析文献总结了BRS的发展历程、应用进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BR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大约20年前,尽管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肯定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优于目前正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洗脱支架(DES),需要解决降解时间及支架内血栓、支架通过病变的能力以及支架释放后内皮化速度和炎症对损伤的反应机制等问题,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降低靶部位的再狭窄率,中长期内支架被局部组织吸收从而降低该部位受到的药物及炎症刺激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显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脉介入术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而药物涂层金属支架则是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术中应用最广泛的装置。由于金属支架的种种弊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了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Absorb~(TM)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目前新型支架的代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评估。研究发现Absorb~(TM)支架在特定冠心病人群中的1年应用结果不劣于传统金属支架,在置入1年后Absorb~(TM)支架的血栓风险显著增加。现对Absorb~(TM)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