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探讨针刺伤发生高危时间段、危险环节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14年4月至12月和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3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情况,回收问卷340份,有效问卷334份.结果 针刺伤发生率60.8%;其中实习前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实习后期,白班多于夜班;取下注射器或输液器针头环节刺伤率最高,占24.3%;受教育程度、职业暴露是否上报、是否经常学习护理知识、定期血液学检查、是否接受相关培训对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有统计学意义;61.7%的护生表示担心针刺伤从而影响操作.结论 实习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实习前期尤为突出,应前移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强化岗前培训,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培训院感知识、标准预防等教学降低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313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5人按实习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组158人在实习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院感、标准预防知识及防护措施,锐器标准处理等教学内容,比较2组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及锐器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及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锐器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供应室实习期间加强院感知识、标准预防教学,增强护生预防锐器伤的自觉性,建立规范的操作行为,可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行岗前培训对减少中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实习中职护生2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未进行标准预防理论学习及操作培训。观察组实习护生来医院实习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培训之外,还接受岗前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统计。结果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对照组64例(发生率51.2%),观察组35例(发生率28.0%);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情况:对照组29例(正确率45.3%),观察组24例(正确率68.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可有效降低中职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和有效提高锐器伤后正确处理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岗前培训对减少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岗前标准防护教育的普及对实习期间护生锐器伤发生及伤后伤口处理的影响,为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和2009年度在本院临床实习的护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105例和107例,对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2009年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91.09%、83.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伤后护生进行正规消毒处理伤口比例分别为57.61%、85.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岗前培训未能显著降低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但提高了护生对伤后伤口规范处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组式岗前培训对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9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人。观察组按分组式岗前培训进行带教,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带教。2周后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理论知识成绩、带教满意度三个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5.5±5.4)分、理论知识成绩(86.3±5.1)分,高于对照组的(72.6±4.3)分、(71.6±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生对带教"很满意率"、"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46.25%、40.00%,对照组分别为31.25%、20.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6,P=0.000)。结论分组式岗前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变传统模式带教方法,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2007年学年护生58人为实验组,该组护生在笔者所在科实习期间采用问题带教法;2006年学年护生55人为对照组,该组护生在笔者所在科实习期间采用传统模式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问题带教法使护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更全面掌握专科知识,有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506名实习护士针刺伤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小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118-2120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实习护生506人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护生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8.7%,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率为62.3%。77.9%的护生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不了解。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要注意影响针刺伤发生状况的因素,防治针刺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用于指导教学与管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职业防护意识薄弱、执行标准预防的依从性差、护理操作不规范。结论学校和医院应健全管理制度,可共同建立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监测及支持系统,提供设备保障体系,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技能操作;护生也应积极学习,遵守操作规范,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及不同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有效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思政元素”融入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中的效果及主观满意度。方法:将2021年6月至我院参加临床实习的29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比较两组学生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及主观满意度,采用SPSS 23.0 进行数据统计及检验。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理论知识考试和卫生手消毒操作考试平均分(分别为94.1±4.2,93.3±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8±5.2,84.0±5.8)(P均<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培训后总体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χ2=70.239,P<0.01)。观察组均分为3.90分,明显高于中立感受(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均分为2.91分,稍低于中立感受(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能弥补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的欠缺,融入“思政元素”后的培训效果优于传统模式,且得到了实习护生主观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行岗前培训对减少中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实习中职护生2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法,未进行标准预防理论学习及操作培训。观察组实习护生来医院实习时,除了进行常规的培训之外,还接受岗前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统计。结果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对照组64例(发生率51.2%),观察组35例(发生率28.0%);锐器伤后正确处理情况:对照组29例(正确率45.3%),观察组24例(正确率68.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可有效降低中职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和有效提高锐器伤后正确处理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现状,探讨有效的职业暴露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6—2018年临床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统一登记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感染预防及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告知护生发生针刺伤后应经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上报。通过蓝蜻蜓系统导出护生针刺伤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 099名护生,其中男生256名,女生1 843名;大专生1 117名,本科生921名,国内硕士研究生34名,外籍硕士研究生27名。发生针刺伤232例次,针刺伤发生率为11.05%。不同性别、学历、实习阶段、科室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操作环节分布上,分离针头、拔针和回套针帽时针刺伤所占比率分别为28.88%、21.55%和18.10%。在暴露源的分布上,HBV和梅毒分别占21.12%、6.90%。在暴露场所分布上,发生在病房的针刺伤占32.33%。结论该院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低,但女性实习生、学历较低者、实习第一阶段、分离针头时、回套针帽时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注射规范化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针刺伤的高发原因,观察专项整改推行无针输液系统、安全型留置针等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 1 7年4月—20 1 9年1 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工作的8 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0 1 7年4月—20 1 8年8月工作的4 0名护士为对照组,20 1 8年9月—20 1 9年1 2月工作的4 0名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培训及管理,普遍使用一次性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通过针刺伤专项改善,优化工作流程及改良硬件设施用具等,推行无针输液系统,使用安全性留置针和回缩式采血针头,通过问卷星、工作坊等形式分批分组多次进行培训,比较分析护士培训干预前后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及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掌握防范针刺伤的相关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观察组护士总针刺伤发生率和拔针环节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2.5 0%和0.0 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 0%和1 5.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急诊科护士针刺伤高发原因发生在拔针环节,通过改良输液工具的选择,优化工作流程,反复落实培训及考核,提高了护士针刺伤防护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降低了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护生岗前培训前后手卫生知识认知状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76名护生岗前培训前后手卫生知识认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用内容分类评分及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 实习护生经岗前培训后,手卫生知识认知调查评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洗手指征、习惯、步骤得分由培训前的(8.21±1.21)、(2.46±1.07)、(3.35±0.66)分,升至培训后的(11.11±1.06)、(4.48±0.60)、(4.91±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岗前培训前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状况较差,岗前培训可明显提高护生手卫生知识;各教学医院应重视开展护生实习前手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生手卫生知识认知水平;自觉培养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追踪法对预防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来院实习的护生80人作为实验组,将2012年7月2014年2月来院实习的护生80人作为实验组,将2012年7月2013年2月来院的实习护生80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来院后进行常规的岗前培训;实验组:在常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运用追踪法进行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个案追踪专责小组,以实习护生共性问题为主要追踪项目,制定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预防指引、实施预防为主技术、健全典型职业暴露案例讨论制度、强化高风险科室入科教育,落实临床实习巡查制度,加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制定每月监控和管理追踪策略。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发生率13.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追踪法加强实习管理,可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实验组在实习前2周由院校紧密合作,严格制定培训计划,从法规制度、护士礼仪、沟通技巧、理论、实践、案例、职业防护等全方位进行培训及考核;对照组常规由学校组织的实习前2周集中训练护理技能操作及考核。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良好的医德医风实验组96.67%,对照组8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结协作精神实验组97.78%,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的护患沟通实验组87.78%,对照组6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实验组83.33%,对照组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能操作实验组93.33%,对照组8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生在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适应临床实习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院校合作系统培训可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倪文喻 《卫生软科学》2011,25(2):141-143
[目的]为了使护生在实习期间,以最有效的方法理解和掌握妇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提高,临床带教的效果。[方法]在护生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根据妇科的实习大纲,将整个临床带教活动分成认知了解、熟悉掌握、强化提高和考核评估四个阶段进行,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不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管理性,能使护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也规范了带教活动的组织安排。运用阶段性目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带教活动的效果,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岗前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有效的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防护知识调查问卷,对218名护生进行培训前后的调查,对护生培训前后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前护生的标准预防、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知识平均知晓率低,分别为22.02%、37.16%、48.24%,培训后平均知晓率分别升至93.69%、94.04%、9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实习护生岗前职业防护知识认知调查及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为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实习护士发生针刺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护生发生针刺伤是由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论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和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控制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相关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及防护行为的正确率,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采用控制对策对实习护生进行干预控制.结果 针对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全过程干预控制,针刺伤发生率从干预前的年人均7.2次下降为0.3次,降幅95.8%;护理安全操作防护知识的知晓率、针刺伤后正确处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32.4%和36.2%上升到干预后的87.8%和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针对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全过程干预控制,能有效减少针刺伤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生护理安全操作防护意识和针刺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率.  相似文献   

20.
实习护生的带教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红英 《现代医院》2009,9(10):114-115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与护生实习效果间的关联。方法对近两年的实习生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抓好师资培养、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结果护生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更高,工作主动性增强,理论、操作成绩考核合格。结论加强带教管理,巩固了护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真正做到手脑并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