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辅助化学治疗又称诱导化学治疗,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给予辅助化学治疗,一般为2~4个疗程.新辅助化学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以利于手术;可避免体内潜伏灶在原发灶切除后的加速生长;可降低肿瘤细胞活性,减少远处转移;还可避免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直肠癌"DISTANCE"评估的术前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9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检查.分析直肠癌T分期、N分期、环周切缘(CRM)状态、壁外血管侵犯(EMVI)状态、肿瘤下缘到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壁外静脉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病理确诊直肠腺癌98例患者分为病理EMVI阳性组47例和阴性组51例。术前采用3.0T MRI平扫和增强,获取DCE-MRI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回流速率常数(Kep)和细胞外血管外体积分数(Ve),DWI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MRI成像判断mrEMVI阳性和阴性。结果 诊断mrEMVI阳性41例和阴性57例,Kappa检验显示,mrEMVI与病理EMVI(pEMVI)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02,P<0.001),mrEMVI诊断准确率为85.7%[(37+47)/98],敏感度为78.7%(37/47),特异度为92.2%(47/51),阳性预测值为90.2%(37/41)和阴性预测值为82.5%(47/57)。与EMVI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肿瘤浸润深度和环周浸润率(CIR)增加,组织学分级(差)、T分期(3~4)、N分期(1~2)和Ki67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3.0T RESOLVE-DWI)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5例行术前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扫描的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分析MRI影像中肿瘤浸润深度(T),并测量肿瘤及周围淋巴结(N)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术后病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评估T分期的准确性,ADC值与肿瘤T、N分期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MRI从T1到T4期的诊断准确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0%、38.1%、72%、14.3%(κ=0.200),在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0%、33%、75%、0%(κ=0.270)。肿瘤ADC值与T分期(F=0.074,P=0.929;F=0.737,P=0.496)、肿瘤分化程度(F=1.889,P=0.783;F=4.385,P=0.627)在两组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未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淋巴结ADC值在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F=0.073,P=0.012),而在新辅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5,P=0.793)。 结论直肠癌高分辨薄层MRI新序列对T3期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高,整体准确率较低;新序列ADC值对于直肠癌N分期的评估具有一定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8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结直肠癌并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8例患者和81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健康对照组及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ALP和LDH水平及结直肠癌组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正常对照组与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前血清ALP及LDH水平,并分析术前血清ALP水平LDH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ALP及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ALP水平均比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更高(均P0.05)。肿瘤浸润较深的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EA≥5μg/L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LDH水平均比肿瘤浸润深度较浅的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EA5μg/L的患者更高(均P0.05)。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ALP和LDH水平不同,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ALP及LDH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LP及LDH水平越高,提示肿瘤浸润程度越深,分期越高,越易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术前ALP及LDH水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出现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转移属于远处转移,需先行新辅助放化疗。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能直接获得病理结果支持,是最佳术前评估手段和诊断方法。此病例食管癌仅侵犯黏膜下层,PET-CT仅提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病灶代谢轻度增高,最后行超声胃镜检查,结合弹性成像及穿刺等证实为食管癌腹腔干淋巴结转移,达到了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中心32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CT、MRI能够明确诊断直肠癌肝转移灶能否手术切除;术前新辅助化疗及靶向治疗可以进一步筛选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模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结论可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首选手术治疗;采取合适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提高无瘤生存率和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如何通过术前治疗提高R0切除率,一直是临床上的重点和难点.已有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新辅助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实现降期、增加R0切缘率、提高保肛率、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控制和消除微小转移灶,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主要就新辅助药物治疗在直肠癌中的意义、可能适应人群及研究进展作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癌结节与结直肠癌预后及转移模式的关系,以期为结直肠癌分期制定提供重要的新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 databases、Web of Science、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期间有关癌结节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作用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提取了文献中有关肿瘤分期、组织学特征、及随访结局的数据,并分析癌结节、淋巴结转移(LNMs)和壁外血管侵犯(EMVI)与转移模式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共计18篇文献13 383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20.3%的患者术后标本提示有癌结节。分析结果显示,癌结节与LNMs(Z=4.79,P<0.01)、EMVI相关(Z=6.19,P<0.01),且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P<0.05)。配对比较后显示,癌结节对预后的影响强于LNMs和EMVI的影响。癌结节对于不同转移部位的风险比(RR)与LNMs相似;当同时伴有癌结节及LNM时,肝、肺转移的风险明显提高(分别为RR=3.74,95%CI:2.96~4.71;RR=4.38,95%CI:3.29~5.83)。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同时有癌结节存在时,其预后明显较无癌结节的患者预后更差,其中包括N1a、1b的患者。简单地将没有LNMs的癌结节患者定义为N1c,可能导致对患者预后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肿瘤标志物CEA、CA19-9联合检测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在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接受R0根治术的2 758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肿瘤位置、CEA、CA19-9、肿瘤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等临床资料,通过对可能反映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而选择合适的变量构建列线图,并通过校准曲线来验证列线图的识别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列线图对于伴随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测性能。 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示,术前CEA、CA19-9、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是反映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P<0.05)。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该预测模型的ROC值为0.771(95%置信区间:0.730~0.813)。 结论术前CEA、CA19-9联合临床病理信息构建的预测模型是无创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一种高病死率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作为首选的胰腺成像手段,可评判胰周主要血管是否受侵、受侵范围和程度,为肿瘤分期、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MRI为CT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对疾病诊断、肝转移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胰腺癌血管侵犯情况是术前评估胰腺癌是否可切除的主要指标。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胰腺癌周围神经受侵及肝动脉变异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预后。指出胰腺癌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治疗方案制订、术式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31日间于我院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0例,于手术治疗前采取MRI检查,将患者MRI T分期检查结果与患者术后病理疾病诊断结果相比较,从而对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与直肠癌术后患者病理疾病诊断结果相比,MRI T1~T2期诊断准确率为80.00%,T3期诊断准确率为85.71%,T4期诊断准确率为98.57%。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MRI T分期诊断,能积极指导临床疾病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享1例直肠癌患者的多学科团队(MDT)诊治经过。首次MDT后,该患者诊断为直肠癌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cT4bN1M1),采用XELOX方案全身化疗同步直肠瘤区及腹股沟引流区局部放疗。放疗后15周MDT评估直肠原发灶明显退缩,临床完全缓解(cCR)可能,却新发肝内单发转移灶。进一步MDT建议行肝转移灶局部射频消融术。术后肿瘤标志物、肝脏MRI、PET-CT等多种手段提示患者达到无瘤状态,目前临床密切随访中。对于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原发灶cCR的患者,根治性手术和等待观察策略如何选择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因素,以指导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2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辅助放化疗前、后直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e antigen,CEA)水平,以放化疗后肿瘤TNM分期降期与否和肿瘤消退程度(肿瘤长径)作为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判断标准,分析CEA检测值的变化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病理完全缓解组(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组与非pCR组患者,CEA的水平在新辅助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69),新辅助治疗后,CEA的下降程度在两组中未见差异(p=0.827)。经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长径退缩显著组,CEA下降程度也较显著,CEA下降≥50%组内,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长径退缩≥25%的患者占70.6%,CEA下降<50%组内,此部分患者仅占54.6%。 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CEA明显下降的患者其肿瘤退缩更显著,提示CEA可能作为一项直观的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发病率的70%-80%;治疗理念的发展要求不仅要根治肿瘤,还要尽量保留肛门和泌尿生殖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技术的提高要求腹腔镜微创治疗,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要求对远处脏器转移的正确处理,尤其是肝脏转移灶的处理.通过提高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度、新辅助治疗,并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保肛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低位直肠癌的微创治疗得到迅速发展.对于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但是直肠癌同时肝转移患者首先应切除的部位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论.本文主要阐述了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现状及低位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术前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两种检查方法对于前哨淋巴结诊断直肠癌患者T分期、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包含90例受试者,两组术前分别采用螺旋CT、MRI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采用螺旋CT与术后病理学检查两种方法的T分期、N分期的一致性均为中等,其中术前螺旋CT对患者T分期、N分期的总准确度分别为74.4%(67/90)、64.4%(58/90)。术前采用MRI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两种方法的T分期一致性为满意,MRI检查对患者T分期的总准确度为75.6%s(68/90),MRI用于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8.0%(44/50)、67.5%(27/4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42/55)、82.9%(29/35),Youden指数为0.549;术前采用MRI检查与术后病理学检查两种方法的N分期一致性为中等,MRI检查对患者进行N分期的总准确度为62.2%(56/90),MRI用于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4.4%(27/32)、62.1%(36/58),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1%(27/49)、87.8%(36/41)。结论基于前哨淋巴结的状况,采用MRI对直肠癌患者进行T分期效果较好,但螺旋CT与MRI对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且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FOLFOX4(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死亡受体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8月—2016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46),治疗组患者术前接受6个疗程FOLFOX4方案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取术后肿瘤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MMP-2、Fas蛋白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中Ki-67主要表达于细胞核,MMP-2、Fas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治疗组Ki-67、MMP-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1.4%对80.4%,P0.05;36.2%对73.9%,P0.05),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1%对32.6%,P0.05)。结论:FOLFOX4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化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锡贵  贾丽雅 《山东医药》2003,43(33):56-58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某些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优于最好的支持治疗 (BSC) ,化学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 NSCL C的常规治疗。1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的特点是 :1术前采用化疗 ,由于药物通过无损伤的血管 ,使药物分布好 ,可早期消灭肿瘤远处转移灶 ;2具有早期化疗的优点 ,了解化疗的敏感性 ;3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4改进局部肿瘤控制。在 1998~ 2 0 0 1年进行的多组以泰索帝 (TAT)联合顺铂 (DDP)或卡铂 (CBP)的 期临床试验证实 , a 期 NSCL C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 6 8%~82 % ,术后完全切除率达 6 9%~ …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且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目前被公认为诊断直肠癌最好的影像学方法。本文就直肠癌MRI技术、直肠癌的TNM分期、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价及局部复发的评估四个方面展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可使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消退,部分病灶甚至可以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从而提高外科手术切除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对肿瘤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准确评估,是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关键。磁共振成像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其在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仍在持续研究中。肿瘤体积测量是传统的应用评价指标,但繁琐的测量与计算过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多种功能成像序列的发展,为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评估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选择方式。尽管如此,MRI对于分辨极少量残存的肿瘤细胞仍具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的评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