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生物膜(BBF)是细菌分泌的多糖、纤维蛋白和脂蛋白等物质黏附于生物材料形成的并能将细菌自身包裹于其中的膜样复合物,如关节假体表面的膜状物质。BBF能增强细菌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近年来,BBF对抗菌药物极强的抵抗力成为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应用,关节假体感染后BBF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就关节假体感染后BBF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BBF的形成过程、耐药机制、检测方法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细菌形成的生物膜是造成耐药的重要机制。假体周围感染与无菌性松动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同位素扫描有助于术前诊断;治疗方法较多,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清创,保留与不保留假体.一期与二期更换假体,逐步解析法可为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但对感染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传统细菌培养、组织病理检查敏感性较低,血沉和C反应蛋白因特异性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探索新的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指标,并将其合理应用于临床是研究重点。本文将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终末期髋关节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为最常见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并发症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阻碍,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约为0.30%-2.22%[1]。虽然假体周围感染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普遍存在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疼痛,低热、流脓、形成窦道等,大多数假体周围感染可得到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机械力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两大方面分析假体松动的发病机制,并提出预防措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O1999-01/2005-10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文献,检索词“Totalhiparthplasty;protheticapplianceloosenes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9-01/2005-10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②临床研究文献。排除标准: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他并发症。②术后感染导致的假体松动。③重复研究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文献,纳入2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人工关节长期稳定性、减少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故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进行综述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磨损颗粒,其次是力学因素,它们共同结果是造成骨吸收、骨溶解,最终导致人工髋关节术后假体部件的松动。其过程还与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密切相关。针对引起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可以从关节材料、抑制磨损颗粒移动、促进成骨及抑制骨吸收等方面来防治。结论:在临床治疗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可望减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关节假体是置入人体内的材料,其形态的设计、表面处理、材料选用、制造工艺以及包装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不同患者应根据病情、关节限制程度、固定方式和半月板功能来选择不同的人工膝关节。股骨与胫骨间的旋转对线关系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合适的软组织平衡是获得良好的假体位置和力线的前提。不同膝关节假体的适应症应由膝关节的骨和软组织条件决定、膝关节韧带的质量和状态、关节畸形以及关节软骨破坏的程度决定假体的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伤口愈合不良、假体周围感染、置入后骨折、关节僵硬、置入后残留疼痛是关节置换的常见并发症。选择高质量的假体、不断开发和推广使用其配套器械是全膝关节置换术普及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于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153-155
目的:从机械力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两大方面分析假体松动的发病机制,并提出预防措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O1999-01/2005-10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文献,检索词“Total hip arthplasty;prothetic appliance loosenes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9-01/2005-10相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②临床研究文献。排除标准: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他并发症。②术后感染导致的假体松动。③重复研究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文献,纳入2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资料综合: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影响人工关节长期稳定性、减少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故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进行综述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磨损颗粒,其次是力学因素,它们共同结果是造成骨吸收、骨溶解,最终导致人工髋关节术后假体部件的松动。其过程还与许多细胞因子的参与密切相关。针对引起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可以从关节材料、抑制磨损颗粒移动、促进成骨及抑制骨吸收等方面来防治。结论:在临床治疗上,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预防,可望减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正>人工关节作为金属内植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关节外科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同时人工关节置换后易出现感染,据文献报道[1],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均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而术中细菌直接种植是感染的最直接因素,约占全部感染的57.9%,处理颇为棘手,治疗上需要进行反复的清创,移除假体,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细菌生物膜(BBF)的形成。由于抗生素对于BBF的渗透非常困难,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无论是单独还是联合使用都不能有效清除细菌,甚至还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目前情况下,预防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碘伏(聚维酮碘)溶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病的最佳手段,能很好的缓解疼痛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假体使用寿命的延长,相关术后并发症逐渐增加,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检查。本文就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及评价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谢强  雷光华 《中国临床康复》2012,(44):8271-8278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疗法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关节假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疵之一,感染后将给忠者带来严重后果。目前,对假体感染的诊断还没有一项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在灵敏度、特异度和精确度上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的:讨论并总结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相关血液炎性标志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一种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术式,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越来越普及。2006年美国髋膝置换总量约80万台,英国约13万台[1-2]。但关节周围假体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条件的改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发病率正在下降,现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感染发生率为1.7%,  相似文献   

12.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但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此类手术病人的年龄偏大,多伴有全身性疾病,由于治疗的长期性和困难性以及手术费用极大的经济压力,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给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关节手术相对于其它手术而言,无菌要求更加严格,感染后果也更为严重,为此,在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配合过程中,我们更强调感染控制的环节,更注重护理配合的质量.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1月行膝关节置换术172例,无一例因手术配合的原因导致感染的发生,不仅提高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而且保证了我院的医护质量.现将感染控制的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灾难性并发症之一,已经成为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首要原因,目前的实验室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各有优缺点,PJI的诊断仍缺乏金标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传统诊断学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白细胞酯酶测定、α-防御素等关节液标记物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血清中相比,关节液中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对诊断PJI更具价值;白细胞闪烁扫描、抗粒细胞闪烁扫描和18氟-氟脱氧葡萄糖等影像学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目前尚无法大规模应用;而二代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能检测到常规细菌培养阴性的病原菌DNA,且不受抗生素使用与否的影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综述旨在提供更具敏感度和特异度的诊断方法,使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尽管人工关节置换术有着很高的成功率 ,但也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有些较轻 ,有的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 ,从而严重影响了手术的疗效。因此 ,在术前、术后开展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各种康复治疗对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目前国内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治疗作一综述。1 关节松动的预防和处理关节松动是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它严重地影响了人工关节的寿命。随着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年轻患者的增多 ,对人工关节松动预防的研究愈加重视。研究表明 ,关节松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关节假…  相似文献   

15.
欧美一些国家研究显示,金属过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对镍、钴和铬过敏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的患者出现明显金属过敏症状,在假体功能良好的患者中,通过检测发现20%~25%的患者存在金属过敏。国内骨科金属材料植入术后过敏病例少有报道,对金属假体过敏的检测,目前尚无一个可靠的方法,通常采用体表斑贴试验或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方法。关节置换术后金属过敏常导致皮疹、疼痛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在有金属过敏史的初次关节置换患者或翻修患者,避免使用含过敏金属成份的假体,对预防术后过敏的发生和延长假体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风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丰要有感染、无菌性松动、假体的脱位、断裂、深静脉血栓形成.2型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组织血供减少,造成全身和局部抵抗力降低,多合并心肾脑血管并发症,行人工关节置换感染概率高,并发症多,易发生伤口愈合障碍.术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也较一般人群发病率增加,创口愈合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2型糖尿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增加了围于术期治疗的复杂性.血糖的不稳定易触发循环功能的不稳定,使麻醉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因此有效地控制血糖是降低2型糖尿病人工关节置换术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背景:假体松动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失败的常见原因,因此两者的鉴别非常重要。因大多患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的确诊方法也非常有限。目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CT、磁共振成像及X射线检查已成为诊断假体松动和感染的常用方法,但何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查出病变,一直存在争论。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和感染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CT、磁共振成像及X射线诊断的相关文献,对这些检查方法进行优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提供根据。方法:收集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和感染患者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CT、磁共振成像及X射线诊断的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和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容易区分,而且假体松动的早期尚未形成假体周围骨骼结构异常或假体周围较细小的透亮带被遮挡等,常影响X射线或者CT诊断,所以诊断时常出现误诊、漏诊。另外关节假体多为金属材料,CT或磁共振成像会出现伪影,也影响对假体松动和感染的判断。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更准确的对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松动和感染的患者定位、定性诊断,对预后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骏  李国庆  曹力 《中国临床康复》2012,(47):8807-8812
背景:细菌黏附在假体表面大量繁殖并形成致密的生物膜,药物难以进入将其杀灭是人工关节置换后感染难治及复发的主要原因。目的:观察不同人工关节假体材料性质、表面对结核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取钛合金和钴铬钼合金试样(均分光滑面和粗糙面两种),分别将结核杆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照菌液)经传代培养后由FITC标记,制成菌液;将菌液与试样37℃共同培养24h;用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扫描观察两种细菌在上述4种不同试样的黏附情况。结果与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和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表面的黏附面积均大于在钛合金表面的黏附面积;在同种材料中粗糙面比光滑面更容易发生细菌黏附;两种材料表面均可见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而结核杆菌则无生物膜形成。表明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表面的黏附能力较差;材料性质和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均对结核杆菌黏附力产生巨大影响;结核杆菌在钴铬钼合金和钛合金表面并无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置换手术896例预防感染的特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置换手术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替换已损坏的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等。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及骨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但关节置换术后一旦出现感染,可导致手术失败,需重新更换假体,甚至会造成关节的严重病残,失去再置人的机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徐倩  刘玥  李丹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854-1856,1859
目的分析该院2016-2018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6-2018年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817份伤口分泌物标本和282份关节腔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伤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14株,阳性检出率为26.19%;关节腔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5株,阳性检出率为23.05%。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伤口分泌物标本和关节腔液标本中主要菌种,未出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伤口分泌物和关节腔液标本分离的细菌种类较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掌握其分布情况、耐药性变化,有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