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在不同胃部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36例非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1例萎缩性胃炎及42例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Ⅰ水平及PGR值逐渐降低,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以PGⅠ〈70μg/L+PGⅠ/PGⅡ(PGR)〈3.0为判断界值,其诊断胃癌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5.8%。结论:血清PG水平变化可较好反映胃黏膜的功能和组织学状况,对各种胃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并可作为监测胃部疾病发生恶变初筛指标,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33例,根据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受检者分为5组。非萎缩性胃炎组42例、萎缩性胃炎组33例、胃溃疡组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23例、胃癌组15例、比较各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PGI明显升高(P0.05),胃溃疡PGII明显升高(P0.05),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降低(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比值对提高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及PG Ⅰ/PGⅡ比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糜烂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PG Ⅰ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胃癌组血清中PG Ⅰ和PG Ⅰ/PGⅡ比值明显降低(P<0.01).以非胃癌组PGⅠ比值的均值,即PG Ⅰ/PGⅡ<6.49为阳性指标,胃癌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91.1%.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Ⅰ数值及其比值的下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及PG Ⅰ/PGⅡ比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糜烂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PG Ⅰ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胃癌组血清中PG Ⅰ和PG Ⅰ/PGⅡ比值明显降低(P<0.01).以非胃癌组PGⅠ比值的均值,即PG Ⅰ/PGⅡ<6.49为阳性指标,胃癌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91.1%.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Ⅰ数值及其比值的下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不同胃黏膜疾病的关系,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筛查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145例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比值有所下降(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Ⅱ比值明显下降(P<0.001);萎缩型胃炎、胃癌及胃溃疡3组之间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对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在胃部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8例浅表性胃炎(CSG),26例萎缩性胃炎(CAG)、35例胃黏膜肠化不典型增生(IM/DYS)等癌前病变,16例胃癌(GC),对照病例24例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了测定,计算两者的比值(PGR).比较不同疾病组中PG的分布,计算不同疾病组ROC曲线,评价PG的诊断效果.结果 CSG组PGⅠ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CAG组和GC组的PGⅠ、PGR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PGⅠ、PGR诊断CA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0.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诊断CA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诊断GC的ROC曲线下面积0.863、0.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50 ng/mL+PGR<5作为胃癌前疾病的界定值敏感度为68%,特异度为90%.结论 血清PG测定有助于筛查胃部疾病,并且血清PG与PGR联合诊断胃癌前疾病可获得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3例(观察组),同时选取选取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PGⅠ和PGⅡ分别为(160.31±21.06)μg/L和(17.32±1.6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augh C级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201.16±32.11)μg/L和(30.21±2.32)μg/L,明显高于A级和B级患者(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13 mm患者PGⅠ和PGⅡ分别为(184.22±27.06)μg/L和(21.06±1.42)μg/L,明显高于≤13 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升高,与肝功能分级以及肝脏门静脉主干内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在不同海拔高度人群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集不同海拔地区人群的血液标本进行PG血清含量检测,根据海拔高度不同进行分组比较,PGR为PGI与PGII的比值,对检测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 000米组PGI,PGII和PGR结果数据分别为136.892±2.64 μg/L,10.05±5.14 μg/L和13.07±7.41,与1 300米组(分别为130.87±48.66 μg/L,11.55±2.78 μg/L和12.89±4.76)比较PGI与PGI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500米组上述各项数据分别是126.64±29.84 μg/L,12.18±5.99 μg/L和12.2±14.84,与1 000米组及1 300米组比较PGI与PG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PGI血清水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PGII血清水平与海拔呈正相关。结论 研究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人们的PGI血清含量会降低,而人PGII的血清含量会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该海拔地区的氧分压不同可能是影响PG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探讨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PGI、血清PGⅡ及血清PGI/PGⅡ(PGR)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分析了经消化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疾痛者39例(2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5例为十二指肠炎)及13例对照者血清PGⅠ 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即PGR.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1).十二指肠炎组血清PGⅠ显著性上升(P<0.05),PGⅡ及PGR无明显变化(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PGⅠ及PCⅡ水平明显高于十二指肠炎组(P<0.05).结论 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在十二指肠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吸烟和消化性溃疡之间有阳性流行病学关系,吸烟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易致复发。血清胃蛋白酶原Ⅰ(SPG-Ⅰ)是胃底粘膜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的一种内分泌成份,吸烟者和约三分之二的十二指溃疡患者SPG—Ⅰ升高。本研究旨在确定上消化道内窥镜诊断和胃底粘膜组织学明确的病人其SPG—Ⅰ与吸烟的关系。受试者269人,男144人,女125人,年龄25~50岁,内窥镜未证实溃疡者127人,良性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102例。所有病人均在胃体取活检4块,内窥镜检查前静脉采血。每日吸烟10支以上达两年者为吸烟组,一生从未吸烟者为非吸烟组。SPG—Ⅰ浓度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男女正常参考值分别为20-80ng/ml 和20-60ng/ml。结果无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吸烟者平均SPG-Ⅰ浓度明显高于不吸烟组(无溃疡组分别为65±20和54±17ng/ml,P<0.001;十二指肠溃疡组分别为93±24和75±18ng/ml,P<0.001)。胃溃疡组吸烟和不吸烟者SPG-Ⅰ无差异。无溃疡吸烟组浅表性胃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对照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及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PGⅡ(PGR)水平变化情况,初步分析G-17及胃蛋白酶原(PG)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胃镜检查明确消化性溃疡且经14 C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水平,探讨其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血清PG对胃部疾病和胃癌早期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1 484名人员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含量测定,对检测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PGⅠ/PG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1 484人血清PGⅠ含量为145.4±42.6μg/L、PGⅡ含量为10.3±8.2μg/L和PGR结果为21.1±14.4;40岁以下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低于40岁以上人群和整体人群的血清PG水平;另外,男性与女性血清PGⅠ含量无显著差异,而血清PGⅡ含量差异显著;40岁以上人群血清PG异常率高于40岁以下人群,男性血清PG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目前天津地区年轻人居民的血清PG含量较整体水平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PG异常率也明显升高;而且男性P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伤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治疗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分析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在肾功能损伤及血透治疗患者中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94例未行血透治疗的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Ccr≤30 mL/min组、30 mL/minCcr60 mL/min组和Ccr≥60 mL/min组;另选取24例进行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Ccr≤10 mL/min),以血透治疗前作为透析前组,血透治疗后作为透析后组。以26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浓度,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Ccr。结果 3组不同Ccr水平的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功能损伤患者3组间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与Ccr均呈明显负相关(r=-0.844,P0.01;r=-0.591,P0.01)。与透析前组比较,透析后组PGⅠ、PGⅡ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肾功能降低的患者血清PGⅠ浓度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增高,降低了这些指标作为胃疾病筛查指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疾病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叶华  黄飚  王翌  陈永伟  戴军  王桂莲 《临床荟萃》2007,22(10):689-691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与胃疾病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双盲检测血清PG样本795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8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3例,消化性溃疡156例,胃癌227例;胃癌前期病变(肠上皮化生、腺上皮异型增生)170例;采用stata7.0软件logistic回归和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PGⅠ/Ⅱ与胃癌、胃癌前期病变呈负相关(P<0.01),血清PGI与萎缩性胃炎呈负相关(P<0.01),但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UC)<0.05];血清PGI与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P<0.01),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价值一般(AUC=0.683).结论 血清PGI、PGⅠ/Ⅱ低水平人群的胃癌、萎缩性胃炎和癌前期病变发生率高于非低水平人群,但单独应用血清PG临床诊断价值不高;血清PGⅠ升高者有溃疡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含量和细胞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水平检测与胃部疾病诊断的关系。方法 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诊断浅表性胃炎65例,萎缩性胃炎30例,胃溃疡35例(其中良性胃溃疡15例,恶性胃溃疡20例),胃癌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PGⅠ和PGⅡ含量,同时计算出PGⅠ/PGⅡ比值(PGR)。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测定TK1含量。结果 对照组和胃部疾病组血清PGⅠ和PGR以及TK1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45~128.71,均P<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PGⅠ和PGR以及TK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5~38.71,t=31.25~66.32,t=3.78~8.23,均P<0.05),而PG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恶性组TK1含量明显比良性组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G和TK1含量可诊断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特别能鉴别胃溃疡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型(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96例CAG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结果:CAG组血清PG-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水平随病情进展明显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血清PG-Ⅰ水平变化呈正相关。CAG组血清PG-Ⅱ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Hp)阳性CAG组与Hp阴性CAG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基本一致,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的降低,是辅助诊断CAG的一项较好的血清学指标,适于人群筛查及胃镜检查禁忌者。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偏头痛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163例偏头痛患者分成偏头痛发作期组(n=80)和偏头痛发作间期组(n=83).根据患者有无先兆症状进一步分成四个亚组:无先兆偏头痛的发作期组(n=68)、先兆偏头痛的发作期组(n=12)、无先兆偏头痛的发作间期组(n=70)、先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