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移植受者血清HA、LN、C-Ⅳ和PC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发现: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素(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被认为与肝纤维化有一定关系[1].但对肝移植受者相关研究的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85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四项血清指标检测分析,以探讨此四项血清指标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甲亢患者血清HA、LN、PCⅢ及Ⅳ.CR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的测定目前主要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应用于甲亢患者的测定及报道较少,我们测定了部分甲亢患者的血清四项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可逆性.方便、快速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128例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部分肝病理活检,确定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了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82例各类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该四项指标的RI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过对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检测,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研究常有报道,而作为急性肝病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探讨该组血清学指标在急性肝病之一的戊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6例戊型肝炎患者联检了HA、LN、PCⅢ、Ⅳ—C,并与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以便阐明其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Ⅲ型前胶原(PCⅢ)是Ⅲ型胶原的前体,被认为是Ⅲ型胶原释放人血的间接标志,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等是心肌外基质(ECM(的重要的组成成分,[1]。其中Ⅲ型前胶原有较大的伸展回弹性,形成纤维网,和,Ⅰ,Ⅲ,Ⅳ,Ⅵ型胶原一起构成三维空间分布的连续性网架结构^[2,3],层粘连蛋白存在于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基膜被认为是连接Ⅳ型与Ⅰ,Ⅲ型胶原的支架[4],HA是基质中最重要,含量最多的糖胺多糖成分,本文通过测定渗液性心包炎患者血清及心包积液内PCⅢ,LN,HA含量变化,旨在探讨其在渗液性心包炎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85例慢性肝纤维化指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不仅是激素代谢的场所 ,而且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 ,对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的作用 ,内分泌器官的机能状态在慢性肝病中又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对 1 85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 (HA)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及五项甲状腺激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作为肝纤维化指标,对预测肝硬化有重要价值,已见多篇报道。我们对2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做了仔细观察,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AMI组:1999年1月~1999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28例(男18,女11),平均年龄55.6±19.2岁。所有病例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者。  相似文献   

11.
HBV携带者血清HA、PCⅢ、ⅣC、LN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等血清学检测作为诊断肝纤维化指标,已被广泛采用,而用于HBV携带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报道甚少.现将我们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A水平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非创伤性血清学检测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粘连蛋白 (LN)及Ⅳ型胶原 (CⅣ )等肝纤维化指标 ,作为诊断肝脏纤维化程度 ,已被广泛采用。而本文用于检测HBV携带者 ,目前尚未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正常对照组  5 9例 (男 4 8,女 11) ,均为 2 0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β-淀粉样蛋白(β-AP)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39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A、PⅢP、LN 、Ⅳ-C 、β-AP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A、PⅢP、Ⅳ-C、β-AP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HA、PⅢP、Ⅳ-C的水平在肝硬化的诊断中有意义;β-AP在肝硬化的诊断中可能有一定意义;其升高的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可逆性.方便、快速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检测128例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部分肝病理活检,确定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联合测定PCⅢ,ⅣC,LN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被认为是反映纤维化的指标,目前主要用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而在肾脏的细胞外基质中同样包含胶原Ⅲ,胶原Ⅳ,层粘蛋白等成份。本文联合检测了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RF)的血清PCⅢ、ⅣC、LN含量,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我们对 1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Ⅳ型胶原 (C -Ⅳ )和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的检测 ,并与同期进行的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180例 (男 15 9,女 2 1)均为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其中乙型肝炎 15 5例、丙型肝炎 2 5例。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34岁。二、诊断 :临床及病理诊断按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炎肝纤…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Ⅳ、PCⅢ、HA和LN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 (CⅣ )、Ⅲ型前胶原 (PCⅢ )、透明质酸 (HA)和层粘蛋白 (L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172例受检者 (其中乙肝患者 12 9例 ,正常对照者4 3例 )血清中CⅣ、PCⅢ、HA和LN进行检测。结果 :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CⅣ、PCⅢ、HA和L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随着病程的进展 ,CⅣ、PCⅢ、HA和LN四项指标在患者血清中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肝硬化时达到最高。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血清CⅣ、PCⅢ、HA和LN等指标 ,可以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 (TB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 -C)、透明质酸 (HA)、甘胆酸 (CG)及层粘连蛋白 (LN)联检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 1 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31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PCⅢ、Ⅳ -C、HA、CG及LN和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TBA。结果 :肝纤维化组血清TBA及肝纤维化五项指标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而各组间随肝病组织炎症程度增加 ,检测指标水平也相应增高。结论 :血清TBA与肝纤维化五项指标的联检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经肝复康干预后分别以赖氏法、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血清转氨酶及白蛋白、球蛋白活性 ,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C -Ⅳ )、Ⅲ型前胶原 (PC -Ⅲ )。结果 :肝复康治疗后血清转氨酶、球蛋白活性降低 ,白蛋白活性升高 ,血清HA、LN、C -Ⅳ、PC -Ⅲ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降低肝纤维化程度 ,同时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 ,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化PAP法观察人左心室心肌间质Ⅰ、Ⅲ、Ⅳ型胶原,并以Gordon-Sweet银染法显示网状纤维、VanGieson法显示结缔组织、PAS显示基底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肌外膜、肌束膜为Ⅰ型,肌内膜及心肌细胞、毛细血管基底膜分别为Ⅲ型及Ⅳ型胶原。Ⅲ、Ⅳ型胶原是构成心肌间质胶原网架最基础的成分。并对它在心脏舒缩功能中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