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腔支气管导管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隔离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其将左、右两侧肺通气径路分隔开,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防止病侧肺的血、痰液流人健侧,同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随着医学的进步,支气管肺灌洗术、现代微创胸部外科、肺移植术均要求能有效地实施单肺通气。肺隔离方法包括支气管堵塞、单腔支气管导管、Univent管、双腔支气管导管(以下简称双腔管)等。这些方法中,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双侧气道的可控性强,仍是目前实施单肺通气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麻醉诱导期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并探讨解决DLT插管困难及实现术中肺隔离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信息系统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拟行DLT插管的患者,检索同时满足“困难插管”“DLT插管”“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3个关键词的病例,主要研究终点为DLT插管困难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困难插管患者术前气道的评估情况、插管困难时的解决策略、实现术中肺萎陷的方式及围麻醉期与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有11017例患者纳入了此研究。112例患者发生了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0%。112例患者中22例(19.6%)患者为可预期或可疑的困难气道,其余90例(80.4%)患者诱导前无明显困难气道表现。90例(80.4%)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插管器械。22例在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的患者中,2例经交换导管引导成功置入DLT进行肺隔离,13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放置支气管阻塞器,7例实施了低潮气量的策略。无一例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结论DLT对声门暴露的条件要求更高,麻醉前气道评估更应谨慎。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提高了DLT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支气管阻塞器为DLT困难插管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3.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深度与身高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目的 探寻Mallinckrodt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插管深度与患者身高之间的关系。方法 第一阶段选择胸科手术成年患者 370例 ,分为男性左DLT组 (ML组 )、女性左DLT组 (FL组 )、男性右DLT组 (MR组 )和女性右DLT组 (FR组 )。静脉诱导后插入选定的MallinckrodtDLT。听诊法调整管端位置 ,测量插管深度 (ID 1)。纤维支气管镜 (FB)直视下调整管端位置 ,再次测量插管深度 (ID 2 )。以患者身高和ID 2推导不同组别的回归方程。第二阶段 330例胸科手术患者 ,插入选定的DLT后 ,用听诊法和相应组别的回归方程所计算的插管深度调整管端位置 ,测量插管深度 (ID 3)。在FB直视下确认管端正确到位后 ,再次测量导管插管深度 (ID 4)。结果 根据 370例观测 ,听诊法确认双腔管管端已正确到位 ,与FB检查符合的仅 16 9例 ,错位率达 5 4 3%。FB确认管端正确到位时 ,ML组插管深度 (30 9± 1 8)cm比FL组 (2 8 3± 1 3)cm平均深 2 6cm(P <0 0 1) ,MR组 (30 2± 1 7)cm比FR组 (2 7 9± 1 6 )cm平均深 2 3cm(P <0 0 1)。插管深度与患者身高呈高度相关 (P<0 0 1)。第二阶段研究中按听诊法和相应回归方程计算值调整插管深度后 ,管端错位率比第一阶段降低了 6 0 % (P <0 0 1)。结论 MallinckrodtDLT正确插入深度与身高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怎样减轻支气管造影时患者的不适和提高安全性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我科与放射科合作,对5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在全麻诱导和x线指导下行快速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并造影,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开胸手术应用Rober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OLV),可减少纵膈摆动对循环的影响和手术野的干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但仍有约20%病人发生低氧血症[1]。主要是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V/Q)比值下降,肺内分流增加所致,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性酸中毒。本研究拟采用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6.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定位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3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FOB)在国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90例行择期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病人,ASAⅠ-Ⅱ级。全麻诱导后用传统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法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然后用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在病人由平卧位变为侧卧位后再次为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各次导管的深度。结果 FOB检查发现盲法置入的68%左侧和62%右侧双腔导管位置不正确,导管过深的情况更多见;导管在最佳位置时的深度与病人的身高无相关性;24%病人侧卧位后导管位置有变动,以向近侧移动居多。结论 在初始插管及体位变动后,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和调整双腔导管的位置更准确、可靠、应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7.
双腔支气管插管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隔离健肺与病肺通气、防止病变或分泌物播散或诱发急性呼吸道梗阻、按需单独施行一侧或双侧肺通气,以及对痰多病人分别施行吸引或引流分泌物等许多优点,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无隆突钩的Robertshaw双腔导管,虽可避免隆突钩对隆突的刺激,但在插管深度掌握方面往往引起困惑,  相似文献   

8.
Univent管和双腔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肺通气可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tube,DLT)技术和支气管阻塞技术来实现。DLT在临床上使用最普遍,但DLT的有效管腔小、病人术后不易耐受而常需换管、声门暴露不佳者插管困难及没有小儿的型号等缺点,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带扭力控制阻塞装置(torque control blocke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择期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30例,ASA 1~2级,硬膜外穿刺后平卧行双腔支气管插管,观察患者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很好地完成开胸肺叶切除术,术中患者生命征平稳,双肺隔离彻底,避免了双肺交叉感染.全麻药用量少,苏醒彻底,迅速,可控性好.术后镇痛效果好,有助于患者早期咳嗽排痰,对患者后期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80例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支气管封堵器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师完成。观察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和术后咽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术后咽喉痛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有效应用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中,应用支气管封堵器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疼痛。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比较肺部听诊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波形分析法及纤维支气管镜 (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法在判断双腔支气管(以下简称双腔管)插管的位置上的差异。方法 60例 需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在插管及放置手术体位后,按序以听诊法、PETCO2波形分析法及纤支镜检 查法判断双腔管的位置。术中监测PETCO2、SpO2、气道阻力和肺萎陷程度,当PETCO2波形改变或 消失,SpO2≤92%,气道阻力>40cmH2O或突然下降>6cmH2O或出现肺萎陷不良,即以纤支镜检 查双腔管的位置。结果 听诊法和PETCO2波形分析法的正确率分别为55.0%和58.5%,与纤支 镜检查法比较,一致性较差(P<0.05)。在放置手术体位后及术中,双腔管位置的变动率分别为 18.3%和8.3%。结论 在双腔管插管时和放置体位后,必须常规行纤支镜检查,而在术中,则需综 合分析PETCO2、SpO2、气道阻力和肺萎陷程度,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位置异常原因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DLT定位中的作用。方法择期在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的患者362例,ASAⅠ~Ⅲ级,男228例,女134例,年龄17~78岁,体重54~87kg,实施DLT插管,在听诊定位和体位改变之后分别进行纤支镜检查并调整导管位置,计算听诊定位导管位置的主观准确率和实际准确率。导管位置调整距离>0.5cm即视为位置异常而需要调整。结果 362例患者中,行左侧支气管插管247例,225例听诊认为位置准确,主观准确率为91.09%,经纤支镜检查确认准确的有173例,实际准确率为70.04%;行右侧支气管插管115例,95例听诊认为位置准确,主观准确率为82.61%,经纤支镜检查确认准确的有66例,实际准确率为57.39%。双侧听诊后主观准确率为88.40%,实际准确率为66.02%。左侧导管过深的有47例,过浅的有27例;右侧导管过深的有30例,过浅的有19例;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堵塞的有42例。侧卧位之后经纤支镜检查,左侧有23例(9.31%),右侧有15例(13.04%)导管位置移位而需要重新调整。结论 DLT过深、过浅和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堵塞是导致单肺通气失败的主要原因。应用纤支镜定位可使DLT插管-单肺通气的成功率接近100%,在气管插管和改变体位之后,应常规进行纤支镜检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使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50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50例体会林尔美*于忠元*黄曦*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简称Ro-DLT)多系由PVC材料制成的透明导管,因其无隆突钩,故置入气管较为方便,且不易损伤气道,但导管就位准确与否有时判断颇为困难。本文就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咯血病人在手术室外进行双腔气管插管,为下一步检查及治疗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患者安全性。方法经过熟练的双腔插管技术,对26例大咯血病人,分别在病房及急诊室进行双腔气管插管及进行纤支镜检查,及时吸除健侧肺气管内的血液及痰液,保证了患者的通气,进一步明确出血部位。结果26例大咯血患者中,经插管后,保证了通气,病人状况得到了改善。其中5例患者予健侧呼吸机支持,给下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16例经纤支镜确定出血部位后送手术室行手术治疗,解决了外科医生不能确定手术部位的问题。3例送DSA行栓塞治疗,4例带双腔管进行保守治疗,3例因病情过重于插管后不久死亡。结论在手术室外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配合纤支镜检查,可以对大咯血病人的治疗提供保障及指导,提高了大咯血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阻塞导管是一项单肺通气技术,国内已有应用Amdt支气管阻塞导管行单肺通气的报道~([1]).本研究在开胸手术病人使用Arndt支气管阻塞导管或左支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对插管复杂程度、单肺通气有效性、肺萎陷和术野显露程度、体位改变及手术操作对导管位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简便快捷的双腔支气管插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腔支气管插管常用于开胸手术麻醉 ,其优点是避免分泌物阻塞健侧支气管和肺。对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破裂、肺大泡等手术便于控制通气和施行吸入全麻及防止低氧血症。还能两侧肺采取不同的通气方式及便于手术操作。除麻醉外还适用于单肺功能检查和单肺灌流治疗。双腔支气管插管 ,因其导管长、导管尖端左右方向不一 ,进声门后需转动导管方向 ,因此 ,如没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不易准确到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 ,于 1998年 5月我们设计了左右双腔支气管方向一致的导芯 ,使声门部插管快捷 ,进声门后不用转动方向 ,提高了到位率 ,并减少了插管时…  相似文献   

17.
"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前端位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后,其正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用纤支镜定位可在明视下完成.但目前探索盲法定位方法仍具重要意义。我们假定双腔管插管后其位置良好.则导管侧孔应正对另一侧支气管口,吸痰管从侧孔侧管腔进入该侧支气管腔应无阻力,如吸痰管至侧孔处遇较大阻力,则可能提示导管位置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管插管后管端位置的可能性及准确率,并结合应用听诊法判定管端位置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新定位标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双腔支气管导管(Do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已广泛用于胸科手术.Robertshaw双腔管取消了隆突钩,便于插管操作,但导管位置不易固定,患者体位改变和手术操作均可能使导管错位.  相似文献   

19.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20.
胸内手术多需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是单肺通气的首选。在没有纤维支气管镜(FOB)时,DLT的准确定位较困难、且费时。作者借助灯杖和胸部X片确定双腔管位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定位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ASAⅠ~Ⅱ级使用左侧DL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