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各种镇痛疗法效果不佳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持续静滴氯胺酮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象及方法 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龄21~83岁,平均58.9岁。疾病种类:喉头癌,咽部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5例,子宫颈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各1例。本组病例在氯胺酮持续静滴之前均接受过其它镇痛治疗,其中蛛网膜下石炭酸阻滞4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曾用硬膜外注射小量吗啡方法,治疗12例晚期癌顽固性疼痛病人,现报告如下: 方法:本组病人,均系反复用镇痛药而不能长期止痛,并在用此法前至少4小时没有用任何镇痛药者。穿刺体位不限,但尽可能以疼痛部位为中心,选择相应神经支配节段脊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进行硬脊膜外穿刺,置入导管,妥善固定。由导管缓慢注入含有2mg吗啡的10ml生理盐水溶液。注药后观察15~30分钟,无不良反应时,将硬膜外导管连接之针头装入带盖无菌小瓶内保存以备再用。操作前不需禁食、输液等,可每日到门诊或在家内注药。本组全部留置硬膜外导管,最长留置38天,平均留管16天。一般每日注药1次。本组12例病人共注射吗啡188人次。效果:所有病例均在注入吗啡后2~5分钟出现止痛作用,10~15分钟效果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12~50小时(平均22.7小时)。用药后所有病例均获不同程度的止痛效果,其中达到完全止痛者8例。另  相似文献   

3.
晚期恶性肿瘤的顽固性疼痛,即使用大量镇痛药亦难于奏效。自从硬膜外腔注射麻醉性镇痛药及局麻药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报道问世后,我院对20例顽固性癌性疼痛患者行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的氯胺酮进行尝试,疗效显著,止痛效果满意,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全组男性12例,女性8例,体重45~60kg,年龄35~71岁,疼痛持续时间1~3个月,所有病人均靠强痛定及哌替啶维持止痛,有的病人甚至1d 注药4次以上。20例病人中,肝癌患者12例,肺癌3例,胃癌3例,胰腺癌2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7个月,10kg,拟行双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入室前15min肌肉注射哌氟东合剂(哌替啶10mg、氟哌利多0.5mg、东莨菪碱0.1mg)。人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40mg,患儿不能入睡,追加氯胺酮30mg后患者入睡,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接无创监测仪持续监测ECG、HR、BP、SpO2,面罩吸氧2L/min,然后行骶管穿刺注入0.2%布比卡因1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PCIA控制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应用曲马多PCIA其在控制慢性癌痛、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15例(均已有全身转移),单纯应用曲马多PCIA,不用其它镇痛药物和方法。用药剂量量随疼痛强度及VAS镇静评分进行调整,保持VAS疼痛评分≤1、VAS镇静评分≤3。记录镇痛前(T1)、镇痛后曲马多剂量400mg(T2)、600mg(T3)、800mg(T4)和1000mg(T5)时的VAS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次数、最剧烈点的疼痛强度、VAS镇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舆镇痛前比较,镇痛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爆发性疼痛次数显著减少,最剧烈点疼痛强度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VAS镇静评分提高。结论:对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实施曲马多PCIA,可以控制慢性癌痛,有效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硬膜外氯胺酮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用不同剂量作对照观察。76名患者随机分为五组: I、Ⅱ、Ⅲ组硬膜外分别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的氯胺酮10mg、20mg、30mg,IV组肌注氯胺酮30mg;对照组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10ml。I、Ⅱ、Ⅲ及对照组均加入1:20万肾上腺素。结果:硬膜外氯胺酮确有节段性镇痛作用,剂量加大则优良率上升,镇痛持续时间延长。我们认为,用硬膜外氯胺酮镇痛(尤其是腹部术后疼痛)是符合临床要求的,其最佳选择剂量为30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疼痛程度的变化.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变化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术后6h内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用量、术后6~24h内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用量、感觉阻滞时间(骶管阻滞)和术后24h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精神类症状)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包括95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55例,氯胺酮组500例.氯胺酮全身麻醉患儿术后6h内疼痛评分降低,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氯胺酮局部麻醉患儿术后6~24h疼痛评分降低,术后6h内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氯胺酮骶管阻滞患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延长,术后6h内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和精神类症状的发生率无变化.结论 氯胺酮麻醉患儿术后6h内疼痛程度减轻,镇痛药物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是一种有效的镇痛剂,经研究证明氯胺酮是受镇痛感受器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它是一种全身麻醉剂,使用安全,没有严重的副作用。作者选择34例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既往无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精神紊乱病史。病人随意分三组:Ⅰ组(对照组)用氯胺酮30 mg,肌注;Ⅱ、Ⅲ组用氯胺酮10 mg和30 mg分别溶于10 ml盐水,经硬膜外腔导管注入。硬膜外导管是在手术结束时经腰_(1-2)间隙穿刺置入硬膜外腔3~5 cm,待病人全身麻醉完全恢复后主诉疼痛时用药。在恢复室观察病人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每2小时记录病人疼痛程度,以疼痛线0-10做为标记、0为起点表示不疼,10相当于疼痛难忍。当病人疼痛程度超过3以上给氯胺酮记录病人疼痛缓介时间和缓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持续微量注入吗啡治疗晚期癌性疼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癌性疼痛采用硬膜外腔 (PCEA)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改用蛛网膜下腔持续微量注入吗啡 ,收到良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35~ 5 7岁 ,ASAⅡ~Ⅲ级 ,其中肝癌术后复发 3例 ,晚期肝癌 2例 ,胃癌转移 2例 ,直肠癌术后复发 1例。治疗前均口服过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肌肉注射哌替啶和吗啡 ,最大剂量哌替啶 10 0mg、吗啡10mg ,2~ 3小时一次 ,交替肌肉注射。应用时间最长者 11个月 ,最短者 7天。方法 病人接入手术室 ,取侧卧位 ,选用联合腰麻硬膜外穿刺装置 ,自L4~ 5棘突间隙穿刺 ,流出脑脊液…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130例接受硬膜外阻滞(利多卡因)的手术病人,在手术结束前2min,向硬膜外腔注入非麻醉性镇痛药强痛定50mg(组Ⅰ)或麻醉性镇痛药吗啡2mg(组Ⅱ),每组各65例,以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男43例,女87例,年龄14~69岁,单盲询问病人出现手术部位疼痛的时间,有无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60,自引:5,他引:55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的发现和它对疼痛过程及脊髓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影响重新引起人们对氯胺酮(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潜在抗痛觉过敏药物的兴趣。现已清楚大剂量氯胺酮作为麻醉药物和小剂量作为镇痛药物或抗痛觉过敏作用之间的区别,小剂量氯胺酮其本身不产生镇痛作用,但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减少阿片的用量,并比单独用药镇痛效果更好。 本文总结了术后疼痛治疗中小剂量氯胺酮的不同给药方式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小剂量氯胺酮的副作用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小剂量氯胺酮的定义为一次肌注小于2 mg/kg,或者经静脉或硬膜外小于1 mg/kg,或者经静脉持续输注≤20μg·kg-1·min-1。  相似文献   

12.
不同镇痛药物经静脉超前镇痛效应的观察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观察术前单次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不同镇痛药物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 90 例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直肠癌、结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曲马多组(T组): 切皮前1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0mg/kg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5mg·kg-1·h-1至术毕;氯胺酮 组(K组):切皮前3min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及术中持续静脉注射0.5mg·kg-1·h-1至术 毕;对照组(C组):切皮前及术中给予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PCEA设备镇痛。记录术后视觉模拟评 分(VAS)及Ramsay评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PCEA有效按压次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VAS评分 仅T组在术后3、4、6、12h点显著低于K组和C组(P<0.05)。术后硬膜外各时点镇痛药用量及各时 段内PCE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T组瘙痒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切皮前及术中持续静注曲马多或氯胺酮均未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未能显示出超前镇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优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降低患者皮下青紫及注射疼痛。方法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中的4个因素及对应的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L9(34)分组;选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180例,随机分配进入各试验方案,采用9种不同方案进行皮下注射,观察患者皮下青紫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注射角度、注射速度、按压时间为主要因素(均P0.05),注射部位为次要因素(P0.0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优势方案为:注射时提捏皮肤90°进针,持续注射10s后等待10s,注射后无需按压。对于注射部位建议选择脐周左右10cm,上下5cm,避开脐周1cm,每针间隔2cm。结论应用优势方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减少皮下青紫及减轻注射疼痛。  相似文献   

14.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研究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9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应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4mg/kg·h-1;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K+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h-1和丙泊酚2mg/kg·h-1混合液;丙泊酚组(P组,3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后,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mg/kg·h-1。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呼气未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K+P组在麻醉后备时段的心率明显慢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K+P组的苏醒期精神方面的并发症低于K组。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用于烧伤各类切痂植皮手术的麻醉效果好,心血管的功能稳定,苏醒快,苏醒期精神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吗啡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治疗晚期癌症顽固性疼痛的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大多是皮下PCA(PCSA)或静脉PCA(PCIA),其用药量、疗效等差异较大[1]。本研究旨在探讨吗啡复合芬太尼硬膜外PCA(PCEA)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资料和方法 选择WHO三阶梯止痛第三级药物治疗效果差的腹部及其以下部位疼痛(按VAS评分法[2],均为9~10分)的癌症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方法 2005-03—2010-10共收治25例皮下积液患者,根据不同部位行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无感染,23例一次性治愈,2例再次引流后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皮下积液具有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 :16例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有多个部位骨转移病灶伴有疼痛的患者 ,采用口服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同时 ,辅以核素89Sr静脉内注射治疗和部分病灶放射治疗。 结果 :治疗后 ,疼痛缓解率 3个月为 75 .6 % ,6个月为 80 .5 % ,9个月为 6 3.4 % ;骨转移病灶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过综合治疗后 ,本组晚期前列腺癌伴骨转移性疼痛的患者疼痛获得较为满意的缓解、甚至消失 ,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阿片类镇痛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全麻下行腹腔镜非恶性肿瘤妇科手术患者共50例, ASA分级Ⅰ或Ⅱ级, 年龄20~65岁, 身高150~180 cm, 体重50~80 k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艾司氯胺酮组(K组)和阿片类镇痛药组(O组)。麻醉诱导:K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0.50 mg/kg, O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0.4 μg/kg, 2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和罗库溴铵0.6~0.9 mg/kg。麻醉维持:K组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0.5~3.0 mg·kg-1·h-1, O组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20 μg·kg-1·h-1, 2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0 mg·kg-1·h-1, 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2~0.3 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拔管后即刻, 采集肘静脉血标本,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5+CD127low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 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治疗的方法,评价放射性核素89Sr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5例未接受过任何放疗的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经静脉注射放射核素89Sr治疗。结果:疼痛治疗的有效率为86.7%,80%患者的肿瘤标记物PSA水平较治疗前轻度下降,26.6%患者出现造血功能抑制。结论: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较为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注射部位的选择策略,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的妊娠晚期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通过脐部做一水平线,经B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个区域的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注射深度安全的情况下在腹部8个区域行轮换皮下注射;对照组选择部位为上臂部三角肌中、后区域轮换注射。比较两组注射后即刻、2 h疼痛评分,皮下淤斑和硬结的发生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注射后即刻、2 h疼痛评分,淤斑、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1);两组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避开脐周(距脐10cm以内),在腹壁外侧缘8个区域内运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对妊娠晚期患者行抗凝剂皮下注射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