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的9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每月1次的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46例)在抗抑郁药治疗上,每月进行1次门诊复诊。观察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复发率。结果2年末,研究组患者的内控水平[(14.68±4.72)分]、健康行为[(12.38±2.77)分]、生活满意度[(13.28±3.6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7±3.00)分,(9.11±2.43)分,(10.32±3.14)分](P<0.01);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20.83%)显著低于对照组(41.30%)(P<0.01)。结论对恢复期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可改善其适应不良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满意度,从而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作用.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定患者家庭功能缺陷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应用抗抑郁药物,研究组给予家庭治疗8周,观察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家庭功能缺陷的纠正情况.结果 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缺陷,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分量表比较(P >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治疗后2组比较亲密性[(6.9±3.9)分,5.2±2.8)分]、情感表达[(5.2±3.5)分,(4.0±2.9)分]、矛盾性[(2.7±1.6)分,(3.8±2.5)分]、独立性[(5.1±3.1)分,(3.9±2.6)分]、成功性[(6.4±3.8)分,(4.6±3.2)分]、娱乐性[(4.2±2.3)分,(3.1±2.9)分]、组织性[(6.2±3.4)分,(5.1±3.9)分]、控制性[(3.2±2.4)分,(2.8±2.1)分]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 <0.01).结论 家庭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定患者家庭功能缺陷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同时应用抗抑郁药物,研究组给予家庭治疗8周,观察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家庭功能缺陷的纠正情况。结果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缺陷,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分量表比较(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治疗后2组比较亲密性[(6.9±3.9)分,5.2±2.8)分]、情感表达[(5.2±3.5)分,(4.0±2.9)分]、矛盾性[(2.7±1.6)分,(3.8±2.5)分]、独立性[(5.1±3.1)分,(3.9±2.6)分]、成功性[(6.4±3.8)分,(4.6±3.2)分]、娱乐性[(4.2±2.3)分,(3.1±2.9)分]、组织性[(6.2±3.4)分,(5.1±3.9)分]、控制性[(3.2±2.4)分,(2.8±2.1)分]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家庭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并评估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抑郁症家属和健康对照者各100名,并将家属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家属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接受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包括健康问卷12项(CHQ-12)、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结果 抑郁症家属CHQ≥4分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x2=4.39,P<0.05),TAS-20[(52.36±10.71)分;(47.59±10.06)分;t=3.25,P<0.01]、CHQ-12[(2.97±2.41)分;(2.01±1.95)分;t=3.10,P<0.01]、LSIA[(12.34±3.94)分;(14.89±3.99)分;t=4.54,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症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总病程及HAMD评分、其自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述情障碍及应对方式(P<0.05).心理干预组消极应对(NC)、CHQ-12和LSIA评分第3月末较入组时有显著改善(P<0.01),而家属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较差,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控制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2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分成二组,一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另一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二组均作了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癌症患者化疗生存质量量表等评估.结果1.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的内控因子、势力因子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3~0.009),机遇因子评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01);2.化疗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2.65±0.50)分vs(2.86±0.37)分,P=0.024]、心理功能障碍[(2.78±0.25)分vs(3.29±0.31)分,P<0.001]、日常活动影响[(2.23±0.61)分vs(2.73±0.69)分,P<0.001]、社会功能障碍[(2.90±0.52)分vs(3.23±0.53)分,P=0.007]等4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3.49±0.30)分vs(3.14±0.32)分,P=0.001]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倾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疗效及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接受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和第12周末评定Y-BOCS,在治疗前后评定防御方式问卷.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73.8%,对照组有效率为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2,P<0.05);自治疗第8周末开始,研究组在Y-BOCS强迫思维因子分[(8.25±4.29)分]及总分[(16.42±5.78)分]均低于对照组[(11.44±5.54)分,(21.74±4.88)分],在第12周末时Y-BOCS强迫行为因子分[(5.55±3.81)分]也低于对照组[(8.24±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4.65,3.54,P<0.05);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的评分在治疗后[(4.24±1.27)分]较治疗前[(5.74±1.28)分]降低,而成熟防御机制的评分在治疗后[(5.56±1.74)分]较治疗前[(4.01±1.45)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4.44,P<0.05).结论 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患者有较好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以及45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查,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严重度、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分别为(2.21±0.717)分,(2.12±0.633)分,(29.62±4.254)分,(27.24±1.154)分,(4.57±0.668)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8±0.599)分,(1.67±0.546)分,(27.24±4.453)分,(22.38±3.962)分,(3.91±0.773)分],而社会支持利用度[(6.74±3.269)分]低于对照组[(8.76±3.00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负性生活事件总值高、不成熟防御机制多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低会增加躯体形式障碍发病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7.51,4.21,1.94,P<0.01).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激事件、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1)抑郁症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42.12±32.12)分]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负性事件刺激量[(33.96±10.26)分]、家庭有关问题[(23.14±12.58)分],工作学习中问题[(16.58±3.20)分]因子分均明高于正常组(P<0.001);(2)抑郁症组家庭环境状况中亲密度[(5.83±2.32)分]、情感表达[(5.04±2.33)分]、矛盾性[(1.37±0.19)分]、独立性[(5.00±2.00)分]、成功性[(5.29±2.07)分]等与常模组对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P<0.05或P<0.001);(3)抑郁症组不成熟型因子分[(4.99±0.91)分],中间型防御因子分[(5.05±2.31)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成熟型因子分[(3.89±1.99)分]明显较正常组低(P<0.01).结论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事件与抑郁症状发生有密切关系,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心理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门诊抑郁症患者86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编号,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治疗观察时间为6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评定工具,分别对2组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2组的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21.23±4.25)分,(8.17±1.68)分;对照组(20.95±3.74)分,P<0.01].治疗后2组比较[研究组(8.17±1.68)分,对照组(10.34±2.17)分,(10.34±2.17)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因子分均有明显下降,尤以焦虑/躯体化[(2.98±0.54)分,(1.14±0.83)分]、体质量[(1.83±0.53)分,(0.86±0.77)分]、日夜变化、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为著.对照组治疗后部分因子分也有明显下降,以焦虑/躯体化[(3.02±0.66)分,(1.98±0.97)分]、体质量[(1.95±0.71)分,(1.24±0.84)分]、认知障碍、日夜变化为著.治疗后2组HAMD各因子分比较,研究组在各因子的减分上明显好与对照组,尤以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为明显.结论 帕罗西汀加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能有效改善抑郁及相关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0.
87例行为问题儿童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认知功能特征,为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87例符合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问卷行为问题诊断标准的行为问题儿童作为研究组,按1∶1比例,抽取相等数量的同性别同年龄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龚耀先等修订的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许淑莲等编制临床记忆量表(CMS)、数字划销测验(NCT)、第四例外测验(FET)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 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算术[(10.40±3.02)分,(12.13±3.26)分]、言语智商[(121.55±12.54)分,(129.40±13.98)分]、拼图[(9.98±2.79)分,(11.70±2.78)分]、操作智商[(97.40±10.84)分,(103.93±14.22)分]、总智商[(112.28±11.14)分,(119.03±12.57)分]、言语理解因子智商[(110.48±11.23)分,(115.80±12.31)分]、记忆不分心因子智商[(101.25±11.66)分,(109.40±15.45)分]、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值[(67.05±33.85)分,(88.72±22.51)分]、失误率[(32.27±35.77)%,(15.41±10.35)%]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问题儿童的Rutter量表分值与记忆不分心因子智商、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335,-0.367,P<0.05),与失误率呈显著正相关(r=0.333,P<0.05).结论 行为问题儿童可能存在部分认知功能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