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例1,女,67岁,左鼻腔肿块、出血。切除肿块活检病理切片HE镜下:肿瘤细胞多形性,以椭圆形、肾形等细胞居多,部分圆形、卵圆形细胞呈弥散性分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LCA(3 ),EMA(-),CD3( ),CD20(-),CD45R0(2 )。病理诊断:(鼻腔)弥漫性小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MR I示上颌窦黏膜增厚,胸、腹MR I未见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CHOP方案化疗一疗程后CR,间断施行局部放疗5000 cGy,B-CHOP、COEP、CHOP等方案巩固化疗,持续CR。病程第49月,贫血渐进性加重,WBC:3·8×109/L,Hb:62g/L,BPC:168×109/L,…  相似文献   

2.
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LL)又称白血病肉瘤,为淋巴瘤侵犯骨髓后转化来的并发症。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我院自1991-0l~2001-12共收治NHL168例,其中继发白血病者非霍奇金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HLL)30例占17.8%,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陶永凤 《工企医刊》2008,21(5):49-5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白血病常见的类型,难与淋巴肉瘤细胞自血病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相区别。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初诊时血象及骨髓象类似淋巴细胞白血病而误诊,后经会诊,免疫学及细胞染色体等辅助分型确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染发剂有潜在职业性暴露的理发师、美容师和化妆师出现了造血系统几种恶性疾患的超额危险度。一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使用染发剂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此外,染发剂成份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在骨髓细胞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的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 B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AL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确定其相应的临床诊断阈值。方法 回顾2007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初诊为伯基特淋巴瘤的患者66例,采用流式细胞免疫分析技术(FCM)进行确诊。进一步分析初诊时患者血清LDH水平,并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确定诊断阈值。结果 形态学初诊为BL的66例患者中,经FCM确诊,有35例BL,31例B-ALL。确诊为BL的患者血清LDH水平显著高于B-ALL(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当诊断界值为1100.5 IU/L时,诊断特异性为77.4%,灵敏度为88.6%。结论 LDH可作为骨髓细胞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的伯基特淋巴瘤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伯基特淋巴瘤的最佳临床诊断阈值为LDH≥1100.5 IU/L。  相似文献   

6.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蛋白抗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PCD),它是指机体在生长、发育、分化和病理过程中,由基因编码调控的清除体内多余、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以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当这种调节机制发生紊乱和障碍时,便会引起许多疾病,凋亡的异常增加是艾滋病、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缺血性损伤等的重要机制,而正常凋亡的抑制则可能与癌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鞍钢32家主体工厂74625名男职工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死亡调查。23年间共死亡癌症病人2864例,其中白血病76例,恶性淋巴瘤62例,分别占全癌2.65%和2.16%,居第六,八位。分析了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截缩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死亡比,死亡率与年龄,年历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1 临床病例。患男性,72岁,1996年2月无诱因出现腰痛,翻身及用力时症状加重,随之感左腿麻木,理疗及热疗等治疗无效。于96年3月行CT及X片检查见第五腰椎溶骨性破坏。同位素扫描示:第五腰椎放射性浓聚,右侧骶髂关节、右髂骨、右肩峰、右第六、第八肋、腋前线点状浓聚。遂以骨肿瘤待查入院。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2枚绿豆大淋  相似文献   

9.
杨奕 《现代保健》2013,(1):162-162
1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无明显诱因,渐出现上腹隐痛3余月,伴食欲不振,餐后早饱,嗳气,嘈杂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体重减轻3kg。10年前曾患有"胃增生性息肉",治愈。体症:T36.8℃,P72次/min,R17次/min,BP145/93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中上腹有轻度压痛,无肌卫,肝脾无肿大。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胃镜示:(1)一巨大溃疡样病变占据胃体前壁、小弯、后壁,约6.0cm×10.0cm,其基底不平,表面覆污秽苔,周边结节样增生,质脆,易出血(取材5块);(2)胃角  相似文献   

10.
雷泳震  刘媛 《中国保健》2009,(17):733-733
目的:评价美罗华与CHOP联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8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例用CHOP方案联合关罗华治疗,对照组9例单用CHOP方案。所有病例21d为1个治疗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达66.7%,总有效率88.9%;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33.3%,总有效率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可作为该病目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周期分布与分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96例小儿AL骨髓单个核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不同类型的AL异倍体发生率不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异倍体率55.7%(44/79),明显高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29.41%(5/17),T-ALL异倍体率(77.42%)明显高于B-ALL(41.67%),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AL初诊病例和复发病例的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G2M+S期比例低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图像分析系统对AL尤其是ALL异倍体的分析,有利于判断高危ALL,对细胞周期的测定给化疗个体化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Exposure to benzene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a caus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but the association with other cell types of leukemia and other lymphatic and hematopoietic cancers is controversial. We compiled epidemiologic research on benzene and lymphatic and hematopoietic cancer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attern of associations. Eighteen relevant community-based and 16 industry-based studies were located. Four of seven studies of lymphatic and hematopoietic cancer in the aggregate identified relative risks of 1.8 or more, and eight of 14 total leukemia studies yielded relative risks in that range. The few available studies of specific histologic types of leukemia do not indicate larger or more consistent elevations in risk for AML compared to other leukemia cell types. Sporadic reports have linked benzene to non-Hodgkin's lymphoma and multiple myeloma, but most studies do not indicat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Limitations in study quality, particularly exposure assessment, pervade all of the studies reviewed,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tudies addressing benzene and those addressing jobs in industries that use benzene is somewhat arbitrary. Nonetheless,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 linking benzene to leukemia in the aggregate, as well as for subtypes other than AML, is no less persuasive than that for AML alone. Am. J. Ind. Med. 31:287–295, 1997. © 1997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CD3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学检查,采用吉姆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儿童ALL CD34^+表达59.26%(32/54)。CD34^+表达与ALL免疫分型无关,临床上与初诊时的WBC,Hb,PLT无关,而与肝、脾或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有关。细胞遗传学异常患儿CD34^+表达发生率较高。但CD34^+与CD34^- ALL患儿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2,P=0.396)。结论 采用强烈的化疗方案治疗ALL,CD34^+表达对化疗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和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12种单抗,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形态学分型初诊的5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与分析。结果:(1)有54例AML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4%),且各型均表达3种及以上髓系抗原,约90%以上AML不表达淋系抗原。(2)在2例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不符的AML中,1例以巨核细胞抗原特异表达为主,被纠正为M7;另1例因同时表达2种髓系和淋系抗原而确诊为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3)经免疫表型检测能将28例ALL精确区分为T-ALL、B-ALL和T/B-ALL 3型,除后者外,B系抗原与T系抗原均不互相表达,具有较强系列专一性表达特点;T/B-ALL同时表达T系与B系抗原。结论:细胞免疫表型检测能为AL分型和亚型诊断提供客观而精确的依据,弥补并纠正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与误诊,并在AML与ALL鉴别、ALL亚型区分和发现HAL、M7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血液科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感染部位、病原菌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感染率为51.0%,例次感染率为65.1%;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4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44.3%。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外周血粒细胞计数、化疗以及住院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感染并发症是临床白血病顺利治疗的主要障碍。白血病本身肿瘤特点和高强度化学治疗导致肠道屏障完整性损伤,肠道菌群易位是血流感染(BSI)的重要原因。实验室证实的黏膜屏障损伤所致血流感染(MBI-LCBI)是急性白血病患者BSI的重要组成,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综述黏膜屏障损伤、细菌易位,以及MBI-LCBI定义、诊断、流行情况, 分析肠道微生态调节黏膜屏障完整性及MBI-LCBI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化学治疗介导黏膜炎及MBI-LCBI的防治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 1990 - 1999年 10月的 3 72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总结。结果 急性白血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5 6% ,病死率 4 8 3 %。白细胞下降、年龄、激素、化疗、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住院时间长是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及真菌是主要致病菌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近两年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环丙沙星抗药性增加。结论 对白细胞小于 1.5× 10 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合并感染的应用价值,为减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不同时段血清超敏CRP进行比较;选择同期门诊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的超敏CRP水平。结果 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3例,感染率18.5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46%,其次为皮肤、泌尿系统及消化道,分别占23.08%、23.08%、15.38%;非白血病患者血清高敏CRP显著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7,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患者血清超敏CRP显著增高;而在感染控制后和完全缓解后,超敏CRP水平下降。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发生自身感染和医院感染,早期行超敏CRP的检测,有助于早期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