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生活饮用水的水质,1996年l~12月,对福州7个自来水厂及8县城关自来水厂以及部分分散井水的水质进行了监测。一、方法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进行。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评价依据。二、结果1.物理学指标:共监测水样74份,其中出厂水31份,井水43份。色度超标为22‘9%(17刀4),浑浊度超标16.2%(12刀4),可见物超标2.7%(Zffo)均无臭无味。井水色度超标率明显高于出厂水(P<O.05)。2.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超标25.4%,大肠菌群超标225%。井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均明显高于出厂水(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质指数法评价泳池水质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试利用水质指数法对南铁泳池1988-1999年开放期间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水质指数均为:0.5<WQI<1.0,水质等级评定较为好。结论:水质指数法具有综合概括、简明扼要,且评价结果客观、定量、无量纲的特点,在泳池水质评价相对外发公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指数法评价济宁市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抽取济宁市6个市(县)区,每个市(县)区按20:1抽取,共109个农村小型集中式给水点,其中93个为深井,16个为浅井。分别于枯水期(2008年4-5月)、丰水期(2008年7-8月)各采样一次(出厂水、末梢水各一份)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单因子评价:6个市(县)区水质超标的指标主要为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综合指数法:除嘉祥县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0.50(属于Ⅱ类水)外,其余5个市(县)区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均低于0.45(属于Ⅰ类水)。[结论]单因子评价法结合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济宁市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水质综合指数法对张家岩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方法:在3个采样点分别采集水样,样品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用水质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入水500m处和水库中心水样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水源水的要求.入水口、入水500 m处、水库中心水样的水质综合指数分别为1.57、0.57和0.26.结论:张家岩水库中心水质良好,可以选择作为水源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单点-区域水质评价"模式,并对一起水体污染实例进行评价。方法选择环境污染水体超标项目和特征性污染物共15项理化、毒理学指标作为检测评价指标,检测污染区(88户)和对照区(10户)井水水质;采用"改良内梅罗指数法"先对单点水质进行评价,再对区域总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污染区88户村民井水有3户呈现中度污染,8户呈现重度污染,区域总体水质为中度污染。结论该区域村民井水总体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单点-区域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可应用于农村区域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艾里斯曼指数=胸围(cm)身高(cm).该指数为人体形态指标的派生指数。国外用该指数评价时,以零为基准,凡>者为宽胸,=0者为胸廓发育中等,<0者为窄胸。而我国城乡男女学生7一17岁组,该指数均为负值。因此,不能直接用此标准评价我国学生。艾里斯曼(Erismann)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嵊州市城乡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及时提出改进对策与措施,保障当地饮用水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1份城乡水厂的监测数据,运用饮用水水质指数(DWQI)法和五色等级分级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水质优良占29.73%(绿色),良好占21.62%(蓝色),较差占10.81%(黄色),差占35.14%(红色),很差占2.70%(黑色)。市级水厂水质优于乡镇级水厂,乡镇级水厂优于村级水厂。[结论]嵊州市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综合指数评价和五色等级分级法能直观反映水质的优劣,便于水质信息公开和公众理解及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陕西省2014年以来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污染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 - 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06)按照不同年度、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和地域对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4 - 2018年陕西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为62.94%,未出现随年份递增而上升的趋势(χ2 = 0.742,P = 0.389);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在枯水期高于丰水期(χ2 = 25.236,P<0.001),在地下水高于地表水(χ2 = 1 950.225,P<0.001);不同水处理方式水质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仅消毒>常规处理>未处理>沉淀、过滤(P<0.001);不同区域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陕南地区(P<0.001)。结论 陕西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指标达标率与水期类型、水源类型和水处理工艺等有关。建议政府持续加大建设及管理力度,多措并举,从根本上解决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郊区井水水质卫生状况的调查陈向农,曾小锋(湖南省长沙市郊区卫生防疫站410001)为了解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我们于1994年3~7月对长沙市郊区部分自备水源(井水)进行了水质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如下。1方法选择井深在10-30m的水井,用水泵...  相似文献   

10.
居民生活卫生习惯综合评价与患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探讨居民生活卫生习惯及其与患病的关系,进一步确立居民生活卫生习惯综合定量评价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系统抽样调查湖南省临澧县居民150人,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 居民生活卫生习惯良好,一般,较差,差,很差的比例依次为8%,32.67%,37.35%,21.33%,0.67%;女性显著优于男性(P<0.01),随年龄递增,居民生活卫生习惯有变差趋势(P<0.05);职业、文化程度不同者居民生活卫生习惯未见显著差异(P>0.05)。居民患病率有随居民生活卫生习惯变差而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 用指数法综合评价居民生活卫生习惯可行,对居民应从小多角度培养其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尤男性应戒烟、少饮酒,以促进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用于生活饮用水的自备井水质的调查,为改善部队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提供依据。方法对驻藏北某部15口用于生活饮用水的自备井水质进行现场调查,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进行采样及检测水的感官性状、化学、细菌学和毒理学中的26项指标。结果判定按军队平时饮用水标准评价[执行《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并参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水质进行分级。结果15口自备井水质感官性状、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等26项指标通过检测有19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各指标超标井数分别达6.67%~100%。其超标或不合格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参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井水进行分级,其中一级5个、二级3个,三级2个,不合格5个,不合格率33.33%。结论藏北某部15口自备井水质有5口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应在重视自备井修建选址的同时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生活饮用水的管理、消毒、洁治,这对保证官兵平战时的身体健康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飞卫  胡俊 《营养学报》1995,17(4):401-404
作者在对学龄前儿童作身高体重的评价时发现,使用Kaup指数法多数结果比离差法评价结果偏低,并经常出现评价矛盾现象。为此,以学龄前男女儿童500名为对象,对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百分比法、Kaup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丁比较。结果表明,Kaup指数法评价结果明显偏低,与其他三种评价方法比较符合率只有54.4%,作者提出,对Kaup指数法各档次的评价范围值进行如下修正:肥胖>20、≤20偏胖>17、一般为订~14、<14偏瘦≥12、消瘦<12。校正后评价结果符合率可提高到89.5%,比较适合我区学龄前儿童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Master氏二级梯运动试验的单级亚极量为特定的运动条件,测定了142名健康人(无接尘史),182名煤矽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DI),结果是:(1)煤矿工人呼吸困难指数,3分钟呼吸困难指数,5分钟呼吸困难指数的正常值(%)依次为28.36±7.6,16.42±6.01,14.36±5.06。它们随通气增长率升高而增大(P<0.01).不受年龄、身高、体重及心率增长率的影响(P<0.05)。(2)各期煤矽肺的呼吸困难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且随尘肺期别晋级而增大(P<0.01),其异常检出率亦随尘肺晋级而增高(P<0.01)。(3)煤矽肺呼吸困难指数检查法的特异性为78%,显著高于呼吸困难分级法的特异性(P<0.01)。呼吸困难指数能克服主观因素影响,较直观地反映煤矽肺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可供尘肺劳动能力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遂溪县饮用水水质情况,于1990~1996年对本县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点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遂城、城郊、黄略、洋青、下六5个地区共六个点作为监测点。1-2 监测方法每年分丰(6~8月)、枯水期(12~3月)两次采样,自来水分别在水源吸水点、输水管网采水样,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进行。1-3 水质评价采用WQI综合指数法对丰、枯水期饮用水质进行分级评价即:WQI<0-5为良好,0-5~1-0为尚好,1-0~2-0为较差,>2-0为甚差。…  相似文献   

15.
甘霖  张强  李大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670-2672
目的对川北某村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为该地生活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并比较3种指数评价法的可用性。方法2009年2月对川北某村9口水井进行了6项指标的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F值评分法和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初步认为该次水样检测的主要超标物质是钠、镁型硫酸盐,3种水质评价方法中8口深井多被评为V级水质,不适合饮用;浅水井在Ⅲ级以下,尚可作为饮用水水源。结论川北某村地下水水质较差。3种指数评价法各自存在不同缺陷,尼梅罗污染指数法相比之下更为客观、合理,评价结果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海口市2015 - 2017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对检测指标开展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5 - 2017年对海口市游泳池水水质开展调查,共采集1 124份游泳池水,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对样品中细菌总数等6项指标进行测试,按《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 - 1996 进行结果评价,采用SAS 9.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调查完成1 124份游泳池水6项指标检测,总体合格率为62.7%。6项指标合格率排序:浑浊度>大肠菌群>pH值>细菌总数>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与pH值(r = 0.0790,P<0.05)和尿素均呈正相关(r = 0.1620,P<0.05);游离性余氯与pH值(r = - 0.1701,P<0.05)、尿素(r = - 0.0936,P<0.05)、细菌总数(r = - 0.2274,P<0.05)均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尿素与游离性余氯的二阶交互效应参数估计值为0.3186,呈正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调查期间,海口市游泳池水水质年度总体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略呈下降趋势。6项检测指标中游离性余氯和尿素合格率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调查样本中随着尿素的增加,细菌总数呈增加趋势,游离性余氯的增加能够降低尿素水平并抑制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现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宜宾市翠屏区2007—2008年新打红层水井9 612口进行随机采样,采样量不少于3%;对79所学校的自建井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仅为22.54%,其中"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样合格率为19.32%,农村学校井水合格率为39.2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层找水与学校井水单项指标比较:浑浊度、肉眼可见物、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宜宾市翠屏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农村学校自建井水水质优于"红层找水项目工程"水质,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加强饮水消毒是农村分散式供水水质卫生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质卫生指数对农村不同地理类型的33个生活饮用水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水质综合指数(KI)结果显示:五级水占15.15%,四级水占75.75%,三级水占9.1%。分指数最大值(Kimax)以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最高。在去除细菌总数单项参数后,四级水占3.03%,三级水占87.87%,二级水占9.1%,表明了在农村不同饮水条件下,细菌总数对水质分级影响较大。改良农村饮用水选择二~四级的水源为宜,在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达到一级清洁卫生水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水质综合指数法对张家岩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方法:在3个采样点分别采集水样,样品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用水质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入水500m处和水库中心水样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水源水的要求。入水口、入水500m处、水库中心水样的水质综合指数分别为1.57、0.57和0.26。结论:张家岩水库中心水质良好,可以选择作为水源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气候综合评价指标。方法;测定并记录在南向房间休息20分钟后的健康人皮温,温热感觉及当时微小气候,采用相关,重复观测因变量值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不利指数和有效温度与同一皮温指标,温热感觉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结果:不利指数和有效温度一样,与颊温,胸温,胸脚温差,温热感觉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者与温热感觉的相关系数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以不利指数与温热感觉(r=0.8137)相关密切程度为高,两者与同一皮温指标的拟合直线优度差异小,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回归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失拟检验,唯有不利指数与胸脚温差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利指数与皮温存在线性关系,作为夏季微小气候综合评价指标较有效温度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