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理特征分析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flux gastritis, BRG)的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40例青年人原发性BRG为观察组,均经临床、内镜及胃内24 h胆汁监测确诊;取同期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 分别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进行HE染色和改良Giemsa染色, 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淋巴细胞浸润较轻, 0-2级占87.5%,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者多伴H pylori 感染, 胃小凹延长者占22.5%、毛细血管扩张和间质水肿均为40.0%(肠化生12.5%, 黏膜萎缩20.0%), H pylori 感染者22.5%(除肠化生及H pylori 感染外), 其他黏膜病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而且胃窦病变重于胃体.结论: 青年人原发性BRG具有化学性胃炎的部分特征, 而且有向黏膜萎缩与肠化生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及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便携式胆红素监测仪 (Bilitec2 0 0 0 )对 2 0例健康人及 42例有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 2 4h胃内胆红素监测、临床症状评分、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分析DGR的严重度与症状、内镜所见和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2 4h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率在健康组和有症状组中分别为 (2 92± 2 39) %及 (1 7 68± 1 7 89) % (P <0 0 1 ) ,病理性DGR的检出率为55 %。内镜下黏液湖胆染、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胃窦黏膜糜烂、胆染伴中度以上的充血者中病理性DGR的检出率分别为 86 %、88%、8/8、85 %。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和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R的胆汁反流性胃炎 (BRG)者共有 1 1例。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BRG者 ,组织学上活动性炎症比生理性DGR组Hp阴性者严重 (P <0 0 5)。各项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但BRG组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重于生理性DGR组 (P值均 <0 0 5)。结论 完整胃内镜检查发现黏液湖胆染同时伴胃窦黏膜糜烂和 (或 )中度以上充血并被Bilitec2 0 0 0证实存在病理性DG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手术胃发生过量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引起的胃炎,称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现对我院7年间内镜诊断的原发性BRG进行分析,以探讨原发性BRG的临床和胃黏膜病变特点。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收集我院1997年8月至2004年8月首次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BRG的患者1475例,其中原发性BRG 1421例,手术胃引起的BRG 5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内镜下直接观察到幽门松弛或处于开放状态胆汁反流入胃或陈旧的斑块状稠厚胆汁附着胃壁及绿色的黏液糊并结合病理。结果 40800例患者中检出胆汁反流性胃炎4896例,占受检总数的12%。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重点是调整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同运动,提高幽门括约肌功能控制胆汁反流,积极治疗并症合并症,消除诱因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07-06/2007-11就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胃返流患者96例,分为低反流组和高反流组,同时选取胃镜检查大致正常,没有胆汁反流者3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结果:ghrelin在浅表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653.822±99.303,98.913±14.079,65.875±13.844,52.290±11.463VS 9 884.420±1 26.362,均P<0.05).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肠上皮化生组中的Hpylori阳性组的ghrelin表达与H pylori阴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599.320±87.300 VS 721.950±67.836,47.157±9.582 VS 55.283±11.580,92.700±10.372 VS 107.600±17.560,均P<0.05).结论:胆汁反流是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随着胆汁反流程度加重,胃黏膜萎缩程度加重,ghrelin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PBRG的患者1060例为观察组,无痛胃镜下未查见有PBRG的体检者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ERD的发生率;依据内镜下PBRG的诊断标准,将260例PBRG伴有GERD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组,对比各组食管黏膜损伤的程度以及GERD症状积分的分布.结果:PBRG组GERD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4.5%vs9.8%,P<0.05).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加深的发生率随着PBRG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BRG的程度与GERD症状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BRG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 sophagitis,RE)形成存在正性相关,PBRG并非是引起GERD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 gasritis,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由于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人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炎症,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对该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我院明确诊断1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对其病因做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
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其临床特点.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幽门功能不全、胃排空能力低下、十二指肠压力增高、反流液中胆酸盐等物质反复刺激胃黏膜屏障,从而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糜烂及溃疡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胃肠动力系列药相继问世,胃动力药与制酸剂及黏膜保护剂联合应用对治疗胆汁胃食管反流病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疗效较差,至今尚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寻求有效方法,提高疗效,降低其复发率,是临床医家亟待解决的难题,亦是当前研究之热点.现将近10年来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疡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正确判断和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去年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本文就其病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2001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8 175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104例,检出率1.27%。其诊断标准为:内镜见黏液池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黏膜上可见胆汁淤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表明,胆汁返流性胃炎有严重的胃排空障碍,本文着重探讨胃窦平滑肌电生理水平上的改变在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可能的发病意义。方法:对13例胆汁返流性胃炎(R组),10例非胆汁返流性胃炎(N组)和7名健康志愿者(C组)的胃窦平滑肌电连续检测30分钟以上,比较平均慢波频率和胃节律紊乱的发生率和节律异常的严重程度。结果:各组平均慢波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三组均可见胃节律异常,发病率在R组较高,为53.8%(7/13),C组和N组较低,分别为14.3%(1/7)和30.0%(3/10);程度上R组>N组>C组。结论:严重的胃窦平滑肌电节律紊可能是胆汁返流性胃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胆胃胶囊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达喜阳性药组,胆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空白组和模型组比较,按组分别空腹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第14天给药后取胃称重,以胃脏器系数代表水肿程度,并取贲门至幽门胃黏膜皮部和腺部做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胃脏器系数明显增加,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胆胃胶囊大、中剂量组胃脏器系数明显减小。电镜观察,阳性药组与胆胃胶囊大、中剂量组显著减轻基底细胞增厚及腺上皮充血水肿;阳性药组与胆胃胶囊大剂量组也能明显改善黏液细胞下降及核大深染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胆胃胶囊大、中剂量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明显增强,p2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胆胃胶囊能显著抑制胃黏膜充血、水肿,减轻基底细胞增厚和黏液细胞下降,上调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下调p21表达。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胆囊(GB)排空功能及其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方法,应用实时超声检查研究了32例BRG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的空腹GB容量(FGV)和餐后GB排空功能.结果FGV(cm3,x±sx)BRG患者(235±15)明显大于对照组(197±13,P<001).餐后15minGB排出量(GEF)BRG患者即显著减少(P<001),餐后45min减少达最大(453%vs703%).最大GEFBRG患者(654%)明显少于对照组(802%,P<001).GB排空速度BRG患者显著慢于对照组(P<001).结论BRG患者GB排空明显不良,可能系GB收缩无力和(或)Oddi括约肌松弛不良所致;餐后GEF减少与FGV增多有关,从而使消化间期排入肠道的胆汁增多,当同时存在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时即可反流入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标本取自74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中低反流组42例和高反流组32例,24h胃内胆红素监测及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MTL和VIP表达,并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反流组较对照组胃黏膜MTL表达明显降低(558.93±223.63,787.09±252.97vs 941.50±275.87,均P<0.05);VI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700.06±486.55.1241.19±359.34 vs 959.00±335.78,均P<0.01).高、低反流组胃黏膜化生性萎缩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50.0%,26.2% vs 7.1%,P<0.01或0.05).化生性萎缩组较浅表性胃炎组胆汁反流程度重(59.3% vs 30.5%,P<0.05).随着胆汁反流程度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下降(64.3%,47.6%vs 25.0%,P<0.01或0.05).结论:胃黏膜MTL及VIP分泌紊乱可能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中起作用.胆汁反流是胃黏膜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胆汁反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患者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胆汁反流是导致胃黏膜炎症的重要因素 ,该文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胆汁反流情况。方法 分别对 45例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浅表性胃炎 17例 ,慢性糜烂性胃炎 2 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7例 )行胃内 2 4h胆汁监测 ,获得胆汁反流指标。分析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胆汁反流次数、胆汁反流 >5min次数和最长反流持续时间。结果 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组之间各项胆汁监测指标相差显著。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 (16 .2± 18.0 )和慢性糜烂性胃炎组 (14.2± 12 .1)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5 .3± 14.1,P <0 .0 1)。结论 胆汁反流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大鼠胃黏膜黏液层磷脂、氨基己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BRG大鼠模型,以多潘立酮为对照,比色法和氯仿抽提法检查大鼠胃黏膜黏液层磷脂、氨基己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炎饮可明显提高实验性BRG大鼠胃黏膜黏液层磷脂、氨基己糖水平(P〈0.05或〈0.01)。[结论]胃炎饮具有升高模型大鼠胃黏膜黏液层磷脂、氨基己糖水平,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康复新液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6月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达喜0.5g/次,3次/d,多潘立酮5mg/d,3次/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5ml/次,3次/d口服,疗程均1个月,比较分析2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评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6%,对照组65.8%,2组有效率、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胃镜下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多潘立酮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血浆6-Keto-PGF1α。TXB2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破损、脱落,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部分大鼠胃黏膜可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血浆6-Keto-PGF1α水平明显下降,TXB2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水平(P〈0.01,〈0.05)。[结论]胃炎饮可调节血浆6-Keto-PGF1α和TXB2水平,提高胃黏膜血流量,加强胃黏膜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减轻反流液对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安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疗效.[方法]将符合BRG诊断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配合针刺能有效改善BRG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