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维生素C与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下称VC)用于防治坏血病、增加机体抵抗力和促进创口愈合等早已人所共知。近十余年来,又有更多的证据表明,VC与癌瘤有一定关系。虽然下肯定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已有了重要发现。一、治疗晚期癌症起初,有人因观察到肿瘤细胞基质有与坏血病相同的病理变化,推测癌症也是因VC缺乏而引起~1,因此建议用VC防治癌瘤。1976年美国Cameron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Pau-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总结维生素 C 在治疗含有 KRAS、 BRAF 突变基因的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结果,归纳分析其抗肿瘤的生理机制。 方法 以维生素 C、结直肠癌作为主题词,在 CNKI 和 PubMed 中查阅相关文献,并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结合肿瘤 细胞代谢特点和活性氧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现维生素 C 可以伴随 KRAS、 BRAF 突变基因导致的糖酵解活动的升高被而 被转运到细胞内,导致细胞内不平衡的氧化还原态,使细胞供能受阻,从而饥饿肿瘤细胞,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结论 注 射大剂量维生素 C 可以抑制小鼠体内含 KRAS、 BRAF 突变基因的结直肠肿瘤的生长,这一发现可能指导未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3.
三维培养技术是相对传统二维平面培养的一种培养技术,通过提供相应的细胞基质,构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模拟三维微环境,从而实现细胞与组织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二维平面培养最主要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基质,不能形成有效的空间结构,无法模拟正常物质代谢运输及内分泌作用.三维培养技术在准确再现肿瘤立体结构的同时,将为肿瘤研究者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更精确的研究对象,促进研究者对肿瘤细胞相关的基质细胞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模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参与肿瘤的转移。TGF-β是由巨噬细胞、间质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它能对抗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使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肿瘤细胞从血管中游出进入器官组织中形成种植转移。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可合成和分泌EGF等细胞因子,引导肿瘤细胞穿越血管壁,促进肿瘤的转移。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肿瘤细胞的迁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凝血酶能通过影响微环境中其他细胞的行为而为肿瘤转移提供一个相容的环境。明晰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进而明确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寻找其相对应的靶点,对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C是否能诱导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不同时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检测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25-4)mmol/L]处理细胞15min、30min、1h、2h、5h、8h、12h、24 h不同时段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0.25 mmol/L维生素C对HeLa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而0.5 mmol/L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24 h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细胞凋亡的特征,MTT检测此时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9.94%,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与流式细胞分析的结果一致.用DCFH-DA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发现不同浓度维生素C处理HeLa细胞15min后,除0.25 mmol/L组外,其他组的细胞内H2O2水平比对照组升高(4mmol/L组为对照组的162.46%),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持续到30min达到高峰(4mmol/L组为为对照组的174.55%),1 h后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已下降,以后各时间段检测到的细胞内H2O2水平均比对照组低.结论:低浓度维生素C(≤0.25mmol/L)单独处理实体肿瘤宫颈癌HeLa细胞不能抑制其生长,而较高浓度(0.5mmol/L)维生素C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与细胞内H2O2水平改变有密切关系 .H2O2积累是维生素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粘附分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肿瘤细胞转移是复杂的过程,包括粘附、迁移和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行为,细胞表面多种受体具有中介同周围细胞基质的作用,由此影响细胞粘附、运行和侵袭〔1〕。恶性肿瘤细胞表达不同的粘附因子,研究证明粘附机制的失调,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粘附...  相似文献   

7.
刘珊  韩艳秋 《现代肿瘤医学》2016,(18):2842-2845
目的:探讨维生素C 是否能影响顺铂杀伤卵巢癌细胞株OVCAR5、SKOV3、CAOV3,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探。方法:使用梯度浓度维生素C及顺铂处理卵巢癌细胞株,显微镜下观测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使用ATP-TCA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选择对维生素C敏感的卵巢癌细胞株。氧化敏感探针DCFH-DA标记细胞 ,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C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 )水平。结果:三株卵巢癌细胞维生素C处理的敏感度不同,但总体呈现出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细胞受到抑制作用增加,维生素C对于顺铂杀伤细胞的作用具有辅助加强效应,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其中较低浓度维生素C处理OVCAR5细胞15min各组胞内H2O2 水平相比对照组稍高,当处理浓度为5 000μmol/L时细胞H2O2 水平明显升高,达到164%。培养30min后,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H2O2 水平比15min时升高更明显。不同浓度组分别达到对照组的94%、106%、122%、188%,培养60min后检测荧光强度发现各给药组H2O2 水平均已低于对照组。12h后检测到细胞内的H2O2 水平处于更低水平,各组均未达到对照组的50%。结论:较高浓度维生素C能增强顺铂杀伤卵巢癌细胞株的能力,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该结果可能由于维生素 C通过自氧化机制产生过氧化氢促进卵巢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必需营养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参与胶原、肉碱、儿茶酚胺类激素、酰胺化肽激素的合成,能够羟化转录因子。维生素C抗肿瘤研究已接近半个世纪,其抗肿瘤效果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经历了质疑与验证的沉浮。维生素C的抗肿瘤机制目前主要有3种假说,即维生素C通过诱导的过氧化应激杀伤肿瘤细胞、通过调节表观遗传学改变及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的活性改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即兼具杀伤肿瘤细胞和增强肿瘤细胞对治疗敏感性的功能。维生素C诱导的过氧化应激反应过程中,由于产生过氧化氢或者由于脱氢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导致细胞内部能量耗竭;维生素C调节表观遗传学改变过程中,通过增强具有脱甲基作用的酶的活性,降低DNA或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维生素C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活性的过程中,通过增强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羟化酶活性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转录反应,从而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关于其抗肿瘤的效果和应用前景目前仍存在争议,促使人们去探索关于其敏感性、用药剂量等问题。维生素C的抗肿瘤研究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彤  欧阳能太 《癌症》1997,16(2):144-145
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朱彤欧阳能太冉丕鑫钟南山关键词肺肿瘤CD44组织学分型转移中图号R734.2CD44是一种细胞表面的跨膜性糖蛋白粘附分子,为细胞基质透明质酸受体,具有调节细胞与细胞质间相互粘附以及相关细胞移动的作用。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较...  相似文献   

10.
癌与维生素的关系是目前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胃癌发生中DNA甲基化水平与细胞内维生素的关系”课题组运用生化、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临床干预等方法研究胃癌病人外周静脉、病灶相应的胃动静脉血浆、胃粘膜和细胞内维生素A、C、E、β萝卜素、叶酸和B12的水平,并与正常或良性胃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胃粘膜细胞内维生素(β胡萝卜素、VitE、VitC等)呈癌灶<癌旁<外周正常组织;胃癌细胞有较胃溃疡细胞消耗更多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的倾向;胃癌细胞总基因组DNA,c-myc、c-Ha-ras癌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癌旁和外周正常…  相似文献   

11.
浸润性乳腺癌间质中Syndecan1的诱导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此过程以细胞粘附分子及其受体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质量和数量改变为特征。Syndecan1作为细胞外基质组分的受体在限制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yndecan1的硫酸肝素链与多种细胞外基质分子相连,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有大量实验证实Syndecan1在细胞细胞连接中发挥作用。作为一肿瘤抑制基因,Syndecan1通过促进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粘附来阻止细胞脱落和侵袭,限制了肿瘤的恶性表型。作者采用单克隆抗体BB4,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正常乳腺组织、…  相似文献   

12.
朱正秋  张德中  李蓉蓉 《肿瘤》1999,19(2):99-101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维生素对肿瘤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抗氧化维生素A、E和β-胡萝卜素(β-C)可减少食管癌及其异型增生的发生[1],有人对7个国家16个队列的人群进行食物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与胃癌发生率的研究,随访25年,发现维生素C摄入量与胃癌的发...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营养调查及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维生素 A、E、C 以及微量元素硒、钙等有防治肿瘤发生的作用;而过量的热量摄取,特别是过量的脂肪膳食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蛋白质和某些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相当复杂的关系,摄取量的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摄取量。  相似文献   

14.
黏附诱导卵巢癌细胞基质金属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Yan C  Tian F  Xiao F  Li K  Li C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17-19
目的 观察黏附纤黏连蛋白后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基因的表达,揭示细胞侵袭发生的机理。方法 纤黏连蛋白与A2780人卵巢癌细胞相互作用后,用反转录PCR观察MMP mRNA的表达;从HT1080细胞基因组DNA克隆MMP9启动子区基因,构建MMP-9-gGL2报告基因载体,瞬时转染A2780细胞,通过测定萤火虫酶活性,观察纤黏连蛋白对MMP9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A2780细胞不表达MMP基因,,黏附后细胞内MMP-9mRNA含量明显增加,这一作用与黏附时间有关。克隆MMP-9基因启动子并转染细胞,黏附后转染细胞内MMP-9基因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可刺激MMP基因转录活性,诱导MMP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细胞侵袭。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抗肿瘤药物Marimasta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imastat是一类作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全新的抗肿瘤药.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作用于细胞外基质,其过高的活性能破坏后者的正常生理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都发现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marimastat能有效地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同时该药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好等特点,使其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据某些生化学家报道,服用维生素A、C和E可大大降低患癌症的危险,这是由于:维生素A其基本作用是促进上皮细胞分化,故具有抑制癌症发生的作用,另外还具有改变癌细胞生长的能力,使癌组织转变为正常组织,维生素A不足可引起细胞分化和上皮组织化生。实验证明,维生素A不足的动物易患癌瘤,如缺乏维生素A的大鼠,对黄曲霉毒素B_1所致的结肠癌,3-甲基胆蒽所致的肺癌及亚硝酸盐所致的膀胱淋巴瘤作用较为敏感。维生素A不足的人群中癌症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2.2倍,因此有人把血清维生素A水平视为人类癌症发病的一项监测指标。英国M.Kicks博士据实验认为如果膀胱癌患者投给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marimastat是一类作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全新的抗肿瘤药。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作用于细胞外基质,其过高的活性能破坏后者的正常生理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都发现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marimastat能有效地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同时该药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好等特点,使其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Wnt信号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事件如癌细胞的迁移粘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Wnt信号还能激活Wnt-Ca2+、Wnt-JNK等非正规通路,与人类肿瘤的侵袭转移也有一定关系.另外,Wnt通路还可通过与细胞内其他信号通路如K-ras、RTK及ILK介导的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自由基研究的深入,发现自由基和人类的衰老、肿瘤及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资料表明了氧自由基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抗氧化剂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比,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我们通过一些在本院进行支气管动脉内化学药物注射(介入化疗)的肺癌患者维生素E(维E)和维生素C(维C)的服用,观察了介入化疗前后使用和未使用维E、维C者血浆1po(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和红细胞SOD(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水平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维E和维C在肿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粘膜的异常增殖是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有人认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能有效抑制致癌因子促发肿瘤,而维生素C,E似可有效阻断肿瘤始动因子的形成。本研究旨在评价补充维生素A,C,E对结直肠腺瘤病人未受侵犯的直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46例结直肠腺瘤病人在内窥镜下行腺瘤全切除后,随机分为两组。23例给维生素A(30000IU)和E(70mg),每日一次,维生素C(1000mg)每日一次,共6个月。另23例给安慰剂。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作直肠镜,有23例治疗结束后6个月再作直肠镜,在距肛缘10~15cm外观正常的粘膜取6块标本。标本放入含~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孵化1小时,石蜡包埋,制成3μm切片,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