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维吾尔族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沙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 160例单用二甲双胍12 w,血糖不达标的维族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82例和阿卡波糖组78例,进行12 w的随访,对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脂联素(APN)、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 w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FBG、2 h PG和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沙格列汀组均较阿卡波糖组下降幅度大(P<0.05),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阿卡波糖组(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APN水平明显升高(P<0.05),沙格列汀组HOMA-IR、APN的改善优于阿卡波糖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维吾尔族新诊断的老年T2DM患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阿卡波糖和米格列奈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该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中,T2DM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被随机分为米格列奈组或阿卡波糖组,分别接受米格列奈钙片治疗10mg/次或阿卡波糖片治疗50 mg/次,3次/d,疗程均为12周。观察12周后HbA_1c、FBG、餐后血糖(PBG)的变化,以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248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分析237例,其中米格列奈组118例,阿卡波糖组119例。治疗后,两组HbA_1c、FBG、PBG水平与基线比较均降低(P0.0001)。12周时,HbA_1c治疗前后下降值,米格列奈组(1.27±1.04)%,阿卡波糖组(1.00±1.30)%,两组差值(0.27±1.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米格列奈组FBG下降(1.31±1.29)mmol/L,阿卡波糖组(0.86±1.68)mmol/L,两组差值(0.45±1.51)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FBG和PBG下降值两组相当(P0.05)。阿卡波糖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66%,米格列奈组为6.54%(P=0.0508);阿卡波糖组腹胀发生率高于米格列奈组(P=0.0055)。结论米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降低HbA_1c、FBG及PBG的作用,且疗效相当,米格列奈较阿卡波糖有较少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促泌剂及阿卡波糖对血浆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胰升血糖素(GC)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127例,随机分为格列本脲(GG)组34例、瑞格列奈(RG)组32例、阿卡波糖(AG)组31例及西格列汀(SG)组30例。治疗12周,观察各组血糖、HbA_1c、GLP-1及GC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FPG、2 hPG、HbA_1c均降低,GG组和RG组△HbA_1c高于AG组和SG组(P0.05);AG组和SG组治疗后FGLP-1、2 hGLP-1升高,FGC、2 hGC降低(P0.05);GG组和RG组治疗后空腹GLP-1(FGLP-1)、2 hGLP-1、空腹GC(FGC)及2 hG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组ΔFGLP-1、2 hGLP-1及ΔFGC均高于AG组(P0.05)。结论格列本脲和瑞格列奈降糖效果优于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均能升高血浆GLP-1,降低GC水平。格列本脲和瑞格列奈无调节GLP-1和GC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纯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体重和血脂谱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52例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阿卡波糖组给予阿卡波糖片和预混胰岛素制剂,对照组单纯给予预混胰岛素制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和血脂谱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阿卡波糖组患者2 hPG和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P<0.05);两组FPG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胰岛素日用量减少(P<0.05).阿卡波糖组治疗12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MI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使用预混胰岛素相比,阿卡波糖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患者体重和血脂谱的额外收益,且餐后血糖控制和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沙格列汀对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252例。将入选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沙格列汀组或者阿卡波糖组。两组患者均继续维持二甲双胍治疗,沙格列汀组患者在原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片5 mg/d,1次/d;阿卡波糖组加用阿卡波糖50 mg,3次/d。随访观察期24周。每4周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1c的变化,并记录随访期间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上述指标的在两组的变化。结果 (1)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FPG、2 h PG较该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治疗后相比,沙格列汀组2 h P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4周后,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各组Hb Alc均有降低(P0.05);与阿卡波糖组相比,沙格列汀组Hb Alc下降幅度更大(P0.05);沙格列汀组Hb A1c达标率为48.82%显著高于阿卡波糖组的3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期间,阿卡波糖组胃肠道异常发生率高于沙格列汀组(16.80%vs 3.94%,P0.05);沙格列汀组与阿卡波糖组的低血糖事件和因不良事件而终止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vs 6.40%、5.51%vs 4.80%,P0.05)。结论对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可有效降糖,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改善血糖波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联合阿卡波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周前后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变化.结果 (1)加用阿卡波糖后明显减少血糖波动,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M值、日内血糖极差、高血糖时间(%)、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餐后血糖尖峰值、餐后血糖达峰时间、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餐后血糖波动总时间等波动指标均下降(均P<0.05);(2)阿卡波糖治疗明显减少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次数、幅度、持续时间(均P<0.05);(3)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联合使用阿卡波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减少胰岛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对新诊断2刑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1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9周的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前4周两组分别给于阿卡波糖(50mg,日三次)和那格列奈(120mg,日三次),而后停药清洗药物1周。后4周两组交换药物。在第1周和第6周的第1天,所有患者进行标准餐试验,同时服用阿卡波糖50mg或那格列奈120mg,测定0、30、60、120min的血糖、胰岛素、FFA及TG。在第4周和第9周末,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FFA、TG。结果单剂景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降低标准餐后血糖的效果相似。与阿卡波糖相比,那格列奈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标准餐后30min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餐后120min血清FFA水平,但对餐后血清TG水平兀明显影响。那格列奈或阿卡波糖治疗4周前后,空腹FFA和TG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那格列奈在降低餐后血清FFA方而优于阿号波糖,这可能与其部分恢复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伏格列波糖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12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60例/组。红球—对照组(阿卡波糖),蓝球—观察组(伏格列波糖)。将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数据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均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伏格列波糖的用药安全性更高,更适合应用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探讨联合使用格列喹酮和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分别为8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均出现下降,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喹酮联合阿卡波糖的治疗方法 ,其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格列喹酮,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2 h PG以及Hb A1c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卡波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BG)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G、HbAlc水平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1.25%),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胶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80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5mg每天1次+二甲双胍500mg每天2次)和阿卡波糖组(阿卡波糖50mg每天3次+二甲双胍500mg每天2次),每组各40例,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沙格列汀组和阿卡波糖组在治疗后FPG、2h PG水平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P0.05),IR降低,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沙格列汀在控制体重、改善IR方面优于阿卡波糖(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与二甲双胍联用,沙格列汀较阿卡波糖更能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且可以降低BMI,患者胃肠道反应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联合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联合治疗Ⅱ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Ⅱ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联合组服用阿卡波糖和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组服用阿卡波糖,格列吡嗪组服用格列吡嗪,三组均连续治疗16周。结果联合组空腹血糖和餐后二小时血糖分别低于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空腹及餐后二小时胰岛素低于格列吡嗪组,阿卡波糖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和阿卡波糖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细胞膜脂肪酸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3例,根据2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患者33例(对照组)和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30例(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及细胞膜脂肪酸成分,血脂指标包括:TC、TG、HDL及LDL,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细胞膜脂肪酸成分包括:豆蔻酸甲酯(C14∶0)、棕榈酸甲酯(C16∶0)、硬脂酸甲酯(C18∶0)、油酸甲酯(C18∶1)、亚油酸甲酯(C18∶2)、花生四烯酸甲酯(C20∶4)及总脂肪酸。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治疗组患者细胞膜脂肪酸成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PG和2 h P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C18∶0和C20∶4水平高于对照组,C14∶0、C16∶0、C18∶1、C18∶2及总脂肪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14∶0、C16∶0、C18∶1、C18∶2及总脂肪酸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18∶0和C20∶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细胞膜脂肪酸成分异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阿卡波糖可有效改善其细胞膜脂肪酸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持续服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F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BMI、FPG、2 hPFG、HbA1c、TG、TC、LDL-C、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MI、FBG、2 hPF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TG、TC、LDL-C、UA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HDL-C无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MI、FPG、2 hPFG、TC、LDL-C、HDL-C、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可降低BMI、FPG、2 hPFG、HbAlc的水平,但两组HbAlc无明显差异。此外,阿卡波糖还可以降低TG、TC、LDL-C、UA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可知,阿卡波糖可以明显改善血脂及尿酸的代谢,早期预防T2DM慢性并发症及延缓心脑血管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B组单用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显著下降且低于B组(P0.05),B组患者BMI、HOMA-IR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阿卡波糖片比较,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肥胖2型糖尿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血脂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增加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阿卡波糖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餐后糖分吸收,抑制饭后血糖高峰,辅助治疗糖尿病。本文就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在用阿卡波糖治疗后的血浆载脂蛋白(apo)谱作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共调查63例NIDDM(男29例和女34例)患者,年龄为40~69岁。按降糖疗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①组只用阿卡波糖。②组阿卡波糖和磺脲类联用。③组阿卡波糖和胰岛素联用。④组阿卡波糖和双胍类联用。所用阿卡波糖为Bayer公司产品拜唐苹,剂量300mgd。全部患者均于使用拜唐苹前及使用后6个月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C肽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郝海荣  胡文  俞伟男 《山东医药》2012,52(45):50-52
目的 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及阿卡波糖治疗对CD62P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诊断的早期T2DM患者83例,随机将其分为基础治疗组和阿卡波糖治疗组.两组均接受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阿卡波糖治疗组每日加服阿卡波糖控制血糖,共治疗1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BMI、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血脂及血小板CD62P表达.另选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查体时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FPG、2hPG与血小板CD62P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P均<0.05).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0.05);阿卡波糖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与血小板CD62P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2 hPG与血小板CD62P表达率显著相关(β=0.525,P<0.05).结论 阿卡波糖可通过降低餐后血糖,抑制早期T2DM患者的血小板CD62P表达.  相似文献   

18.
此项上市后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价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实际使用阿卡波糖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接受程度。中国共有231位临床医师招募了2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次开放性、前瞻性,非对照、非随机的多中心研究。主要的疗效参数是阿卡波糖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的变化以及HbA1c水平的变化。大部分患者入组之前曾接受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治疗,并且在平均为13.5周的观察期内接受了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大部分患者阿卡波糖的起始剂量为50mg,3次/日。在整个研究期间,阿卡波糖使空腹血糖浓度下降了56.1mg/d(18mg/d葡萄糖=1mmol/L葡萄糖),餐后2h血糖下降了111.3mg/d,HbA。c下降了1.9%,体重下降0.9kg。研究期间出现了76次阿卡波糖相关的不良事件,两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主治医师对90.1%的患者做出“非常好”或“较好”的评价,患者对阿卡波糖的耐受性为89.1%,接受程度为87.1%。无论作为单药治疗还是和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每天常规使用阿卡波糖对于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有效、安全和接受程度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阿卡波糖两种经典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61-89岁。将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分别接受吡格列酮和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左心室肥厚(LVH)、血清中内皮祖细胞(EPC)相关因子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 SBP/DBP均降至140/90mmHg以下,与阿卡波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吡格列酮组APN含量较阿卡波糖组升高(P<0.05),HbA1c水平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TNF-α和HOMA-IR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吡格列酮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AER和LVH也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CD34及VEGFR-2水平较阿卡波糖组明显升高(P<0.01)、NO和NOS的含量较阿卡波糖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与阿卡波糖治疗相比较,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降低HbA1c水平,升高血清APN浓度,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降低LVH,保护心脏的效应显著;同时降低血清CD34及VEGFR-2水平,使EPC耗损减少;提高血清NO和NOS的含量,具有保护血管、延缓血管硬化进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文琴 《山东医药》2011,51(33):79-80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方案;治疗组给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方案;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FPG、FINS、HbA1c2、h 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为95.00%,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FINSI、R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阿卡波糖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