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疾控中心正式发布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指南已有10余年.而去年根据大量研究结果再次发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更新,主要针对减少污染、减少污染的影响、改善机体防御机能等方面进行阐述。本文对此更新作一解读,以利于外科医生改进临床实践,进一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外科治疗的以及与外科手术相关的感染[1]。其主要特点是皮肤或黏膜屏障破损,多种致病微生物从破损部位入侵致病。院内发生的外科感染最常见的是  相似文献   

3.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病人安全”项目于2012年开始启动全球性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的制定工作,并将于2016年正式出版。该指南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更新:(1)术前沐浴以降低SSI发生率仅是临床规范,并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推荐术前使用洗必泰擦拭巾。(2)推荐手术部位消毒使用含碘伏或氯己定的酒精类消毒液。(3)推荐在切皮前120 min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同时须考虑抗生素半衰期。(4)推荐全麻气管插管的结直肠手术成年病人术中和术后2~6 h吸入80%浓度的氧气。(5)不建议术中施行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或限制性液体治疗以降低SSI发生率。(6)建议对清洁-污染切口和污染切口的腹部手术使用伤口保护套减少SSI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故预后极差[1]。近年来,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以外科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理念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也有一定提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及中国抗癌协会胰腺专业委员会在2021年与2020年分别对《中国胰腺癌诊治指南》[2]及《中国胰腺癌综合治疗指南》[3]进行更新与修订。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外科严重感染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感染问题总是与外科实践相伴随。约2%~5%的腹腔外手术发生感染,而腹腔内手术感染发生率达20%,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病死率与治疗费用显著增加。抗菌药物是人们抗击感染的有力武器,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抗菌药物的滥用使耐药菌增多,“敏感”的抗菌药越来越少。而且,抗菌药物在外科感染的治疗中也不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日本胃癌学会发布了第6版《胃癌治疗指南》。较第5版更新了9个外科治疗方向的17个相关临床问题。对胃癌微创手术适应证的推荐仍较为谨慎,仅对cⅠ期强推荐腹腔镜下胃远端切除术,对腹腔镜下近端或全胃切除术及机器人手术均为弱推荐。早期胃体癌弱推荐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胃上部癌则弱推荐近端胃切除。弱推荐对cT3-T4者行大网膜切除术;对于侵及大弯侧胃上部癌,弱推荐脾切除或脾门淋巴结清扫,但未侵犯胃大弯则强烈不推荐。食管胃结合部癌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取决于食管浸润长度,即以2 cm或4 cm为界进行评估。因食管胃结合部癌的No.16a2b1的清扫尚存争议,未给出明确推荐。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每位外科医师均会遭遇到外科感染,这是手术技术自身所决定了的,外科手术必然破坏人体宿主抵抗力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屏障,使得细菌得以进入体内.从外科发展历史看,因外科感染而死亡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19世纪末叶以前,当时截肢术死亡率在25%~90%之间,美国内战时期则为50%左右,这主要是外源性感染所致[1].但从现代外科学观点看,外科感染的内涵已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如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超过了患者原有的感染; 体内的内源性正常菌群感染多于外源性致病细菌感染; 外科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多于需要外科处理的一般化脓性感染[2].其中SSI已成为值得关注的临床课题[3].  相似文献   

9.
在不额外增加手术死亡率风险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对于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外科消融心房颤动(房颤)推荐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外科消融房颤(Ⅰ级推荐,A级证据)。在不额外增加手术死亡率风险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下,对于孤立性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孤立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主动脉瓣手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外科消融房颤,推荐上述手术同期行外科消融房颤(Ⅰ级推荐,B级非随机证据)。对于有症状房颤但无结构性心脏病同时不能耐受Ⅰ/Ⅲ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和)导管消融,行孤立的外科消融房颤是合理的(ⅡA级推荐,B级随机证据)。对于有症状、永久或长程房颤但无结构性心脏病,行孤立迷宫Ⅲ/Ⅳ手术相比肺静脉隔离外科消融房颤是合理的(ⅡA级推荐,B级非随机证据)。对于左房扩大大于45 mm或中度以上的二尖瓣反流,不建议行孤立性肺静脉隔离的外科消融房颤(Ⅲ级推荐无受益,C级专家共识)。外科消融房颤同期行左心耳切除或隔离预防长期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合理的(ⅡA级推荐,C级有限证据)。房颤患者行心脏手术同期外科处理左心耳预防长期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合理的(ⅡA级推荐,C级专家共识)。处理房颤时,多学科心脏团队评估、制定治疗计划和长期随访对于优化手术治疗结果是有用和有益的(Ⅰ级推荐,C级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0.
烧伤感染在外科感染中是一较突出的问题。历经曲折的过程,认识到防治的关键在于外科干预。救治过程中应全面重视潜在的感染途径,包括肠源性感染。外科抗生素的应用应重视应用的时机和时限。对重症感染、抗凝疗法、强化胰岛素治疗和糖皮质激素用法的改进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均呈上升趋势,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规范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而不规范的手术治疗则会增加复发风险,降低存活率,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国内外为了规范甲状腺癌的诊疗、改善病人预后,颁布了很多指南,而且随着新的治疗方法的应用和临床证据的出现,各国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甲状腺学会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颁布的指南。既往外科医生对欧美指南的关注度更大,而对邻国日本甲状腺癌的治疗情况了解甚少。日本继2010年发布第一版《甲状腺肿瘤诊疗指南》之后,也于2018年正式发布了旧版指南的修订版。与旧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推荐意见更加全面和确切,包括乳头状癌的危险分层及不同危险分层病人原发灶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的指征、不同组织学分型滤泡状癌初次手术和补充手术的处理原则以及遗传性和散发性髓样癌处理原则等。  相似文献   

12.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麦学者Kehlet提出,旨在通过多学科、多模式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1]。ERAS最早应用于结直肠外科,鉴于其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资源,目前已扩展至骨科、妇科、泌尿外科及心胸外科等多个领域[2]。2019年5月,欧洲ERAS协会首次发布了《心脏手术围术期管理指南》[3],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指南对心脏外科围术期干预措施做出了详细推荐,现就该指南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成为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针对甲状腺癌的相关诊疗规范相继制定。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规范化的外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而不规范的手术则会增加复发风险和并发症,降低生存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2022年初,国内首部涵盖所有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正式发布。与其他指南相比,该指南的推荐意见更加贴合中国国情,注重整合多学科诊疗资源,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风险和减少治疗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在外科领域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是为了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外科手术后的切口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深部腔隙或器官感染 ,如胸腔感染、腹腔感染、脓肿形成等。此类感染约占医院全部感染的 1 4 %~ 1 6 % ,占外科患者感染的 38% [1 ]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2 ]抗生素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作用确定无疑 ,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用抗生素 ,如头颈部手术、乳房手术、一般肢体手术、疝修补术、无急性炎症的阑尾或胆囊切除术 ,都不必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 :①患者有感染高危…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胆道感染是由胆道系统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多与胆石症共同存在,互为因果。急性胆道感染是急腹症常见的病因之一,为外科常见、多发、难治性的一类疾病,重症感染时可并发胆囊穿孔、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因此,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急性胆道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京指南(2007)》(TG07)是国际上首部被大家  相似文献   

16.
孙备  张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2):1000-1002
肝胆外科感染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肝胆系统感染和发生在肝胆手术或创伤后的感染,分为非特异性感染与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亦称为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性感染,可由单一病原体所致,也可由多种病原体所致形成混合感染。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杆菌可引起独特的病变。本文从胆道感染、肝脏感染、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等方面,对肝胆外科感染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1胆道感染诊断和治疗进展1.1病原微生物学及耐药性1.1.1胆道感染菌群的变迁正常情况下胆汁是无菌的,当胆系结石、胆管肿瘤及其他胆管疾病发生胆管阻塞时,肠道细菌逆行入侵或经血行或淋巴系统…  相似文献   

17.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新兴的围术期一系列优化处理措施.该学科以减少手术患者的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为目标.它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同结果.2014年7月,欧洲加速康复外科协会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组织专家制订了《胃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指南》.现就该指南中热点问题做一简要解读,以期为我国该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   总被引:168,自引:1,他引:168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正确预防性应用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一)SSI的定义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等。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相似文献   

19.
外科感染防治——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一、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据解放军三零四医院最新资料 ,外科感染最常见的菌种依次是绿脓杆菌 (19 9% )、大肠杆菌 (19 4% )、金黄色葡萄球菌 (19 1% )、沙雷菌属 (9 5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 6 % )、肠球菌 (6 5 % )、肠杆菌属 (6 0 % )、克雷伯菌属(5 6 % )、变形杆菌 (5 0 % )和不动杆菌 (2 4% ) ;据湖北地区15所医院 1999年报道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 0 0 1,16 :2 31 2 33) ,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8 4% )、绿脓杆菌 (16 6 % )、大肠杆菌 (11 4% )、肠杆菌属 (8 4%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 3% )、克雷伯菌属 (7 3 % )、不动…  相似文献   

20.
外科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科治疗具有侵袭性、复杂性、个体化、高度依赖操作者技能等特点,因此,其评估与药物治疗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仍然缺少相应的方法学框架和指南。IDEAL框架与指南[The Idea,Development, Exploration,Assessment,and Long-term Follow-up(IDEAL)Framework and Recommendations]旨在针对外科手术创新、有创性医疗器械和其他复杂治疗干预措施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路径,并根据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对研究方法、报告规范等进行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