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实时监测与常规显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再次手术118例病人资料。其中应用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且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正常者45例(神经监测组),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对照原则,选取常规显露保护喉返神经且术前电子喉镜检查正常者45例为对照组(常规显露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在喉返神经识别率、确认识别时间、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 结果 应用喉返神经常规显露肉眼识别保护法,喉返神经顺利识别39例(86.7%),确认识别时间为(3.4±0.9)min;余6例(13.3%)常规显露未顺利识别喉返神经,经术中细致解剖确认喉返神经时间延长至(16.5±3.2)min,应用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喉返神经识别率为100%,确认识别时间为(2.2±0.8)min;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神经监测组较常规显露组低,分别为6.7% vs. 22.2%(P<0.05),0 vs. 2.2%(P>0.05);神经监测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常规显露组少,分别为(12.2±2.9)mL vs.(13.1±1.8)mL(P>0.05),(40.6±2.8)mL vs.(50.8±3.2)mL(P<0.05)。结论 甲状腺再次手术中,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较常规显露能加快完成喉返神经的确认识别,提高喉返神经的识别率,有效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并且减少术后引流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在喉返神经周围危险区操作时,连续实时监测发现肌电信号振幅的危险改变,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中4种不同解剖标志暴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分析400例甲状腺手术,依据不同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分为四组:甲状腺体下极(A组),甲状腺下动脉(B组),甲状软骨下角(C组),气管食管旁沟(D组)。对比解剖时间、神经损伤(暂时性和永久性)。结果 C组显露时间最短,B组最长。各组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超声刀有助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根据甲状腺的病变特点和手术者的习惯,采取个体化的解剖路径显露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解剖及显露的临床意义,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9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在全嘛下进行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切除范围由病变情况决定,并对喉返神经解剖特点、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解剖显露喉返神经1052条,其中右侧721条,左侧331条,包括双侧87条;采用上方入路解剖86条,侧方661条,下方305条;右侧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461条,偏离者260条;左侧位于气管食管沟内走行者285条,偏离者46条;喉返神经入喉前有分支者687条(65.3%),未分支直接人喉者365条(34.7%);喉不返神经2条;解剖神经平均用时(6.7±0.54)min;术后神经暂时性损伤11例,永久性损伤2例,均于6个月后对侧声带代偿,嘶哑改善。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灵活运用不同的解剖入路,常规解剖显露神经,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技巧及预防其损伤的方法.方法 2012年4~12月我院行胸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35例,术中充分利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等解剖标志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35例腔镜甲状腺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共显露喉返神经40条.行单侧腺叶大部切除10例,单侧腺叶切除20例,双侧腺叶大部切除5例.手术时间(45.4±10.1)min,出血量(25.1±5.1)ml;术后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30例术后随访1~9个月,(4.5±0.9)月,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无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要充分利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等解剖标志寻找喉返神经.扎实的开放甲状腺手术解剖喉返神经的基础和娴熟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技能是显露喉返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的变异规律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病例资料,其中22例术中发现NRLN。结果 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共显露喉返神经8850条,其中右侧4451条,左侧4399条;共发现非返性喉返神经22条,全部位于右侧,发生率为0.5%(22/4451);其中Ⅰ型4条、2A型10条,2B型8条。NRLN发生与性别、甲状腺肿瘤性质、甲状腺或者甲状旁腺手术、神经监测仪应用等均无相关性。喉返神经监测病人中3例NRLN显露时间为(4.2±1.8)min,常规显露病人中19例NRLN显露时间为(9.7±2.1)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条NRLN无一损伤。结论 NRLN临床少见,以右侧居多;熟悉解剖特征、提高对NRLN认识、术中精细解剖及喉返神经常规显露是预防NRLN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及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63例甲状腺术后须再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分为A、B和C 3组。A组为甲状腺良性疾病首次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再手术者;B组为甲状腺癌首次仅行大部或次全切除术后再手术者;C组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彻底复发须再手术者。结果 3组喉返神经寻找方法略有不同。A、B、C组术后喉返神经暂时性和永久性麻痹发生率分别为8.22%、11.11%、14.81%和2.74%、0、3.70%。结论 再次手术寻找喉返神经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故建议一侧腺叶初次手术时,尽量采取腺叶全和(或)近全切除术,摒弃次全和(或)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B1,B12治疗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麻痹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治疗甲状腺手术中因喉返神经挫伤而造成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方法.将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50例分为3组A,B为试验组(观察组),首次以不同方法使用维生素B1,B12行局部治疗;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A,B,C 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94.74% 和12.50%;A组和B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提示用维生素B1,B12局部注射,或同时加用明胶海绵浸润的方法,能有效地治疗喉返神经麻痹.操作简单易行且安全,可推荐作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常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手术区喉返神经及其分支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赵俊  孙善全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4):317-319,T003
目的 为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50具(100侧)人颈部尸体标本。在甲状腺手术区对喉返神经及其分支进行定位观测。 结果 (1)喉返神经分支按其分布范围可分为喉支和喉外支,前者在入喉前多分为前支、后支。(2)87.0%的喉返神经分支呈树枝状,称树枝型(多支型);13.0%喉返神经分支与分支或分支与交感神经链间吻合成袢状,称喉返神经袢。(3)59.8%的喉返神经分支发出部位在甲状腺下极平面以上,距甲状腺下极(10.1±7.2)?mm;8.5%的分支发出部位与甲状腺下极相平齐;31.7%在其平面以下,与之距离为(8.6±5.5)mm。(4)右喉返神经50.0%在甲状腺下动脉之前,22.0%在其之后,14.0%在动脉分支之间穿过,14.0%神经分支与动脉分支相互夹持;左喉返神经56.0%在动脉之后,14.0%在其之前,16.0%在动脉分支之间穿过,14.0%神经分支与动脉分支相互夹持。 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前,应仔细分离、单独结扎该动脉,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和(或)其分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三种方式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甲乳外科住院实施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200例甲状腺患者的资料。 结果行一侧腺叶切除80例,行双侧腺叶切除120例。2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手术中共解剖喉返神经320条,其中100条通过喉返神经入喉处寻找,120条通过Zuckerkandl结节寻找,100条通过甲状腺下极处寻找,寻找到喉返神经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5±2.5)、(4.5±3.0)、(6.0±3.5)min,各组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分别为2例、1例、3例。在显露时间和喉返神经损伤率方面通过Zuckerkandl结节寻找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P=0.004;χ2=4.02,P=0.009)。 结论以Zuckerkandl结节为标志寻找及显露喉返神经是一种较为简易、安全的方法,对提高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非返性喉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NRLN)是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由于从迷走神经分支后横向走形入喉,所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有较高的损伤风险。术前CT发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可预判右侧NRLN存在的可能,使术中保持警惕性。术中神经监测(IONM)能证实NRLN的存在,并有助于保护喉返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分段解剖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需手术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A组47例,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选择解剖显露相对应段喉返神经,残留甲状腺所覆盖段喉返神经不解剖显露;B组43例,术中按传统方法不解剖喉返神经。术后1周和1年内对患者临床观察和评估,并在3个月和1年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喉返神经损伤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乳晕腔镜甲状腺良性疾病切除术中,根据甲状腺切除方式不同选择喉返神经分段解剖的方法可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治疗甲状腺手术中因喉返神经挫伤而造成的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方法。将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 50例分为 3组 :A ,B为试验组 (观察组 ) ,首次以不同方法使用维生素B1 ,B1 2 行局部治疗 ;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A ,B ,C 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6 .67% ,94.74%和 1 2 .50 % ;A组和B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提示用维生素B1 ,B1 2 局部注射 ,或同时加用明胶海绵浸润的方法 ,能有效地治疗喉返神经麻痹。操作简单易行且安全 ,可推荐作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常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暴露技巧与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于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施行的93例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根据不同诊断分别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或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气管食管沟、甲状腺下动脉及甲状软骨下角三个径路暴露喉返神经,总结显露成功率及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共计117例次,其中左侧喉返神经32例次,右侧喉返神经37例次,双侧喉返神经合计48例次,其中经气管食管沟径路显露喉返神经57例,占48.71%;经甲状腺下动脉径路显露48例,占41.03%;其余12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径路显露,占10.26%。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3例,无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病例。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需掌握正确的解剖入路和技巧,遵循主动显露、严格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4例甲状旁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病人选择经口腔镜手术,另17例病人行开放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术式、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方面相匹配,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甲状旁腺腺瘤,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腔镜组有3例病人发生暂时性手足麻木,1例术后皮下积液感染,1例口角轻微破损;开放组有5例暂时性手足麻木。两组均无暂时性或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术后血肿发生。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手术时间[(148.6±43.9)min vs. (67.1±27.0)min]、术后引流量[(147.6±25.7)mL vs. (78.3±27.2)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病人术后VAS评分低于开放组。随访3~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安全可行且有效,同时具有无瘢痕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胸乳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7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腔镜手术124例(腔镜组),开放手术151例(开放组),两组手术的切口引流量、术后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4.52±9.87)mL]明显少于开放组[(39.67±25.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手术时间[(127.66±34.83)min]长于开放组[(95.17±29.86) min],P<0.05 ;腔镜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开放组。腔镜组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8.94±0.81)明显高于开放组(5.74±1.61)(P<0.05)。两组均无术后大出血及喉返喉上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常规经中间入路手术路径显露喉返神经,达到预防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从而提供一种新的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采取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中间入路的手术方法完成甲状腺手术154例,术中共显露喉返神经205条。结果1例甲状腺癌手术和1例再次甲状腺手术后出现轻度喉返神经麻痹症状,分别于1、3个月后恢复,无永久损伤。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4~8d)。结论中间入路新手术路径使腔镜下甲状腺的手术操作更加容易,降低了甲状腺手术难度,并且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喉返神经显露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颈胸段前路手术中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颈胸段前路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40具成人颈胸部尸体标本,在颈胸段前路手术区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1)左、右喉返神经颈内脏筋膜穿入点范围分别水平对应T2/3椎间盘、T3椎体(占85.0%)和C7/T1椎间盘、T1椎体(占87.2%);(2)颈部左、右侧喉返神经分别为94.5%、59.6%走行在气管食管沟内;左、右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的返折点范围分别水平对应T3/4椎间盘、T4椎体(占75.0%)和T1/2椎间盘、T2椎体(占82.5%);(3)非返性喉返神经1例,喉返神经的分支与颈交感干有交通2例,均出现在右侧;(4)左喉返神经10.0%在甲状腺下动脉之前,57.5%在其之后,32.5%在其分支之间;右喉返神经35.0%在动脉之前,22.5%在其之后。42.5%在其分支之间。结论:在颈胸段前路手术中,左、右侧入路分别在T2/3和C7/T1椎间盘水平以上操作是较安全的.但以采取左侧入路为宜.应注意喉返神经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所致喉返神经(RLN)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2266例甲状腺良性痛变的手术资料,对甲状腺良性病变的位置及手术方法与RLN损伤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位于甲状腺背侧的良性病变RLN损伤率为8.62%(81/940),显著高于甲状腺其他部位病变的手术损伤率(0.15%)。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显露RLN组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56%(1/64)、0(0/33),显著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的损伤率[8.53%(59/692)、13.9l%(21/151)]。位于甲状腺其他部位的良性病变,显露RLN组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的RLN损伤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病变位置有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位于甲状腺背侧,手术应常规显露RLN,而位于其他部位则不需常规显露RLN,可采用RLN区域保护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腔镜甲状腺近全/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腔镜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入路及方法。结果:53例手术获得成功,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而中转开放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25.3 min,其中23例经腺体下极入路,20例经峡部向气管食管沟入路;13例经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均无声音嘶哑。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剖显喉返神经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解剖尸体50具,结果发现:右侧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方占50.0%,右侧喉返神经居下脉后方为76.0%(P〈0.05),64侧喉返神经入喉前分为2-5支;89.0%喉返神经经甲状腺悬韧带内侧入喉,其入口位于甲状软骨下角前下方者占91.0%。在此基础上,采取紧贴甲状腺腺体纵行解剖甲8太腺悬韧带的手术方法施行甲状腺手术70例(83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38侧,未显露44例,均无喉返神经损伤。作者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